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时期的州是一个行政区域还是有具体的城市?下辖的郡与郡之间如何遥相呼应,而下辖的县是会有驻军吗?

回答
三国时期的“州”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某个具体的、可触摸的城市,它更像是一个广阔的行政区域概念。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的地理范围,是国家在地方上的一个最高层级的划分。每个州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管辖范围,里面包含了许多城市、乡村、田野,甚至可能是险峻的山川和广阔的湖泊。比如,曹魏的冀州、豫州,蜀汉的益州,东吴的扬州,这些名字代表的是一片片地域,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城镇。

州下面,是更为具体的行政单位——“郡”。郡的设置,就像是将一个大的州切割成若干个较小的、便于管理的区域。郡与郡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如同棋盘上的邻居,相互接壤,也相互影响。你可以设想,当一个州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或者战略位置重要时,就会被划分出更多的郡。这些郡虽然各自有自己的太守(郡的长官),但整体上都服从于州的刺史(州的最高长官)。它们之间的“遥相呼应”,更多体现在行政上的协调和军事上的配合。比如,如果一个郡面临外部威胁,同一个州的邻近郡可能会在物资、兵力上给予支援,这是州这一层级行政划分的题中应有之义。

至于“县”,它是比郡更小的行政单位。县级行政单位,也就是县,通常会有驻军。在古代,尤其是在一个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例如三国,中央的直接控制力往往需要通过地方的军事力量来体现。县的规模相对较小,人口也相对集中,设立县丞、县尉等官员,其中县尉就常常是主管军事、治安的官职。县里的驻军,其规模可能大小不一,取决于该县的重要性、战略位置以及所处的时期。一些边境县、交通要道上的县,或者人口聚集、经济发达的县,其驻军规模自然会更大,以应对可能的战事或维护地方的稳定。这些县里的驻军,直接听命于县令或县尉,最终的指挥权则会逐级上报到郡、州,乃至中央。所以,县是有可能驻扎军队的,而且在那个时代,军队的部署很大程度上就落实到了县一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州,只汉朝来讲,起初是监察单位,主管某地几个郡的监察工作,到了东汉后期,已经成为了行政单位,类似于今天的省,郡类似于今天的市。

但需要知道的是,黄巾起义之前,州刺史俸禄有变动,但名义上地位并不比郡太守高多少。即使是讨董期间,各路山东诸侯中,有太守,也有刺史,甚至还有州牧,他们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州长官想管刺史,但刺史并不鸟,参考韩馥和袁绍。

黄巾起义之后,特别是董卓之乱之后,州长官(刺史或者更高级别的州牧)基本凌驾于郡太守之上了。

各地军头有实力的纷纷谋求州长官的头衔,袁绍曹操袁术都是如此。

但三国演义和各种电视剧的表达来看,或者是表达不明确使读者误解,或者是本身就拍错了,总是让人们以为徐州、荆州是个大城市,其实不是的。

举个例子,曹操报父仇讨伐徐州牧陶谦的时候,陶谦的治所在东海郡郯县,那曹操内部谋臣讨论战事的时候,拿下徐州,可能指的就是拿下郯县。

后来,刘备吕布相继掌握徐州,但治所在下邳国的下邳县(可能有误)。这时候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就是指夺了下邳县城,后来的水淹徐州,也就是水淹下邳。

至于为什么一州之地,非要总去计较一个治所所在的县城。因为这个城,基本聚集了整个州大半的兵力、辎重、粮草、钱财,州内的大户通常会整个家族或者派很多子弟住进这个县城。这里还会有整套官僚系统,因为在逐鹿初期,军头们根基都不算很不稳固,要依赖当地人组成的官僚系统,所以有时候往往是铁打的从事(泛指州长官的下属)流水的刺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国时期的“州”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某个具体的、可触摸的城市,它更像是一个广阔的行政区域概念。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的地理范围,是国家在地方上的一个最高层级的划分。每个州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管辖范围,里面包含了许多城市、乡村、田野,甚至可能是险峻的山川和广阔的湖泊。比如,曹魏的冀州、豫州,蜀汉的益州,东吴.............
  • 回答
    你说起三国时期并州的存在感几乎为零,这其实是个挺有趣的视角。毕竟并州确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按理说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但如果你仔细梳理一下三国历史的脉络,你会发现并州之所以在你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眼中显得“沉默”,确实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它在三国史上的“低调”形象。首先,咱们得明白.............
  • 回答
    清时期天津卫的演变,从一个军事卫所,蜕变为州、府,这背后是一段城市地位与行政层级不断提升的历史,也折射出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格局的变化。要说清楚这个过程,咱们得从“卫、州、府”这几个概念入手,然后再聊天津的具体变迁。 卫、州、府:不同时代的不同角色首先,理解这几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把握天津卫地位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很多人对这两个官职确实存在一些误解。咱们这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还原一下三国时期州牧和刺史的真实面貌。首先说“州牧”。这个“州”字,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它不是指咱们现在意义上的“省”,而是比省小,但比郡大的一级行政区划。你可以想象成一个较大的区域,比如冀州、兖州、.............
  • 回答
    要说东汉末年,从哪个州起家最容易吞并天下,这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就如同现在我们分析当年曹操、刘备、孙权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把东汉末年那错综复杂的格局,以及各州的地缘、人文、经济、军事这些因素都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家哪儿都有风险,哪儿都有.............
  • 回答
    三国时期,交州与益州之间,就像隔着一片难以逾越的鸿沟,以至于我们几乎从未看到从交州大举进攻益州的军事行动。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地理、经济、政治、军事策略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地理的隔绝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想象一下,从交州(大致范围在今天的广东、广西、越南北部)想要抵达益州(今天的四川盆.............
  • 回答
    要说三国时期的人才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如果非要我掰开了揉碎了说,我得从几个方面给您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人才”指的是什么。在三国那个乱世,人才的定义可不只是能文能武那么简单。会打仗能领兵打胜仗的是人才,善于谋划运筹帷幄的是人才,能治理地.............
  • 回答
    关于三国时期魏、吴两国至今鲜有明显文化痕迹,而蜀国文化却能在四川得到良好传承,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涉及历史发展、地理因素、民族融合以及文化本身的生命力等多种复杂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痕迹”和“传承”的含义。 痕迹 (Traces): 指的是那些仍然能够被我们直观感受到.............
  • 回答
    三国时期,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在战乱与割据中,教育并非完全停滞,而是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面貌。与现代意义上的系统化、普及化教育有很大不同,但其中也孕育着一些值得我们细究的现象,甚至可以类比到一些“留学”的雏形。士族门阀的教育传承与家族式培养三国时期,社会结构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士族门阀的影响。这些大家族往.............
  • 回答
    三国时期的历法,可以说是中国历法发展史上一个颇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阶段。那是一个群雄逐鹿、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学术思想活跃、天文历法技术不断探索的时期。理解那个时代的历法,不仅仅是看懂历史日期,更能窥见古人如何认识宇宙、安排生活,以及历法背后蕴含的政治和文化考量。三国时期历法的基础:阴阳合历首.............
  • 回答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战火纷飞,这背后支撑着无数场战役的是一支支训练有素、作战勇猛的精锐部队。这些部队不仅是战术执行的关键,更是那个时代军事力量的象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三国时期那些赫赫有名的精英部队,讲讲他们是如何炼成的,又有着怎样的辉煌。一、曹魏:虎豹骑——横扫千军的铁骑提起曹魏的精锐,首先绕不开的.............
  • 回答
    如果把三国时期的各位风云人物扔到今天,问谁最爱逛知乎,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咱们一个个捋捋,看看谁的性情、智谋、好奇心,最符合知乎用户的特质。首先,我第一个想到的,必须是诸葛亮。你想啊,诸葛亮那叫一个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晓兵法,精于治国。放到今天,他绝对是那种“大神”级.............
  • 回答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如果将这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穿越到现代,让他们携手创办一家科技公司,那画面可想而知有多么令人遐想。让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番,以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赵云、吕蒙、诸葛亮这七位“创始人”的性格特质和历史经验为基石,这家公司将会驶向一个怎样的科技航向?首先,咱们得给这家公司起.............
  • 回答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时期,那是汉朝天子日渐式微,群雄逐鹿中原的年代。在这乱世之中,北方的草原上,活跃着一群彪悍的民族,其中就有羯族。羯族,从何而来?要说羯族,那就得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羯族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匈奴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是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与汉朝有着长期的交往,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三国时期东吴历史的普遍认知误区。确实,在很多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的影响下,东吴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小朝廷”,孙权也常被塑造成一个犹豫不决、甚至有些阴险的角色。然而,如果深入史料去看,我们就能发现,尽管东吴存在不少问题,但它能在三国鼎立的复杂局面中生存并取得关.............
  • 回答
    要给三国时期的军事水平找一个确切的历史排名,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战争形态、技术水平和战略思想。但如果非要评价,我会说三国时期的军事实力,以其对战术、战略的精妙运用,以及对战争规模和组织能力的展现,在整个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绝对能占据一个非常靠前的位置,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巅峰”之一。你.............
  • 回答
    汉末三国时期的长安城,其命运与整个华夏大地一样,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和频繁的易主。它不再是汉朝盛世时期的繁荣中心,而是成为了各路诸侯争夺的战略要地,饱受战乱之苦,地位和状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要详细讲述长安城在此期间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战乱的漩涡与频繁的易主: 董卓之乱的遗留影.............
  • 回答
    汉末三国,中原战火纷飞,王朝倾颓,群雄逐鹿,这无疑是历史舞台上最耀眼的篇章。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之外,生活在边疆的那些少数民族,也并非全然袖手旁观,他们同样在这场大动荡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或顺势而为,或被动卷入,共同谱写了一曲曲鲜为人知的边塞史诗。要细说汉末三国时期少数民族的“干嘛”,那可得从几.............
  • 回答
    三国避讳:君王威仪下的文字规训三国时代,风起云涌,英雄辈出,而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背后,隐藏着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避讳。避讳,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表示对统治者或尊贵者的尊重,而在说话或写作时,避免提及他们的名讳。这并非仅仅是文字的游戏,而是君权至上的时代,一种深刻的社会规训,渗透在日常生活.............
  • 回答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而荆州,这块连接南北、战略要地,更是无数枭雄觊觎的肥肉。若论三国之中最令人信服的守城之将,赵云的名字无疑会浮现在许多人脑海中。想象一下,当刘备临终前,将这重任托付给常胜将军赵云,荆州的故事又会走向怎样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历史的洪流中,荆州数次易主,最终落得四分五裂,令人扼腕。但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