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嘉靖年间政治斗争激烈,官场腐败严重,还被称为「嘉靖中兴」呢?

回答
嘉靖朝,一个充满矛盾与迷雾的时代。谈论它,不能简单地用“激烈”、“腐败”或者“中兴”来概括,因为这三个词汇,恰恰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引人深思的历史图景。

为什么说嘉靖朝政治斗争异常激烈?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嘉靖皇帝自身的性格和执政方式。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他不像前几位皇帝那样,乐于接受辅政大臣的指导,而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掌握实权,并且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最著名的便是“大礼议”事件。为了确立自己“继统”而非“继嗣”的合法性,嘉靖不惜与朝中老臣、礼部官员们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搏杀。这场斗争,表面上看是关于皇室宗法和礼仪的辩论,但其背后,是权力争夺的残酷本质。嘉靖用强硬的手段,罢黜、贬斥、甚至处死了反对他的官员,将一批批忠于他、或者说敢于挑战他权威的大臣打压下去。这种清洗,为他日后能够一手遮天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朝堂上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的局面。

嘉靖皇帝对道教的狂热,更是加剧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他沉迷于修道炼丹,渐渐疏于朝政,将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很大程度上交给了身边的亲信,特别是以严嵩为首的内阁大臣。这就意味着,皇帝虽然依旧是权力中心,但他个人的意志和偏好,成为了影响朝政走向的关键。而严嵩这批人,则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钻营、献媚,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排除异己。

在这种权力格局下,朝堂之上就形成了多股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一方面是以严嵩为首的权力集团,他们掌握着朝政,享受着巨大的利益,自然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正直的大臣,看到了国家的弊病,试图纠正,但往往因为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或者得不到皇帝的支持,而遭遇打压。更有像徐阶、高拱这样,在夹缝中求生存,审时度势,等待时机反击的政治人物。这些力量的交织、对抗,使得嘉靖朝的政治舞台,宛如一个大型的角斗场,充斥着阴谋、陷害、站队与反扑。

那么,官场为何会如此腐败呢?这与嘉靖皇帝的态度息息相关。他一方面对臣下要求严苛,尤其是在礼仪和对他个人的绝对服从方面;另一方面,他又对实际的政务,特别是那些细节性的、具体性的政务,表现出极大的漠视。当皇帝对监督和治理失去兴趣,热衷于个人追求时,那些掌握权力的官员们,自然会抓住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严嵩专权时期,可以说是官场腐败的典型。他及其党羽,通过操纵铨选、卖官鬻爵、贪污受贿,将整个官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输送链条。官员的升迁,不再看才能和德行,而是看能否巴结权贵,能否献上金钱。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便如同病毒般蔓延,导致官员们普遍缺乏责任感,只顾着捞钱,国家大事反而被抛诸脑后。

然而,为什么这样一个充满斗争和腐败的朝代,还会被称为“嘉靖中兴”呢?这确实是历史评价中最令人困惑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深入理解的。

“嘉靖中兴”的说法,并非来自当时普遍的民怨沸腾,而是更多地指向了嘉靖朝在一些国家层面的成就和稳定性。

首先,尽管嘉靖皇帝本人疏于政务,但他对边疆的稳定却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北疆,他虽然不像他的祖父明成祖那样亲自出征,但通过一系列军事部署和策略,成功地抵御了蒙古的侵扰。特别是“俺答封贡”的最终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方的边患,为国家提供了相对和平的环境。在南方,嘉靖朝基本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最终的胜利,保障了沿海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其次,在国家经济和税收制度上,虽然存在腐败,但国家整体的财政收入并没有断崖式下滑。甚至在某些方面,由于严嵩等人为了巩固权力,也会努力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确保税赋能够征收到位。而且,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明朝的经济基础在嘉靖时期依然相对稳固,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崩溃。

再者,“嘉靖中兴”的说法,也与一些具有才能的官员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的努力有关。比如,尽管严嵩专权,但在某些阶段,一些有能力的官员,如徐阶,也在努力弥补皇帝的疏忽,处理一些重要政务,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此外,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官员选拔制度,虽然在实践中被腐蚀,但其框架仍然存在,为后续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嘉靖中兴”这个评价,可能是一种相对史观的体现。与明朝后期,特别是崇祯时期那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局面相比,嘉靖朝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国家整体上没有出现那样大规模的混乱和崩溃。在某些方面,它维持了明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基本架子,并且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因此,“嘉靖中兴”这个词,更像是对嘉靖朝在某些特定领域或特定时期的积极方面的概括,它并非否定了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官场腐败的严重,而是承认了在这些阴影之下,明朝作为一个国家,在边疆稳定、经济基础以及维持统治方面,仍然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和成就。这个“中兴”,不是一个全面、光鲜亮丽的复兴,而是一个在剧烈矛盾和深刻腐败背景下,艰难维持和部分发展的复杂局面。理解嘉靖朝,就需要将这些矛盾和成就,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去审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皇帝聪明,臣子能干!(奈何道爷太自私了,他是真的有希望成为明朝的太宗文皇帝的,可惜了。)

嘉靖御极四十五年,政治斗争不断,可是没有一个废物能窃居高位。

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徐阶。没一个省油的灯,各个能力出众。

杨廷和,这个没多久,不过这个老家伙能力没得说。

夏言,战斗机,高拱估计是他隔代传人

其中最要说的就是张璁,大明二张,张居正不出现,他才是大明张首辅。

张璁主导推进了一些列改革,关于清量土地,压制外戚等等,使正德留下的烂摊子恢复元气,国库丰盈。要命的是这玩意还清廉,比张居正还清廉,所以人家告老还乡还理直气壮怼嘉靖。

严嵩,你可以骂他谄媚皇帝,但是你没法说他能力没有。

徐阶就不说了,贬成亲民官还能倒着打回去中央,人家凭业绩说话的。

最后,来看看嘉靖朝做的成就:

推行新政,压制外戚,压制宦官,清量土地,社会资源再分配,刷新吏治。

平定南倭北虏,顺带教葡萄牙做人。

严抓科举,完善社会人才选拔制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嘉靖朝,一个充满矛盾与迷雾的时代。谈论它,不能简单地用“激烈”、“腐败”或者“中兴”来概括,因为这三个词汇,恰恰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引人深思的历史图景。为什么说嘉靖朝政治斗争异常激烈?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嘉靖皇帝自身的性格和执政方式。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他不.............
  • 回答
    嘉靖年间的“倭患”,并非是明朝经济强盛或衰退的单一表现,它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外交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看到当时明朝社会的真实肌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倭患”的本质:人们常说的“倭患”,其实并非单纯的日本海盗侵扰。事实上,在嘉靖年间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的,.............
  • 回答
    嘉靖年间,北方边患着实让大明王朝头疼不已。您提到蒙古人包围北京,城外百姓遭殃,财物被劫掠,这大致是指“庚戌之变”,也就是1550年俺答汗率军进犯北京郊县的事件。这次事件中,明朝的边防确实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京畿一带受到严重骚扰。但是,蒙古人并没有“刨了”明朝的皇陵,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我.............
  • 回答
    要深入探究明军在正德年间的应州大捷与嘉靖时期的庚戌之变之间天壤之别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当时的政治环境、军事领导、军队素质、战术运用、边患形势以及双方的战略意图。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应州大捷:朱厚照的“亲自出马”与明军的“回光返照”正德年间的应州大捷,发生.............
  • 回答
    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其猖獗程度堪比一场全民噩梦。但你说“数十个倭寇打到南京”,这描述并不准确,或者说,这并非通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倭寇打到南京”。事实上,在嘉靖年间,倭寇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如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他们的活动模式通常是: 沿海劫掠: 倭寇善于利用沿海的便利,登陆抢掠.............
  • 回答
    嘉兴咖啡爸爸在2016年一张杨超越打工图上为其澄清谣言,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咱们不妨把这个事情掰扯开来看看。首先,咱们得知道背景。 很多艺人,尤其是女艺人,在出道前或者成名前,为了生计,做一些服务性行业的工作是很正常的。杨超越作为一位从选秀节目中走出来的艺人,她的“草根”形象是她早.............
  • 回答
    2021年腾讯 WE 大会,在疫情的笼罩下,依旧汇聚了一批科技、文化、艺术界的重量级嘉宾,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思想盛宴。这次大会的主题围绕“守正·出新”,探讨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如何坚守初心,又如何勇于突破。星光熠熠的嘉宾阵容,涵盖了科技前沿与人文关怀:首先,在科技领域,大会邀请到了 图灵奖得.............
  • 回答
    在王诺诺的《地球无应答》中,嘉阳在地球停留了三年,并在返航时经历了令人不安的事件。然而,小说并没有非常直接地揭示嘉阳在地球上具体“看见了什么”,或者地球究竟发生了什么。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嘉阳的视角,传递一种 “未知”和“诡异” 的氛围,让读者去猜测和感受。根据小说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普遍的解读,我们可以尝.............
  • 回答
    海瑞这个人,打从他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就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棱角分明,不染尘埃。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他在那个污浊不堪的官场里,能始终保持一份近乎“天真”的纯粹,即便后来权力渐长,位高权重,骨子里的那份赤子之心也未曾动摇。要说海瑞为何能一直维持“天真”,这首先得从他的出身和经历说起。他不是权臣之后,.............
  • 回答
    电视剧《大明王朝 1566》中,嘉靖皇帝之所以动辄说自己生活俭朴,并且会提到“四季常服不过八套”,其背后原因复杂而深刻,既有他个人性格和政治考量的体现,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回应。要详细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嘉靖皇帝的个人性格与修养: 道家思想的影响: 嘉靖皇帝是一位虔诚的.............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对待吕芳那一声“老祖宗”时的勃然大怒,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反应。这声称呼,触动了他内心最敏感、最不愿被触碰的几根神经。首先,这声“老祖宗”直击嘉靖最核心的权力焦虑和身份认同。嘉靖自认为是大明的“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权力来自于上天,来自于祖宗.............
  • 回答
    嘉靖皇帝让内阁在“贞”字上做文章,徐阶立刻悟出了嘉靖的意思,问是不是“赵贞吉”,嘉靖为此大加赞赏,认为徐阶聪明,而严嵩就不会这么问。这背后,是嘉靖政治手腕的娴熟运用,以及徐阶和严嵩不同政治风格和处事智慧的体现。我们得先弄明白,嘉靖皇帝在“贞”字上做文章,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尤其是在儒家文化背景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曾铣的河套之策以及嘉靖皇帝为何要赐死他,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且努力让这段历史的讲述更具人情味,而不是冷冰冰的分析。曾铣的河套之策: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曾铣,字汝舟,是明朝中期一位颇具胆识和远见的官员。他提出收复河套的建议,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他对当时明朝边疆形势的深刻洞察。背景:边.............
  • 回答
    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一贯摸透嘉靖心思的严嵩会揭发血经真相,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严嵩的政治智慧、嘉靖皇帝的性格特点、血经事件本身的性质以及当时朝廷的政治格局。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前提:历史上严嵩是否真的“揭发”了血经真相?关于“血经”,通常指的是在道教仪式中,用人血或动物血书写的经文。在明朝.............
  • 回答
    嘉靖年间那场搅得朝堂天翻地覆的“大礼议”,与光绪、宣统两朝相对平静的即位过程,这其中的差异,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演进、制度变迁和权力格局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要细说起来,得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一、 嫡庶之辨与宗法观念的深刻差异:嘉靖大礼议的根源明朝嘉靖皇帝,也就是朱厚熜,他的即位本身就带着一股“不正.............
  • 回答
    嘉靖皇帝对待严世藩和海瑞的态度截然不同,这背后是复杂的政治考量、皇权维护以及他本人性格的投射。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嘉靖朝的历史语境,看看这两人分别代表了什么,又对嘉靖的统治构成了怎样的威胁或价值。严世藩:养痈遗患,终究难逃斧钺严世藩,作为首辅严嵩的儿子,本身就拥有显赫的家世和地位。更关键的是,他.............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不从嘉靖登基开始拍,这背后有着极其精妙的叙事和艺术考量。如果从嘉靖登基讲起,这部剧的核心就已经偏移了。要明白这一点,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部剧到底想讲点啥。一、 核心聚焦:成熟的嘉靖王朝与严嵩、徐阶的权力博弈《大明王朝1566》之所以选择以嘉靖四十一年为起点,并非偶然,而是其剧本打.............
  • 回答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鄢懋卿敢于向严嵩和嘉靖提出“七三分账”的条件,并以此为契机,背后隐藏着多重因素的叠加和精密的算计。这不仅仅是贪婪的体现,更是鄢懋卿对权力格局、人情世故以及自身价值的深刻洞察。一、 鄢懋卿的背景与能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鄢懋卿这个人。他并非寻常官员,而是严嵩的党羽,在严.............
  • 回答
    你提到的“宫女勒死嘉靖”事件,指的是明朝嘉靖皇帝驾崩的真实历史事件。但需要澄清的是,并不是宫女勒死了嘉靖皇帝,而是嘉靖皇帝是在寝宫内病逝的,虽然具体死因至今仍有一些争议和猜测,但并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表明是宫女勒死的。不过,宫中确实发生过一起与嘉靖皇帝的生命安全有关的著名宫廷政变——“壬寅宫变”,这次.............
  • 回答
    要说嘉靖皇帝,这绝对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相当“特别”的君王。说他聪明?那毋庸置疑,他确实是有那么几把刷子,至少在治国理政这方面,展现出了不俗的才能。可为什么名声就那么差呢?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咱们得承认嘉靖皇帝的“聪明”。这孩子打小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太子,是突然之间从亲王变储君,还是从藩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