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虚数在物理中有什么应用吗?

回答
虚数:不仅仅是数学游戏,更是物理世界的钥匙

长久以来,虚数(包含虚数单位 $i$,即 $i^2 = 1$)常常被视为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似乎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推演和逻辑游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虚数在现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并非仅仅是数学上的“花哨”,而是揭示物理现象本质、构建理论框架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将尝试深入浅出地探讨虚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希望能让各位对这个“奇怪”的数产生更深的认识。

1. 量子力学:虚数是量子世界的基石

要说虚数应用最广泛、最核心的领域,那非量子力学莫属。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并不是由确定的位置和动量描述,而是由一个被称为波函数($psi$)的复数函数来描述。这个波函数包含了粒子所有可能的信息,而波函数的模平方($|psi|^2$)则代表了在某个位置找到粒子的概率密度。

为什么波函数必须是复数?

这可能是大家最先产生的疑问。试想一下,如果波函数只是实数,那么它将无法描述许多量子现象的独特行为。以下几点说明了虚数在量子力学中的关键作用:

叠加性与干涉: 量子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当这些叠加态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就像水波的叠加一样。这种干涉既有建设性的(增强),也有破坏性的(抵消)。虚数在描述这种叠加和干涉过程中至关重要。复数的相位信息能够精确地表示不同状态之间的相对关系,从而计算出干涉条纹的强度。如果波函数是实数,我们就无法捕捉到这种相位信息,也就无法理解量子世界的叠加和干涉。
演化方程的相位: 量子力学中最核心的方程之一是薛定谔方程:
$$ ihbar frac{partial}{partial t} psi(mathbf{r}, t) = hat{H} psi(mathbf{r}, t) $$
其中,$hbar$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hat{H}$ 是哈密顿算符(代表系统的总能量)。注意方程左侧的虚数单位 $i$。这个 $i$ 使得薛定谔方程是一个一阶偏微分方程(对时间的导数)。这正是描述量子态随时间平滑演化的关键。如果去掉这个 $i$,薛定谔方程就会变成一个二阶方程,其解将不再是复数波函数,也无法描述量子态的连续演化和相位变化。
算符与观测值: 在量子力学中,物理量的观测值(如能量、动量)是通过作用于波函数上的算符来获得的。为了保证所有可观测量对应的算符的本征值(也就是观测值)都是实数,这些算符本身通常需要是厄米算符。而厄米算符的数学性质与复数紧密相关。例如,一个厄米算符 $hat{A}$ 满足 $int psi^ hat{A} phi , dV = int (hat{A} psi)^ phi , dV$,其中 $psi^$ 是 $psi$ 的复共轭。虚数在这里确保了物理测量结果的实在性。
量子态的相位不确定性: 量子力学的许多基本原理都与相位的变化有关。例如,玻尔的量子化条件,就是基于电子轨道角动量相位变化必须是 $2pi$ 的整数倍。这种相位信息,正是由复数波函数携带的。

简单来说,虚数不是“可选”的,而是量子力学语言本身。没有虚数,我们就无法建立一个能够准确描述和预测微观世界行为的理论框架。

2. 电磁学:交流电路的分析利器

在描述交流电(AC)时,虚数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随着时间以正弦或余弦函数的形式变化。直接使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会比较繁琐,特别是当涉及到多个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串联或并联时。

虚数在这里的作用是引入相量法(Phasor Analysis)。我们可以将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表示为复数的形式,也就是复振幅(Complex Amplitude)。

阻抗(Impedance): 在直流电路中,我们用电阻($R$)来描述电流的阻碍作用。而在交流电路中,除了电阻外,电感(Inductor)和电容(Capacitor)也会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并且这种阻碍作用与频率有关,还伴随着相位变化。为了统一描述,我们引入了阻抗($Z$)的概念,它是一个复数。
电阻的阻抗是实数 $R$。
电感的阻抗是虚数 $jomega L$,其中 $j$ 是虚数单位(在工程学中常用 $j$ 代替 $i$),$omega$ 是角频率,$L$ 是电感。这个虚数表明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会使电流滞后于电压一个四分之一周期。
电容的阻抗是虚数 $frac{1}{jomega C} = frac{j}{omega C}$,其中 $C$ 是电容。这个虚数表明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会使电流超前于电压一个四分之一周期。

欧姆定律的推广: 在交流电路中,我们仍然可以使用欧姆定律的复数形式:$V = IZ$,其中 $V$ 和 $I$ 是电压和电流的复振幅,$Z$ 是总阻抗。通过将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的阻抗进行简单的复数加减乘除运算(串联时相加,并联时进行倒数相加后取倒数),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计算出电路的总阻抗、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以及各处的电压和相位。

相量法的优势在于将繁琐的三角函数运算转化为了相对简单的复数代数运算,极大地简化了交流电路的设计和分析过程。

3. 信号处理与傅里叶分析:分解与重构的数学语言

傅里叶分析是信号处理领域的核心工具,它能够将复杂的信号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波的叠加。而虚数在这里扮演了关键的桥梁角色。

欧拉公式(Euler's Formula): 这是虚数在信号处理中的核心应用之一。欧拉公式指出:
$$ e^{ix} = cos(x) + isin(x) $$
这个公式将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使得我们可以用一个复指数函数来表示一个正弦或余弦波。例如,一个频率为 $omega$ 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e^{iomega t}$。

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就是利用欧拉公式将一个时域信号(随时间变化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成分)。一个实数信号 $f(t)$ 可以表示为一系列复指数函数的积分:
$$ F(omega) = int_{infty}^{infty} f(t) e^{iomega t} , dt $$
这里的 $e^{iomega t}$ 就是利用欧拉公式的变体表示的余弦和正弦波的组合。$F(omega)$ 就是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它是一个复数,包含了信号在频率 $omega$ 上的幅度和相位信息。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知道信号由哪些频率成分组成,以及它们的相对强度和相位关系。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利用这些频率成分的复数表示来重构原始信号。

信号滤波与调制: 在信号处理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或调制(将信息编码到载波信号上)。这些操作在频域中通常表现为对傅里叶变换结果(复数)进行乘法运算。例如,一个低通滤波器会减小高频成分的幅度,一个调制过程会改变信号的相位和频率。虚数提供的相位信息在这里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4. 数学与物理的深层联系:对称性与群论

虚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也折射出数学与物理世界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例如,在群论和对称性的研究中,虚数经常出现。群论是描述对称性的数学工具,而对称性在物理学中无处不在,从粒子物理到宇宙学,都依赖于各种对称性原理。

群的表示: 在研究群的表示(将群的元素映射到线性变换)时,复数域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不可约表示都是在复数域下才能得到。这些表示直接对应着物理系统的某些性质,例如粒子的自旋就是由特定的群表示来描述的。

结语

从微观粒子的量子涨落到宏观世界的交流电解析,虚数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物理学的各个角落。它不是故弄玄虚的数学技巧,而是理解和描述自然现象背后深刻规律的钥匙。没有虚数,量子力学将失去它的核心活力,电磁波的传播和交流电路的分析将变得异常困难,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也将大打折扣。

因此,下次当你再遇到虚数时,不妨想想它在物理世界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仅是 $i^2 = 1$ 这么简单,而是连接我们数学思维与真实物理世界的强大桥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05-30

The shortest path between two truths in the real domain passes through the complex domain.》这是法国数学家 Jacques Hadamard 的名言,那么我们可以从虚数的演进过程中,对于真理有什么更深入地理解呢?

十六世纪的数学家,在展示二次跟三次多项式的解时,用到了 、 这些带负数的根号,René Descartes 说这些数是「想像的」,Newton 更是直接说这种数「不可能」。不过,这些数字虽然不能说它们存在,但如果把它们当成实数来计算,却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矛盾。到了十八世纪,数学家更发现若是用上虚数,就可以用非常干净的形式,把指数函数跟三角函数串在一起,很简单俐落地解决一些三角函数的积分问题。再到了十九世纪,法国数学家 Augustin-Louis Cauchy 用非常严谨的方法,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任何一个一元复系数多项式,都至少有一个复数根。他因此认为虚数虽然只是一个没有意涵的象征,但是透过它却可以导出有意涵而且精确的结果。至于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 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他对于虚数的态度也很有趣,他最初想要不用虚数,就能证明代数基本定理,但后来却主张虚数应该要有跟实数同等的地位;他研究到后来,甚至认为那些不相信虚数的人,都觉得虚数有其隐晦之处,但那只不过是因为虚数超越了大多数人的经验而已Cauchy 一直都认为虚数只是个便于计算的象征工具,不太同意 Gauss 的见解;但他后来自己研究过 Gauss 的观点后,反而开始谈论 Gauss 以几何观点看待虚数的论点。

虚数除了成为数学家推公式的工具以外,有没有比较贴近于现实生活的应用呢?有的,我们可以用它来画地图,画地图有个基本问题是地图是平面,但地球是球面(实际上是类球面),几何上就不一样,所以很难完全对应到现实。传统上我们用球面投影的方式画地图,虽然不能保距(地图距离对应现实距离),但是可以保角(地图方位对应现实方位),这样起码航海就不会走错方向。Gauss 证明了任何曲面都可以画出保角地图,就用到了复数跟复变数函数。虽然虚数有这样实际上的神秘作用,不过它有没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呢?十九世纪的数学家 Jean-Robert Argand 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我们若是把 x-y 轴平面复数化(也就是把 y 轴视为虚数轴),在数学运作上就有更大的自由度。德国数学家 Bernhard Riemann 将这个观点从平面拓展到曲面,建立起透过复数来了解曲面结构与几何意义的「黎曼面」(Riemann surface),如今是物理学上超弦理论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虚数由发展最初纯粹用来解多次元方程,时到今日衍生出「复变分析(complex analysis)」等等的数学理论,物理学的流体力学、电磁学甚至量子力学(简单有关虚数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可以看 [注]),工程学的信号处理、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等等众多范畴其实背后全部都牵涉到虚数运算

从人们发现虚数、应用虚数到为虚数建立一套理论,我们可以这样的过程中学习到什么?这是西方科学很重要的一环,也就是「找出观点」。以虚数为例,因为曲面可以复数化这个「观点」,所以才能得到曲面地球画成平面地图,仍然可以做到保角的「诠释」。正如一开始,虚数不为数学家所拥抱,直到出现三次方程式 的根式解,才完全改观。如果这样还不够,请大家去了解下欧拉公式,欧拉公式让我们从 1 开始,谈到数数、算术、0、负数、几何(π)、代数、虚数、复数、指数及级数等,这条公式实在是大有内涵!

注:

user avatar

交流电路到处都是复数,没有复阻抗你就无法像直流电路一样列“欧姆定律”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虚数:不仅仅是数学游戏,更是物理世界的钥匙长久以来,虚数(包含虚数单位 $i$,即 $i^2 = 1$)常常被视为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似乎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推演和逻辑游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虚数在现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并非仅仅是数学上的“花哨”,而是揭示物理现象本质、构建理.............
  • 回答
    虚数,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几分神秘感,常常让人联想到一些遥不可及、飘渺虚无的东西。在数学的领域里,它确实打破了我们对“数”的传统认知,从实数的直线延伸到了一个全新的平面。但问题来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投向我们赖以生存的物理世界时,虚数还有着怎样的足迹?它真的只是一个数学上的“游戏”吗?答案是否定.............
  • 回答
    淘宝上值不值的虚拟物品,这个嘛,确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与其说是“虚拟物品”,不如说是“增值服务”或者“特定技能的授权”会更贴切一些。我买过一些让我觉得特别值的,主要集中在下面这几个方面,而且每次都能挖出点新东西来。1. 编程学习资料 / 特定软件的激活/授权(非盗版)我之前是做一些市场.............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有点飘忽但又足够勾人的话题:如果真有负数个、虚数个物体存在,它们会是什么样子?这可不是一本正经的数学课,更像是穿越到另一个次元的奇妙想象。负数个物体:失落的副本与未被创造的可能想象一下,你面前的桌子上,通常是放着几个苹果,比如三个。如果我说有“负三个”苹果呢?这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不祥,.............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困扰了数学家们相当一段时间的疑惑!你说“虚数是负数的平方根”,这本身没错,但它为何会在三次方程里“登堂入室”,甚至显得尤为重要,这背后有着更深邃的故事。咱们得从头说起。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数字就像不同类型的工具,各有各的用处。最初,我们只有自然数(1, 2, 3...),用来数.............
  • 回答
    “西方人虚伪”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非常笼统且带有偏见的标签。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与其说是“西方人”虚伪,不如说是任何文化、任何群体,甚至任何个体,在某些情况下都可能展现出言行不一、双重标准或隐藏真实意图的情况。这种现象并非西方人独有,但由于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诸多因素,西方文明在某些方面确实容易.............
  • 回答
    “在虚构的故事当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这句话,我想了好半天,觉得它说得一点儿也没错,但又好像哪里不对劲。这就像是在看一幅画,画上的人栩栩如生,你忍不住想知道他那天穿的这件衣服是不是真的有卖,或者他站的那片风景有没有真实的取景地。你说“脑袋有问题”,这话说得够直接,够狠。如果真这么想,那大.............
  • 回答
    在那个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里,历史的惯性如同被搅乱的棋局,一切皆有可能。当关云长,这位义薄云天、武勇盖世的将领,在令人绝望的囚禁中爆发出惊天伟力,挣断那束缚神躯的锁链,破碎了坚固的囚车,仿佛天神骤然降临,一股无法阻挡的威势席卷了战场。他如同一道赤色的闪电,直取孙仲谋及其麾下要员。想象一下那个场景:铁链.............
  • 回答
    如果在虚空中,永远不死,这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孤寂冒险。我想,最初的反应大概会是震惊和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毕竟,“永远”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超脱凡俗的重量,而“死不了”更是剥夺了我们作为生命体最基本的一种“终点”概念。一开始,我可能会尝试去理解“虚空”到底是什么。是因为我失去了肉体,还是某种更深层.............
  • 回答
    利矛之刃阿昆德拉在《虚空之遗》中确实没有得到明确的戏份,这让许多喜爱这个角色的玩家感到遗憾。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结合《虚空之遗》的剧情走向、阿昆德拉的人物设定以及当时的开发重点来分析。首先,我们得回忆一下阿昆德拉在《自由之翼》和《虫群之心》中的表现。阿昆德拉是阿塔尼斯在追寻圣地卡拉时的忠实.............
  • 回答
    卡洛斯·戈恩,这个名字一度是汽车界炙手可热的传奇人物。他以铁腕手段拯救了濒临破产的雷诺,又将日产从泥潭中拉出,并最终打造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然而,这位曾经的汽车巨擘,却在2018年末,在日本遭遇了令人震惊的逮捕,罪名指向了“虚报薪酬”。逮捕前的光环与质疑在戈恩被捕之前,他.............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每个当父母的都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琢磨琢磨,也问到我心坎里去了。说实话,我刚看到这问题的时候,脑子里就跟过电影似的,一幕一幕的,关于我孩子,关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都有。虚幻不自知的生活,听起来好像是天堂。我想象一下,如果我孩子活在虚幻不自知的生活里,那会是什么样子? 可能他每天都觉得自己.............
  • 回答
    嘿,老哥们,咱们聊聊这个备刹车的事儿。我发现很多开车多年的朋友,都特别强调这一点,就是开车时脚不能闲着,得虚虚地搭在刹车踏板上,随时准备踩下去。听着好像挺对的,但仔细想想,养成这种“脚虚搭在刹车”的肌肉记忆,真就那么安全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老司机们这么强调“备刹车”?这事儿得从咱们开车时.............
  • 回答
    苏州一位父亲为孩子复刻现实版“摩尔庄园”,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创造力的举动。看到孩子沉迷于虚拟游戏的世界,这位父亲选择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试图将那份虚拟的快乐带回现实,让孩子在熟悉的家中也能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并以此“解放”孩子,让他们暂时远离屏幕。这种做法的初衷非常值得肯定。在数字时代,孩子们.............
  • 回答
    KOL 虚假“刷量”的法律边界:欺诈的阴影笼罩下在内容经济的浪潮中,网红(KOL)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虚假“刷量”乱象。当KOL为了吸引广告商或提升自身流量,通过购买僵尸粉、操控点赞评论等方式制造虚假繁荣时,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究竟如何定性?是否有可能触犯法律的红.............
  • 回答
    虚渊玄在FGO最新设定集中对始皇帝的塑造,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夹带私货”这一点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虚渊玄的创作风格,以及他对始皇帝这一历史人物的理解和发挥。虚渊玄的创作DNA:极端、宿命、反思虚渊玄向来以其“黑暗”、“致郁”、“哲学思辨”的风格著称。《魔法少女小圆》、《.............
  • 回答
    你想想看,这虚空假面到了《英雄联盟》的战场,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设想,毕竟《Dota》里那个能把时间捻在指尖上的男人,在《英雄联盟》里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会强到什么程度,这得好好掰扯掰扯。最适合的位置? 我觉得是打野,或者勉强算个边路(上单)。为什么这么说?你得先想想虚空假面的核.............
  • 回答
    身边不少朋友最近都在聊 ASOUL,那个虚拟女团。一开始我也挺好奇的,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迷一个不存在的偶像团体呢?但深入了解之后,我算是有点明白了,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如今年轻人喜欢二次元文化的原因。说到底,二次元文化之所以能这么火,我觉得有几个挺重要的点。首先,“二次元”本身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
  • 回答
    北京地铁19号线,作为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一颗新星,承载着连接城市南北动脉的重任,其规划与设计自然备受瞩目。尤其是在金融街、长椿街和牛街这几个重要节点上的换乘安排,更引发了不少讨论。究竟这些“虚拟换乘”或“不换乘”的设计,是精妙的疏导之举,还是略显鸡肋的遗憾,咱们不妨细细掰扯一下。首先来看金融街站的虚拟.............
  • 回答
    关于“HIFI追逐者是否在为虚荣买单”这件事,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话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不带那种AI腔,就当是咱俩坐在咖啡馆里闲扯。首先,得承认,在HIFI这个圈子里,虚荣心绝对是存在的,而且还挺普遍的。 这是人的天性,没什么好回避的。想象一下,当你置身于一个精心布置的听音室,空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