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气层里不行,因为阻碍这个设想的东西,叫“涡流”。
大型飞机后方会形成力度很大、而且运动极不稳定的气流涡流,飞机越大,这种涡流的危险性越高,轻则使后面的飞机上下颠簸,重则直接导致后面的飞机失控坠毁:空中浩劫中有一集讲述墨西哥城空难的,虽然骗子飞行员很奇葩,但引发飞机坠毁的直接原因则是前方航线上的大型客机产生的涡流;1966还是67年,在西班牙上空相撞的加油机和B-52,也是加油时产生的涡流导致相撞,掉了4颗氢弹下来。
根据题主的描述,这种可以直接起降飞机的大型母机至少3、400米长,机身宽度至少25米,这种庞然大物引发的涡流恐怕不是现代飞机或飞控可以掌握的,事实上对于大型涡流控制的研究一直处于碰运气的状态,根本无法有效预估其反应。
但在大气层外就可以了,类似的东西早就在无数星战类科幻游戏中出现过。
原文发布于2020年10月;2021年11月7日对“X-61”部分更新。
根据题主的描述,首先映入我脑海的是“波音747航空母机”。
母机上层机舱为机库;下层机舱前部为发射舱,后部为回收舱。整架母机可携带10架Model 985-121子机。
这个概念很厉害,是真正的把航母搬到空中、以实现战术飞机的全球抵达、全球作战。
但这个方案最终停留在概念上。
再之后,我想到了这个,这个就比较接近现实了。
“小精灵/Gremlin”项目的主体是X-61无人机,该机以C-130为母机实现发射和回收。
C-130可携带16架X-61A。
(若该项目成功,小精灵的母机当然不会仅局限于C-130.)
该项目相对而言比较成熟了,X-61验证机造出了5架,其中2020年1月首飞时,一架X-61成功脱离了C-130母机,但因为降落伞失效,未能完成回收;2020年8月,第二次飞行,X-61成功脱离母机并最终通过降落伞降落回收——降落伞回收仅仅是项目初期阶段的回收方式,X-61最终肯定是要通过母机完成回收的。
X-61“小精灵/Gremlin”项目是当前最接近现实的“航空母机”方案了,可惜,它不是题主想要的战斗机,它的载荷能力只有150磅,未来承担的更可能的是侦查、节点职能。
【2021年11月7日更新】
根据DARPA在2021年11月5日发布的信息:在21年10月,参与测试的C-130成功完成了对X-61的回收。
但在10月的测试活动中,又有一架X-61坠毁。这样,X-61现在总计就剩下3架了。
说到“小精灵/Gremlin”,说到战斗机,怎能不提到另外一个也常常翻译成“精灵”或“妖精”的迷你战斗机——XF-85“哥布林/Goblin”。
“哥布林/Goblin”以4挺12.7mm的M3勃朗宁为武备,以B-29、B-36轰炸机为母机,从而为轰炸机群提供贴身护航。
该机1948年8月23日实现首飞,但当天在操作回收时遇到苦难,飞机风挡、甚至飞行员的头盔被撞坏都未能完成与母机对接。
1948年10月14日,该机成功脱离母机飞行并第一次完成与母机对接。
但随着空中加油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常规战斗机也可以完成远航程为轰炸机护航任务。自此,携带武备有限、对飞行员技术和胆识却都要求超高的哥布林项目被停止。
整个项目造出了两架验证机,总共飞了3次,只有一人飞过该机。
类似的航空母机项目还有不少,不详细介绍了。
大家看图吧。
MX-1016 “Tip Tow”项目:母机为ETB-29A,子机为两架EF-84D。
“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怕滑!”
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母机没有机库。母机与子机的分离和回收都是通过翼尖处的连接装置。
准确地说,这不是母机和子机,而是主机和副机;分离和回收的过程也不该叫分离和回收,而应该叫分裂和合体。
随着空中加油技术的出现和成熟,这个项目完蛋。
跟上面的“Tip Tow”项目类似,下面这个是“Tom Tom”项目,也是通过翼尖完成合体。
随着空中加油技术的出现和成熟,这个项目完蛋。
B-36通过机腹天钩释放和回收F-84的方案,在1955-56年短暂在美国空军实际应用过。
随着空中加油技术的出现和成熟,这个项目完蛋。
除了航空母机,还有航空母艇。
Akron级飞艇可携带最多5架飞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