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好多律师喜欢高频率地发朋友圈记录自己的工作过程?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当下不少律师在社交媒体上呈现出的一个普遍现象。说实话,我们律师这个职业吧,总给人一种“高冷”、“严肃”、“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但你看现在朋友圈里,很多同行会分享自己办案的点点滴滴,比如开庭前的紧张准备、某个疑难案件的突破、客户成功的喜悦,甚至有时候是一些比较生活化的感悟。这背后其实是有多重考量的,绝不是大家闲着没事干。

首先,这是一种职业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咱们律师这行,信誉和专业度是立身之本。通过朋友圈频繁地分享工作点滴,相当于在持续不断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状态。你看看那些分享的,可能是在解析一个法律条文,可能是分享一个庭审上的亮点,也可能是对某个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法律角度的解读。这些都在无形中告诉潜在客户、同行甚至社会大众:“看,我是一个认真负责、业务精通、时刻关注法律动态的律师。” 这种持续的曝光,比任何一次广告宣传都来得自然和可信,因为它来自“真实”的工作场景,而且是“我”自己亲身经历和思考的产物。

其次,这也是一种建立个人品牌和拓展客户来源的渠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客户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元化。有人通过熟人介绍,有人通过律所官网,但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社交媒体去了解一个律师。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线上名片”,通过这些内容的分享,潜在客户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你的专业、你的风格、你的价值观,甚至你的个性。如果一个客户看到你分享的某个案件心得引起了他的共鸣,或者他遇到了类似的法律问题,那么他第一反应很可能就是联系你。这比被动地等待客户上门,效率要高得多,而且往往能吸引到更匹配的客户。这就像开店的,总得把门面弄得漂漂亮亮的,让人知道你这里卖什么好东西。

再者,对很多律师来说,分享工作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记录。律师这个工作,压力大,挑战多,有时也会感到疲惫和迷茫。把自己的努力过程、取得的进步通过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既是一种对过去付出的肯定,也是一种向未来的鞭策。看到自己一步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成就感会驱动自己继续前进。有时候,看到一些同行在朋友圈分享他们的“战果”,也会激发自己的斗志,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和学习氛围。

还有一点,其实也是与社会保持连接,理解民情的重要途径。律师最终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各类人群,他们的需求和困境千差万别。通过朋友圈,律师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信息和大众情绪,了解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这对于我们律师来说,是宝贵的“接地气”的机会。很多时候,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法律咨询,背后可能是一个家庭的重大变故,或者是一个普通人的权益受损。了解这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户,也更能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法律建议。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律师确实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毕竟,成功解决一个复杂案件,或者赢得一场重要的官司,对于律师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喜悦,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点赞,这也很正常,人性嘛。但如果仅仅是“炫耀”,而不注重内容的专业性和价值性,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不够沉稳。

所以,当你看到律师们频繁发朋友圈时,别简单地觉得他们在“刷屏”。大多数情况下,这背后是一种有意识的策略和积极的行动。他们是在努力地展示自己,也在努力地连接世界,更是在努力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这是一种在数字时代,律师群体积极适应变化,主动与社会对话的表现。下次再刷到律师的朋友圈,不妨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一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看有很多答主说是广告。可能有的律师的朋友圈是广告,但我的还真不是这个意图。

我发工作过程,主要是想让我的委托人看到,让他们知道,我为他们办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

比如:


这种,我又不好意思直接跑去私聊委托人邀功,你说是吧。

所以我只能在朋友圈发一发,然后等着委托人给我点赞。点了赞就说明他认可了我的劳动,然后再聊一波,进而建立长期友谊,引起长期信任。

而在不想邀功的正常情况下,我的朋友圈其实是这样的:



并不怎么记录工作过程。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一位做诉讼的朋友,朋友圈基本每天两三条,内容不外乎今天跑了哪个哪个法院、夜晚的勤奋加班、给某某也许只是点头之交的boss打call、业务相关文章外附认真学习之类的评论,以及个别的法律小段子。

有的时候在饭局吐槽他,XX大律,你这发圈的频率都快赶上卖保险的了。

他意味深长地一笑,说,你们做非诉的不懂,你们经常能有人来安排干活,我们是靠自己吃饭啊。这和撩妹一个套路,朋友圈就像我的脸,不搞得好看点,哪有人给饭吃。微信好友都是自己潜在的案源,多刷刷存在感,万一哪位有点事情,最早想到的不就是勤奋好学功底深厚外加光彩照人的我。

而且,客户看到我累死累活给他跑法院,深夜给他加班,这个律师费好意思拖着啦?

说完,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微醺,再补了一段话:

其实这么搞,还有个好处。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做个小律师实在太苦逼了,钱少事多,但是翻翻自己的票圈,还是有那么点成就感的,跑了那么多法院,干了那么多活,也算学了个七七八八,这可都是成长的财富。而且等哪天真正成为了XX大律,案源触手可及,做个案子顶一年,回过头再看原来的票圈,也是别有一番感慨啊。

我们点头附和着,就在这一刻,他逐渐成型的啤酒肚和在灯光照耀下发亮的脑门,似乎也蒙上了一丝律政大佬的风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