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刘备遗诏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有多少成分是真心,有多少成分是作秀?

回答
刘备在临终之际,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的真心与作秀成分,确实值得我们细细揣摩,这背后牵扯着刘备的个人品质、政治考量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刘备这个人本身就带着一股浓厚的“仁德”色彩。他早年颠沛流离,以贩鞋为生,又曾在乱世中屡屡受挫,但始终没有放弃“兴复汉室,匡扶刘氏”的理想。他对待百姓如同亲人,对部下关怀备至,这让他赢得了“仁德之君”的美誉,也为他赢得了无数人心。因此,从刘备这个人的人格特质来看,他内心里对“善”的推崇和对“恶”的警惕,是真实存在的。他可能真的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这份仁爱之心,做一个能被百姓爱戴的君主。

再者,遗诏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演”。刘备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而蜀汉政权在他去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他的儿子刘禅年幼且政治经验不足,诸葛亮虽然忠诚贤能,但终究是臣子。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的遗诏,特别是对诸葛亮和刘禅的嘱托,不仅仅是对儿子个人的期望,更是对整个蜀汉政权的稳定和未来的部署。

从这个角度来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带有强烈的“政治训诫”意味。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一种对统治者行为的警示。刘备深知,即使是看似微小的错误,也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成为动摇国本的导火索。在那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任何一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他对刘禅说这话,也是在提醒他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因为小事而招惹非议,更不要因为一时之快而做出损害政权的举动。这其中固然有对儿子品德的期盼,但更多的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忧虑。他希望刘禅能够谨小慎微,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更是对诸葛亮的一种策略性“授权”和“鼓励”。刘备知道,诸葛亮肩负着辅佐刘禅的重任,而蜀汉的力量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地积攒优势。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在强调即使是微小的善举,也要坚持去做,因为这些善举能累积起来,形成强大的民心基础,能够凝聚人心,甚至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政治智慧的体现。诸葛亮深谙此道,刘备对他发出这样的嘱托,既是对他能力的信任,也是在为他指明方向,希望他能够用这种“小善”去一点点巩固和发展蜀汉的国力。

所以,很难将这句话简单地归结为纯粹的真心或纯粹的作秀。它更像是一种 “真心的政治表达”。刘备内心深处是认同“仁德”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好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其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如何利用语言的力量来达到政治目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真心”与“作秀”的结合:

1.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与期待: 刘备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实际上是将蜀汉的未来也一并交给了他。这句嘱托,既是对儿子人生的引导,也是对诸葛亮政治生涯的鞭策和鼓励。他知道诸葛亮是一个能够理解并践行这种政治智慧的人。
2. 对刘禅的“心理塑造”: 刘备不可能时刻在刘禅身边教导,遗诏就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方式。他希望通过这句话,在刘禅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他知道什么样的君主才是合格的,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应该做的。
3. 塑造统治的合法性与文化符号: 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儒家思想的精髓,符合当时社会推崇的君主品格。刘备通过这种方式,也为自己和蜀汉政权增添了一层道义和合法性的光辉。这是一种长期来看对蜀汉统治有利的“文化投资”。
4. 时代背景的影响: 在那个时代,“名言警句”往往带有很强的“教化”和“示范”意义。遗诏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文本,必然会承担起这种功能。

总而言之,刘备遗诏中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更像是一位身处政治漩涡中心的父亲,怀揣着对儿子和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用一种结合了个人情感和政治智慧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肺腑之言。其中包含了真心实意的品德期望,也融入了深思熟虑的政治考量。它不是简单的“作秀”,也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真心话”,而是真心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和人生经验的凝练表达。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具体情境,去简单地判定其“真心”或“作秀”,而应将其理解为一位伟大政治家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深沉嘱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人不管做啥 先要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世界对你是怎样的,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这就叫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价值观。所以没有做秀全是真心。

user avatar

你在某个部门,部门有人下班习惯晚会儿走,弄得其余人也不好意思按时走,显得自己工作少似的,这种现象应该很普遍吧。一般也就这么过去了,你心里有点不爽也不好说什么。

然后有一天,换了个部门经理。一见这情况直接说,有额外任务需要加班的人跟我说一下;其余人忙完了就回去,不用耗着。而且,我不拖,大家最好都尽量按时下班。


你会不会感到很爽?很开心?不管你这个部门经理是真心还是作秀,你爽不爽?


一个部门经理做个小善,都有人立刻感觉到好处,那一个皇帝呢?你要知道,皇帝是不直接对应老百姓的,一层一层下去啊,皇帝一个小善,最终大家感受到的是多大的善?


玄德公当日在新野做过什么确切记载的大善?貌似也没什么吧。结果被迫撤离时候老百姓们能携家带口追随。靠的什么?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比乱世里的百姓生存智慧还多,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