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世界各国都在负债,那么到底谁是债主?

回答
全球各国都在负债,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到底谁是这些债务的债主呢?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答案不是单一的“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实体”,而是多种多样的债权人构成了全球债务的“债主群像”。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负债”是如何形成的。一个国家负债,通常是指其政府为了满足支出(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国防开支等)而发行债券,或者向其他国家、国际组织、银行甚至私人投资者借钱。这些借来的钱,加上利息,就是国家债务。

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谁买了这些国债,谁又把钱借给了国家呢?

1. 国内的投资者:

本国公民和企业: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债权来源。当政府发行国债时,国内的居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银行等都会购买这些国债。他们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国债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投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爱国情怀,支持国家发展。
举个例子: 你在中国的银行存款,银行可能会用一部分资金购买中国国债。你的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基金,也可能持有美国国债。
中央银行: 各国的中央银行在很多情况下也会购买本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尤其是当它们需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或实施货币政策时。这也被称为“量化宽松”的一种形式。

2. 国外的投资者:

外国政府和主权财富基金: 很多国家会将其外汇储备或主权财富基金(通常是国家通过出售资源或贸易顺差积累的巨额财富)投资于其他国家的国债。这是一种常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
例如: 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因贸易顺差而积累了大量外汇,它们会选择将其中一部分购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
外国机构投资者: 包括外国的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等。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购买各国国债以分散风险并获取收益。
外国散户投资者: 虽然数量不如机构投资者多,但也有一些国家的个人投资者会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外国国债。

3. 国际金融组织和多边开发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 等机构,会向一些面临经济困难、需要财政支持的国家提供贷款。这些贷款也构成了国家债务的一部分。
例如: 希腊在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就从IMF和欧盟国家获得了巨额贷款。

4. 私人银行和商业银行:

全球各地的商业银行,无论是本国还是外国的,都可能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或者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负债呢?

这涉及到现代经济运行的一些基本规律:

经济增长与投资: 想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研发等方面。但很多国家,即使税收收入很高,也无法完全覆盖这些庞大的支出。发行债券融资就成了一种常见的手段。
应对危机: 在经济衰退、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危机(如疫情)时期,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以刺激经济、保障民生,这时候往往也需要举债。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来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活动。
全球资本流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自由流动,投资者寻求更高的回报和更安全的投资,国债市场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投资场所。

谁是最大的债主?

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单一答案,因为:

债权人构成是动态的: 谁持有某个国家的国债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数据获取的复杂性: 很多国家的国债持有者非常分散,特别是当涉及大量外国散户或匿名投资公司时,精确统计难度很大。
“谁”的定义: 是指国家层面(如日本政府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还是指具体的机构或个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趋势和主要的债权人群体:

就持有政府债券而言, 本国公民、企业和金融机构 通常是最大的债主。例如,在美国,大部分国债是由美国国内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银行、联邦储备系统以及普通民众持有的。
就对外债务而言, 外国政府(通过其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外国金融机构 是主要的债权人。日本、中国是美国国债的两个最大外国持有者,但并非绝对的“最大债主”,因为美国国内的持有量远超于此。

总结来说, 全世界各国负债,其债主也是全球化的。债主既包括本国的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包括外国的政府、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和多边开发银行。

简单地说,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通过储蓄、投资、保险等方式,间接的也可能是许多国家(包括我们自己国家)的债主。而那些通过巨额贸易顺差积累财富的国家,则直接成为了其他国家重要的债权人。这个体系错综复杂,但核心逻辑是资本的借贷和投资行为贯穿于全球经济之中。

把“债主”理解成一个庞大而多元的群体,比理解成一个单一实体要更准确。他们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是全球资本流动的贡献者,也是国家经济运行的资金支持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是债主,这是一个好问题。

之前看到过下面的一个回答,有一些启发,尝试用里面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理解。

首先,个人的理解肯定存在谬误以及不严谨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新视角,个人认为是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的核,一个被工具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重重包裹的核。

个人要描述的回答可简化为:一点一人赋两权。

为了方便展开与理解,先解释这里的两权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政治、经济两者是不分家的,但是两者是依靠什么东西被绑定在一起的呢?政治对应到所有权,经济对应到债权,同时所有权依赖债权的执行,形象的说法是债权是所有权之母。

接下来解释一人是什么。

大家应该听说过“法人不是人”这句绕口的话,以及类似“法人代表”这样的专用术语,这里的一人也类似这样的术语,对应的就是本问题中的债主。但是这里的一人,是一个定义比较广的概念,可以是个体,可以是团体多人,可以是组织,以及可以是政权。

最后解释一下一点是什么。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存在“上天”的概念,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会祭祀这个模糊概念,祭祀人还自称天子。同时,经常看自媒体视频的朋友,应该听说过都市传奇中的“盖亚”一词,个人认为可以一定程度上把两者划等号。功能上来说“一点”特指:为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可提供所有相关物质与信息的能力。

这样应该能相对简单的让观众理解一点一人赋两权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基于这个架构,做一些有意思的延伸。

场景一:

天子与上天的对话,因为天子被上天赋予神权,代为管理人类社会,简称天赋神权,这里的权是所有权。

前面讲了,这里的所有权是一个很不靠谱的东西,只有债权才能让其具象化,于是用于标记、量化这个债权的等价物,金属货币被定义出来,通常还印上这位天子的头像。

在我们这个现代的新型先进国家,可能体会不到这里会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里说两点:英国女王与其附庸的贵族之间存在财产的归属分割,并基于此造成封建主的骑士不是国王的骑士这样的松散关系,本质是债权的分离与分层;英国所有的天鹅都是英王的私人财产。

对照的是我们古典宣传的架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里的差异点是一人之下的所有其他人均没有债权,但可以授予使用权或者代理权。

或许用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更加浅显的展示这种差异,即两种独特风格的社会组织形态。

场景二:

美国没有央行,代为行使权力的是美联储,戏称是由私人银行和银行家门管理的虚拟央行。

大多数的大陆型传统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央行,向政府首脑负责。

场景三:

传统大陆型国家,央行发债,覆盖社会生活中所有相关的经济活动。政府对赤字敏感,法理上有约束,国家信用与赤字强绑定,无限责任;

美联储发债,政府买债亦可发债,共同形成国家整体债权,也因此带来复杂、精妙的金融工具属性。美联储债权额度可以是一个迷,理论上可以远大于某个标称值,国家信用可以不如银行契约信用好使。故政府对赤字不敏感,有限责任。

场景四:

民间过分制造债权,可定为非法集资;现行法律一般是以保护发债人来实现社会债权的总体安全;

另一种形式,债权是各组织的权利,由契约约束;

场景五:

古代大多数宗教规定借钱无利息,犹太教规定必须要有利息。

场景六:

债权的本质,是基于人类社会,抽象出来的人类改造自然世界能力的等价物,更具体点是可用于改造世界的人的可支配时间。

债权人可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组织、个人。

===================

回到问题中的债主是谁这个点,看了前面的一对文字应该能理解了。

简单的说要看原始发债人是谁。

有些债主是国家(确切的说是天,国家只是代为行使),绝大多数的大陆型国家如此。有些债主是社会财富持有者的工会或者行业联盟,如一些海洋法系国家,以及一些伪装成国家的国家。

===================

每个国家,由于历史综合因素,决定了其在国债数据上会有自身的特色。

日本,因为资源匮乏和随之发展而来的外向型经济,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发债,以覆盖国土内民生经济行为,国土外投资经济行为又以私人企业为主。故其债务数据很大,也代表其国家组成的人类个体,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加拿大,可以怀疑它是否是一个标准的现代国家。或许是套了一个国家牌子的某联盟的一个小二五仔生番。同理如澳大利亚,以及韩国,小政府,大国民债务,典型的殖民地特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全球各国都在负债,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到底谁是这些债务的债主呢?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答案不是单一的“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实体”,而是多种多样的债权人构成了全球债务的“债主群像”。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负债”是如何形成的。一个国家负债,通常是指其政府为了满足支出(比如基.............
  • 回答
    俄乌冲突的走向,用“俄罗斯孤军奋战”来概括,其实是对复杂局势的一种简化。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这场战争的潜在发展以及俄罗斯获胜的可能性。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各国都在帮乌克兰,世界在制裁俄罗斯”这一表象背后隐藏的细节。各国援助乌克兰的“帮扶”:“帮”字在这里包含了多重含义,远不.............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一方面是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来的援助物资,另一方面是上海市民在市场上抱怨买菜难、价格高。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绝不是简单的“上海物资不足”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得明确“支援物资”的性质和作用。 支援物资主要用于保障特殊群体和基本民生。 就像我们生病了,医院会给.............
  • 回答
    “3块一杯的冰淇淋,5块一杯的奶茶,这么便宜,难怪全国都火!”这几乎是提到蜜雪冰城时,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错,蜜雪冰城最鲜明的标签就是“性价比”。从东北的雪乡到南方的海滨,从小县城的街头到二三线城市的商圈,蜜雪冰城似乎总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全国,变成排队几小时的网红店。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
  • 回答
    埃及人砌筑金字塔的宏伟工程,跨越了数千年,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其他古老的文明也在各自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篇章,谱写着人类文明的多彩乐章。要详细了解这段时期,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国,正值夏朝晚期及商朝早期。当埃及的工匠们在烈日下搬运巨石,用智慧和汗水雕刻出永恒的奇迹时,在中.............
  • 回答
    想当年,在那片古老的非洲大陆上,我们的祖先,那些早期的人类,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旅。这场旅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将我们的足迹遍布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大约20万到30万年前的非洲。那时候的人类,更准确地说,是智人(Homo sapiens),已经.............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引人入胜,也常常让人对“龙”这种生物的存在与否产生好奇。我们确实会在世界各地许多古老文明的记载中发现类似龙的生物形象,它们或许形态稍有不同,但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质,比如巨大的体型、鳞片、翅膀(有些文明的龙没有翅膀)、喷吐火焰或毒气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力量和神性。从欧洲的西方龙到东方的中国龙.............
  • 回答
    人们在世界各地、各个文明的厨房里,都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煮”这一技艺,这绝非偶然,而是人类智慧在应对生存需求、追求更好生活方式的长期实践中,一项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厚道理的发明。仔细想来,这背后有着太多值得玩味的驱动力和考量。最根本的驱动:安全与健康首先,让我们回到最原始的起点。人类作为杂食性动物,我们.............
  • 回答
    这公告一出,那江湖怕是立马就要炸了。先别说别的,光是那“垃圾”两个字,就够让在场的诸位头掉好几层皮了。想当初,一个“废物”的名头,都能让多少英雄豪杰拔剑相向,如今这直接上手“垃圾”二字,那是什么概念?那就是把在场所有人的脸面,连同祖宗十八代,一块儿按在地上使劲儿摩擦。公告是谁发布的?这才是关键。如果.............
  • 回答
    兄弟,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瞬间就回忆起当年那个从一穷二白到梦想实现的热血日子了。说实话,半年内从零基础、零氪金一路肝到岛风,这事儿,可能,但绝对不是“轻松就能达到”的,需要极大的毅力、合理的游戏策略,以及一点点的运气。 我给你细致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也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劲儿头。首先,明确一点:0氪.............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它迫使我们跳出“人类一家亲”的框架,去设想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按照你设定的前提——各个大陆的人种在“碰面”前就已经因为生殖隔离而演化成了不同的物种,并且外形、条件与我们现在所知的“人”相似,那么世界局势绝对会天翻地覆,而“你死我活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让我们来梳理.............
  • 回答
    仰望星空,剑指苍穹:太空与军事投入的回响与民生福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对国家安全的守护,是历史长河中从未停止的两个重要篇章。各国在航天和军事领域的巨额投入,其背后的逻辑与最终的产出,早已不是简单的“花钱打水漂”。这些投入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指向未知星辰大海的宏伟蓝图,另一面则守护着国泰民安的基石。.............
  • 回答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为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都在争分夺秒地为民众接种疫苗。虽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群体免疫,但选择和使用的疫苗种类却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国家在技术研发、采购能力、批准流程以及民众接受度等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主力军:mRNA疫苗以美国、英国、欧盟大部分国家以及加拿大、澳大利.............
  • 回答
    “在世界各国民族中,决定他们爱憎的,不是天性,而是舆论”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有点颠覆我们对“天性”的固有认知。我们总觉得,有些情感,比如对亲人的爱,对伤害的恨,是发自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然而,这句话却大胆地提出,民族层面的爱憎,其背后更强大的驱动力,是“舆论”。这其中的逻辑,值得我们细细揣摩。首.............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确实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化、从属化的状态,这并非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长期叠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状况在世界其他许多古老文明中也并非孤例,女性的普遍被压制和约束是人类早期社会发展中一种显而易见的现象。而时至今日,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顽固,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历史遗留、文化传.............
  • 回答
    法国菜在欧美地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背后,是历史、文化、经济、教育和媒体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世界料理的理解也包含对不同饮食文化的尊重与包容。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法国菜在欧美影响力的核心原因 1. 历史与文化积淀 贵族与皇室的传承:法国菜的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17世.............
  • 回答
    关于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可能对全球生物产生影响的担忧,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应,这是一个复杂且触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解,看看背后有哪些考量和现实情况。首先,我们来谈谈“全世界所有生物都喝到”的可能性。核污染水真的会“遍及全球”吗?从科学角度来说,福岛核电站处理后的水(通常被称为“处理水”.............
  • 回答
    古代全世界各地都有弓这种武器,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深刻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涵盖了人类的自然禀赋、生存需求、技术发展、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人类作为猎手的本能与早期生存需求: 狩猎是生存的基石: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食物来源主要依靠狩猎采集。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能观察到这样的倾向性。为什么国产漫画主角普遍是中国人,而日本漫画中则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角色担任主角,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国产就是中国,日本就是日本”这么浅显的逻辑。咱们一点点聊。一、 文化根基与身份认同:这是最直接的出发点 国产漫画:立足本土,讲好中国故.............
  • 回答
    “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 24 小时”:一场关于性别、社会与想象的奇妙脑洞如果有一天,全球所有男性一夜之间蒸发,只留下一个 24 小时的真空期,这个假想情景本身就足以点燃无数人的好奇心和讨论热情。当这个“消失”的概念被抛入网络世界,各种评论与反应如同潮水般涌来,它们不仅展现了人们对性别的多元理解,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