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坐什么回家就坐什么回家。
我奉劝某些人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国家建设高铁就是给人民使用的,如果国家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坐高铁,那自然会禁止大学生乘坐。但目前国家不但不禁止,还给学生票正常优惠(对应区间硬卧票价的一半),可见国家对此事是认可的。
你若是对此有异议,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
正常现象
我虽然是一个火车迷,但是你要是再让我像十年前那样,坐进一列空调发臭,纹身的光膀子大汉到处走,打架斗殴是正常现象,车厢连接处往里灌冷风,厕所里不知道是屎还是泥的黑色物体到处都是的25g的话,我也受不了
你就想想,你一上车,一群光着膀子抽烟喝酒,膀大腰圆的大汉就目送你坐下,你自己想想恐怖恐怖?
或者是在一个软卧包间里,剩下3个人你都不认识,4个人面面相觑,想想是不是挺尴尬的,而且这一代人大多社恐,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当然了,rw19t那种不算
所以我出去运转时如果要过夜我也宁可找阴间时刻的临客动车组,在水泥凳上睡一整夜,或者是找一个红眼航班,在飞机里或是有些机场里的微型睡眠仓里过夜,也不愿意等上一个开放式楼梯的yw25g的卧铺
还有,公民享有对财产的使用权
老子想怎么走怎么走,要你管
点开看之前,我以为是黑龙江到海南,
整了半天是北京到湖南,
这么跟你说, 大学生暑假骑自行车都能到,
您还坐硬座?
你咋不骑车回?
有以下几种可能:
1.你太穷了。
2.你的时间不值钱。
3.你是自虐症患者。
4.你有盲目的吃苦优越感。
5.你裤裆里撒盐了。
我以为只有高铁和飞机两个选择…
我自己的选择,关你屁事?
如果你有三岁智力就知道,现在绿皮车数量只有高铁六七分之一。
我想起《家有儿女》里面有一集,就是三个孩子的爷爷有一天突发奇想,一定要孩子们吃一顿忆苦饭,为此爷爷特地去挖了不少野菜回来。
开头很有意思,夏雨想吃可乐鸡翅,夏雪想吃酱肘子,刘星我忘了想吃啥了,总之三孩子都缠着奶奶给他们做,奶奶很宠他们满口答应。爷爷在一旁就要求他们吃这个忆苦饭,奶奶无奈拿着爷爷挖回来的野菜走进厨房,精心烹制出来的野菜不亚于五星级餐厅的水准,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
这下爷爷又不满意了,说奶奶的做法达不到他的要求,非要几个孩子吃水煮的。
我当时觉得很荒谬,忆苦饭本不是坏事,但爷爷后面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为了孩子们好,而是自己当时没有孩子们现在的条件,酸罢了。
这让我想起了,抗美援朝时期,当时百废待兴的我们嘲讽美国人吃好喝好是少爷兵,肯定打不了仗。但反观二战,这群少爷兵和鬼子在太平洋交锋时没有退缩过,还出了不少狠人。
很多人觉得军人就应该吃苦,却不曾想这群人出去玩命,在国家能给予他们“少爷兵”的待遇时,却只能让他们吃冻土豆,这光是想想就让人心寒。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的子弟兵个个都能得到“少爷兵”的待遇!没必要吃的苦为什么要吃?
综上,如果这个题目不是知乎管理员为了引流,就是题主眼红现在的大学生的条件比他好而已
而且,作为生活在广(抢)铁集团管辖内的人,你们可能不知道,抢铁对铁路票价定价权能比全国多近50%,这么一对比机票价格很多时候甚至能比肩硬卧。
更可怕的是,我他喵还是铁路迷(主修高铁)…这年头没少给抢铁送钱
作为车迷,钱没了可以挣,但“老鼠”真的是见一次少一次。
(致敬永远的神———CRH380AL)
2.26双休日更新一波,想写个详细点的数据分析(主要是我有个机票碾压火车的极端案例),因为我愈发感觉这就是题主故意搞一些奇葩问题来制造对立,主要是题主题主忽略了几个问题:
一、不是所有城市都有火车站。
例如我家在广东珠海,只有机场和高铁站。如果我真的闲着没事想坐火车,我要先从珠海站出发去到广州南,再换地铁去广州的各火车站。想想就没必要。
二、有些时候,不同时间点和地区,飞机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出行方式
我记得19年(疫情爆发前),还在家乡上大学的我,因为大四课不多想去一趟上海逛逛(当时是12月初),从珠海出发,当时有如下的交通方案选择:
1.直接从珠海坐飞机过去,哪怕是红眼航班往返都要1000左右(当时周六,价格贵一点)日间没记错接近1400,单程耗时接近3h。
2.坐高铁过去,珠海到广州南后再换乘。珠海到广州南70,广州南到上海虹桥780左右。单程850,往返1700了。珠海到广州南耗时1小时,广州南再去上海虹桥,最快的标杆车都要差不多7小时,共计8小时。(这里的价格图在下面火车那展示)
3.坐火车过去,我得先去到广州南,换地铁去广州火车站。广州去上海的普客,硬座190、硬卧322、软卧560,耗时20小时。
就拿硬座来说好了(不搞卧铺了免得题主不高兴),190加上珠海去广州的70单程260,往返520。
从这三个方式来看,高铁直接出局,价格最贵,哪怕我是铁路迷也hold不住。就剩飞机和火车了。价格方面相差了一倍,但时间方面,相差了整整17小时,算上去机场的时间压缩到15小时吧。假设我从我学校出发可以忽略去机场的时间,因为我的学校离珠海机场很近(估计已经有人猜出我是哪所学校的了)。
但这这相差一倍的价格好像不足以支撑我的极端案例,因为我根本没选择从珠海或广州出发。
估计有小伙伴想到了,18年底港珠澳大桥通车,我当时选择从香港起飞,回来的时候降落澳门。当时两程机票加起来837含机建燃油,你没听错,含机建燃油!更可怕的是,起降时间友好到爆炸!直接看图
其余路费的话,港澳通行证两个签注40,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费45人民币(耗时45分钟左右),香港口岸去香港机场的巴士6港币(折合4人民币,耗时不到十分钟)。降落澳门坐公交去口岸6葡币(也是4人民币左右),回到口岸我会珠海就很方便了,因为拱北口岸过关是靠走的。耗时的话,香港飞上海大致是2个半小时,加上从珠海去香港的1小时等于三个半小时。
那么一趟流程的花费就是40+45+837+6=928。和火车硬座的价格相差为928-520=408。如果真要较真,坐火车我还得准备两顿左右的干粮或者买火车餐(而两趟航班都发了飞机餐),这408的差距还可以继续压缩。
更离谱的还不是这个,当时澳门往返上海的机票700人民币有找,可惜就是港澳通行证的澳门签注不能一次两签只能三个月一签,也就是从澳门出去了之后,三个月内就不能再去澳门。
所以,我为什么放着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便宜机票不薅,而是跑去吃20小时硬座的苦?
至于题主说坐火车能看风景,坐高铁也能啊,哪怕我跑去香港坐飞机也有风景,见到香港大名鼎鼎的ASU(机场特警,Airport Security Unit)不香么?别问,问就是我除了是铁路迷还是军警迷!
只是…19年香港发生了点“小暴乱”(通辽可汗话术),当时的hkp都精神紧绷,偷拍还是被发现然后就被眼神杀了(手动害怕)。
“阿sir对唔住”(阿sir对不起)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好一点。
要我怎么说呢?
有些苦呢,吃了也就白吃了。不要误会,上述没有谐音。
看图吧
下周打算去广州,发现这个线路还离谱
当然了,学生乘普通火车是打折的,仍然还是火车便宜。
你一定觉得那高铁最贵没得跑了吧。
时代变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最受苦的一定是最便宜的了。
我大学时代坐的是全票相当于我爸三天工资的硬座,以后我要让我的娃传承这份吃苦精神。我也让他坐我三天工资买得起的票。
顺便我会告诉他,相比于金钱,时间也一样宝贵。你可以选择将省下来的二十多个小时用来做别的事,甚至说你花二十多个小时去打工,用赚来的钱去补其中的差价,都更有意义。
相比于肉体上的吃苦,我更看重他精神上在求知中经历的艰苦。
爸爸和爸爸的爸爸吃过的苦,你不需要原样的吃。
连吃苦都卷?
经济不那么紧的话,放着快捷方便的高铁不坐,去坐绿皮?
我现在回想做绿皮,省那点钱浪费那么多时间,还搭上不舒服。
现在飞机第一优先级,因为大多情况下最便宜。
高铁其次,因为进出都是城市中心。
绿皮大巴是下下之选。
“在艰苦的条件下能吃苦”才是一种值得被尊敬的精神。
现代社会,高速交通的发明本身就是为了减少人们耗费在旅途中没有意义的时间和精力。
而家庭间的经济状况,更决定了对有些大学生来说,乘坐高铁还是普通铁路,开支上没有明显压力差别。
对现代客运基础设施的有效使用,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做自己的事情,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我们大力开展民用基建的目的之一。
在可以有效利用的情况下,本着苦行僧的“磨练意志”心境,拒绝使用,本身也是荒唐可笑的。
除非家庭的确有经济负担,车次紧张,在外界条件严酷的情况下,仍因为舒适的追求,可以要求乘坐高铁,否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你说自己喜欢看火车沿途风景,这属于个人偏好。就像还有人喜欢蒸汽机车,甚至自行车远行。但不能构成道德上的优越感,去俯视乘坐高铁的大学生。
因为一定还有在其他领域比你还能吃苦的人,比如一顿饭就吃两个馒头,一份素菜的学生;大学不买手机的学生。人家也会问你:“如何看待大学期间必须让父母买手机的学生?”
所以你看,有条件的情况下,消费的水平是个很个人的事情。我们反对浪费,我们提倡在需要艰苦奋斗时具有刻苦精神,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条件许可的时候依旧坚持只能吃苦。
那样的话我们创作美好物质社会的目的何在。
管好自己就行了
炫耀经济建设所不需要的吃苦能力。比如“我是从落后省(贫困县、农村)考出来的!”以出生的政治正确,来勒索高等教育资源。后果是,培养了无数做题家,以及反查重作家,而诺贝尔奖只有一个。最后只能用青什么计划去买归化科学家,来往“我们”脸上贴金。
不要用苦难麻痹自己
尤其是这种个人选择
如果你有足够的选择,你会做慢车么?
显然也是飞机跟高铁成为首选
自从我家通了高铁之后,大巴我都不坐了。
因为大巴太慢,还需要转车,高铁只要原来时长的1/3都不到。
至于下了高铁站,直接顺丰车或者打的,又或者去租车。
公交我都很少去坐
早点回家+少一点路上奔波比颠簸一路强多了
至于你说大学生,言语之外有指责他们乱花钱的意思。
我这样说,现在年轻人也不傻,再一个父母都疼孩子。
穷家富路没听说过么?
人家给的起路费,又要你操心什么呢?
虽然我大学那会都是坐绿皮车,寒暑假还得去工作,坐大巴坐到晕车。
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我现在出远门坐飞机,坐高铁。
甚至长时间的动车我都懒得坐,无它,个人选择。
有钱就找个好点的,没钱就次点的,丰俭由人。
我们要尊重个人选择,别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尤其是人家合法合理合规的情况下。
至于你说看风景,等你出行多了,就会发现,窗外的风景也就这样2333
郭:人呐,为什么这么不自重。我在单位里我也很着急。很多人不务正业。啊,很多有偏差的事情需要我去纠正。但是**心不过来呀。
于:什么事啊?
郭:单位……拿个电话,拿个手机在那儿说话。
于:对呀。
郭:你有点正事儿没有?手机……手机是用来干嘛的?
于:干吗的?
郭:为什么要发明手机?
于:为什么?
郭:发明手机的目的是让你们怎么用它实现四化!
于:用手机实现四化?
郭:不是让你聊天的
于:甭走大字眼了。
郭:太三俗了,讨厌。我就不是科学家就算了。我要是科学家,我研究一种新的手机,让你们聊不了天。
于:什么样的?
郭:手机第一要大,这么大个儿,像月饼盒子是的。兜里搁不开。第二有线连着,搁桌子上动不了。这研究出来社会又进步了。
于:啊?那社会就回去了。您这不就是有线电话吗?
郭:你怎么跟我对着干呢?
于:不是我对着,您说这不像话都。
郭:简直就是一个很三俗的人。
于:怎么三俗了这?
郭:太三俗了。错了不是。
于:我不对啊?
郭:提升品位,要高雅。记住了,天网恢恢,肥而不腻。
于:你这什么啊?
郭:对演员来说应该要自重啊,我就知道有个演员一点儿都不自重。
于:是吗?
郭:到最后终于吊儿郎当入狱。
于:不对啊,锒铛入狱。
郭:这个演员叫X儿。
于:演员名字也俗。
郭:我常常在想,走在街上,迎面来的人都让我觉着睁不开眼。
于:怎么看不惯?
郭:有的人穿着背心短裤就上街,你是人吗?还有的人穿着睡衣睡裤就出来,不自重啊。到游泳池你看看,还都穿个游泳衣!要脸吗?
于:废话,你穿着棉袄游泳?
郭:露着胳膊露着大腿,太三俗了。现在泳衣做的也不好吗。
于:怎么了?
郭:过去的泳衣很端庄多好啊。
于:是。
郭:过去那个泳衣,扒开泳衣才能看见屁股;现在这个扒开屁股才能看见泳衣。太三俗了。
于:也没有像您这样的满街上看屁股的。
我读大学的时候,宿舍楼里的厕所,蹲坑是没有隔间的,就是一条沟从上游往下冲水,大家蹲在坑边抽烟这样。(当然严格来说宿舍楼不允许抽烟,但厕所里有烟灰缸,墙上还有火柴。)
我受不了,从来不在宿舍楼里大便,都是跑到教学楼里解决,晚上锁了门宁可跑出学校找个网吧解决也不在楼里方便。
现在看来没有人责问我“为什么不在楼里解决”还真的是挺奇怪的…
有些人就是单纯受不了,关你屁事!
有一种情况我会选择绿皮火车,那就是晚上在绿皮火车睡一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到站了。这种情况远比高铁飞机舒服。
你穷酸行事,跟别人做不做高铁飞机没关系。
有钱想坐啥坐啥。
你应该腿着回家。
这种现象分明是时代的进步。
改革开放前别说高铁了,民用飞机场和普通铁路都很少。当年我老爸坐一下飞机是要开单位介绍信的,坐过飞机的人回家吹牛都有人围过来好奇地听,就连我这样的小P孩都有自豪感。
现在2022年了,国家强劲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财政收入,机场多了,坐飞机不稀奇了,高铁布局越来越密,和老一代人不一样,新一代有着更好更多的选择余地,真的要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目前的高铁费用价格相对合理,比如苏州到南京就99块钱。至少和普通人的收入比起来,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是能承受的。飞机票的价格只要不抢在热门日子的热门时间段出行,有时候甚至和高铁票价格差不多。 买一张机票、买一张高铁票不再需要下巨大的决心,这也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经济实力提升。
中国现在卷得厉害,轻轻松松赚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所有有 追求的人都很拼博。各行业里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我周边做IT运维的,去南京都想着要当天来回;我周边做律师的,恨不得一天跑几个城市多谈几个项目。如果坐巨慢的绿皮车,表面上省了几十块票钱,但是和损失的商务机会比起来,几乎所有商务人士都会选择更快更舒服的高铁或者飞机。
比如苏州到南京就一个多小时,我交通高峰时段开车从苏州新区穿到园区也得这么多时间。
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信息化让世界变得扁平。出行的选择明明白折放在所有人面前,普通人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和选择,装好一个12306,手机选择、手机下单、手机出行、手机改签,基本不需要排队;装好一个航旅纵横,航班出行的各种信息齐全,机场都能方便地自助值机。在信息化力量的加持下,好的出行方式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购买不方便而被忽略。
主要是老赖。
现在的大学生是00后为主,独生子女比例非常高。
00后的父母是70后为主。
70后是目前中国最有钱的一代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