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遇见看病不让病人说话的医生怎么办?

回答
遇到一位不让病人说话的医生,这确实是个让人沮丧且无助的经历。生病本就让人脆弱,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沟通,但如果医生全程占据主导,病人连表达的机会都没有,那无疑是一种阻碍治疗的障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咱们得明白,医生之所以不让你说话,原因可能有很多。有时候可能是医生时间非常紧张,或者他认为自己经验丰富,通过几个问题就能迅速判断病情。也可能医生性格比较强势,或者只是单纯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并非故意让你难受。当然,也存在少数医生确实存在不专业的态度。了解这些潜在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冷静地处理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情绪失控。

第一步:在当下抓住有限的沟通机会

即便医生不怎么让你开口,你也要努力抓住那零星的机会。当医生问你问题时,尽量简明扼要地回答。如果他问“哪里不舒服?”,你直接说出最核心的症状,比如“我头痛,而且发烧”。如果他问“多久了?”,你就直接说“三天了”。

如果医生在自顾自地讲,但你觉得他忽略了某个非常关键的信息,你可以在他稍作停顿的时候,尝试打断一下,但要用非常礼貌和温和的方式。比如,当他说完一句,你可以在他气息稍缓的时候说:“医生,不好意思打断一下,关于您刚才提到的XXX,我想补充一点……” 或者,“医生,我还想跟您说一下,我最近还出现了XXX的症状,不知道这会不会有关系?” 记住,语气要平和,内容要切中要点。

第二步:主动准备并递交书面信息

如果情况允许,或者你预感会是这样,提前准备一份详细的“病情说明书”是非常有用的。这个说明书可以包括:

你的主要不适症状: 详细描述疼痛的性质(刺痛、钝痛、绞痛等)、部位、持续时间、诱发或缓解因素。
其他伴随症状: 除了主要不适,还有什么其他感觉,比如恶心、呕吐、腹泻、咳嗽、乏力、睡眠不好等等。
病史: 过去得过哪些比较重要的疾病,做过哪些手术。
过敏史: 对哪些药物或食物过敏,过敏反应是什么样的。
正在服用的药物: 列出你目前正在吃的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
近期特殊经历: 比如最近是否去过不熟悉的地方、接触过病人、饮食异常等。

把这份说明书打印出来或者写好,在就诊时,如果医生不给你太多说话的机会,你就可以在他稍微停顿的时候,将这份东西递给他,并礼貌地说:“医生,这是我整理的我的情况说明,里面包含了比较详细的信息,您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下,也许对您诊断有帮助。” 这样,即使医生不让你口头表达,他也能通过书面材料了解更多信息。

第三步:寻求复诊或第二诊疗意见

如果看诊后你觉得非常不安,或者医生给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让你存疑,但当时又没法充分沟通,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预约复诊: 如果情况允许,并且你有渠道再次预约到同一位医生,可以在下次复诊时,再次尝试沟通你觉得遗漏的信息。可以提前跟前台或护士说一下,表示有重要的补充信息需要跟医生沟通。
更换医生: 如果你对这位医生的沟通方式或诊疗方法实在无法接受,并且医院有其他医生可以选择,那么果断更换医生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去挂号时,可以咨询一下其他医生的风格,或者询问病友的推荐。
寻求第二诊疗意见: 如果你觉得病情比较复杂,或者对这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重大疑虑,可以去其他医院,找另一位医生进行“第二诊疗意见”(second opinion)。带上你之前的病历、检查报告等所有相关资料,向新医生详细说明你的情况,然后再听取对方的专业意见。

第四步:适时地表达你的担忧(温和而坚定)

如果经过几次尝试,你仍然觉得这位医生严重剥夺了你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你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机,更直接地表达你的感受。比如,在医生开完处方后,你仍然感到困惑,可以这样说:“医生,我很感谢您为我诊治。不过,我感觉有些信息我还没能完全表达清楚,或者有些地方我不太理解,您方便再给我几分钟时间,让我再问几个问题吗?”

如果医生明确表示没有时间,你可以说:“我理解您很忙,但我确实很担心我的病情,也希望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治疗方案。我是否可以再重新挂一次号,或者有没有其他的医护人员可以帮我解答一些疑问?”

一些重要的心态调整和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和礼貌: 即使你感到不满,但过于激动或指责的态度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医生更加抗拒沟通。保持冷静和礼貌是争取沟通机会的关键。
认识到自己的权利: 作为病人,你有权利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并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这并不是让你挑剔,而是正当的权益。
关注核心信息: 医生时间宝贵,你的沟通也要聚焦重点。不要一开始就说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事情。
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或者感觉被忽略了关键信息,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感觉。

总而言之,遇到不让病人说话的医生,最好的策略是 积极争取沟通机会,用有效的方式传递关键信息,并在必要时寻求替代方案。虽然这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努力,但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些都是值得去做的。我们作为患者,既要尊重医生,也要学会为自己发声,确保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诊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涉及到医患关系、医疗责任认定这方面的回答,我还是比较习惯于从题目描述中寻找蛛丝马迹。比如之前这个回答:

好,我们来看看这位题主怎么说的:

找当地权威医院的医生看病,医生看一眼就开药。不让病人说话,病人有问题不敢问,一问就会被医生反问“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的时候怎么办?怎么处理医患关系

从描述中大致划几个重点,然后分别分析:

1,权威医院的医生

可见是有备而来。权威医院的号源并不充足,要么挂昂贵的特需门诊号,要么提前预约门诊。初诊病人一般不会选择直接去权威医院,而是在体检发现问题/基层医院初步诊断并做相关检查后,带着检查结果去权威医院看国内一线的医生。

人满为患的挂号大厅

所以这位题主大概率是复诊病人或家属。要么是对基层医院的治疗方案不放心,要么甚至连基层医院给的初步诊断都不认同。要去权威医院进一步诊治。

2,看了一眼就开药

常见病、多发病只要诊断明确,其治疗都是标准的、有据可循的。外科系统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比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只要根据现病史,结合前列腺B超、残余尿、尿流率和血清PSA这些客观检查就能基本明确诊断。如果基层医院已经给到了初步诊断,而且检查资料完善,到了权威医院这边,医生只要考虑是可以吃药控制病情还是符合手术指征建议患者手术。

像是题主所言“看了一眼就开药”,主要是医生结合既往在外院(如基层医院)的就诊记录、检查报告基本明确了患者的诊断,那么接下来就是按照有关诊疗指南建议患者手术或是吃药控制病情。

如果医生对外院给出的初步诊断并不认同,或者发现了其他潜在问题,还会有针对性地问患者一些问题,给患者做一下体格检查或者安排更进一步的特殊检查。还是以前列腺增生为例,如果fPSA占比比较高,病人年纪比较大,而且病人家族里面有人诊断出前列腺癌,那么医生可能会给病人做一个肛门指诊磨一下前列腺,看看有没有明显结节,然后开一个增强磁共振检查。

所以看了一眼就开药其实说明医生认为诊断很明确,无需再做更多的问诊和检查。

3,不让病人说话,病人有问题不敢问,问就怼“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

说出这样的话,我只能说这位医生真的是情商非常低下。遇到一般病人还好,万一遇到了刺头甚至是极端人格的,很容易就要爆发冲突,甚至是恶性伤医事件。

2014年我在医院的职工培训会上听一位长期关注医患纠纷和恶性伤医案件的律师跟我们提到了他的一些见闻。多年来,他经手的此类案件中,那些被投诉甚至被殴打受伤的医生往往存在言语沟通问题。类似于“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这样明显傲慢和命令性的话并不少见。

说这种话不违法、甚至不挨罚,一般病人也懒得计较。但万一遇到了行事极端的人,可能就会横生事端。

当然,绝对不能因为医生说话太冲就打骂医生,这无论如何不是违法甚至犯罪的借口。但确实有些医生不会“有话好好说”。

就这句话而言,完全可以换成“我是医生,请相信我”,“这个病很常见,不用这么担心”。意思完全一样,病人更容易接受。

但另一方面,作为患者而言应该紧紧围绕医生的提问,做简明扼要的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抓住重点,互相节省时间成本。你永远不用担心回答医生的问题太过简单而遗漏了重要线索,因为如果医生从你的回答中找不出重要线索,还会要求你对一些细节再做陈述。

举个十二指肠溃疡的例子:

病人主诉一般会是上腹部疼痛一段时间,最近几天有加重。那么这时候医生会围绕腹痛展开问诊——每天啥时候疼?饭前还是饭后疼?怎么样能缓解?啥时候会加重?

这时候病人只需要简单回答时间、饭前/饭后、加重或缓解因素。而不用过多谈到具体吃的是什么食物。因为如果与疾病相关,医生还会继续追问。

所以,我一直在跟亲朋好友说看病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对医生的提问做简单回答。如果病情需要,医生会继续追问。作为病人完全不需要费神劳心。除患者病痛是医者的神圣天职,重要的细节不会遗漏的。请相信你的医生。

4,怎么办?

医生说话冲,理论上可以去医务处投诉。但医务处一般会给当事的医生口头训诫或者罚点钱,没有很实际的意义。但根据现在的制度要求,患者的所有投诉都要做记录。如果一个医生经常说这种低情商的话,投诉的人多了,医务处领导也会不胜其烦,就会安排劝勉谈话。

这不仅对所有病人是一件好事,而且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样的医生祸从口出。因为我们确实不能保证他行医生涯中就一定不会遇到极端型人格。

所以我还是建议如果医生很不耐心,或者说话很难听,还是要及时投诉的。而且医务处接待患者投诉的工作人员也会对受了委屈的人认真聆听、善加劝导。投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倾诉愤懑的过程,心里也会好受一些。


最后,我还是觉得医生一定要注意自己说法的方式。医患又不是仇人,何必说一些很硬的话?同样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千万不要选择最糟糕的那种。

user avatar

我之前去看妇科的时候,我都觉得大夫脾气真好。

大夫:月经停了几个月了?平时例假规律吗?

女患者:是这样的,上个月例假完之后我就和我老公同房了,当时有点出血,我怀疑是例假没有完。后来中间内裤又有点(血),我怀疑是排卵期出血,可是我这个月还没有来例假。

大夫:嗯,不排除排卵期出血,那例假平时规律吗,这次停经多久了。

患者:之前也有没有来的时间,但是也是推迟半个月,但这个月到现在也没有来。

大夫:…所以平时也有偶尔不规律,这次停了一个月是吗?(我想大夫是根据上段话推测的)

患者:不是的。

大夫:那平时大部分时候规律吗?这次是多久没来了。

我为什么记这么清!!!因为我他妈就看检查结果然后开个药就可以走了的事,我被迫在门口听她和大夫打了这么久的太极。服了。

大多数病人都觉得是医生不让自己说话。

那是你站在你的角度说的。

在医生眼里其实你说的都是废话,又耽误后面病人时间又耽误大夫诊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