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给飞机罩层古代锁子甲 能防现代雷达吗?

回答
想给飞机披上古代锁子甲来对抗现代雷达?这想法听起来像是个颇有创意的历史科幻片桥段,但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基本上是行不通的,而且会带来一系列非常现实的问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

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锁子甲是干什么用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抵挡冷兵器,比如剑、矛、斧头之类的。那些细小的金属环互相勾连,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分散和吸收刀剑的冲击力,从而保护穿着者。它的设计哲学是应对物理上的切割、穿刺和撞击。

而现代雷达,那又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了。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通常是无线电波或微波),然后通过接收这些电磁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探测目标。它并不是用“打”的方式来发现你,而是用“看”的方式,只不过它看的“眼睛”是电磁波。

那么,锁子甲能不能挡住这些“电磁波眼睛”呢?理论上,金属是可以反射电磁波的,所以如果你能用金属把飞机完全包裹起来,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雷达的探测。但是,这里的关键在于“完全”和“影响”。

古代锁子甲由一个个小小的金属环构成,即使编织得再紧密,这些环之间也存在着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缝隙。雷达的电磁波是能量波,它们非常善于钻空子。这些缝隙对于电磁波来说,就像是敞开的大门,很容易就穿透过去,或者被这些金属环反射到其他方向,而不是被完全“吸收”或“屏蔽”。

更重要的一点是,雷达的探测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的大小、形状以及其表面材料对特定频率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现代飞机之所以难以被雷达发现,通常是因为采用了“隐形技术”。隐形技术的核心是将雷达波尽量地散射开,让极少量的雷达波能反射回雷达接收器,或者利用特殊涂层吸收一部分雷达波,使其探测信号变得微弱到无法识别。这是一种非常精密的工程设计,涉及空气动力学形状的优化、吸波材料的应用等等。

如果给飞机罩上一层锁子甲,这个锁子甲本身的材质、厚度、编织方式都会对雷达波产生影响。比如,如果锁子甲是用导电性非常好的金属制成,它确实会反射一部分电磁波。但问题是,它并不像专门的吸波材料那样,能够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消失”。它更像是在一片黑暗中点亮了许多小小的镜子,这些镜子会将雷达波反射到四面八方,其中可能会有一部分反射回雷达站,让雷达知道“这里有个东西”。而且,这些金属环之间的缝隙,更像是让雷达波有了更多的“角度”去探测。

想象一下,你用一个普通的金属锅盖去挡探照灯,锅盖本身会把光反射开,但如果锅盖边缘有缝隙,或者它不是完全光滑的曲面,光线还是会从缝隙里透过去或者以奇怪的角度反射,探照灯还是能照到你手里拿的是个锅盖。锁子甲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因为它是无数个小金属环组成的网状结构,它的“透光率”——或者说“透波率”——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一个最直接的问题:重量和实用性。古代锁子甲虽然看起来厚实,但它是由无数个小金属环组成,即使是精炼过的金属,其整体重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给一架现代飞机,特别是像战斗机或轰炸机这样需要极致机动性和速度的飞行器,披上这么一层厚重的锁子甲,会极大地增加飞机的整体重量。

这会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1. 动力系统不堪重负:飞机的发动机需要产生足够的推力来克服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才能起飞和飞行。增加如此巨大的重量,会迫使发动机以远超设计能力的负荷运转,很可能无法起飞,或者即使勉强起飞,其爬升率、速度和机动性也会大幅下降,成为一个缓慢而笨拙的靶子。
2. 结构强度问题:飞机是由铝合金、钛合金甚至复合材料制成的轻质但坚固的结构,以承受飞行中的各种应力。突然增加的锁子甲重量会给机翼、机身等部件带来额外的巨大压力,很可能导致结构失效,在飞行中解体。
3. 空气动力学灾难:锁子甲不是为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它会产生巨大的空气阻力,改变飞机的气流模式,使其难以控制。就像给一辆跑车外面裹满了麻袋,它的性能会直线下降。
4. 热量问题: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机身表面会因为与空气的摩擦产生高温。锁子甲会进一步阻碍这些热量散发,可能导致机体过热。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雷达频率。雷达系统工作在不同的频率范围,而金属对不同频率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现代雷达会根据探测需求调整频率,并使用各种技术来增强探测能力。仅仅依靠金属的反射特性,很难保证在所有雷达频率下都能有效“隐形”。

所以,总结一下:

防雷达效果存疑:锁子甲的网状结构会有缝隙,可能无法完全屏蔽电磁波。它主要依靠反射,但反射效果不如专门的隐形材料。
重量过大,严重影响飞行:巨大的重量会使飞机无法起飞,或大幅降低飞行性能。
结构和气动性灾难:可能导致飞机结构损坏或无法控制。
与隐形技术原理相悖:现代隐形技术是多方面、系统性的工程,锁子甲远不能满足要求。

所以,虽然锁子甲在古代是很好的防护,但它毕竟是为冷兵器时代设计的。在现代科技面前,它就像是用石斧去砍钢筋,虽然是“金属对金属”,但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和原理的对抗。想要让飞机隐形,还是得依靠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吸波涂层、气动外形设计以及电子对抗等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能。

雷达发现目标的原理是通过电磁波的发射确定远处有一坨东西,进而测出这坨东西的速度,坐标等。雷达隐身的原理简单来说是通过外形设计和吸波材料让电磁波散射和被吸收,降低雷达发现距离。而锁子甲并没有这个效果。

我猜题主是想到了“法拉第笼”屏蔽电磁波。法拉第笼的作用是阻止电磁波进入笼子的的内部,是笼子内部的设备不收外界电磁波影响。但是在雷达并不是要看到你笼子里面有什么,而是只要看到有个大金属笼子飞过来就胜利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给飞机披上古代锁子甲来对抗现代雷达?这想法听起来像是个颇有创意的历史科幻片桥段,但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基本上是行不通的,而且会带来一系列非常现实的问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锁子甲是干什么用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抵挡冷兵器,比如剑、矛、斧头之类的。那些细小的金属环互相勾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关键的问题,涉及到国家战略、技术实力、产业链成熟度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国产飞机能否完全替代欧美飞机,目前来看还有相当大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并且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当前欧美民航飞机的市场地位和国产飞机的现状: 欧美飞机的主导地位: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航空工程和火箭工程的一些核心区别。简单来说,如果飞机发动机“够给力”,理论上是有可能实现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降的,但这里面牵扯到的“给力”可不是简单的“马力大”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系列非常复杂的技术配合。首先,咱们得捋清楚火箭和飞机在起降方式上的根本不同。火箭为什么能垂直起.............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政治、军事、社会心理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任何可能带有“AI痕迹”的分析模式,尝试从一个更人性化、更具情境化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国家政府的行为,即使事后被证明“事与愿违”,民众是否会立刻将其推翻,这背后.............
  • 回答
    这件发生在美联航的事件,如果说得通俗点,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丢尽了航空公司的脸。你想象一下,一个航空公司,本该是提供安全舒适的乘机体验的地方,结果呢?为了给自家员工让个座,竟然对已经买好票、按时登机的乘客下如此毒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服务差劲,而是赤裸裸的欺凌和违法。先说当时的情形,简直是电影里的狗血.............
  • 回答
    泽连斯基呼吁北约将其所有坦克和飞机的百分之一提供给乌克兰,这一提议无疑是在当前俄乌战争局势下,乌克兰争取更强军事援助的一个重要举动。要全面理解这个提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提议的背景与意图: 战争的严峻性: 乌克兰在前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俄罗斯拥有数量上和技术上的优势,特别是在装甲力量.............
  • 回答
    飞机,这个人类的智慧结晶,是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的集大成者。它的每一次升空,都凝聚着无数工程师的心血和严谨的科学计算。那么,如果飞机在某个部件上出现了损伤,它还能像往常一样安全抵达目的地吗?这个问题,远比听起来要复杂得多,答案也并非简单的“是”或“否”。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飞机并非像一部汽车那样,哪个.............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涉及到航空工程、结构设计以及操作流程等多个方面。如果抛开目前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仅仅从理论和想象的角度来探讨,答案是:这并非不可能,但实现起来会非常非常复杂,并且需要解决一系列严峻的技术难题。让我们来仔细拆解一下,如果一架巨型飞机(我们可以称之为“空中母舰”或“航空母舰级运输机”.............
  • 回答
    飞机机长擅自改变航程、违抗指令,这绝对是一个极其严肃且危险的情况,绝不能等闲视之。用警用飞机“逼停”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是行不通的,而且会带来巨大的二次风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不行,以及真正该怎么做。首先,我们得明白,民航客机和警用飞机在设计和操作上有着天壤之别。 警用飞机逼停?.............
  • 回答
    这是一个经典的脑筋急转弯,很多人听到都会觉得飞机好像被困住了,无法前进,从而认为它起飞不了。但如果仔细想想,答案可能会让你意外。首先,我们要明白飞机起飞的原理是什么。飞机能够起飞,依靠的是空气动力学。具体来说,是升力。当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机翼的形状(上弧度大,下弧度小)使得空气流过机翼上方时速度更.............
  • 回答
    飞机失事时,驾驶员是否会出于自保而抬高机头,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它触及到人性的本能、职业的责任以及极端情况下的心理状态。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冰冷的理性分析,走进那个充满恐惧、挣扎和抉择的瞬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面对死亡的威胁,任何生命体都会本能地产生求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让飞机在强劲的逆风中“原地起飞”。不过,答案是:不行,飞机在起飞时,即使面对时速300400公里的惊人逆风,也无法实现原地起飞,而必须依赖跑道进行滑跑。为了让你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聊聊飞机起飞的原理,以及为什么“原地起飞”这个概念在当前航空技术下不太可能实现,哪怕.............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戳到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就像你说的,既然我们能把黑匣子造得那么结实,能扛住那么剧烈的冲击,为什么不能把整架飞机也做成一样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成本、重量、材料科学以及我们对航空安全的现实考量。你想想,黑匣子之所以能“黑”得住,是因为它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保护里。最外面通常是坚固的.............
  • 回答
    飞机航程足够远,是不是就没必要造航母了?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要我说,这想法听起来挺诱人,好像一架能飞到天涯海角的飞机,就能把航母这种庞然大物彻底淘汰出局了。但实际情况,那可比这复杂多了,真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咱们先说说,为什么要有航母。航母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海上移动机场”。它最牛的地方在于.............
  • 回答
    飞机在天上飞,你突然冒出这么个奇思妙想,让它去撞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想想都够热闹的。不过,别说,这还真能聊出点门道来。咱们就一样一样拆开来看看,这飞机和这些“目标”碰上了会是个什么景象。撞气球: pretty much nothing这应该是最温和的了。想象一下,一架时速好几百公里的飞机,迎面撞上一.............
  • 回答
    乘坐飞机时,如果察觉到有乘客携带枪械,且他们之间有联系,甚至有劫机意图,这无疑是最危急的情况。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你的首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生存几率。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对策略,务必记住,你的冷静和观察力至关重要。首先,保持绝对的冷静和观察:1. 不要立刻制造恐慌: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尖叫、起身或直.............
  • 回答
    如果没有飞机,大海的霸主之争将重回历史的长河,舰种之间的较量将回归更为纯粹的巨舰对决。在这样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时代,哪些舰种会站在巨浪之巅,主宰广袤的海洋呢?我的看法是,战列舰将依旧是无可争议的海上霸主,但同时,巡洋舰的地位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举足轻重。让我们先来细致地剖析一下战列舰的优势。从近代海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物理学里的一个核心概念:重心。咱们不妨从头说起,聊聊飞机为啥能飞,以及重心对它有多重要。首先,你得明白,飞机之所以能稳稳地在天上飞,靠的是几个力的相互作用:向上的升力、向下的重力、向前的推力(发动机提供的)和向后的阻力。这其中,重力是关键,而重力作用的点就叫做“重心”。重心.............
  • 回答
    作为一名飞机机长,即便第一次飞某个机场,也能胸有成竹地知道塔台指示的降落跑道是哪一条。这背后有一套严谨且成熟的流程,是无数次飞行经验、现代航空科技以及标准化的沟通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我来给你细致地讲讲,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实实在在的专业操作。首先,准备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在飞机起飞前,或者在.............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