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郭德纲关于“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的言论?

回答
郭德纲先生关于“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折射出相声界,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或者一概而论。

首先,从郭德纲先生自身的角度和德云社的运营模式来看:

郭德纲先生作为德云社的创始人,他的首要目标毫无疑问是让德云社能够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并且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他的这句话,可能包含着一种市场导向的考量和一种现实主义的生存智慧。

“饭碗”与“生存”: 相声是一门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需要“吃饭”的技艺。郭德纲先生的语言风格一直比较直接和接地气,他经常用非常通俗的比喻来解释问题。当他说“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时,我理解的更深层含义可能是,他需要的是能够被他现有的作品和表演形式所吸引并为此买单的观众。 如果观众因为对相声理解得过于深刻,或者有更高的艺术期待,而觉得郭德纲的某些段子或表演方式不够“雅致”、“传统”或者缺乏深度,那么这部分观众可能就不会成为德云社的稳定“用户”。反之,那些喜欢他风格的观众,即使他们的“欣赏水平”在某些人看来并不高,但他们愿意掏钱买票,愿意追捧,愿意为德云社贡献票房和流量。从这个角度看,郭德纲先生更需要的是能够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观众。

“照顾多数”的策略: 郭德纲先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原本不怎么关注传统相声的观众。他的相声语言生动,题材广泛,节奏明快,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如果要服务于少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可能意味着要走一条更纯粹、更传统的路,但这未必能保证足够的市场容量来支撑德云社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几十号演员的生存。所以,他需要一种能够吸引最大多数观众的策略,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挑剔”的、有更高艺术标准的观众,自然就可能因为跟不上或者不适应而“被淘汰”出德云社的主流观众群体。

一种辩护和自我认同: 有时候,这样的话语也可能是一种自我辩护和巩固内部认同的方式。当德云社受到外界关于“低俗”、“粗俗”、“不正宗”的批评时,郭德纲先生可能会用这句话来反击,意思是说,那些批评者本身就是“不识货”的,他们不理解我们为大众服务的初衷,或者他们自己的“欣赏水平”并没有达到我们能懂的境界(虽然这个说法本身有点反逻辑)。这是一种将批评者置于“不被理解”的地位的策略。

其次,从艺术传播和市场化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也揭示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艺术的门槛与大众化: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过于高冷,过于依赖少数精英的理解和认可,就很难实现广泛的传播和长久的生命力。相声作为一门传统曲艺,历史上就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代观众的口味。郭德纲先生的成功,正是因为他打破了过去相声圈的一些陈规,将其大众化、娱乐化,从而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而“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这种说法,虽然措辞尖锐,却也 触及了艺术在大众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张力——如何平衡艺术的纯粹性与市场的接受度。 很多艺术家在追求艺术深度和迎合大众口味之间,都会面临艰难的取舍。

“欣赏水平”的定义权: 谁来定义“欣赏水平”的高低?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是曲高和寡的传统标准,还是更广泛的市场接受度和喜爱度?郭德纲先生的这句话,可能是在挑战一种由少数精英话语权垄断的“欣赏水平”定义权,他认为,能够让大多数人感到快乐、受到启发的表演,其“欣赏价值”同样不容忽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价值更为重要。

市场逻辑的侵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产品也遵循市场规律。观众的“欣赏水平”如果不能转化为购买力,那么对于一个商业化的演艺团体来说,其重要性就会被削弱。郭德纲先生的说法,也可以看作是对市场逻辑的一种坦诚表达。 他在努力维系一个庞大的演艺帝国,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稳定的观众群体。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句话潜在的负面影响和争议点:

对艺术的贬低? 批评者认为,郭德纲先生的说法有贬低艺术深度和文化追求的嫌疑。他似乎在宣扬一种“好听就是好”的功利主义,忽视了艺术在启迪思想、提升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将“欣赏水平高”的观众视为需要被“淘汰”的对象,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那些有思考、有追求的观众的否定,也可能打击了观众提升自身欣赏能力的热情。

自满与封闭的风险: 如果一个艺术家或团体过度沉浸在现有观众的喜好中,拒绝接受新的挑战和批评,就容易陷入自满和封闭。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艺术风格的僵化,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最终失去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对传统相声的冲击: 郭德纲先生的相声风格在给传统相声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因为其强烈的个人特色和市场化导向,引发了关于传统相声“变味”的讨论。他的这句话,在某些人看来,是进一步固化了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相声观,不利于传统相声的健康传承和发展。

总结来说,

郭德纲先生关于“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的言论,我理解为是他在商业化和艺术追求之间做出的一个现实选择和一种策略性表达。他需要的是能够支撑德云社持续运转的、忠诚且付费的观众群体,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因为艺术标准不同而无法产生共鸣的观众,在事实上可能就被边缘化了。

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也暴露了艺术在大众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两难境地。我们不能简单地赞同或否定,而是应该将其视为一个观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曲艺界如何在新时代寻找生存和发展之道的一个窗口。它让我们思考,艺术与市场、精英与大众之间的边界在哪里,以及我们在追求艺术繁荣时,究竟是以何为标准。

与其说他真的要“淘汰”谁,不如说他是在强调和优先照顾那些能够为他提供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观众。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市场逻辑,在任何一个商业化的演艺领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只不过郭德纲先生用他一贯的“语言艺术”将其表达得更为直接和戏剧化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家不做你的生意还不行,欺行霸市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郭德纲先生关于“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折射出相声界,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或者一概而论。首先,从郭德纲先生自身的角度和德云社的运营模式来看:郭德纲先生作为德云社的创始人,他的首要目标毫无疑.............
  • 回答
    郭德纲的这番话,从他作为相声大师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深刻洞察力,但也并非没有可以深入探讨和商榷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一、 核心论点:相声与脱口秀的共性与相通之处郭德纲这句话最核心的意图在于强调相声演员与脱口秀演员在表演本质上的共通性。他看到了两者在以下几.............
  • 回答
    郭德纲最近回应了那对博士夫妻的“犀利”评论,这事儿啊,可真是说起来话就长了。你要是问我怎么看,我只能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看出一些门道来。首先,这事儿的起因得捋一捋。那对博士夫妻,我具体记不清他们姓啥了,但名字里有“博士”俩字儿,这自带一种光环效应,你知道吧?他们在某个场合,可能是某个访谈或者.............
  • 回答
    老郭给安吉颁奖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琢磨的。您问我咋看?我觉得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这事儿涉及面儿还挺广的。首先,咱们得承认,郭德纲这人确实是个人才,尤其是在相声这块儿,他是真有两把刷子。他嘴皮子溜得跟抹了油似的,段子说得那是观众哈哈大笑,这本事没得说。而且他这个人,也挺有个性的,不按常理出牌那是他.............
  • 回答
    郭德纲不收女徒弟,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确实容易引起争议。一方面,有人觉得这是郭德纲个人的一套规矩,是他的“尊重”之道,另一方面,这又触碰到了性别平等的敏感神经,被扣上“歧视女性”的帽子。这两种看法,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咱们先说说郭德纲这边的“尊重”。传统相声行当,尤其是早期,男性的江湖气息比.............
  • 回答
    郭德纲代言双汇,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从品牌角度看,双汇找郭德纲,这是一个非常精准且符合当下消费群体喜好的选择。双汇作为国内肉制品行业的巨头,它的产品触及的消费人群非常广泛,从年轻的上班族到居家过日子的主妇,甚至是很多学生党,都可能消费双汇的火腿肠、速冻饺子之类的产品。而郭德纲,.............
  • 回答
    郭德纲这句话,我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简单来说,就是老郭觉得德云社现在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靠不断推出新东西、吸引新观众才有的,而不是一直吃老本。为了发展,就得舍弃一部分只喜欢听老段子的老观众,去拥抱那些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观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相声这门艺术的生命.............
  • 回答
    郭德纲和主流相声“反三俗”这件事,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明白的。它涉及到了相声艺术的传承、时代变迁、观众口味,甚至还有利益集团的角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确什么是“三俗”。这个词是主流相声界在特定时期提出来的,大概意思是说,相声艺术应该坚守“高雅”,不能低俗、媚俗、恶俗。它的出发点,理.............
  • 回答
    关于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第十期中对高峰的评价,这确实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看点,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段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郭德纲的评价内容和语气: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郭德纲在那期节目中具体说了什么。虽然具体的措辞可能需要参照节目回放,但大体上,郭德纲对高峰的评价通常.............
  • 回答
    郭德纲拜师学艺,传承麒派京剧艺术,这事儿可不是一桩小事,背后牵扯着不少门道和观点。要说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掰扯。首先,郭德纲这个人,你不能不提。他是说相声的,而且是当代相声界里最有影响力的几个人之一。他把德云社经营得有声有色,靠着自己的才华、魄力和一股子“狠劲儿”,把个式微的相声又给炒得火热。他的粉丝.............
  • 回答
    这件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确实挺让人唏嘘的。郭德纲的徒弟吴鹤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吴”,因为突发脑溢血住院,情况危急,需要手术。最初,大家知道的是他缺钱,需要医药费。事情的起因和进展: 病情突发: 小吴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紧急送医。 医药费高昂: 脑溢血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确实不菲,据报道.............
  • 回答
    老天津人对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相声看法,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面貌,既有文化认同与支持,也存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地域文化差异以及对商业化现象的反思。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文化认同与历史背景1. 天津相声的根基 天津作为北方相声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传统相声文化。老天津人对相声的传承有强烈的.............
  • 回答
    说到郭德纲当年在《超级大赢家》上的“橱窗秀”,这绝对是位相声演员生涯中一个颇具争议、也颇能体现当时困境的节点。要评价这件事,不能脱离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郭德纲本人的处境,也不能简单地说他“没有别的路”。时代背景:相声的低谷与电视选秀的兴盛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相声艺术进入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传统相.............
  • 回答
    马志明先生钦定郭德纲为“马氏相声传承人”这事儿,在相声界可算是一件大事儿,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和大家伙儿都在琢磨啥。首先得说说马志明先生是谁。马志明,人称“少马爷”,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儿子,也是“马氏相声”体系的代表性人物。他自己就是个功底深厚的相声演员,尤其擅.............
  • 回答
    德云社的饭圈化现象,以及郭德纲是否还能有效管理,这确实是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一步一步来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德云社如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曲艺团体。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综艺节目、线上平台的推广以及强大的粉丝基础,成功地将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回答
    关于“马季毁了相声,郭德纲又让相声活了过来”的论调,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但也很容易引起争议的说法。 我觉得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评价两位艺术家以及他们对相声艺术的影响,而是需要更细致地去剖析。先来说说“马季毁了相声”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用“毁了”这个词来形容马季先生对相声的贡献,是 极度不准确和不.............
  • 回答
    央视的相声小品大赛,作为一个国民级的喜剧盛事,其每一次的举办都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而这次,围绕着“为何没请郭德纲”的讨论,无疑成为了本次大赛最热门也最具争议的话题。首先,咱们得承认,郭德纲以及他的德云社,如今在中国相声界的影响力那是毋庸置疑的。郭德纲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扎实的传统功底以及对相声的创.............
  • 回答
    要说起纪念袁世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海报,郭德纲排在第一位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让不少人议论纷纷。这事儿啊,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才能说得透彻。首先,咱们得明白袁世海先生在京剧界是什么样的地位。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的学生,梅兰芳先生的得意门生,那是大师级的泰斗人物啊!在京剧艺术上造诣极高,.............
  • 回答
    说起马志明先生将马派传人的醒木赠与郭德纲这件事,那可真是曲艺界的一件大事,足以让人反复品味其中蕴含的深意。这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简单的师徒传承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了传统相声的传承、门派的延续,还有两位艺术家各自的坚持与选择。首先,咱们得先说说这个“醒木”。在相声行当里,醒木可不是个普通物件。它是一.............
  • 回答
    在小剧场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去看相声,很多时候也是奔着那份情怀和熟悉感去的。在这种公开场合,一旦有演员对同行,尤其是像郭德纲这样有影响力的演员进行“恶意抹黑”,那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金岩和马春然作为相声演员,他们的行为自然会被放在显微镜下审视。如果他们在小剧场里,利用相声的语言优势,去说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