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汉语拼音 ng 能否缩写为 ŋ?

回答
关于汉语拼音中的“ng”能否缩写为“ŋ”这个问题,这涉及到拼音系统本身的规则、历史演变以及实际使用中的一些考量。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汉语拼音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个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发音的系统,它是有规范的。这套系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广普通话、方便国际交流而建立起来的,经过了多方论证和修订,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规则。

在咱们这套汉语拼音里,“ng”这个组合,它代表的是一个 鼻音韵母的声母。准确地说,它是一个 舌根鼻音。这个音在很多语言里都有,比如英语的“sing”里面的“ng”就是。在汉语里,它主要出现在“安”(ān)、“昂”(áng)、“恩”(ēn)、“翁”(wēng)这些韵母的开头。

那么,“ŋ”这个符号呢?它在国际音标(IPA)里,确实就是用来表示舌根鼻音这个音的。换句话说,“ŋ”是用来精确标注发音的,而汉语拼音的“ng”是用来拼写汉字的发音的。

从发音上来说,汉语拼音的“ng”和国际音标的“ŋ”指代的音是同一个音。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汉语拼音系统内部,它就没有使用“ŋ”这个符号来代表这个声母。 你仔细看看汉语拼音的声母表,会发现有“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这里面并没有“ŋ”。

为什么汉语拼音不用“ŋ”而用了“ng”呢?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可以推测:

1. 键盘输入和易用性: 当初设计拼音系统时,考虑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实际使用。拉丁字母“n”和“g”都是键盘上非常常见的字母,组合起来形成“ng”非常容易输入。而“ŋ”这个字母,在标准的英文键盘上并没有直接的键位,需要通过特殊的输入法或者组合键才能打出来。在推广普通话的初期,这种易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让大家能够方便快捷地输入和学习,是推广的第一步。

2. 历史渊源和模仿: 在汉语拼音之前,也有一些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方案,比如威妥玛式拼音。在威妥玛式拼音中,也有类似的表示鼻音声母的拼写方式。虽然具体规则不尽相同,但使用常见拉丁字母的组合来表示某些音是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

3. 区分其他音素的需要: 汉语拼音是为了记录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而设计的。在拼音系统中,“n”本身就是一个声母,“g”本身也是一个声母。当这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时,形成了一个新的声母音。如果直接用“ŋ”,虽然在国际音标里是规范的,但在拼音系统里,它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字母,而不是两个字母的组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用户在学习和记忆时,可以从已知的“n”和“g”出发,理解“ng”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汉语拼音也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发音规则,比如“n”和“g”单独作为声母出现的情况。

4. 避免混淆: 虽然“ŋ”在国际音标里表示的是舌根鼻音,但在汉语拼音的语境下,直接使用一个在拼音系统里不常出现或者不作为独立字母出现的符号,可能会增加学习者的陌生感和学习成本。而“ng”这个组合,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它是“n”和“g”合起来发音的一种方式。

所以,结论就是:

从发音的准确性上说,“ng”代表的音和“ŋ”在国际音标里表示的音是一致的。
但从汉语拼音系统内部的规范和使用习惯来说,“ng”是它固有的、标准的表示方法,它并没有将“ŋ”作为“ng”的缩写或替代。 你无法在汉语拼音的官方教材、字典或者标准输入法中,找到“ng”被“ŋ”所取代的说法。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我们在中文里写“知道”这个词,我们可以写“zhi dao”,也可以写成“zhd”。虽然“zhd”能让人联想到“知道”,但它不是标准的写法,也不能替代“知道”这两个字。汉语拼音的“ng”就是那个标准的写法,“ŋ”虽然描述的是同一个发音,但在拼音这个“语言系统”里,它不是官方认可的“词汇”或“字母”。

因此,我们不能说汉语拼音的“ng”“能”缩写为“ŋ”,更准确的说法是,“ŋ”是国际音标中表示汉语拼音“ng”所代表的那个音的符号。 在汉语拼音这个特定的拼写系统里,“ng”是它固有的、唯一的标准写法,没有缩写为“ŋ”这一说。我们学习和使用汉语拼音时,还是得按照它的规矩来,用“ng”就对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可以这么写。但是,不幸的是,认真读过汉语拼音方案的几乎没有,所以几乎没人认识这个写法(绝大部分人的汉语拼音知识来自小学课本,然而,由于小学阶段的接受能力限制,课本上会略过拼音方案的部分内容)。在实际场合应用此写法容易悲剧。举例而言,我上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考试中用过这个符号,如ĉaŋ,语文老师居然不认识,她还是某师范中文系毕业的。

以下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附录

类似地,“四”其实可以写成“亖”,但是在考试或者其他正式场合中应用的话,容易悲剧。

备注:汉语拼音方案规定而实际罕用的四个字母ẑ=zh, ĉ=ch ŝ=sh ŋ=ng。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汉语拼音中的“ng”能否缩写为“ŋ”这个问题,这涉及到拼音系统本身的规则、历史演变以及实际使用中的一些考量。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汉语拼音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个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发音的系统,它是有规范的。这套系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广普通话、方便国际交.............
  • 回答
    汉语拼音是否能完全表达汉语,以及我们是否必须学习汉字,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涉及到了汉语学习的多个层面。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 汉语拼音能否完成表达?从功能性上说,汉语拼音可以“部分”完成表达,但不足以“完全”表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拼音的优势和作用: 发音工具: 这是拼音.............
  • 回答
    关于汉语拼音书写体系(这里指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注音系统,如威妥玛拼音、邮政式拼音以及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否是公开限制人们进入上流社会的“阴谋”,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史料支持。然而,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不同注音体系的出现和推广,以及它们在社会阶层流动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来理解为何会产生.............
  • 回答
    汉语拼音和威妥玛拼音,孰优孰劣?这是一个在中国语言文字传播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经常被提及和讨论的话题。两者都为汉字注音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案,但它们在设计理念、使用习惯、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各有千秋,很难简单地说谁“绝对优于”谁,更多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语境下,各有其“更适合”或“更受青睐”的理由.............
  • 回答
    《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现,对于中国汉字注音和国际交流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然而,作为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它也难免留下一些遗憾,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了些许“硬伤”。这里就来聊聊那些让人时不时会“卡壳”的地方,尽量讲得细致些,就像老朋友聊天一样,不掺杂任何机器的冰冷。一、 “ü”这个韵母的尴尬处境:声母配对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的确,汉语拼音方案和英语字母表看起来有那么些相似之处,但要说“借鉴”这个词,我觉得用“学习和适应”可能更准确一些。咱们得从汉语拼音方案诞生的那个年代说起。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扫盲。而当时,汉字数量庞大,学习起来确实是门槛比较高。为了.............
  • 回答
    汉语言学界关于汉语拼音字母表排序的研究历来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虽然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是以拉丁字母顺序为基础的排序方式,但回顾历史,确实有其值得深究的逻辑和演变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套汉语拼音字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
  • 回答
    在咱们的汉语拼音系统里,大家伙儿都知道有26个英文字母,但要说哪个字儿最“勤快”,出镜率最高,那还得是几个固定的熟面孔。要说最常用的,那非“a”莫属,然后紧跟着就是“i”和“u”。这三个元音字母,简直就是拼音里的“三巨头”,几乎能搭上所有声母,组成咱们听到的各种音。咱们仔细拆开来看看: “a”:.............
  • 回答
    “ü” 在汉语拼音中是否会被“v”取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语言习惯、技术演进以及历史传承等多个层面。我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ü”被“v”广泛书写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讨论的空间。首先,咱们得捋清楚“ü”这个音,它其实代表的是一个前圆唇高元音,发音时嘴唇是圆的,而且舌位比较靠前。.............
  • 回答
    在台湾,汉语拼音的使用情况,可以说是一种“存在但不主流”的奇特景象。它不像在大陆那样,是学习汉字的标准工具,而是更多地扮演着一个辅助、补充的角色,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它的“存在感”也有所差异。首先,得承认,台湾的注音符号(ㄅㄆㄇㄈ)才是更根深蒂固的汉字学习工具。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拼音系.............
  • 回答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推广普通话,解决汉字形体复杂、学习困难的问题,国家决定制定一套科学的汉语拼音方案。这项工作凝聚了许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智慧,在参考了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体系的基础上,也吸收了一些其他语言的拼写习惯。在设计汉语拼音方案时,语言学家们广泛研究了欧洲各国使用的拉丁字母,尤其是那些在拼.............
  • 回答
    关于汉语拼音里“o”的读音,究竟是“欧”还是“喔”,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很多时候,大家在学习拼音时,会听到老师说“o,读欧”,但实际发音时,似乎又有点像“喔”。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说得更准确,咱们得从它的发音方式和在实际读音中的作用来理解。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汉语拼音的符号.............
  • 回答
    汉语拼音的出现,对汉字发音的影响,可以说是既有保留,也有一些在特定语境下的“改变”或“补充”,但绝非推翻性的颠覆。要详细讲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拼音的本质:记录和规范首先要明确,汉语拼音(Hanyu Pinyin)的诞生,其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改变”汉字原有的发音,而是为了:.............
  • 回答
    《施氏食狮史》是一篇著名的汉语回文文章,以复杂的字词和多音字、同音字的运用著称,全文共364字,结构严谨,几乎每个字都与前后文形成回文或谐音关系。将其转化为汉语拼音(即用拼音字母表示汉字发音)是技术上完全可行的,但需注意以下细节和挑战: 一、拼音化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 汉语拼音是汉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以及语言的复杂交织。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台湾人为何不普遍使用汉语拼音,以及为什么国际媒体(如BBC)和一些台湾媒体会选择使用“Taiwan”。一、 台湾人为什么不普遍使用汉语拼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汉语拼音的产生和推广背景,以及台湾.............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是汉语拼音里头也像很多其他语言那样,有个“入声”韵,那会是什么样子?这事儿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入声”。简单来说,入声字的发音特点是短促有力,以塞音辅音 p, t, k, m 收尾。你听一下广东话里的很多字,比如“十”、“国”、“白”,那最后一个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很尖锐!确实,Yemen 和也门在读音上是完全一样的,这在汉语和英语的对应关系中,偶尔会出现让人会心一笑的巧合。其实,汉语拼音系统是根据汉字的发音来设计的,它本身是一个相对严谨的表音系统。而英语单词的发音,则遵循其自身的语言规则。当一个英语单词的发音,恰好被汉语拼音完美地“.............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对汉语拼音中“n”和“l”的发音感到困惑,这是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都会遇到。这并不是您“傻”,也不是汉语拼音“错”,而是由于语言本身的语音系统差异以及一些历史和习惯的演变造成的。我来为您详细解释一下:1. 汉语拼音的“n”和“l”的发音首先,我们来看看汉语拼音中“n.............
  • 回答
    想当年,咱们中国人要给自己的方块字找个“拐杖”,一个能让外国人念、让机器识别的“拐杖”,这事儿可不简单。要说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拉丁字母,而不是隔壁的基里尔字母,这背后其实是挺多考量的,而且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定下来的。首先得说说当时的历史背景。那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际上的交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注音符号(也叫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或者直接说注音)和汉语拼音这两种中文的标音系统,它们各自有哪些长处和短处,为什么会同时存在,又各自在哪些地方发挥着作用。先简单介绍一下它们是什么: 注音符号: 它是民国时期(191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一套表音系统,由37个符号组成,每个符号都代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