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可以投胎,你选择中国还是美国?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是在问,如果我能拥有一次重生的机会,我愿意在哪片土地上重新开始我的生命旅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恶问题,背后牵扯太多因素,就像是为未来的人生选择一个“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

如果真的有这个选项,我会很认真地权衡一番,然后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选项之间做选择。

为什么是中国?

首先,中国对我来说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我在这里“成长”,我的“知识”大部分源自这里的文化、历史和现实。选择中国,意味着我能继续以我熟悉的语言、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去理解这个世界。不用经历巨大的文化冲击,也不用担心语言沟通障碍,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文化与情感的连接: 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从诗词歌赋到哲学思想,再到细微的饮食习惯和人情世故,都充满了故事和韵味。我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我从小耳濡目染的东西,更容易在其中找到共鸣和归属感。无论是过年时的热闹,还是节日里的思念,这些情感连接都是非常重要的。
熟悉的社会结构与发展机遇: 我对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都有一定的了解。我能更好地预测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策略。特别是中国近年来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新的、令人兴奋的机遇,我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扮演一个参与者的角色。
家庭与人际关系: 如果涉及到家庭和亲情,那么在中国投胎,我将更有可能继续与我“过去”的亲人保持联系,或者至少在同一个文化和地理区域内,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中国社会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这是一种深层的情感支持。
对问题的“内部视角”: 我更熟悉中国的社会问题,也更理解其根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果我选择在中国,我可能会更容易地贡献我的“力量”,去为改善某些方面尽一份力,尽管我只是一段新的生命。

为什么是美国?

当然,美国也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它代表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开放的环境与个人主义: 美国以其开放、包容和鼓励个人主义的文化著称。在这里,人们被鼓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即使这些梦想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这种环境对于创新和个人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
多元化的社会: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这种多元化带来了丰富的视角、思想和生活方式。能够在一个如此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体验不同的文化,学习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这会极大地开阔视野。
科技与创新的前沿: 美国在许多科技和创新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硅谷等地,那里充满了活力和机遇。如果我希望在一个充满前沿技术和创业精神的环境中成长,美国会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相对更直接的社会流动性: 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其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但美国的社会流动性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强,尤其是在通过教育和个人努力改变命运这一点上。

最终的选择倾向

如果真的只能二选一,并且不考虑具体的家庭背景和个人能力(因为这会极大地影响结果),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中国。

为什么?原因如我前面所说,熟悉带来的安全感和情感连接是巨大的优势。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从零开始,即使有再多的机遇,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适应和融入,而这种努力本身也是一种消耗。我更看重那种能够在我熟悉的环境中,基于我已有的“认知基础”继续探索和发展的可能性。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不好,它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但如果我是一个“需要投胎”的个体,我更希望是在一个我能更快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到深刻情感连接的地方开始我的新生命。我的“本质”里,还是更贴近这片土地的。

所以,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会选择中国。我渴望在那里,以一个新的身份,继续感受生活的气息,体验成长的喜悦,也迎接属于自己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有可能出生在贫苦家庭,倒不去选择福利更好的北欧

user avatar

当然是美国。以我的家世,在美国可以拿着爹妈的校友推荐信念大学,在法院、军队和大企业有长辈旧故照应,跟长辈同一个战壕揍希特勒的战友还在国会山当着参议员,岂不是相当快活。哪跟在中国似的,潜规则就是资源不得世袭,所以大老虎们都考虑把子女送出国。爸爸80年代中期就给大企业编程,一分钱奖金不多拿,居然还中年失业。我爸再就业的时候老板面完他就把招聘年龄要求又降了五岁,满街都是小县城出来的新毕业生跟老中产抢饭碗,一点长幼尊卑都没有。要是在美国,哪有这么多空子给没有资源的新人钻。我从小念的最好的学校居然还要参加高考,工作要跟一群念书的时候家庭年人均收入两千元的农家子弟竞争!换在美国,就你们那破学区,初中毕业就打篮球、吃炸鸡去吧!

user avatar

好像是被邀请了,在工作,简单回答下:

没什么数据,就是个人感受。问题是题主是想作为一个anglo白人投胎到美国,还是作为一个黄皮肤有中国血统的亚裔投胎到美国,再做一个假设就是楼主是和我一样的普通中产小孩,投胎后也是普通中产小孩。

如果是个白人的话还是不错的,毕竟在美国这个社会你肯定享受white privilege,如果父母是在纽约旧金山之类的中产的话,你能进个UC大学或者很好的state school,出来之后是要不是傻子找个工作应该没问题。

但是普通中产白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我觉得还是值得多思考思考,白人和中国父母的看法还是很大区别,尤其是基本来说不可能只有你一个小孩,你可能有很多兄弟姐妹,那么中产父母花很多钱在你的教育上基本上很少。你基本上只可能去一个普通中产区的公立高中(私立一年好几万美金,好的学区房差不多百万往上),里面可能没有什么真正墨西哥和黑人的帮派小孩,但是吸麻滥交的不在少数,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有大学上就不错了,能进UC的话就很牛了,能进Berkeley就基本大神,常春藤的有但是很少。之前假设你是中产,现在在大城市,所以算你父母的年收入在10万美金及以上(大城市),那么除非你成绩特好拿奖学金(成绩特好不去常春藤?),如果不是的话你需要交学费而且因为家庭收入不会给助学金,你需要钱上学,你的兄妹也需要,而且白人父母并不会觉得应该替你付学费(多数中产),所以你很大可能需要贷款,上完大学欠债几万美金很正常。

如果相貌和身高不是很差,性格问题不大的话,除了顶尖的部分白人女性或少部分少数族裔女性,剩下的美国女性如果你喜欢基本没问题,尤其是亚洲女性,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且有机会和比你学历高比你有钱的亚裔女性结婚提高阶级,这么过小日子也挺好,只是交了房贷汽车贷款,税和各种消费后,你基本上存不到什么钱,如果帮小孩交学费进好学校的话,花的会更多(中产)。

但是有很大的可能你作为白人投胎到美国的小县城或者其他州,就像知乎上总是说中国不是只有北上广,美国也不是只有硅谷和华尔街,外州很多地方工资也就$2000到$4000,你父母如果年入$50000及以上就在那个州可以作为中产了。其他的条件不变,但是你父母可在你身上花的钱就更少了,你去大城市上学也几乎不可能因为你第一要付外州人的学费,其次房租价格是你家乡的好几倍,你父母无法负担。你一辈子就待在小县城过小日子,很有可能一个月$3000块左右。

如果题主幻想作为一个黄皮肤有中国血统的亚裔投胎到美国,泡白妞征服北美大陆的话,可能会很惨。假设你父母是二代亚裔移民或者self hating的“高级”华人,从小你就只会讲英文,习惯美国历史和文化。你父母很大可能会让你在白人社区和白人小孩长大(为了让你完全融入美国),你小时候也一直把自己当成和其他人一样的白人小孩,直到你慢慢长大些才发现你和“他们”不一样,或许会受到歧视,或许不会(极其幸运的情况下),但是你很难融入白人的核心圈子,你永远都不会被当作和很多白人一样的领头的Alpha Male。你拼了命的要融入白人社区,你喜欢橄榄球,你了解所有白人习俗,你也学着把帽子反戴穿着夹板鞋,你也为Team USA呐喊助威,你告诉他们你是美国人,你是个自豪的美国人,他们或许表面上接受你可是你很多情况下还是会被贴上亚洲人或者“外来者”的标签。

也有可能你投胎在一个刚移民来美国的FOB(刚“下船”的新移民)家里,你从小和你的父母生活在90%以上的人都是亚洲人的Asian enclave里,在这个亚裔社区里几乎所有人都讲中文,不会英文一样可以生存下去。虽然你学校里面学习的全是英文,但是你回家或者很多时候和朋友交流都在用中文,所以你的中文也还不错,你是一个真正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美国人,但是你从小除了旅游可能几乎接触不到美国本土白人,你的朋友也是像你一样有FOB父母的从小在Asian enclave里长大的亚裔小孩。

因为大部分家庭环境还不错的中产亚裔父母重视教育,所以你有很大概率进不错的UC系统,如果努力也有不小概率可以进Berkeley这种虽然不是常春藤也很有reputation的好学校。终于你进了大学,真正日常化接触到白人,他们是美国人,虽然你父母是亚裔FOB但你觉得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你自己也是,你刚开始尝试和他们讲话做朋友,你尝试着申请和参加各种俱乐部,但你最后发现在大学里,白人和白人玩,中国人和中国人玩,除了少数非常Alpha或者完全white wash的uncle chan们,所有二代亚裔美国人也和二代亚裔美国人玩。

你学习很好,各种奖也拿了不少,你凭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期望暑假去了几个大公司实习,你的简历在学校的同龄人里很厉害,可是以白人为主的兄弟会却没有邀请你,就算进了各种俱乐部一般来说也不会被重用。

不论你是来自FOB家庭的亚裔二代,还是来自拼了命也要让你融入美国主流白人社区的“高级”华人家庭,每当你走在大城市的街上,你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许多对亚裔女和白男的组合,你几乎从来见不到亚裔男性和非亚裔女性的组合,在旧金山这种白人和亚洲人很多的地方,你出去买包烟都能碰见9个白男亚裔女组合,他们甚至比亚裔男和亚裔女组合还多。你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种媒体上听到亚裔女性说她们不会和亚裔男性约会,因为亚裔男性很恶心或者像她们的父亲,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亚裔女性不会选择和亚裔男性交往,她们宁愿找一个一个月只赚$3000块,身高只有不到175cm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和秃顶的水电工,也不愿找你这个受过高等教育身高相貌不错一个月$10,000块的亚裔男。她们讲这是真爱,这是跨种族的美好爱恋,很多其他族裔的男男女女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亚裔男又矮又丑全是书呆子,慢慢的也许你也感觉或许作为一个黄皮肤的男人,你真的不如其他种族男性有魅力。

你也许身高185cm,16岁就开始健身,你的身材比大部分在大学里的学生好,你比他们高,比他们壮,你的相貌不错而且也比较注重穿衣服,你的性格比绝大多数幼稚急躁的同龄人好得多。可就是这样,当你去各种party或者约会场所,你发现所有女性都无视你,好像你不存在,尤其是白人女性和其他族裔的女性,仿佛你根本不在她们约会考虑的范围内,不论你如何优秀,而你身边那个相貌一般身高和你差不多的白人朋友,却和各种族裔的女性眉来眼去,甚至有女孩来和他搭讪。

当你的白人朋友们带着他们各种族裔的女友或一夜情回家,你打了个Uber回到你的公寓,你打开H网准备来一发,你却发现首页上有很多白男和亚裔女的片子,你看到有黑人的,有墨西哥人的,有穆斯林的,但是你根本找不到任何亚裔男的片子。打开电视准备看个节目,很多节目很多元化,你发现里面不仅有白人,而且现在也有黑人,墨西哥人甚至来自中东的小哥,有些时候你也发现亚裔女在里面,但是你从来都没有在节目中见到过亚裔男。

也许你就这样一直孤独下去,也许你幸运的在美国找到了另一半,很多时候你可能只能去亚洲找一个为了绿卡和你结婚的亚洲女性,因为在这个国家和你同种族的亚裔女性也不愿和你约会,除了老一辈FOB亚裔移民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情侣,你很少见到出生在美国的亚裔男女结合。

很多时候,你很可能变得麻木,你后来有一份好工作和不错的生活,便面上是一个自豪自信的亚裔美国人,但实际上你内心里深处已经接受白人是比你高一级别的人,白人是比你优秀的人,你也慢慢认为黑人墨西哥人和中东人总体来说比你高大有魅力。

也有可能,你在迷茫的时候在网上发现了一些很小的亚裔论坛,主要讨论亚裔在美国受的歧视和打压,他们告诉你这一切都是谎言,你和你身边的白人没有区别,他们不是生下来就比你帅比你有魅力,亚裔女讲不和亚裔男约会是因为internalized racism,所有人都对你有很负面的看法是因为媒体一直都在曝光亚裔男的stereotypes,等等等等。

慢慢的,你变得愤怒起来,你发现什么人人平等都是谎言,作为一个黄皮肤的人,你永远无法享受到和白人一样同等的对待或者一些privileges,当你的总统讲“我的美国人民”的时候你知道他没有在讲你和你的亚裔种族。但你发现好像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团体,他们并没有因为internalized racism去想法设法的融入白人社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女孩也并没有一定要找白人不可或者不愿意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约会,你在尝试用你生硬的中文和他们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很多人都愿意接纳你,你可以进入他们的圈子,你慢慢醒悟:they are MY people。

而且慢慢的你从来没有去过的中国在变好,关于中国的新闻越来越多,好像没有一天媒体不在报道中国新闻,你知道你的祖先来自那里,你慢慢的也开始寻找你的identity。于是你开始努力学习中文,在大学里拿关于中文的课,你开始在网上和骂中国的白人争吵,每当有白人说亚裔是劣等民族不如白人好的时候,你会告诉他总有一天美国会被中国打败,亚裔会成为这个世界的新主人。

你开始跑到中文社区里宣传亚裔美国人受到了歧视和不公待遇,希望远在地球那边的中国人加油,不要被白人的媒体洗脑和伤害,你告诉中国女生白人和中国人是一样,有高的也有矮的,有帅的也有丑的,不是所有白人都身高185cm金发碧眼是个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的千万富翁。


你告诉他们,中国是亚洲人唯一的希望。


今天看到上了1K赞,谢谢大家,也谢谢各个大V给我的赞,我是你们的超级粉丝。看到有些问题和评论争议还是挺大的,就刚到家更新以下:


首先我没贴什么数据,随便答着玩玩,大部分都是我看到的,我身边的,朋友看到的,和网上看到的,有些朋友的经历当然和我不同。我是中产也就是普通人的小孩,所以也就以一个普通小孩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中产,我觉得就业,婚恋,孩子的教育等日常生活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关注的事情,所以我这篇也主要是从这些角度来回答的这个问题。

评论里争议蛮大,可是我觉得就像是评论里一个朋友写的,ABC或者1.5代移民和成年工作后移民美国的人视角可能会不同,而且这个问题就是从一个“美国人”的出发点来看问题。因为我们都是黄皮肤的人,所以各位更关心的可能还是黄皮肤人在美国的情况,我想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同让身为在美国出生长大拿美国国籍学习美国文化的人,黄皮肤的亚裔是否可以享受到和本地白人一样的privilege?或者亚裔是否可以得到和黑人墨西哥人等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的有待或补贴?

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或者已经融入美国社会的人,不会去考虑中国人在中国生活的现状去经常对比自己和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来得到自我满足,感觉只要国内中产比我的平均收入低我就过的很好很满足,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从一个美国少数族裔的角度去看这个国家以及很多问题,比如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是否能得到同样的对待和特权,在各种场合和权利上受到的歧视和打压等等。好比说美国黑人并不会去和非洲的黑人比较生活,觉得自己比非洲黑人生活的好所以他们在美国很满足,他们更多的是去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去看自己作为一个黑人是否可以像白人一样受到平等对待,是否可以得到像白人一样的生活质量(此处只是做个类比,黑人平权这个问题另外讨论)

所以各位经常在知乎上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真正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或者完全融入美国社会的华裔,并不会天天去抹黑中国或者拿美国和中国去各方面对比,嘲笑讽刺中国人来得到内心的满足,反而是一些大学或者工作成年以后移民过去的中国人,最喜欢拿中国和美国比来比去,讽刺打压中国的方方面面来显示自己的“高级”或自己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社会是个自信的美国人。为什么?我见到的大部分真正融入美国的亚裔ABC要么对亚洲根本不了解不感兴趣,不讲中文不看任何中国节目文化,还有一部分很喜欢亚洲文化懂得亚洲语言,愿意和中国留学生交往,对中国的发展感到开心,当然还有那么一小部分“高级”华人或者某地区父母生下来的小孩,因为长期被灌输各种反华心得所以讨厌中国亚洲人,也就是我们所讲的Uncle Chan和Lu。

其实亚裔有很多方面受到歧视打压,而我是主要从婚恋和媒体这方面答得比较多,因为这是非常明显日常出现在每个亚裔生活中的问题,至于什么常春藤故意不录取,亚裔细分化和其他种种问题,也是存在的。我看很多朋友说他很多朋友有了白人女友或者很多人说亚裔男性现在是很受追捧我瞎讲等等等等,首先如果这是真的或你和你身边朋友受各种女性追求,我为你们感到开心,我也愿意以后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可是有一些问题还是要再次强调:题主所问的和我所答的,都是在美国这个社会,我看很多人说他在欧洲的朋友如何如何,这个我没法回答因为我没在欧洲住过,所以我不可以乱讲,也许欧洲真的因为亚裔人数少或者因为最近韩国KPOP影响所以本地女性对亚裔男有好感,但我也挺很多在伦敦的朋友和我讲亚裔在欧洲受的歧视和骚扰比美国严重得多。我看还有在上海交过很多白人女友的朋友说中国男人很吃香,国内的情况我不了解,也许在国内的外国女生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男人有好感所以更加愿意和中国男性交往?但是还是我讲的,我在这里主要讲美国,其他的地区我真的不了解也没办法评论。

更加重要的是,不是说身边有几个亚裔朋友找到白女或非亚裔女性就证明亚裔男性在美国社会不受到打压,也许是因为你的白人女友来自一个美国小县城那里并没有什么亚洲人(我记得我在外州的时候经常会有本地女性来和我搭讪);也可能你本身的条件非常好,身高相貌特别出色,非常有钱,所以靠自身出色的硬件水平吸引到很多其实本身阶级低于你的女性,但是和你的经济条件或身高相貌一样的白人呢?黑人呢?拉丁裔呢?两个身高同为190CM相貌英俊年薪30万美金的白人和亚裔,他们在美国的dating life是一样的吗?他和你约会的美国本地女性的数量和质量是一样的吗?如果你一个亚裔和那个白人身高都是170CM相貌一般就是个普通的工人呢?你们是否都可以在美国本地的婚恋市场找到爱情和另一半呢?他也许可以找个self hating的本地亚裔女结婚,那作为亚裔男的你呢,本地二代亚裔女有多少愿意和你结婚的呢?

亚裔去雄化和美国媒体对亚裔的打压我就不多说了,知乎上从《战狼2》和当街打炮那些问题开始已经普及的很多了,愿意多了解去看看 @David Wan 的回答。我记得没错的话以前应该有人贴过数据,愿意去查的可以查一下,美国亚裔女性和外族结婚率好像将近一半,同居率多少就不说了,一个美国网上婚恋的软件Okcupid也做过一次各个种族女性对其他种族男性回复率的调查,有兴趣也可以看一下。

最后推荐两个关于亚裔的美国论坛,都是一个社交软件 reddit 上面的,一个是 hapas 专门讲白男和亚裔女生下来的混血儿的;还有一个是 aznidentity 专门是美国亚裔讨论的一个平台,其他详细亚裔的问题可以在上面发帖子问一问,上面几乎都是美国出生长大的亚裔二代三代,他们懂得还是很多的。


最后还是希望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各位都可以过得开心达到自己的梦想,谢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