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WTI 5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报-37.63美元/桶,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

回答
WTI 5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报37.63美元/桶,这绝对是载入史册的一刻,也是原油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都难以置信的事件。它首次以负值收盘,意味着卖方不仅要倒贴钱给买方来拿走原油,还要承担储存的成本和风险。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刻的含义?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 WTI 原油期货。WTI 指的是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是美国最主要的轻质低硫原油基准价。期货是一种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商品。当说“WTI 5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时,指的就是这份在5月份到期的、以 WTI 原油为标的的期货合约,最终的交易价格是多少。

好,那为什么会跌到负数呢?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供大于求就能解释的。这是一个多重因素叠加、市场恐慌情绪极端放大的结果。

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储存空间耗尽的绝望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大量的原油,但谁都不想买,而且合约到期了,你必须把这些原油“处理掉”。但问题是,现在全球的储存能力,无论是陆地上的油罐还是海上的油轮,都快被填满了。

需求骤降到冰点: 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为了防控纷纷采取封锁措施。这意味着什么?飞机停飞,汽车停驶,工厂停工,经济活动几乎停滞。原油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交通和工业生产,需求一下子就蒸发了。你不能像买菜一样把原油放到冰箱里,它需要巨大的储罐,需要运输,需要消耗。当需求没了,你生产出来的原油就变成了烫手山芋。
“卷”到下个月的尴尬: 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如果在合约到期前没有“平仓”(也就是把手里持有的多头合约卖掉,或者空头合约买回),他们就必须履行合约的义务:多头必须接收原油,空头必须交付原油。问题是,5月合约即将到期,而6月合约的价格虽然也很低,但至少还不是负数。对于那些不想实际接收原油的人来说,他们宁愿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负价格)把合约卖给愿意接盘的人,也不想在合约到期时因为没有储存空间而被迫接收大量原油。
“逼仓”与“踩踏”: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持有5月合约的多头(想要在未来获得原油的人)开始恐慌,他们知道自己到期无法储存。而空头(希望原油价格下跌并从中获利的人)则看到了机会,他们不断压低价格,逼迫多头抛售。这种恐慌和抛售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价格螺旋式下跌。尤其是在一些合约到期的最后时刻,情况会更加戏剧化。很多人会选择在最后时刻“展期”,也就是把到期的合约卖掉,同时买入远期合约(比如6月合约),但如果远期合约也因为储存问题而价格不高,这种展期就没有意义。

仓储能力的现实困境

陆地储存的饱和: 全球主要的石油储存设施都集中在几个大型的枢纽,比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Cushing, Oklahoma)是WTI原油期货交割地,那里的储存罐是关键。当需求锐减、产量又无法快速削减时,这些储存罐就会迅速被填满。一旦库欣的储存能力饱和,那里的油价就会变得非常危险,因为你无法通过现货市场转移到那里去储存,也就无法实现到期交割,这直接导致了期货价格的崩盘。
海运储存的成本与限制: 虽然油轮可以储存原油,但租用油轮的成本不菲,而且油轮也并非无限。当陆地储存告急时,人们会考虑使用油轮作为临时的储存方式,这会导致油轮租金飙升。但即便如此,油轮也终究是要卸货的,如果下游没有买家,油轮也只能闲置,而且停泊和等待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市场结构和交易机制的助推

期货市场的特性: 期货市场是高度杠杆化的市场,交易的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当预期极度悲观时,价格的波动会被放大。
自动交易和止损单: 很多交易都是通过算法和止损单完成的。当价格跌破某个关键点位时,预设的止损单会被触发,导致更大量的卖盘涌入,进一步压低价格。
“纸面交易”的失真: 大量的期货交易并非是为了实际的石油交付,而是为了对冲风险或投机获利。当实际的储存和物理限制成为瓶颈时,期货市场的“纸面价格”就可能与实物石油的实际价值产生巨大的背离。

为什么会跌到 37.63 美元?

这个负值不仅仅是“免费送油”,而是卖家愿意支付 37.63 美元,来让别人把这个原油合约从自己手中买走,并承担到期时的交割和储存责任。简单来说,就是:

1. 储存费: 我不光要把原油送给你,还得付给你钱,因为你需要帮我把这批原油放在你的储存设备里,而我的储存设备已经满了,我必须付钱给你,让你来承担这个储存的成本和风险。
2. 运输费和管理费: 在这个价格里可能还包含了一部分处理、运输到交割地点以及相关手续的费用。
3. 恐慌性抛售的极致: 极度恐慌下的交易者,只想尽快摆脱这个合约,哪怕是倒贴钱。

负油价的深远影响和反思

对产油国的影响: 对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来说,负油价意味着经济的全面崩溃,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
对能源转型的影响: 虽然负油价是极端事件,但它暴露了传统能源体系的脆弱性,也可能在长期内加速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化的转型,因为这种传统能源的剧烈波动性是难以承受的。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负油价让很多投资者和机构措手不及,也暴露了现有金融产品和风险管理机制在极端情况下的不足。这可能会促使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重新审视并改进相关规则。
石油生产商的生存危机: 当油价跌到负数时,生产石油不仅不赚钱,还要倒贴钱。这迫使大量高成本的石油生产商(比如页岩油企业)不得不停产甚至破产,这也会影响未来的石油供应。
对普通人的影响(短期和长期): 短期内,油价大跌可能会带来汽油价格的下降,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从长期来看,如果石油产业因此受到重创,可能会影响到就业和经济的整体健康。

总结一下,WTI 5月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至负值,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根本原因:全球原油需求瞬间崩塌,加上产量削减不及时,导致全球石油储存空间严重不足,尤其是关键交割地的储存能力饱和。
2. 直接推手:即将到期的期货合约,迫使多头必须在无处储存的情况下选择平仓或展期,而恐慌情绪导致了极端的卖压。
3. 助推因素:金融市场的杠杆交易、自动止损以及市场情绪的放大效应。

这个事件,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瞬间淹没了原油市场,也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像石油这样看似坚挺的商品,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如此颠覆性的价格变动。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时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凌晨2点35分:收盘了,WTI原油5月合约的结算价是负的37.63美元。

再次见证了历史。

首先说明一下,会导致WTI原油5月合约最终以负值结算,根源是因为,美国的石油存储容量已经到了极限了。

所以才会出现WTI原油5月合约跌到负37美元这样的极限情况。

但这只是WTI原油5月合约被空头极限逼空,所带来的的资本层面的血腥屠杀。

实际上这虽然会一定程度影响现货价格,但不代表现货价格已经跌成负数。

目前现货价格仍然在18美元附近徘徊。

而WTI原油的6月合约还在22美元的位置。

之所以出现这么极端的跨月利差,实际上是因为投资者认为美国石油有很大可能已经存满了。

一旦美国石油存满了,就意味着,即使你现在用0美元的价格买入石油,明天交割拿到现货,你也可能没地方存石油,而只能被强制平仓。

而在结算价变成负37美元,你被强制平仓的话,意味着你不但血本无归,还得倒欠交易所的钱。

所以,这导致昨晚很多没有交割现货能力的“投机者”,被迫无底线抛出,最终形成最惨烈的多杀多,才有这么壮观的一幕。

所以,这件事简单说就是,手握大量石油存储空间的国际大资本,在血腥屠杀。

他们手里拿着大量现货,把价格不断砸下去。

只要他们空单不平,就意味着多头要被迫交割。

而由于场内存在大量没有交割现货的投机者,这使得多头面对石油存满的现实时,即使想拿现货也没有这个能力。

因为当前基本上所有邮轮、石油存储基地,不是已经存满了油,就是被人订走了。

也就是说,昨晚只要你有存储石油的能力,就可以用负美元的价格买到1桶石油,不但不花钱,还可以白赚钱,这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般的资本血腥屠杀案例。

另外,假设疫情再继续这样持续一个月,而又没有更大规模的减产力度,那么6月合约到期的时候,石油价格可能会重演暴跌至0.01美元的一幕。

这就是为啥今天这个WTI原油5月合约,会出现这么壮观的历史性一幕。

所以简单说,这就是那些国际石油大佬,手握大量石油存储空间的人,在集体屠杀那些纯粹参与投机石油,而没有能力交割现货的人。

这里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石油期货的的跨月、移仓、交割等专业名词。

我做个系统性的分析介绍,再跟大家分析当前国际油价的走势,和背后的大国博弈。

包括很多人估计比较关心石油这么跌,能不能抄底。

但实际上,石油投资存在许多大坑,特别是石油期货,更是屠杀散户的巨坑。

大家如果想要进场抄底,一定要慎之又慎。

====以下是我今天晚上9点发的文章内容======

今天国际油价再次暴跌,把之前抄底的人都彻底埋了。

其实抄底原油,有很多隐藏大坑,本文会综合国际石油走势,来做一个综合分析。

今天油价走势如下图(截止晚上7点的时间)

WTI美国原油连续价格暴跌9%。

布伦特原油维持近一个月相对比美油坚挺一些的走势,只跌了4%。

但这其中WTI美国原油的价格5月合约今天暴跌30%,已经跌到了12美元。

你没看错,今天的WTI原油5月合约价格暴跌了30%。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都有着布伦特原油相对美油坚挺的走势。

这是因为布伦特原油在伦敦交易所交易。

WTI原油是在纽约交易所交易,是北美石油的价格。

从WTI石油走弱的幅度大于布伦特原油,这其中可以看出本次石油价格战主要打击目标,就是北美的石油。

这里今天WTI原油血崩,其实还得介绍一下期货的当月合约概念。

期货之所以会推出,本就是指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

所以期货都是有一个当月合约的概念。

比如以WTI原油为例,现在跌最多的是5月合约,而6月合约、7月合约的价格相对跌比较少。

5月合约的石油价格走势,代表的是投资者对5月石油价格的一个走势预期。

6月合约的石油价格走势,代表的是投资者对6月石油价格的一个走势预期。

正常情况下,不同月份的石油价格走势不会差别特别大。

但现在属于超级极端的情况下,导致不同月份的石油价格走势差别非常大。



比如说,当前WTI美国原油价格的5月合约是12.48元,今天暴跌31%。

而WTI的6月合约价格是22美元,跌了10%。

7月合约价格是27美元,跌了6%。

更远的12月合约价格是33美元,只跌了2%。

这就带来了投资石油的一个“巨坑”,移仓问题。

石油是期货,期货跟股票最大的不同是,期货存在交割概念。

比如说WTI原油的5月合约是明天交割日。

意味着明天收盘前,你要么以这个交割价格拿走现货,要么提前平仓。

作为国内交易的小散,肯定没有能力去交割拿走现货,因为首先你就没有存放石油的地方。

所以作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只能提前平仓。

这个大坑就在于这里。

比如说,假设之前有人在3月30日石油价格跌破20美元的时候,抄底买入石油。

后来4月3日,石油价格一度暴涨到29美元。

这意味着当时20美元抄底的人,一下子爆赚了50%。

这时候,当时抄底石油的人,心里肯定乐开了花。

然而随后就是地狱般噩梦的出现。

WTI原油的5月合约,从4月3日的最高点29美元,已经跌到11.35美元了。

嗯,就我文章打这些字的功夫,WIT原油的5月合约又跌了1美元。

这基本是腰斩之后再腰斩的价格。

换句话说,如果有人在29美元追高了石油,现在已经被腰斩两次了。

而这还不是最坑的。

最坑的是,也许你会认为,石油都跌到了11美元了,难道还能再跌?

也许你会有一个股票投资者的“长线投资”心态,去持股。

然而真正大坑来了。

明天WTI石油5月合约到期。

这意味着明天不管收盘价多少,你都必须平仓。

如果明天WTI石油5月合约,哪怕跌破10美元,只剩下个位数了,你也只能被强制平仓。

也许你会说,那我平仓之后,能马上换去6月合约吗?

当然是可以的。

但大坑就在这里。

比如说现在WTI原油5月合约的价格是11美元,但6月合约价格还是22美元。

这意味着,如果明天WTI原油的收盘价还是这样的话。

今天按照11美元买进WTI原油5月合约的人,明天就必须平仓,然后用22美元的价格买入6月合约的石油价格。

比如说,假设你今天买了200桶WTI原油5月合约,那么明天你就只能买100桶WTI原油的6月合约。

也就是说,你手里同样的资金,明天你持有的原油数量就会缩水一半。

油同样还是那个油,一桶的容量也没有变化,但结果你用同样的钱买进去的石油数量,却少了一半。

而假设如果5月份石油需求继续萎靡不振,减产协议不如预期,那么6月合约同样有可能重演5月合约这一幕,在月底继续暴跌。

那么你被移仓去6月份买进去的22美元/桶的价格,也还有可能继续跌到11美元。

这意味着,你当初在5月份花11美元买进的石油,有可能在6月份石油价格再次跌到11美元的时候,你手里的本金还会再跌一半。

石油价格都一样是11美元,结果你的本金却又亏了一半。

这就是期货的一些暗藏大坑。

我们平常都说股市是赌场,但其实股市已经是所有投资品种对交易者最友好的了。

像期货,或者期权都有着无数这样暗藏的大坑,把很多不明原理的投资者给坑得血本无归。

所以理论上,我们心里美好的想法是,石油价格在20美元铁定是个长线大底。

因此,假如这个时候用20美元抄底点石油,等到一年后疫情结束,石油需求恢复,石油价格肯定会恢复到40美元以上的价格。

轻轻松松翻倍,岂不是美滋滋。

但现实是残酷的,并不可能那么美好。

我用实际操作来举个例子。

国内投资石油的正规渠道,要么一些石油基金,要么就是银行提供的“纸原油”。

比如工商银行就有提供纸原油服务,虽然现在貌似投资额度已经被狂热的投资者买光了。

工商银行的纸原油,是要比国际原油提前一个礼拜去自动移仓。

比如工商银行5月合约,是在4月14日就会自动移仓,而不是等到明天才移仓,提前了一个礼拜。

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有投资者在3月30日,用20美元的价格抄底了原油。



而他又没有在4月3日涨到29美元卖出去的话。

那么等到4月14日,工商银行会强制将其所持有的的5月合约原油移仓到6月合约。

而4月14日的5月合约价格是20.75美元,6月合约价格是28美元。

这一移仓,你如果要持有同样数量的原油,就需要承受每桶超过7美元的损失。

而6月合约的原油价格,从4月14日的28美元,跌到今天也只剩下22美元,跌超过了20%。

于是,你在3月30日用20美元抄底了5月份合约的原油,却在4月20日6月份合约原油价格在22美元的时候,你反而又亏了20%。

从20美元,到22美元,价格上涨了,你却又亏了20%。

这就是投资原油存在的暗藏大坑。

更别说,每个月移仓的时候,银行都会从中收取差不多1%的手续费,一年移仓个12次,你等于直接要亏12%了,得赚12%才能补回这个手续费。

为啥现在并不太适合重仓去押注原油,我之前也说过,因为当前疫情导致石油需求骤降,而沙特和俄罗斯又铁了心要搞死美国页岩油产业。

所以,如果未来半年油价持续低迷的话,你相当于每个月都要承受这样的一个移仓所带来的的差价损失。

正常情况下,其实期货的不同月份合约的差价不会这么大。

但现在原油属于极端行情,才会导致不同月份的合约差价这么大。

这是因为,投资者怀疑当前美国的石油快存满了,这使得,如果你即使今天以10美元超低价格买入美油,并且明天直接交割拿到现货,你也可能因为没地方存石油,而得把石油扔了。

这是为什么加拿大石油都跌成负的价格了。

所以之前为啥有人预测如果全球石油存满了,石油价格会跌成负的,就是这个原因。

这使得,当前长线投资原油,即使我们都知道20美元是个历史大底的价格,但你用20美元买进石油,却不一定能赚钱,甚至会大概率亏钱。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之前也只是建议大家,不要去重仓搞石油,顶多拿一小部分仓位,找个石油基金去定投而已。

定投之所以风险会比较小,是因为定投是把风险分摊到时间里的一种保守投资操作。

但鉴于石油交易手续费比较高,其实定投石油也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

目前石油期货交易,也只能是短线投机,比如日内买卖,不隔夜,有赚就跑的纯差价。

但毫无疑问,这不是几个普通小散能赚钱的。

做期货的人99%都会在高频交易中,不断出现亏损,乃至爆仓。

所以石油价格看似鲜美,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无数暗坑。

另外,也许你会问,既然石油期货这么坑,那面对20美元的石油价格,难道就没有人能买进去赚钱吗?

当然是有的。

那就是那些真正持有现货石油的人。

上面介绍过的移仓概念,其实是针对不准备交割现货石油,只是做差价投资的投机者。

但现实中有很多石油期货的交易者,都是那些大石油公司、油轮、存储石油基地在进行的套期保值操作。

这些油轮或者石油存储基地,他们比如买进5月合约的石油期货后,到期是会选择交割实物,而不会选择平仓。

所以哪怕5月合约的石油期货价格,跌成0元,其实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举个例子。

一家油企,今天用11美元买进了WTI原油5月合约1桶石油,持有到明天进行交割。

明天这个5月合约哪怕跌成0元,但只要6月合约价格还在20美元左右的话。

他就可以用11美元买进去的5月合约价格,交割到1桶石油,他手里拿到了这1桶石油,价格马上会变成6月合约的20美元。

换句话说,即使明天5月合约价格继续暴跌,甚至跌到0元。但这个油企因为交割到了现货石油,可以马上按照6月合约卖出,稳赚不赔。

这也是为什么WTI原油5月合约价格会跌这么惨的缘故,因为多头都被杀光了,只剩下一堆拿着现货的大油轮、大油企在疯狂做空,进行套期保值。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手上有一个可以存储很多石油的基地,或者油轮,那其实现阶段确实是投资石油的最好时候。

比如说你用11美元买进石油,交割到现货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长线投资。

你现货石油拿在手里,存储个一年,等石油价格恢复到40美元左右,再直接把现货卖出去,等于是稳赚不赔。

而除此之外,想要通过石油期货,去做长线投资,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另外,石油存储也是有成本的。

目前,美国陆地主要储油基地——库欣的存储成本,折合到每吨约为12美元到22美元。

而海上浮动存储的成本更为高昂,VLCC平均运价已经从2月中旬的3万美元/天增至21万美元/天,涨幅高达600%。

这使得最近这段时间,储油基地和油轮是大赚特赚。

原因就在于有很多抄底石油,想做现货长期投资的,这导致石油存储需求量大增,使得石油存储价格疯狂上涨。

以上就是跟大家梳理了一下,当前投资石油的一些大坑,如果想投资石油的人,一定要做好相关知识的了解,再去投资。

不然如果只懂得一个纸石油的概念,跑去银行APP上去购买纸石油,操作起来很方便,结果出现这样石油价格同样在20美元,你手上的钱却跌去20%的惨剧出现。

石油价格要跌到什么时候

搞清楚石油期货投资的一些陷阱之后。

我们抛开期货概念,单纯说一下石油价格的情况。

首先今天这个WTI原油价格暴跌30%,跌到11美元,是属于期货的极端个案。

实际上当前石油的投资者,基本都在上周就移仓到6月份合约,今明两天还在交易5月合约的人,基本都是奔着交割实物去的投资者,所以哪怕5月合约跌到0元,对他们也没有影响。

而WTI原油的6月合约价格今天已经跌到了22美元。



实际上,距离20美元也是比较接近。

我之前文章里跟大家介绍过,在上周那份注过水的减产协议出来后,这属于我之前分析石油价格战的“中等结果”。

在中等结果里,我预判未来半年的石油价格实际上大概就是在20美元~30美元之间震荡。

可以比较确定的是,20美元是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底线。

虽然这场石油价格战,是沙特和俄罗斯联手起来想要搞垮美国页岩油产业。

但对于沙特和俄罗斯来说,石油价格不跌破20美元,是确保自身国家根本利益不损害太多的底线。

这一波石油价格下跌,根源是疫情导致的石油需求骤降。

之前有机构最新的研究是,4月份石油需求下降量是超过了3000万桶/日。

也就是超过了之前人们预期的2000万桶/日。

这使得之前OPEC+达成的97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哪怕加上非欧佩克成员国再减500万桶/日,实际上也只是总的达到1500万桶/日的减产水平。

并且这个减产是要等到5月份才开始执行。

所以我之前说过,这是俄罗斯和沙特用来应付美国的一份注过水的减产协议。

其实更加说明,沙特和俄罗斯实际上是已经明牌了,就是要搞死美国页岩油产业。

并且沙特和俄罗斯,实际上是在维持20美元~30美元的极限低价,试图尽快杀伤美国页岩油产业。

而不是把石油价格维持在30美元~40美元的更高位置,来做一个更保守竞争。

这说明,俄罗斯和沙特对于搞死美国页岩油产业的需求和迫切,更超乎我们之前预期。

只不过,不管俄罗斯和沙特再怎么想要搞死美国页岩油产业,都不大可能让国际油价真正跌破20美元。

这个真正跌破意思是指,超过1个月的隔月合约的WTI原油价格跌破20美元。



比如现在WTI原油,5月份合约因为明天就交割了,今天跌到11美元已经没有参考价值。

而明天过后就是看6月合约,现在是22美元。

而7月合约的价格目前还是27美元,比较高的位置。

换句话,现在是4月20日,如果到了5月份,7月合约跌破20美元的话,就算是真正跌破。

也就是说,如果石油价格再继续往下深跌,估计俄罗斯和沙特又会跳出来,在扇完美国好几巴掌之后,继续抛出更大规模的减产协议,来给美国几颗甜枣吃。

到时候继续用同样注过水的协议,来动态维持石油隔月合约价格能够维持在20美元以上的价格。

那么这场石油价格战,究竟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大家只要盯着两点就知道了。

1、疫情结束,石油需求能够恢复。

2、美国页岩油产业差不多死一半,也就是美国石油产量从1月份的1200万桶,骤降到600万桶左右。那么国际油价估计就会开始回升,甚至大涨。

这里大家可以关注美国石油钻井数量,来大概推测一下美国石油产量。

截至4月17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再次减少66座至438座。

在今年1月份,美国的石油钻井总数达到了673口的历史峰值。

短短3个月时间里,美国石油钻井总数就从673口,骤降到438口,下降幅度达到35%。

等这个下降幅度达到50%,估计俄罗斯和沙特的战略目标也就打成了。

也就是如果美国石油钻井总数下降到330座左右,甚至低于300座的极限数字后。

到那个时候疫情差不多也告一段落,那么这场石油价格战才有可能真正结束。

当美国石油产业差不多倒一半之后,俄罗斯和沙特实际上就可以真正把持国际石油价格的话语权,到时候俄罗斯和沙特就会把价格战中的损失,在未来垄断国际原油市场后,通过飞涨的油价加倍补回来。

这是商战里,所有价格战结束之后,都必经的套路:搞死竞争对手后,价格就会恢复,乃至大涨。

总体来说,估计这场石油价格战,至少还会持续半年的时间。

这半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价格整体会维持在20美元~30美元之间震荡,考虑到当月合约有可能出现今天这样的极端行情,这里的20美元~30美元的价格区间,我按照隔月合约去判断,这里说明一下。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页岩油产业,必然要死一大片,所以之前那些所谓的美国故意搞低油价的说法,其实早就不攻自破了。

这一点大家可以看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就知道现在没有页岩油产业有多惨。

现在美国几乎是以每周关掉60座钻井的数量在批量关停页岩油产业,差不多每周关10%的恐怖速度在被动减产。

这使得不用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美国页岩油产业大规模倒闭的一幕,今年夏天看到的概率是很大的。

到时候,不管美联储怎么去购买垃圾债,只会让自己凭空背负上大量破产企业的坏账,进一步透支美国的国家信用。

所以不管美国如何鼓吹瑞德西韦这样的神药也好,甚至故意通过某些手段来美化到时候瑞德西韦的双盲结果也好。

或者像美联储这样拼了老命去亲自下场购买垃圾债也好。

这实际上都救不了美国。

包括当前特朗普冒着巨大风险去重启经济,只会让疫情对美国经济的伤害,从短时间剧痛,进一步延长为长时间阵痛。

这实际上,反而是一种慢性自杀行为。

所以对于美国经济在今年夏天会崩溃的预判,我当前认为概率仍然是蛮大的。

对此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相大白。

我每天晚上9点都会发表金融、时事、股市的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user avatar

北京时间,2020年4月21日02点 30分,WTI5月期货原油跌破负35美元一桶。

也就是说,拉一桶油走,倒给你35美元。

由此可见,世界经济被冰封了。

真是活久见

随便说点影响,全球一天一亿桶产能,5月份要交割30亿桶,每桶倒贴40,一共要倒贴1200亿美元,狗大户要来提钱了,美股,你做好准备了么?

user avatar

原油下跌是大通缩来临的标志性事件。个人认为大通缩其实已经到来了一年左右。不知道有多少看了任泽平去年的报告,拿掉猪瘟猪肉的扰动去年几乎都是通缩,更不要说今年一季度的疫情带来的萧条问题。通缩更甚,但绝大多数人都没看懂这些数据,以及沉迷在几十年通胀的教训中,把零星的通胀依然视为全面通胀。没错,全球很多国家都在放水,但只有黄金涨了,其他几乎全部拼命在下跌,下跌就意味着通缩,没有之一。没错,传导需要过程,需要时间,但当所有人都感觉到认识到了,就真的出不来逃不掉了。祝好运吧,也只能祝看不懂的人好运了。

user avatar

主力在06,今天凌晨05交割,所以注定是屠杀05顽固分子的血腥一夜。

我能想到会把他们杀的很惨,比如来个腰斩,砍到10美元,白天磨刀就探了两次14。没想到的是,最后直接核爆了。

对绝大多数投机者,没有太大影响。美油主力06,虽然跌的也实惨吧,还在20上方,不至于上天台。远月更跌了个位数,技术性调整,不要慌。只是又上了生动一课:临期头莫铁。还有就是,准备金一定要足。

对个人生活没什么影响。道琼斯今天没崩,美元更是一度回到100,隔岸观火情绪稳定。05顽固分子真的只是一小撮,这个世界油库不多了,天台还是很多的,容得下,没什么。

挺有话题性,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哪怕一直这么萎下去,最坏就是有些地方又闹起来呗。没有什么低油价是导弹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加个正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