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全国各地都在支援物资给上海,上海人民买到的菜还那么贵?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一方面是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来的援助物资,另一方面是上海市民在市场上抱怨买菜难、价格高。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绝不是简单的“上海物资不足”就能解释的。

首先,我们得明确“支援物资”的性质和作用。

支援物资主要用于保障特殊群体和基本民生。 就像我们生病了,医院会给我们输液、用药,但我们自己买饭吃还是得花钱一样。全国各地送来的大量物资,比如蔬菜、肉类、方便面、牛奶等等,绝大多数是政府调配、企业捐赠,它们主要目标是:
保障上海最需要的群体: 医护人员、一线防疫人员、养老院老人、集中隔离点人员、医院病人等。他们的物资供给是优先保障的。
提供基础生活保障: 一部分物资会通过各种渠道分发给普通居民,特别是那些社区封闭时间长、买菜渠道完全中断的区域。
稳定市场预期: 大规模的物资调动本身就是一种信号,告诉大家国家在支持上海,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支援物资并非“免费送入每家每户的冰箱”。 这些物资从生产地到上海,再到分发到各个区、街道、居委,再到最终送到市民手中,中间有一个庞大的、尤其是在疫情封控期间极其不顺畅的物流和分配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力、车辆、场地,以及协调管理。

那么,为什么自己买的菜反而贵呢?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环节和现实情况:

1. 物流中断与成本激增:
“最后一公里”的困境: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疫情封控导致了大量区域性的核酸检测、健康码查验、通行证限制,快递员、外卖员、司机们很难在城市内自由流动。即使有通行证,也面临着反复检测、隔离的风险。
运输成本的几何级增长: 为了将物资(无论是支援的还是商家自己采购的)送到封控小区,需要有专用的车辆、司机、以及在小区门口进行消杀和对接的人员。这些人员的成本、车辆的成本、额外的防疫成本,都必然会转嫁到最终的菜价上。
人力成本的飙升: 平时我们习惯了便捷的配送,但现在,那些愿意冒着风险、承担隔离风险去送货的人,他们的劳动价值和风险溢价是极高的。从司机到小区门口的志愿者或工作人员,他们的付出是需要被补偿的。
冷链物流的挑战: 保障生鲜食品的新鲜度需要冷链,而在封控状态下,冷链车辆的进出、卸货、储存都变得异常困难和高成本。

2. 市场供需关系扭曲:
需求端: 尽管有支援物资,但毕竟有限,且分配需要时间。大部分居民在家隔离,日常的烹饪需求依然存在,而且由于长时间居家,大家对新鲜蔬菜和肉类的需求反而可能增加。当社区团购或小范围的线上销售重新开放时,需求会瞬间集中爆发。
供给端: 许多原本的菜市场、超市也无法正常营业,或者运营规模大幅缩减。一些商超的供应商、配送人员也可能受到封控影响。商家想要拿到货,也需要克服上述物流困难,而且他们也面临着积压的风险,所以会在进货价上抬高,或者在销售价上提高以覆盖风险和高昂的运输成本。
少数商家和黄牛的囤积居奇: 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总会有一些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和物流的瓶颈,囤积商品,然后以远超正常的价格出售,从中牟取暴利。这虽然是少数行为,但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会非常负面。

3. 支援物资与市场化供应的分离:
支援物资主要通过计划性、组织性渠道流通。 它们不是直接放在菜市场由市民自由选择购买的。它们更多是通过政府调配、街道分发、或者与部分大型超市合作推出“平价套餐”。
市民自己购买的菜,更多是通过残存的市场化渠道。 比如一些仍在运营的线上平台、社区团购、或者极少数允许营业的线下点位。这些渠道,正是受制于上述物流和人力成本上涨影响最直接的部分。

举个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平时一辆卡车从江苏某个农场拉一车菜到上海,全程高速,成本大概是X元。现在因为封控,这辆卡车需要提前申请通行证,司机需要做核酸,到了上海某个仓库还需要消杀,然后可能要转交给几个小车,再由志愿者送到小区门口,每一个环节都增加了时间、人力和防疫成本。那么,这一车菜的综合成本就可能从X元变成了3X、5X甚至更高。如果这辆车最终只能把菜卖给少数几家还能运转的商超或平台,那么他们为了覆盖这个高昂的成本和潜在风险,自然会把价格提高。

总结一下:

全国支援的物资是杯水车薪,但对于稳定大局、保障最基本需求至关重要。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日常市场化供应的顺畅。而上海在封控期间遇到的菜价上涨,主要是因为:

物流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失灵,运输和配送成本呈指数级增长。
市场供需关系被严重扭曲,供给受阻而需求依然旺盛。
部分环节存在人为的囤积居奇现象。

所以,即使有全国支援,普通市民在市场上自己购买的菜,由于要承担这些极端条件下的高昂成本,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就像一场突发的、剧烈的“供给侧休克”,再多的外部输血也需要时间来疏通全身的血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想到不到一天瞬间过千赞了 说明大家真的对上海的怨气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我要先声明一下 这篇文章是一位中国公民 对于政府机关办事不力的合理吐槽

首先 我是一个爱国的中国公民 跟那些吃里扒外的闸种不一样

恨国党 1450 那些用户名就带着内涵整个国家的人 建议还是绕着走 看到你们真的晦气


如果这次之后上海官场没有大震动

领导没有被撸下去几个

是平不了民愤的


你很难想象

2022年

堂堂中国金融中心

竟然需要民众自己去抢菜而且还抢不到

基本温饱解决不了你还当啥金融中心啊

全国那么多物资无偿援助竟然会变成标价的产品

就这点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那些上面人整天啥事没干净糊弄中央是吧

而且有理由怀疑是不是某个部分被人渗透了

广州紧张过 深圳也紧张过

但是都没像上海这样 近乎崩盘的情况


几个月前 看了一篇文章

里面其中一句话真的很感动到我

“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生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上海的政府机关人员乃至全国的机关人员

都应该铭记这句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一方面是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来的援助物资,另一方面是上海市民在市场上抱怨买菜难、价格高。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绝不是简单的“上海物资不足”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得明确“支援物资”的性质和作用。 支援物资主要用于保障特殊群体和基本民生。 就像我们生病了,医院会给.............
  • 回答
    “3块一杯的冰淇淋,5块一杯的奶茶,这么便宜,难怪全国都火!”这几乎是提到蜜雪冰城时,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错,蜜雪冰城最鲜明的标签就是“性价比”。从东北的雪乡到南方的海滨,从小县城的街头到二三线城市的商圈,蜜雪冰城似乎总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全国,变成排队几小时的网红店。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
  • 回答
    淮扬菜,这中国饮食版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其精细的刀工、讲究的选材、温润的口味,以及对时令食材的极致运用,被列为四大菜系之一,地位显赫。然而,当我们漫步于神州大地,尤其是在非淮扬菜发源地之外的城市,想要寻觅一家地道的淮扬菜馆,却常常感到比想象中要困难一些。这并非是因为淮扬菜不被大众喜爱,恰恰相反,许.............
  • 回答
    关于“曾经全国到处都是大量的河南人,现在全国各地河南人却不多了”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曾经全国到处都是大量的河南人”这个说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夸张成分或者信息来源的偏差,但河南作为中国人口大省,其劳动力输出和人口迁移确实有过非常显著的时期。而“现在全国各地河南人却不多了”则是一.............
  • 回答
    “全国各地都很少见到山东省的打工人”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观察,可能包含了多种原因和复杂性。虽然山东省的人口基数庞大,理论上应该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出,但“少见”这种感觉,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 山东籍打工人的就业特点: 就近就业与区域内流动为主: 山东省本身是一个经济体量较大、工业和服.............
  • 回答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面食文化,每一碗面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积淀。要说全国各地的特色面食,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过,我可以挑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给你好好讲讲。北方的硬朗与实在: 北京炸酱面: 这可是北京人过日子的一绝。那酱是灵魂,选用黄豆酱和甜面酱按比例混合,配上五花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医院的分科太细,搞得看病像“拆零件”一样,而身体明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呢?问题根源:医学发展的路径选择打个比方,你想想古代神医华佗,他能给曹操刮骨疗毒,还能缝合伤口,那简直就是个“全能选手”。可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知识量爆炸式增长,每个领.............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小巧灵活的三轮、四轮载客车辆穿梭于大街小巷,它们是城市脉络中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而对于这些承载着无数市民出行梦想的“小家伙们”,各地人民总能别出心裁地给它们起上响亮又亲切的绰号。这些名字,不仅仅是简单的代号,更承载着地域的特色、历史的印记,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让我们一同走.............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空姐开豪车、穿戴奢侈品,出入高级餐厅,但又选择继续当空姐”的疑问,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现象。需要澄清的是,并非所有空姐都如此,但确实有一部分会展现出这样的生活方式,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空乘这份职业本身的特点。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特的平台,让从业者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确实挺值得聊聊。海口取消高速收费站这件事儿,说起来挺新鲜,但放到全国来看,就像海边的一朵浪花,虽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要说它能掀起多大的巨浪,让全国都跟着效仿,这事儿可就复杂多了。咱们得先明白,高速公路收费这事儿,它不是随随便便定下的规矩。在咱们国家,修路这事儿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一修.............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涉及到语言学里挺核心的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说“方言”,很多时候是指同一个“语言”下的不同“变体”或“次方言”。但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的“方言”就是一门“语言”呢?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是不是语言”就能一概而论的。首先,得明白“语言”和“方言”在学术上的界定,这本身就.............
  • 回答
    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武昌新军一声炮响,仿佛打开了沉寂已久的潘多拉魔盒,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廷统治,一时间“独立”的旗帜在各地高高飘扬。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中,北部的河南却显得异常沉寂,似乎被这股革命的风暴所遗漏。这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地方势力格局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了.............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选择的核心矛盾。一边是理想ONE的热销和用户口碑,另一边却是全球主流车企似乎对增程式技术“敬而远之”。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而且远不是一句“增程式不好”就能概括的。理想ONE为什么能“说得这么好”?首先,我们得承认理想ONE在很多方面确实.............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这些在射击和狩猎时能帮我们看得更准的“眼睛”们。别担心,我尽量说得接地气,让你能明白这都是些啥玩意儿,以及它们各自的“脾气”好不好。 1. 红点式瞄准镜 (Red Dot Sight)这是个啥?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你的枪口前方,有一个装着红色“小点点”的镜片。当你瞄准时,这个红点会神奇地.............
  • 回答
    有些美食,虽然被冠以“当地特色”的名号,但细究起来,却发现真正的食客寥寥无几,甚至很多当地人提起,也只是付之一笑,或者摇摇头说“那是给外地人吃的”。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变迁,以及人们口味的演进。1. 浙江丽水——问茶(一种点心)丽水,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著称,而“问茶”这个名字,听起来就.............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对来历不明妇女儿童进行彻底排查的建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其影响也相当广泛和深远。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建议的初衷与合理性首先,理解代表提出此建议的初衷非常重要。普遍认为,这一建议可能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这是最.............
  • 回答
    董卓死后,汉献帝之所以未能直接下令全国统一并避免各地战乱,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当时的政治格局、权力真空、地方势力、以及汉献帝自身地位的脆弱性。这绝非一个简单的“下令”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权力的真空与各方势力争夺 董卓之死是混乱的开端: 董.............
  • 回答
    关于温州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在除湖北省之外的城市中位居全国前列,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首先,温州与湖北地区之间紧密的经济和人员往来是疫情早期扩散的重要基础。在疫情爆发初期,许多温州人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与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有着频繁的人员流动。当武汉出现疫情时,这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实话,我身边不少打野球的朋友,那身手,在咱们业余圈子里绝对是顶尖的,什么胯下运球、背后传球、甚至是一些花里胡哨的欧洲步,玩得那叫一个溜。你说的“能做NBA各个动作的业余球员,全国遍地”,这个说法其实不夸张。咱们业余篮球的普及程度太高了,只要有场地、有球,就能练。而且现在网络发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