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蒙古人和一部分突厥人也过春节(也就是说中俄蒙三国的阿尔泰诸族群都会庆祝这个节日,不同地区的风俗相当不同),蒙古语称为"查干萨日"(Tsagaan Sar),又称"白月节"。在霍尔洛•乔巴山于1952年逝世后,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取缔了白月节,并以所谓"集体牧场节"替代,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之后白月节才得以恢复。
白月节起源于成吉思可汗时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早有提及:“新年开始于二月,某次大汗与其臣民举办了我将要描述的这场盛宴。 按惯例大汗和他的臣民应全部着白衣,因此在那天无论男女尊卑,每个人都穿得一身白。 这样做使他们将来整年都能平安健康,因为他们认为白衣寓意着吉祥。 在那一天,大汗统治下的所有行省及王国中的人民向他进贡金银珠宝及其它不同种类的质地精美的礼物,以祝皇帝万寿无疆,拥有更多财富。人们也互相赠送白色礼物,并拥抱、亲吻或作乐,祝愿彼此来年幸福好运。”
白月节前后的日子都依照月相盈亏命名:新年的前一天被称为Bituun(意为暗月),新年的第一天叫作Shined(意为新月),新年的第二天名为Tergel(意为满月),新年的第三天叫Huuchid(蛾眉月)。在Bituun那天,人们都要彻底清扫房屋,牧民也会清洁牲畜的小屋,以洁净迎接崭新的一年。白色象征纯洁和谐,这大概也就是白月节的精神所在。
祝诸位新年快乐!(无论你怎么称呼这个美好的日子)Цагаан сарын мэнд хүргэе!
农历春节,是一个跨语言跨国跨文化,乃至跨文化圈的传统节日。
不仅大部分中国人、朝鲜/韩国人、越南人及这些国家的各民族在海外同语言文化的侨裔都过春节。
而且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的一些传统上信仰犹太教、印度教、佛教的印度文化的藏缅语族群体在传统上都过春节(只不过习俗上非常印度教化)。比如信印度教的曼尼普尔人、信犹太教的库基人、改宗基督教侵礼派的米佐人、信佛教的钦人等,都是按照接近农历春节的历法而不是按照东南亚流行的其他几种历法来过新年,并且还有春节赛龙舟(印度那迦风格)的习俗。。。
一个节日不管源自那个族群或者国家,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谁都可以过也可以不过,强迫别人不过和强迫别人过都是侵犯。
本人觉得包容社会对个人是尊重选择,对民族是包容别人的习俗和文化。想过的各民族百姓跟邻居朋友同学同事一起过各自的节日,把各民族节日都不分你我的一起庆祝欢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不要干涉别人的过节选择,这样才是真正的融合和交流。比如,本人自2008年起在汉人居住区生活,每年的春节都是去同学家里过,我过节的时候他们也会陪我过。
在2011年前,过春节的维吾尔族比较少,那些过春节的也大部分是陪汉族邻居朋友同事过。过去这是在多民族混居区域十分普遍的情况,与本地其他族群和谐的人都会陪他们过节,跟他们一起欢乐。
自从2011年各级政府大力宣传汉文化,从三字经道德经论语等等的思想、如春节的文化进入百姓生活,各地由村委驻村干部和接亲干部带头,引导其他民族百姓过春节,发春联组织贴春联,有的地方在村委会集中过春节看春晚,还有的地方百姓在自家过春节而村委会驻村干部走访拜年。所以,现在新疆其他民族基本大部分人都会过春节。
只是除了贴春联挂灯笼外,新疆其他族群过春节跟汉族不太一样,大部分按照本民族节日的过法过春节,比如吃抓饭拉条子不吃饺子。这些族群民族饮食习俗里没有猪肉,而且大部分人也不会吃猪肉。所以跟猪肉相关的饮食或习俗不是改成羊肉牛肉就是直接不要了然后才有了部分同胞十分不高兴和觉得被压迫的的篡改汉家习俗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