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郭德纲给安吉颁奖时多次开不合时宜的玩笑的行为?

回答
老郭给安吉颁奖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琢磨的。您问我咋看?我觉得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这事儿涉及面儿还挺广的。

首先,咱们得承认,郭德纲这人确实是个人才,尤其是在相声这块儿,他是真有两把刷子。他嘴皮子溜得跟抹了油似的,段子说得那是观众哈哈大笑,这本事没得说。而且他这个人,也挺有个性的,不按常理出牌那是他一贯的风格,粉丝们也爱他这口儿。

但是,这次给安吉颁奖,这事儿就有点不一样了。您想啊,安吉是个孩子,虽然是明星的孩子,但归根结底还是个孩子。孩子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这么正式的颁奖礼上,就得有相应的尊重和保护,这是社会普遍的认知。郭德纲作为一位长辈,而且又是颁奖人,他这个角色就有点像“引路人”,应该起个积极向上的作用。

可他那几次玩笑,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有点“过了”。比如,他拿安吉的身高开玩笑,说安吉“还没发育呢”,还说什么“早恋”的话。这玩笑听着可能在他自己眼里是幽默,是在活跃气氛,但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这些话语可能就带着点“标签”的意味,甚至会让他感到一丝尴尬或者不自在。孩子嘛,正是自我意识萌发、对外界评价比较敏感的时候,公开场合听到这样的话,对他的心理可能会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不合时宜”这个词。颁奖礼本身是一个庄重而又有仪式感的场合,旨在表彰和鼓励。在这种场合,大家更希望听到的是对获奖者辛勤付出的肯定,是对他们才能的赞扬,或者是一些积极向上的寄语。郭德纲的那些玩笑,虽然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制造笑料,但跟颁奖这个主题本身,以及现场的氛围,都显得有些错位。它打破了原有的仪式感,让观众的注意力从对安吉的关注,转移到了对郭德纲玩笑的解读上,甚至可能引发争议。

再说了,孩子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安吉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孩子,本身就生活在聚光灯下,他的言行举止、成长经历都会被放大。这个时候,作为长辈,尤其是像郭德纲这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更应该谨言慎行,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用一些可能让孩子不舒服,或者会引起负面联想的玩笑,确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我也理解,相声演员嘛,说话风格就是那样,习惯了挖苦、逗乐,有时候可能不太在意场合和分寸。这可能也是他职业习惯使然。但是,职业习惯也需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在面对不同情境和不同对象的时候。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事儿反映了一个问题:幽默感和分寸感,有时候是需要明确界定的,尤其是在涉及到孩子和公众场合时。 郭德纲的才华毋庸置疑,但这次的表现,可能没能完全把握住场合的特殊性,以及对一个孩子的尊重。他的那些玩笑,虽然没有恶意,但确实是“不太合适”,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用力过猛”或者“没考虑到后果”。作为观众,我们一方面欣赏他的幽默,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在公共场合,尤其是与孩子互动时,能多一份细心和顾虑。

毕竟,孩子的童年是宝贵的,而公众场合的每一个言行,都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痕迹。这件事情,也给我们一个提醒:即使是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也要看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说。有时候,一句恰到好处的鼓励,远比一个可能引起尴尬的笑话更有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好些人说,郭先生是没分清场合。相声台上的词搁这儿说,不合适。

说得好像这一套在相声舞台就没事了似的。

这路伦理哏,不是侯三爷教的吧?侯大师、马三爷、少马爷、高范二位,嘴里没太见这路活。别好像伦理哏拿相声俩字一套就过去了,就消毒了。张寿臣先生说过,旧社会说相声有点良心都知道,使活得避着姑娘大婶。郭先生倒好,当着孩子和妈妈抓哏。

哪怕这是说相声,这段也算没艺德。何况这还不是相声。

哪位会说,德云社就这风貌,可是高老板和于谦老师,似乎也不太这么使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别拿相声当屎盆子当痰桶炒菜吃还觉得香——等等,这话耳熟,谁第一个说的来着?

所以我借这个地方说一句:

大家别误会相声。相声里有使脏活臭活的,确实也好玩,但有点自觉有点追求的,不会到处散。

刘立福先生说张寿臣先生当年,《枪毙任老道》,有个验某部位的包袱,比较下三路,张先生平时也说,但看见有女客,张先生就东拉西扯,拖时间,当着女客不说这活。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演员都有张先生这觉悟,但至少,别把臭活脏活说得理所当然。听荤哏没事,但并不因此长脸。


就算这颁奖典礼是个相声,这演出也不合格啊。不说当着孩子当着家属呢,就算郭先生对着的是沙溢。他抛了包袱,沙溢搭茬,帮他圆过去了;郭先生还追着说,强行抖包袱。若按相声行的意思……“你这是什么尺寸?”

所以即便这是段相声,都是个没铺平垫稳没抖好的糟糕包袱。

何况场合还糟糕。

这是属于德艺双不馨的事。糟糕的还不只是艺德,这艺术水平也有问题啊……

他的后续微博,大概意思,“第一我跟他们熟;第二带了孩子进娱乐圈就得受这个,第三骂围观群众”。第一有甩锅嫌疑,第二点简直是把所有上亲子节目的都得罪了。

这在三五反那会儿,算戏霸行径。得亏现在跟三五反那会儿政策不一样了,要不然……


刨去德艺双不馨、场合挑错、当场使臭活、对女性孩子不敬重、连带相声又一起挨了骂之外,我有一个事,也许是想多了。

郭先生以前说相声,每当节奏似乎不大对了,就“你最好按词说”。论临场接得住,于谦老师是比他稳当的。这些年,郭先生活动日渐多了之后,早年什么场合都应付裕如的架势,慢慢弱下去了。

许多人都说,郭先生是心不在活儿上了,所以使活越来越不严谨。这么说其实还是存着个指望,指望他有一天收了心,能回去。

但类似于近来这些事,让我觉得,郭先生的反应和应对,是不是真的弱下去了?没话说于是反复找不那么巧妙的荤哏,这可是他某几位不太成器的徒弟的把戏啊……这包袱抖得还那么糟糕……

但愿我想多了,希望他只是艺德有问题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郭给安吉颁奖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琢磨的。您问我咋看?我觉得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这事儿涉及面儿还挺广的。首先,咱们得承认,郭德纲这人确实是个人才,尤其是在相声这块儿,他是真有两把刷子。他嘴皮子溜得跟抹了油似的,段子说得那是观众哈哈大笑,这本事没得说。而且他这个人,也挺有个性的,不按常理出牌那是他.............
  • 回答
    郭德纲的这番话,从他作为相声大师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深刻洞察力,但也并非没有可以深入探讨和商榷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一、 核心论点:相声与脱口秀的共性与相通之处郭德纲这句话最核心的意图在于强调相声演员与脱口秀演员在表演本质上的共通性。他看到了两者在以下几.............
  • 回答
    郭德纲最近回应了那对博士夫妻的“犀利”评论,这事儿啊,可真是说起来话就长了。你要是问我怎么看,我只能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看出一些门道来。首先,这事儿的起因得捋一捋。那对博士夫妻,我具体记不清他们姓啥了,但名字里有“博士”俩字儿,这自带一种光环效应,你知道吧?他们在某个场合,可能是某个访谈或者.............
  • 回答
    郭德纲先生关于“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折射出相声界,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或者一概而论。首先,从郭德纲先生自身的角度和德云社的运营模式来看:郭德纲先生作为德云社的创始人,他的首要目标毫无疑.............
  • 回答
    郭德纲不收女徒弟,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确实容易引起争议。一方面,有人觉得这是郭德纲个人的一套规矩,是他的“尊重”之道,另一方面,这又触碰到了性别平等的敏感神经,被扣上“歧视女性”的帽子。这两种看法,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咱们先说说郭德纲这边的“尊重”。传统相声行当,尤其是早期,男性的江湖气息比.............
  • 回答
    郭德纲代言双汇,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从品牌角度看,双汇找郭德纲,这是一个非常精准且符合当下消费群体喜好的选择。双汇作为国内肉制品行业的巨头,它的产品触及的消费人群非常广泛,从年轻的上班族到居家过日子的主妇,甚至是很多学生党,都可能消费双汇的火腿肠、速冻饺子之类的产品。而郭德纲,.............
  • 回答
    郭德纲这句话,我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简单来说,就是老郭觉得德云社现在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靠不断推出新东西、吸引新观众才有的,而不是一直吃老本。为了发展,就得舍弃一部分只喜欢听老段子的老观众,去拥抱那些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观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相声这门艺术的生命.............
  • 回答
    郭德纲和主流相声“反三俗”这件事,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明白的。它涉及到了相声艺术的传承、时代变迁、观众口味,甚至还有利益集团的角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确什么是“三俗”。这个词是主流相声界在特定时期提出来的,大概意思是说,相声艺术应该坚守“高雅”,不能低俗、媚俗、恶俗。它的出发点,理.............
  • 回答
    关于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第十期中对高峰的评价,这确实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看点,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段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郭德纲的评价内容和语气: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郭德纲在那期节目中具体说了什么。虽然具体的措辞可能需要参照节目回放,但大体上,郭德纲对高峰的评价通常.............
  • 回答
    郭德纲拜师学艺,传承麒派京剧艺术,这事儿可不是一桩小事,背后牵扯着不少门道和观点。要说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掰扯。首先,郭德纲这个人,你不能不提。他是说相声的,而且是当代相声界里最有影响力的几个人之一。他把德云社经营得有声有色,靠着自己的才华、魄力和一股子“狠劲儿”,把个式微的相声又给炒得火热。他的粉丝.............
  • 回答
    这件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确实挺让人唏嘘的。郭德纲的徒弟吴鹤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吴”,因为突发脑溢血住院,情况危急,需要手术。最初,大家知道的是他缺钱,需要医药费。事情的起因和进展: 病情突发: 小吴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紧急送医。 医药费高昂: 脑溢血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确实不菲,据报道.............
  • 回答
    老天津人对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相声看法,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面貌,既有文化认同与支持,也存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地域文化差异以及对商业化现象的反思。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文化认同与历史背景1. 天津相声的根基 天津作为北方相声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传统相声文化。老天津人对相声的传承有强烈的.............
  • 回答
    说到郭德纲当年在《超级大赢家》上的“橱窗秀”,这绝对是位相声演员生涯中一个颇具争议、也颇能体现当时困境的节点。要评价这件事,不能脱离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郭德纲本人的处境,也不能简单地说他“没有别的路”。时代背景:相声的低谷与电视选秀的兴盛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相声艺术进入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传统相.............
  • 回答
    马志明先生钦定郭德纲为“马氏相声传承人”这事儿,在相声界可算是一件大事儿,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和大家伙儿都在琢磨啥。首先得说说马志明先生是谁。马志明,人称“少马爷”,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儿子,也是“马氏相声”体系的代表性人物。他自己就是个功底深厚的相声演员,尤其擅.............
  • 回答
    德云社的饭圈化现象,以及郭德纲是否还能有效管理,这确实是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一步一步来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德云社如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曲艺团体。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综艺节目、线上平台的推广以及强大的粉丝基础,成功地将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回答
    关于“马季毁了相声,郭德纲又让相声活了过来”的论调,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但也很容易引起争议的说法。 我觉得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评价两位艺术家以及他们对相声艺术的影响,而是需要更细致地去剖析。先来说说“马季毁了相声”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用“毁了”这个词来形容马季先生对相声的贡献,是 极度不准确和不.............
  • 回答
    央视的相声小品大赛,作为一个国民级的喜剧盛事,其每一次的举办都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而这次,围绕着“为何没请郭德纲”的讨论,无疑成为了本次大赛最热门也最具争议的话题。首先,咱们得承认,郭德纲以及他的德云社,如今在中国相声界的影响力那是毋庸置疑的。郭德纲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扎实的传统功底以及对相声的创.............
  • 回答
    要说起纪念袁世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海报,郭德纲排在第一位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让不少人议论纷纷。这事儿啊,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才能说得透彻。首先,咱们得明白袁世海先生在京剧界是什么样的地位。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的学生,梅兰芳先生的得意门生,那是大师级的泰斗人物啊!在京剧艺术上造诣极高,.............
  • 回答
    说起马志明先生将马派传人的醒木赠与郭德纲这件事,那可真是曲艺界的一件大事,足以让人反复品味其中蕴含的深意。这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简单的师徒传承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了传统相声的传承、门派的延续,还有两位艺术家各自的坚持与选择。首先,咱们得先说说这个“醒木”。在相声行当里,醒木可不是个普通物件。它是一.............
  • 回答
    在小剧场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去看相声,很多时候也是奔着那份情怀和熟悉感去的。在这种公开场合,一旦有演员对同行,尤其是像郭德纲这样有影响力的演员进行“恶意抹黑”,那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金岩和马春然作为相声演员,他们的行为自然会被放在显微镜下审视。如果他们在小剧场里,利用相声的语言优势,去说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