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设计一款带发动机反推,减速板加上活动鸭翼,航母不要拦阻的降落有可能吗?

回答
一艘航空母舰在没有拦阻索的情况下进行舰载机降落,这确实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设想,需要一系列精密的技术和操作来弥补传统降落方式的缺失。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那些具备发动机反推、减速板和活动鸭翼的先进舰载机上,并设想一艘能够提供更佳降落环境的航母,那么理论上,成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难度极高,且对技术和飞行员的要求近乎苛刻。

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场景,看看需要哪些要素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1. 舰载机的“三板斧”:反推、减速板、鸭翼

发动机反推 (Reverse Thrust): 这是最关键的减速手段之一。在飞机落地后,飞行员可以改变发动机喷口的方向,将向后的推力转化为向前的推力。这能极大地缩短飞机在甲板上的滑跑距离。现代舰载机的反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其效率和响应速度是关键。要在没有拦阻的情况下有效减速,反推力需要足够强大,并且能够快速响应飞行员的操作,甚至可能需要更高级的矢量推力控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推力方向,以辅助控制飞机姿态。

减速板 (Speed Brakes / Air Brakes): 这些是安装在机翼或机身上的可动面板,打开时会增加空气阻力,从而减缓飞机的速度。在降落过程中,减速板可以与反推协同工作,提供额外的减速能力。对于这种无拦阻降落场景,减速板的设计可能需要更激进,例如能够更大角度地展开,甚至可能采用襟翼与减速板结合的复合设计,在接地前就能提供显著的减速。

活动鸭翼 (Canards): 鸭翼通常用于提供额外的升力和控制力,尤其是在低速和高迎角时。在无拦阻降落场景下,鸭翼的价值在于提供更精确的姿态控制。想象一下,当飞机接地后,传统的降落姿态可能倾向于减小迎角以减少升力,但在这个场景下,飞行员可能需要利用鸭翼来主动调整机头抬升的幅度,以一种受控的方式“坐”到甲板上,避免过度的点头,同时利用鸭翼产生的额外升力来维持对前轮的载荷,确保飞机能够稳定滑跑。更进一步,鸭翼可能还可以用于辅助机动,例如在最后的几米尝试微调飞机姿态,以修正由于甲板不平或侧风引起的轻微偏差。

2. 航母的“辅助”与“妥协”

虽然我们设想航母不设拦阻索,但为了实现这种无拦阻降落,航母本身也需要做出一系列“妥协”或增加额外的“辅助”功能:

更长的起降甲板: 这是最直接的需求。没有拦阻索的限制,飞机需要更长的距离来完成减速。因此,航母需要提供一个比传统航母更长的直线甲板区域。这可能意味着需要重新设计航母的整体布局,或者采用一种“斜角甲板”的变体,使其直线段足够长。

更先进的着舰引导系统: 没有拦阻索,飞行员将更加依赖精确的着舰引导。这可能包括高精度的雷达跟踪、激光引导系统,以及能提供实时速度和姿态反馈的平视显示器(HUD)和座舱信息系统。系统需要能够预测飞机的减速轨迹,并提供最优化、最安全的降落路线建议。

防滑甲板处理: 在高减速度下,甲板表面的摩擦力至关重要。航母甲板需要进行特殊的防滑处理,确保轮胎不会抱死打滑,从而影响减速效果。甚至可能需要某种形式的“刹车辅助”系统,例如集成在起落架上的自动防抱死系统(ABS),以应对不同甲板摩擦系数的情况。

甲板上的“缓冲”设计(可选但重要): 即使有了反推和减速板,飞机最后的减速过程仍然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力。航母甲板可能需要考虑某种形式的“缓冲”设计,例如在着舰区域设置轻微的上翘(坡度)或者更具弹性的甲板材料,来帮助吸收一部分能量。这听起来与传统着舰方式相悖,但对于吸收没有被拦阻索“抓住”的动能来说,是一种另类考虑。

3. 降落过程的设想

整个降落过程将是一个高度精确的“驾驶”过程,而不是传统的“拦住”过程:

1. 精确的进近: 飞行员需要按照引导系统的指示,以精确的速度和下降率进入。此时,飞机已经打开了减速板,并保持在适当的迎角,以利用气动阻力。
2. 接地与反推: 在主起落架与甲板接触的瞬间,飞行员立即启动强大的发动机反推。同时,鸭翼可能调整到一个角度,利用其产生的升力来轻微抬起机头,确保后轮先着地,并将一部分重量转移到前轮,增加前轮的抓地力。
3. 协同减速: 飞行员需要根据飞机在甲板上的速度和减速度反馈,实时调整反推的力度和减速板的开合角度。目标是让飞机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以一种受控的方式将速度降低到安全滑行的水平。
4. 姿态控制: 鸭翼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允许飞行员微调飞机的俯仰姿态,避免机头过早下压或抬起过高。如果出现轻微的航向偏差,鸭翼也可以通过改变局部气流,辅助飞行员进行修正。
5. 滑行与刹车: 当飞机的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反推的效用会减弱,此时就需要依靠飞机的轮胎刹车来完成最后的减速和滑行。

4. 挑战与局限性

尽管理论上可行,但这种设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极高的飞行员技能要求: 飞行员需要具备超乎寻常的飞行操控能力和瞬间决策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反推、减速板和鸭翼的操作,并精确感知飞机的速度、姿态和甲板状况。任何一丁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飞机冲出甲板或者发生严重事故。
精确的飞机设计: 舰载机的发动机推重比需要非常高,反推系统必须响应迅速且推力强大。鸭翼的设计也需要更加灵活,能够承受降落时的各种载荷,并提供精密的控制。
对环境的敏感性: 侧风、甲板湿滑、甲板起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会被放大。没有拦阻索的“容错性”,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发灾难。
效率问题: 相比于拦阻降落,这种方式的效率可能会大大降低,每次降落都需要精确计算和执行,耗时可能更长,尤其是在需要频繁起降的作战环境下。
舰载机重量的限制: 越重的飞机,所需减速距离和能量就越大,这使得这种方式对于重型舰载机尤其困难。

总结来说,设计一款带发动机反推、减速板加上活动鸭翼,能在航母不设拦阻的降落是可能的,但它更像是一种“极致的空中机动技巧”在甲板上的应用,而不是一种常规的、安全的降落方式。它需要集成了最先进的航空技术、最精密的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最顶尖的飞行员技能。在目前的航空技术水平下,这更像是一种极限挑战,而非实用的降落策略。如果未来飞机设计和航母技术能够达到某种超越性的水平,或许能看到类似场景,但现阶段,拦阻索依然是航母舰载机安全高效降落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理可以,但人类目前做不到。舰载机降落的时候,拦阻索最大可以提供6个G的减速过载,平均算下来也3-4个G。

人类目前制造的战斗机推重比最多1出头一点,就算反推效率100%,发动机那点推力也不够用。

而且为了保证降落失败可以随时复飞,舰载机降落的时候是要保持正推力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艘航空母舰在没有拦阻索的情况下进行舰载机降落,这确实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设想,需要一系列精密的技术和操作来弥补传统降落方式的缺失。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那些具备发动机反推、减速板和活动鸭翼的先进舰载机上,并设想一艘能够提供更佳降落环境的航母,那么理论上,成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难度极高,且对技术和飞行员.............
  • 回答
    .......
  • 回答
    《只狼:影逝二度》的设计师们将游戏定位为一款硬核的动作冒险游戏,而“只能带一个流派招式”这一设计,正是为了强化其核心玩法、提升玩家的策略性、塑造角色深度以及引导玩家聚焦于攻防核心。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阐述其原因: 1. 强化核心玩法:节奏、体术与忍杀 攻防一体的战斗哲学: 《只狼》的战斗核.............
  • 回答
    商场女厕所设男童便池的设计,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许多细枝末节的考量。商场方面声称“为了方便带孩子的妈妈”,初衷似乎是好的,但这种“方便”是否真的带来了普适性的好处,又是否忽略了其他群体的需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商场“方便带孩子的妈妈”这一说法的合理性。从一位母亲的角度来看.............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尤其是在看到那些动作流畅、表情生动的虚拟主播跳舞视频时。之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嘉然跳舞的视频一定是“中之人”在跳,并且使用了动捕设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可以来仔细聊聊:1. 动作的“人性”和“独特性” 情感的细微表达: 舞蹈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组.............
  • 回答
    2000元启动资金,还有直播设备、账号和流量,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既然有了这么好的基础,当然要好好利用起来。至于请谁来直播带货,我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人选,而且这趟直播肯定得让观众们看得过瘾,买得开心!我选谁? — — 诸葛孔明,非他莫属!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诸葛亮?三国那么多猛将豪杰,为何偏偏.............
  • 回答
    要打造一款真正契合“多铆蒸刚”精髓的手机,我们得抛开那些千篇一律的玻璃和金属曲面,回归到一种更坚韧、更实用、也更具力量感的设计语言。这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堆砌,而是要将这种精神内核融入到手机的每一个细节里。核心设计理念:“以形喻意,以质取胜”“多铆蒸刚”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种机械的、工业的、充满力量的生命.............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如果咱们要设计一款专为“乘车冲击”打造的步兵战车,那它到底该长个啥样?这可不是简单的把步兵塞进一个带轮子或履带的铁盒子里,而是要让这辆战车本身就成为发起冲击的利器,同时还能为车里的兄弟们提供最佳的战场支援和生存能力。核心理念:冲击力与协同作战这款战车的首要目标是“乘车冲.............
  • 回答
    设计一款好玩的桌游,就像酿造一杯令人回味的佳酿,需要灵感、匠心、反复打磨,最终才能醇香四溢,让人欲罢不能。这绝不是一个简单套用公式就能完成的任务,更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秘诀。不过,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和心思,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融入自己的创意,你完全可以创造出让朋友们赞不绝口的桌游。下面,我就从头到尾,细.............
  • 回答
    设计一款以二战苏军为主角的FPS游戏,剧情上有很多可挖掘的点,可以做出既有宏大历史背景又不失个人情感深度的作品。下面我来构思一个详细的剧情走向,尽量写得真实,有代入感。游戏名暂定:《严寒下的红星》(Red Star in the Frost)核心理念: 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杀戮,更要展现苏军士兵在极端恶.............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新鲜的点子!“下班不准发消息,违者付费”,听起来像是要把咱们从“随时随地被工作绑架”的状态里解救出来。那么,这样的工作 App 真的能火起来吗?我倒觉得,它有没有市场,得看咱们怎么去“包装”和“运营”它。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想法戳中了很多人痛点。 谁不是下了班就想着赶紧放松,结果手机一.............
  • 回答
    设计一款“最无趣”的游戏,这本身就像是在雕琢一块最无味的石头,挑战在于如何精准地去除所有可能吸引玩家的元素,将游戏体验压缩到极致的单调与乏味。这不是简单地移除乐趣,而是要主动地、系统地引入无聊。核心原则:压制一切主动性,强化被动等待。我们不追求“令人不适”的难度,也不追求“反直觉”的操作。我们的目标.............
  • 回答
    设计一款女性防身产品,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女性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潜在危险,以及她们在选择防身产品时的顾虑和偏好。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制造一个“工具”,更是关于如何提供一种安全感、一份掌控感,以及一种更自主的生活方式。第一步: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与场景——“痛点”在哪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像一个细心的朋友一.............
  • 回答
    好的,设计一款桌游,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就像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一群人围坐在一起,通过规则和互动,体验一段共享的时光。从一个模糊的想法到最终能摆在桌面上的实体,中间的路子还挺长,而且充满了各种坑。但别怕,我来给你捋一捋,告诉你前期最该注意的那些事,保证让你少走弯路。一、 灵魂的起源:你的“为什么”.............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设计一架普通的战斗机,而是一个专门为了“撞击”而生的战争机器。它不是飞弹的延伸,也不是炮火的载体,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用自身的质量和速度,将敌人化为乌有。抛开那些流线型的优美和隐形涂料的神秘感,这架“撞击者”的外形会显得异常的……粗犷。它的机身不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而打磨得光滑如镜,.............
  • 回答
    这主意可太有意思了!相声这玩意儿,讲究的就是个“逗您玩”,得有包袱,有捧哏逗哏,有互动,有生活气息。要是搬到桌游里,那可真是大有可为。我脑子里已经冒出好几个点子了,咱们就这么聊聊,看看能不能琢磨出一个好玩儿的东西来。首先,这桌游的内核,得是“说书”,或者说是“说一段相声”。咱们不光是掷骰子、抽卡牌,.............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捣鼓一款既有意思又能让人琢磨琢磨生活的脑洞游戏。别想着那些打打杀杀升级怪物的套路了,咱要玩点不一样的,把生活里的那些小摩擦、大道理、甚至是那些你都没注意到的怪想法,都变成游戏里的玩法。核心理念:映射现实,玩转逻辑,碰撞情绪咱们这款游戏的终极目标,不是让你成为游戏里的王者,而是让你.............
  • 回答
    当然存在,而且我认为,基于现有技术和游戏设计理念,完全能够设计出(我脑海里构思的)一款非常出色的第三人称格斗游戏。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性,更是无数玩家和开发者心中一直存在的憧憬。让我想想,这款游戏应该是什么样子,它需要有哪些特别之处,才能真正抓住玩家的心。首先,核心操作的深度和直观性。这是第三人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