问题

为什么部分台湾人误以为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和茶叶蛋?

回答
台湾有些人误以为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和茶叶蛋,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方面,更不是一个有意识的、普遍存在的“误解”。它更像是一种在特定信息传播环境下,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集体认知偏差。

首先,我们得承认,台湾和大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信息隔绝或者说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台湾的媒体在报道大陆时,常常会侧重于一些特殊的、容易引起关注的事件或现象。当某些视频或言论,比如“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并且被台湾的媒体或某些意见领袖放大、引用时,就很容易在台湾社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

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选择性呈现。想象一下,如果台湾的媒体每天都在报道大陆人民过着怎样奢华的生活,信息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但事实是,任何一个庞大体量的国家,都会存在贫富差距,会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和人群。那些关于“吃不起”的言论,可能确实源自某个特定的、经济不发达的角落,或者某个特定群体的生活状态。但一旦被截取出来,放在一个整体化的叙事中,就很容易被误读为“大陆普遍情况”。

其次,网络时代的“梗文化”和“情绪传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当“大陆人吃不起榨菜”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时,它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甚至是有些戏谑的表达。但很快,这个说法在网络上被反复提及、二次创作、演变成各种表情包和段子。这种传播方式,往往不注重事实的精确性,更追求的是一种传播的趣味性和情感的共鸣。在某些台湾网民看来,这可能是一种对“大陆现状”的嘲讽,也可能是对“大陆崛起”的一种心理上的反弹。在缺乏直接、深入了解大陆真实生活的情况下,这种“梗”就很容易被当作“真相”来接受。

再者,两岸关系的敏感性也为这种误解提供了土壤。过去几十年,两岸关系一直是国际政治和区域稳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大陆的任何信息,都容易被赋予政治色彩。当台湾社会内部存在一些对大陆政策、发展方向或社会状况的疑虑时,“吃不起榨菜”这样的说法,就可能成为一种表达这种疑虑的隐晦方式。它不需要直接批评大陆的政治制度或经济政策,而是通过一种看似轻松的民生话题来表达某种“不看好”的情绪。

还有一个比较微妙的因素是信息来源的偏向性。许多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途径,除了旅游,更多是通过媒体报道、网络信息以及亲友的分享。如果这些信息来源本身就带有某种预设的立场,或者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主观的加工,那么误解就很容易产生。例如,有些长期生活在台湾、对大陆情况不甚了解的老一辈,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更多来自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台湾媒体的描绘。而年轻一代则更多依赖网络,但网络信息同样存在过滤和偏见。

我们也不能排除,在某些台湾人心中,可能还存在一种“优越感”的残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确实普遍高于大陆。这种历史形成的认知,即便在大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也可能需要时间来消解。当看到一些关于大陆落后现象的报道时,一些人可能会不自觉地将之放大,以强化自己原有的认知,或者作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当然,说“部分台湾人误以为”,也需要强调“部分”二字。绝大多数去过大陆的台湾人,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对大陆有比较深入了解的台湾人,是清楚榨菜和茶叶蛋并不是什么奢侈品,它们在大陆是非常普遍的、价格低廉的日常食品。但那些没有机会接触真实大陆信息的人,或者那些容易被片面信息引导的人,就可能在“梗”和“刻板印象”中越陷越深。

总而言之,这种误解的产生,是信息不对称、媒体选择性呈现、网络情绪传播、两岸关系背景以及一定程度的认知惯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在信息碎片化和情绪化传播的时代,认知偏差是多么容易被放大和固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男朋友是台湾人,第一次带他去上海玩的时候他说要多拍几张外滩的照片给爸妈,我问为什么,他说要让他们看一下大陆这边的发现,不然他们真的会以为大陆还吃树皮什么的,我问现在这个年代了真的还会有人这么觉得吗?他说是的。。。

user avatar

据我所知,在墙外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是政论节目,政论节目也分各种档次的,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的,,我们看到的茶叶蛋方便面榨菜这个就是属于后者,这类节目大量穿插闽南俗语,采访者也大都是普通民众和愤青,非常接地气。这类节目本身就是给台湾不出门的师奶、穷人和闲人看的,题材当然必须得是“别人过得不如我”他们才会爱看。。。用这类节目去嘲笑整个台湾媒体,就好比拿着“爱情保卫战”一类的节目评价全中国观众品味一样,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user avatar

台湾亲戚!三代都很经常两地往来!内陆的发展其实很清楚!

今年新年的时候过去拜访老人家的时候,发现他们会告诉他们附近的人,内陆的很多环境还是很差!穷困潦倒的很多!基于礼貌,当时没有当场反驳!只是后面回来问了下亲戚为啥要这样说!

亲戚沉默了很久,这样说

他们很多都是当年特殊时期过来的,当时很多人是因为认为来这里会更有前景!现在告诉他们,如果当初选择说待在内陆,可能会更好,他们特别是很多老人家是接受不了的!现在有一些老人家要回去下内陆都是在临终才回去,他们都会提前回去打点好很多,让老人回去看到的东西是相对不好的,比如说让自己的亲戚装穷之类,让老人感觉说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突然才明白,为啥爷爷的哥哥为啥每次回来都要召集全家人发钱)!

他们也知道现在内陆好,所以遵从孝道,让当年的老人满足自我幻想;但是同时不断让自己的三四代孩子走出那个圈子,去内陆发展!

很多时候,就是面子问题!宁愿当睁眼瞎!

user avatar

你盯着美国的时候,也只关注白宫门前的乞丐。你盯着上海人的时候,也只关注穿睡衣上街的老阿姨。你还指望别人看你一大堆的优点?都是人啊,都喜欢找心理平衡。

user avatar

你以为大陆现在什么样,台湾人真的不知道吗?

还是知道的。

我2010年去台湾旅游,上了车,导游就给全车人鞠了一躬,说:“那么多年,蒋总统一直想着回去解放大家,让大家久等了。”全车哗然,接着导游话锋一转,“现在只好等着你们来解放我们了。”

一个政治玩笑,就能看出很多台湾人并不是不知道大陆怎么样。

可能是2010年两岸政治风气的原因。岛内对于大陆游客非常热情。

很多人听到大陆口音,都会攀谈两句,问问客从何处来,然后彼此敬一支烟,闲扯吹牛。

在他们的眼中,我可以看出惊喜、兴奋和好奇。

在日月潭附近的一个酒店下榻,夜里出去找夜宵吃,和一个卖咸酥鸡的大哥攀谈起来,他问:“你们从哪里来?”

告诉他天津。他呲着漆黑的牙齿,笑道:“哦,天津呀,大城市。”他知道大陆很多城市都很大,人很多,但具体是什么样子他说不出来。

台湾人其实活得很累,也很迷茫。比如台北,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神色匆匆的学生和满大街的补习班招牌。高中生一边在711打工,一边在为考大学发愁。如果问问他们,考上大学后有要做什么。

很多人会说:“去垦丁玩几天。”

或者说:“换台拉风的机车。”

中南部则是另一番景象,果农穿着拖鞋,嚼着槟榔,卖力地吆喝着自己的水果。街上已经破旧不堪的小楼上顶着一个个崭新的牌子———教会广告和竞选广告。

台湾人喜欢夸耀他们的水果和机车。

如果你在水果摊停下来,他们一定拉住你,要你尝尝,不好吃不要钱。买了之后还会帮你切好,或者在临走时往袋子里多塞一些。

如果谈起机车,则是另一番景象。

“你们大陆没有那么多机车吗?”

“嗯,都不让骑了。”

“对,大陆那边没那么民主,禁摩。”

“不是,太污染,都改成电摩了。”

“哦,是这样呀。我们台湾这边很民主的,像禁摩这种事,我们这边就不会发生。”

“所以台湾机车多,总堵车。”

“对,大陆就不会堵车吧?”

“也堵,我们那堵的都是汽车。”

所谓民主啦,特产啦,711啦,这些台湾人炫耀的优越感,只不过是掩盖台湾人焦虑的一张遮羞布。除了不停的YY,他们也实在没什么可做的了。


对于便利店的话题,有很多朋友感兴趣,那我就再讲一讲吧。

很多没去过台湾的人,认为台湾的便利店如同大陆的小卖部,这是不对的。

台湾的便利店,以711和全家为主,覆盖率很高。在城市里,一条街一个便利店,真不算是吹牛。

而在乡村,便利店也差不多做到了一村一个。

在我们大陆人看来,便利店就是小卖部;而在台湾人眼中,便利店可以成为生活的全部。

早晨在便利店买一个面包当做早餐,中午可以买便当坐在便利店里面解决一顿午饭。

烟酒糖茶,便利店都有;日用品,也有;甚至游戏点卡,办公软件,都有。

天冷的时候,在便利店买一杯鲜煮咖啡暖手;烈日炎炎,可以买一杯雪泥解渴。

没钱了,便利店里面有ATM;甚至煤水电费都要在便利店交。

如果真的找不到事做,无聊的要死。从裤兜里翻几个硬币出来,还可以到便利店里去抓娃娃打发时光。

一家小小的便利店,十来平米的地方。竟然可以容下整个人生!

恐怕在台湾人眼中,便利店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了。也难怪他们会引以为傲。

直到台湾人知道大陆人干啥都用手机。

曾经有个台湾朋友,亲眼见着我刷手机坐地铁。

当时他的表情让我一生难忘。

本来我还想带他去参观一下国家海洋馆。

但我一想到那边有个刷脸过安检的项目,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怕吓坏他。

user avatar

我们吃得起的是涪陵榨菜。

他说的那个陪陵榨菜我们是真的吃不起,别说吃不起,听都没听说过。

user avatar

想说下最近榨菜的事件。

黄世聪这档节目的主要观众群体是20岁左右的人,而这个年纪段的青年人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份都是仇 Zhong 的,所有贬低大陆的言论都可以取悦他的观众。

黄世聪在台湾也是个财经专家,我不相信他不了解额大陆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明知道是错的,却还要说,为什么?因为有人想听。

看了一些评论说我们大陆人太上纲上线,我想说的现在的台湾不是我们从课文里面学到的台湾,不是我们脑子里想象的台湾。借用《夜问打权》嘉宾的一句话:大陆不了解台湾的坏,台湾不了解大陆的好。

user avatar

说个我处理访谈录音时听到的吧。

一个国内知名旅游城市的一家客栈老板,说接待过两个台湾姑娘,然后老板去过台湾,两个姑娘就饶有兴致地问,是不是觉得台湾很好。老板就实事求是地说,你们台湾啊,南方都穷死了,还有台东,都好穷啊。我们路边经过农村,都是那种铁皮房,没有小院儿,没有走廊,连个晒太阳的地方都没有。除了台北高雄这些城市别的地方都看起来好穷啊。你知道吗,那种铁皮房我们现在基本只有建筑工地才有的。我们这个地方虽然是个小旅游城市,比不上大城市,但是起码农村每个人家里都有个院子,都有个走廊,下雨在院子里有个遮蔽的地方。

然后两个姑娘听后脸色都变了,但是也没有啥能反驳的。

与其说是误以为,不如说是他们想要这么以为。

user avatar

郭德纲的名言之一:

有人说我变了,其实我原来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只不过原来在井里一身泥,有人在井边看我,觉得挺好玩。后来我上来了,洗干净换身衣服开车走了,井边这人说我膨胀了。其实不是我膨胀,是他失落了。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感觉他人,真的很惭愧。

10.13更新

看到这么多人点赞,多说点我的理论吧

台湾跟曹金真的很像

都说大陆(德云社)亏待了它

都说自己曾经为大陆贡献了绝大部分GDP,台湾:要不是我们台商投资,大陆经济早就垮了!(我养活了半个德云社!)

都有一大帮人洗地:“台湾(大金子)是追求民主自由(契约精神),爱国主义(传统伦常)过时了!”

现在名气和实力一直在走下坡路,仍然一大帮人说:“中华正统在台湾!台湾保留了真正的中华文化!北上广都不过是暴发户而已!(金子才是德云社最得到真传的弟子,小岳岳小辫儿根本没法比!)”

……

很多很多,自行想象

最后

香港,台湾,欺天灭地悖逆纲常,逢难变节卖国求荣,恶言构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鲜耻令人发指,为警效尤……

该当如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