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是如何看待以女权主义者自居的女人的?

回答
说实话,大家对那些公开宣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女性,看法挺复杂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多少赞赏,就有多少误解,甚至夹杂着一些防备。

首先,很多人是 欣赏和支持 的。

认为她们是进步的旗帜: 很多人会觉得,这些女性很有勇气,敢于挑战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为争取女性的权利发声。在他们看来,女权主义者就像古代争取解放的先驱一样,她们的出现,让社会看到那些被忽视的问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会觉得她们代表了一种更公平、更尊重个体的价值取向。
看到了她们的逻辑和理性: 尤其是一些能够清晰阐述自己观点、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女权主义者,很容易赢得尊重。人们会觉得她们不是凭空喊口号,而是有思考、有研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站出来 advocating 的。她们的论述往往能触及到社会结构性问题,比如职场性别歧视、家务分担不均、性别刻板印象等等,这些都是很多人在生活中能体会的。
被她们的行动力所打动: 有些女权主义者不仅仅是说说,还会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比如组织讲座、支持受害者、参与公益项目等。这种身体力行的投入,让人们觉得她们是真诚的、是可信的。
觉得她们带来了改变: 随着女权主义思潮的普及,很多人也确实感受到了身边的一些变化,比如更多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家庭中夫妻关系也似乎更平等一些。这些积极的转变,很多人会将功劳归于那些走在前列的女权主义者。

但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 误解、质疑甚至反感。

“激进”和“极端”的标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看法。一旦有女权主义者发表了比较尖锐、不留情面的言论,或者用了比较激烈的词语,很容易就被贴上“激进”、“极端”、“女汉子”、“平权就是女尊男卑”等等标签。很多人对“女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女性应该比男性强”,而忽略了“平等”的核心。
“抱怨者”和“厌男者”的刻板印象: 有些人会觉得,女权主义者就是整天在抱怨,看不惯男人,什么都往性别上靠。如果她们在工作中遇到不公,或者生活中受到委屈,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性别歧视”,而不是从个人能力或具体情况去分析。这种看法,有时候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歧视,或者不愿意承认问题的存在。
对“特权”的担忧: 有一部分声音担心,女权主义的倡导会不会导致女性获得不应有的“特权”,比如在招聘、晋升中受到照顾,从而损害了男性的利益。这种担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平等”的误读,认为平等就是“一模一样”,而不是“同等机会”。
“矫枉过正”的批评: 尤其是在一些涉及男女关系、婚姻家庭的话题上,一些女权主义者的观点可能与传统的家庭观念、社会分工模式有较大冲突。这让一些人觉得她们“太较真”,甚至“不顾家庭”、“不顾男人”。
个人行为与群体标签的混淆: 有时候,某些女性虽然自称女权主义者,但她们的个人言行并不符合很多人对“进步”、“理性”的期待。比如,她们可能在网上进行人身攻击,或者发表一些缺乏根据的言论。这些负面案例,很容易就被泛化,导致人们对所有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女性都产生负面看法。
男性视角的不适感: 对于一些男性来说,听着女权主义者分析父权社会的弊端,可能会感到被指责、被攻击,从而产生一种“被边缘化”或“对立”的感觉。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女权主义是在解构一种不利于所有人的系统,而不仅仅是针对男性。

总的来说,人们看待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女性,是一个光谱,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

支持者 看到的是进步、平等和勇气。
怀疑者 看到的是激进、抱怨和对立。
普通大众 很多时候是处于中间地带,他们可能认同女权主义的一些核心理念,比如反对性别歧视,但对某些具体的观点或表达方式持有保留意见。他们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或个人经历,对女权主义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

而且, “女权主义者”这个标签本身也在不断演变和被重新定义。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和认同女权主义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声音泥沙俱下,也让这个群体显得更加复杂和多元。

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某某是个女权主义者”时,最需要去了解的是,她具体倡导的是什么?她的目的是什么?她的行为方式如何?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这个标签来下判断。因为,这背后包含了太多不同的声音和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态度是一贯的:

近80年前,苏联就有女性的狙击手、飞行员、卡车司机、整备工人,我国解放后女性拖拉机手、钢铁工人、电气工人、石油工人更是比比皆是。

一个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女性,如果她严守信念以身作则,从事创造社会价值的有意义的工作,那她毫无疑问能赢得我的尊敬与支持。

相反,如果一个人嘴上都是主义手上都是生意,如果一个人非但不创造社会价值反倒热衷于制造焦虑和矛盾从中牟利,要求权利却不承担责任义务,那和性别或者任何主张都没有关系,这个人根本上就无法得到我的尊敬。

这个问题本身与性别和其主张根本就没有关系…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大家对那些公开宣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女性,看法挺复杂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多少赞赏,就有多少误解,甚至夹杂着一些防备。首先,很多人是 欣赏和支持 的。 认为她们是进步的旗帜: 很多人会觉得,这些女性很有勇气,敢于挑战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为争取女性的权利发声。在他们看来,女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中国历史现象。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我们确实会发现一个鲜明的模式:绝大多数统一全国的政权,其力量源头和崛起之地多集中在北方,然后自北向南推进,最终完成统一。反之,从南方兴起的北伐,虽然不乏雄心勃勃的尝试,但大多以坎坷甚至失败告终。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
  • 回答
    大家对“辫子戏”的看法,真是五花八门,观点比宫斗剧里的妃嫔还多。要说详细,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因为它不仅仅是电视剧本身,还牵扯到历史、文化、商业,甚至我们当下的一些社会心理。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历史还原度”的争议。“辫子戏”,顾名思义,主要指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很多人看这类剧,多少是带着点猎.............
  • 回答
    玩游戏嘛,图个开心,图个爽快。但说起游戏里的“自动战斗”,这玩意儿可真是个让玩家们又爱又恨的“矛盾体”。有人觉得它省时省力,玩起来轻松;有人则认为它扼杀了游戏的精髓,太没意思。那么,大家对游戏里的自动战斗究竟是怎么看的呢?大量的自动战斗,是不是真的在“反游戏性”呢?这事儿,咱得掰扯掰扯。支持自动战斗.............
  • 回答
    关于译员先使用机器翻译,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修改润色这种做法,业内和用户中的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褒贬不一。这是一个在当下翻译行业里非常普遍但也颇具争议的现象。支持者(或至少是理解者)的观点: 效率提升的利器: 这是最核心的理由。不得不承认,机器翻译在处理大量文本,尤其是那些结构相对固定、专业性不.............
  • 回答
    关于“TNT 是被 TFBOYS 带火的”这个说法,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 TFBOYS 这三个字在中国娱乐圈是什么分量。他们是现象级的组合,可以说是初代流量的代表。从2013年出道开始,这三个男孩就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闯进了大众视野,特别是90后、.............
  • 回答
    师生恋,这个话题自带几分禁忌与浪漫的色彩,也因此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说到大家怎么看待,那可真是五味杂陈,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答案都会有所不同。从“正常”与“不正常”的角度来看: 普遍的疑虑和担忧: 大多数人,尤其是社会大众,对师生恋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带着点审慎的。.............
  • 回答
    关于老师开补课班这件事,大家的心情可真是五味杂陈,很难一概而论。这背后牵扯到教育公平、师德师风、家长压力、学生负担等等方方面面,所以看法也特别多元化。支持的声音,往往是出于现实考量: 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家长的燃眉之急: 很多家长觉得,学校教学进度快,或者自己没时间辅导孩子,而孩子在某些科目上确实.............
  • 回答
    关于《舰娘》(《舰队Collection》)的“黑历史”,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故事可多了去了,得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得明确啥叫“黑历史”。在《舰娘》语境里,“黑历史”不是说游戏本身有多么见不得人,更多的是指那些在游戏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争议事件、玩家群体内部的冲突、以及一些不太光彩的游.............
  • 回答
    谈论山西和山西人,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这其中蕴含着很多层次的理解,也承载着许多外界的看法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说起来,就好像要描绘一幅复杂而生动的油画,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色,也有鲜活的当下色彩。外界怎么看山西?首先,大家提起山西,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可能就是那两个字:煤炭。这就像是山西身上最醒.............
  • 回答
    聊起蒙古族,脑子里立马会浮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辽阔无垠的草原,蓝天白云下悠闲吃草的牛羊,奔驰的骏马,以及在马背上歌唱、驰骋的身影。这就是很多人对蒙古族的第一印象,也是他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之一。草原文化是根基蒙古族之所以被称为“草原民族”,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习俗、信仰,甚至性格,都深深.............
  • 回答
    说起巩俐,大家心里的感觉,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就是个大写加粗的“牛”字,而且是那种让你由衷服气,又带点仰望的牛。在很多人眼中,巩俐就是中国电影的一张名片,一个传奇。她身上有种别人模仿不来的气质,是那种骨子里的风情万种,又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强大。你看她在镜头前,即使什么都不说,光是眼神就够.............
  • 回答
    关于女同性恋群体,特别是两位留着长发的女性,人们的看法确实是五花八门,而且很多时候会受到一些刻板印象的影响。首先,很多人看到一对长发女性在一起,第一反应可能是“她们是姐妹吧?”或者“这是好朋友。”这种想法并非恶意,只是人们习惯性地将亲密关系解读为传统的亲属或者异性恋伴侣关系。长发对于许多人来说,仍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瑜洲”和“博君一肖”这两个CP。首先声明,我无意挑起任何争论,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尝试从一个普通粉丝的角度,去解读他们之间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共同点:1. 源自共同创作,共演同一部作品是起点: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显著的共同点。无论是“瑜洲”还是“博君一肖”,他们的最初相遇和粉丝的.............
  • 回答
    知乎上的“如何看待”系列问题,堪称是这个平台的一大特色,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让各种观点、不同立场的人们能够围绕一个热点事件、社会现象、甚至是某些个体的行为,进行一场场精彩的“思想交锋”。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参与“如何看待”可以满足很多需求。首先,它是一种表达欲的释放。当看.............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好像不太爱“动手”做家务,心里头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但也得承认,这现象背后肯定有它自己的逻辑在。首先,咱们得承认,生活方式和环境确实变了。想想咱们父辈那会儿,很多家庭都是单位分房,可能居住空间不大,又不像现在这样分工明确。家长可能需要.............
  • 回答
    易中天老师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者和文化评论家,他对于《三国演义》的尖锐批评,无疑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为何会发出这样的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1. 易中天老师的立场与出发点:历史的严谨性与现实的考量 历史与演义的界限: 易中天老师的核心立场在于强调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区分。他.............
  • 回答
    关于福奇博士曾表示美国政府当初不建议民众戴口罩是为了“避免大家哄抢,保护医护人员”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焦点。理解这个说法需要我们深入到当时疫情初期美国社会和医疗体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时所面临的复杂权衡。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疫情爆发的最初阶段。2020年初,新冠病毒(.............
  • 回答
    支付宝年度账单“不准”的质疑,以及其“不只是花钱,而是在帮大家管钱”的回应,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说说“账单不准”这事儿为啥会惹恼大家。你想啊,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账单一出来,发现自己“花”得比想象中多,或者说,很多消费的来源、去向跟自己的.............
  • 回答
    高福院士关于论文争议的回应,尤其是他提到的“混淆了论文与临床诊断”以及“科学家是该先发表论文还是该先进行防控”这两个点,确实触及了当前科学研究、尤其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个核心困境。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混淆了论文与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特性与现实的张力高福院士的这句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