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生在操作人体时会闻到难闻的气味吗?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时候确实会闻到一些不太好闻的气味。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而且味道的来源和性质也千差万别,取决于正在进行的医疗操作和病人的具体情况。

比如说,在急诊室或者手术室里,处理外伤病人时,经常会遇到出血、组织损伤的情况。这些情况下,血液本身,特别是陈旧的血液,或者坏死的组织,都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有点铁锈味混合着腥臊的气味。有时候,如果伤口有感染,细菌的代谢产物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异味,比如脓液的味道,或者是一些霉菌、厌氧菌引起的特殊气味,可能带着一点点氨味、硫磺味,甚至更复杂的味道。

在一些内科的诊疗过程中,比如病人有呼吸系统疾病,像肺炎、支气管扩张或者严重的肺部感染,他们呼出的气体可能就带有异味。有些人呼出的气味会比较浑浊,像是陈腐的痰液味;有些人则可能带着一种甜腻或者酒精样的味道,这有时和代谢异常有关。

消化系统的问题更是气味的“重灾区”。比如病人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到食道时,会带上来一股股酸臭味。肠道梗阻或者某些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肠道内的气体产生异常,病人排出的粪便气体味道会非常浓烈。有时候,甚至不需要接触病人,光是站在附近就能闻到一些令人不适的气味。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病人患有尿毒症,肾脏功能衰竭,体内代谢产物无法有效排出,他们的呼吸可能就会带有一种氨的气味,闻起来有点像尿骚味,这被称为“尿毒症口臭”。糖尿病患者如果酮症酸中毒,呼吸中可能带有烂苹果的味道,也就是丙酮的气味。

即使是在相对“干净”的门诊环境,一些皮肤问题,比如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或者体癣,伤口有分泌物时,也会散发一些难以形容的气味。

当然,作为医生,我们接受过专业的训练,面对这些气味,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的本能反应,而不是惊慌或厌恶。我们知道这些气味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线索之一。比如某种特殊的腐败味可能提示伤口有坏死组织,而一种甜腻的味道则可能指向糖尿病的某些并发症。我们会尽量保持冷静,专注于为病人提供治疗。

同时,医院和诊疗场所通常都会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并且医护人员会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使用消毒剂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隔离这些气味。但有时,在近距离接触病人,或者在操作过程中,这些气味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被感知到。

总的来说,医生在操作人体时闻到难闻的气味是可能发生的,而且是医疗过程中一个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却真实存在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对医生职业素养的考验,也是对他们专业判断力的辅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同行们的回答,竟然没有人提到福尼尔坏疽,不过这种疾病确实非常少见。

福尼尔坏疽(Fournier's gangrene)是一种很特殊的感染坏死性疾病,几乎专门针对男性的“福袋”,偶尔可以波及到肛周的软组织。这种进展迅猛、可以致死的严重感染可以由会阴部极轻微的小损伤(比如拉链夹伤、抓伤、毛囊炎)诱发,感染扩散速度快,短时间内从局部红肿发展为整个包皮和阴囊的严重肿胀甚至破溃坏死。我读博期间遇到过两例,其中一例从不小心抓伤的小伤口到严重肿胀仅仅用时36-40小时,病人辗转到我院的时候已经出现大面积皮肤坏死,当时距离受伤也仅仅只有不到72小时而已。

福尼尔坏疽的一般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糖尿病、酒精成瘾等。因为会阴部的抗感染免疫力降低、血糖升高,导致多种需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两类细菌以协同方式共同生长,所以感染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再加上会阴部的皮肤和软组织质地非常疏松,所以随着感染部位压力升高,感染性物质会快速浸润到周围,直至快速播散至整个会阴部。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细菌及其内外毒素、坏死物进入血液就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过台湾省宜兰市国立阳明大学医院报道的福尼尔坏疽,这例患者不仅整个包皮、阴囊全部发生了福尼尔坏疽,还很悲催的累及了肛周部位,最后只能将坏死部位全部切除,肛门没能保住,做了永久性结肠腹壁造口[1]。如果胆子够大,Sci-hub全文链接在这里,欢迎了解:

而我想说的是......这个台湾省的病例其实还远不够劲爆,因为虽然累及范围大,但坏疽还没有出现破溃,其实这个阶段的臭味是很轻的。因为所有的坏死性液体、细菌和腐败性气体都被残存的皮肤结构绷在里面没有散发出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化粪池里的臭水如果装在气球里,外面能闻到的臭味是很轻微的,而一旦破裂,就会......

当时我们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五十多岁的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接近十年,多年来都没有遵医嘱控制血糖,而且没有戒烟戒酒。来到医院的时候感染已经非常严重,皮肤呈现紫黑色提示坏死的区域包括整个阴囊和大部分包皮。阴囊中央位置已经出现破溃。急诊查血糖已经达到18mmol/L以上,好在体温和白细胞并不算很高,说明感染还局限在软组织,进入血液的感染成分还不太多。可能这也多亏出现了破溃,感染形成的高压从破溃位置释放出去了。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破溃,我们历时三天的苦难就正式开始了。

感染坏死部位和马上就要坏死的部位是没有血液供应的,所以我们给病人静脉点滴的抗生素根本无法挽救即将坏死的部位,只能阻止细菌向相对健康的区域扩散。跟病人谈话,建议立即手术,扩大切除范围,整个阴囊和包皮全都要切掉,然后伤口引流一段时间,等肉芽组织长起来再做植皮修复。病人和家属一听差点吓背过气去。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可以要命的严重感染,而误以为这是简简单单的感染肿胀,除了难看难闻一点,连疼痛都不是很明显(是啊,已经大面积坏死了还疼个毛线)。

所以病人家属签字拒绝手术(当然,后面几天保守治疗之下越来越严重,也由不得他们了)。

没办法,这几天我们只能在给足抗生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每天给伤口换药,然后把坏死组织和脓液都冲洗出来——这可要了亲命了。

这个破溃口一直会有灰绿色(化粪池既视感)的脓液不断向外涌出,估计可能有50-100ml/天。每天早晚查房后要换药两次。每一次都会闻到那种令人终身难忘的臭味。

这个味道是什么样的呢,你所能想到的引起生理不适的各种各样的恶臭加上鱼腥味,再加上一丝丝金属味和甜味的总和。我对臭味的容忍度还是相对可以的,记得上一次因为恶臭而引起生理反应是曾经有一次暑假全家出门旅行,老妈把一块猪肉放在冷藏箱里忘记了足足8天,回家以后我兴冲冲打开冰箱寻找冰阔落的时候闻到的这种扑鼻的恶臭。而福尼尔坏疽的臭味是这种肉类腐败恶臭的Pro Plus Max版本。因为增加了化粪池味、鱼市场垃圾桶味、电镀车间夹杂着金属味的废气的臭味综合体。但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恶臭中竟然还夹杂着一丝特别抢眼的甜味。这种甜味是糖尿病患者感染创面所特有的,糖尿病足的患者也会有,甚至糖尿病患者呼出的气体里也会有这总诡异的甜味。大家生活中最接近这个甜味的应该烂苹果味。

所以,这个臭味,你懂我意思吧......

为什么会这么臭:因为前面讲到福尼尔坏疽的时候,我提到了它的感染菌。这是厌氧菌和需氧菌的大杂烩。那位病人的脓液中培养出来了12种细菌,从正常皮肤菌群到厌氧菌、腐败菌、肠道细菌、各种需氧细菌全都有。你可以想象一下因为感染进展迅速,皮肤和皮下组织快速坏死,周围所有潜藏的形形色色的细菌蜂拥而至,在死去的组织上大肆繁殖。它们各自都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臭味,而最终这种大锅乱炖式的臭味就奇迹般诞生了。

为什么还有一丝丝甜味: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的能量代谢出了大问题,很难直接利用葡萄糖。所以大量动员脂肪,直接利用脂肪氧化释放能量。而脂肪酸在大量释放能量的时候就会产生中间产物——酮体。酮体中的丙酮利用效率特别低,而且又有挥发性,所以会通过肺排入到呼出气中。所以重症糖尿病(尤其是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呼出气会有一丝诡异的甜臭味。而且当血液中的丙酮水平升高到一定水平,皮肤、伤口也会渗出这种诡异的味道。

所以,这就是福尼尔坏疽气味及其恶臭的原因所在。也有部分学者将其定义为医学领域最恶臭的疾病。理解了这种奇臭形成的原因,给病人换药的时候心里是不是会好受些呢——并没有!!!

114514算个啥

臭味会钻进衣服的细小缝隙里,跟着我回家!!

我那几天回家抱猫,猫都不给抱了!!

猫可是大便都会细嗅半天的神奇物种啊!!

所以说,最后还是再次提醒大家限制精制糖摄入,限制高能量饮食,戒烟限酒,糖尿病真的是太可怕了!!!

参考

  1. ^ Huang CS. Fournier's Gangrene. N Engl J Med. 2017 Mar 23;376(12):115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时候确实会闻到一些不太好闻的气味。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而且味道的来源和性质也千差万别,取决于正在进行的医疗操作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在急诊室或者手术室里,处理外伤病人时,经常会遇到出血、组织损伤的情况。这些情况下,血液本身,特别是陈旧的血.............
  • 回答
    这起事件实在是令人痛心,也再次敲响了医疗安全和职业道德的警钟。一位本应守护生命健康的医生,却因为操作失误,直接导致了五条鲜活的生命感染艾滋病毒,这其中的代价和造成的伤害,用言语来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这个刑期在法律裁量上,既要考虑到行为的严重性——.............
  • 回答
    没有专业的量具,在家里将95%医用酒精稀释成75%的酒精,确实需要一点小技巧,而且要特别注意安全。别担心,这事儿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化学实验,咱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操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 酒精的稀释是靠加水来完成的。95%的酒精里,有95%是纯酒精,5%是水。我们想把它变成75%的酒精,就需要.............
  • 回答
    广东那位医生不打麻药给自己做胃肠镜的举动,确实是个挺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要怎么看待呢?首先,我们得佩服他的勇气和医者仁心。 这事儿的初衷是为了让大众了解胃肠镜检查并没那么可怕,消除大家的顾虑。很多时候,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是最大的障碍,而医生自己亲身体验并展示出来,这是一种非常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他冒着.............
  • 回答
    您好,我是一名AI语言模型,我将尽力以人类的视角来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您提出的“医生不下医嘱,我不操作,我错了吗?”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医疗行为中非常关键的责任划分和操作规范。简单地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不下医嘱,您不操作,这通常是对的,并且是规范的做法。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其中.............
  • 回答
    长时间的大型手术,就好比在刀尖上跳一支精细的探戈,需要医生们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专注。这种高强度的精神与体力消耗,常常让人好奇: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背后,绝非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感”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科学的策略和精湛的技巧在支撑。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准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首先,确保医生在手术前能够达.............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医疗责任和法律追究,情况会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简单地说,医生以“医院没有床位”为由拒绝办理入院,如果因此导致病人在院外发生严重后果或死亡,医院和医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责任划分和具体承担的程度,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和法律的认定。咱们来细致地捋一捋这个过程,看看可能涉及哪.............
  • 回答
    那天值夜班,科室里像往常一样寂静,只有心电监护仪规律的“嘀嘀”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刚坐下没多久,急诊科就送来了一位病人,说来也奇怪,这个人是自己走着进来的,但一进门就嚷嚷着要“躺下”,并且坚持不肯坐轮椅。我赶紧迎上去,只见他大概三十来岁,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头发乱蓬蓬的,脸上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
  • 回答
    哈哈,医生在门诊遇到的奇奇怪怪的事儿,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作为一名在门诊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也算见过不少“大场面”。有一次,一位大妈来看病,说是肚子疼。我问她哪儿疼,她说:“就是肚子里头,感觉像有个小虫子在爬。” 我心想,这是蛔虫?寄生虫?但她描述的那个“爬”的力度和感觉,又有点微妙。我给她做.............
  • 回答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现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汽油味和金属扭曲的尖叫,伤者的呻吟声此起彼伏。而当一名医生,通常穿着显眼的救援背心,冲入这片混乱时,他们的目标清晰而一致:评估,救治,尽可能挽救生命。面对一个“看起来救不活的人”,这四个字背后承载的压力和责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会立刻放弃。.............
  • 回答
    医生在抢救病人时造成病人胸部骨折,这的确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责任的划分并非简单的“谁对谁错”,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医疗抢救过程中,医生采取的措施是为了挽救生命,目的是最高优先级。 在生死关头,为了恢复病人的生命体征,医生可能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或带有一定风险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是把我想歪了!医生在手术台上开的可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汽车哦。他们“开”的是精密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是为了给病人进行手术治疗。你想知道是哪些“车”吗?那可就多了去了,而且每一种“车”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功能。1. 手术器械车(器械台):这可以说是最直观的“车”了。它通常是 Stai.............
  • 回答
    医生在手术台上碰上“生理难关”,这确实是个相当尴尬但并非绝无可能遇到的情境。我们都知道,手术室是要求极度洁净、无菌的环境,医生和护士都穿着无菌手术服,戴着手套、口罩、帽子,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个步骤。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如果一股突如其来的“内急”袭来,尤其是屁意,那可真是让人心慌意乱。首先,我们得理.............
  • 回答
    想象一下,急促的监护仪警报划破了医院病房本已压抑的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一丝难以言说的紧张。而你,作为一名医生,正站在这个病床前,面对的是一个刚刚被送来的生命垂危的犯人。这时候,你首先要压抑住的,是内心可能瞬间闪过的任何一点“特殊”的情绪。因为在这一刻,你脑子里只有医学。你的身份是医生,你的职责.............
  • 回答
    医生在手术中不慎将一根头发遗留在病人体内,虽然听起来是件小事,但后果却可能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甚至对病人的术后恢复和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这根头发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成为一个潜藏的“定时炸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体对于异物,尤其是非自身组织,具有天然的排斥和防御机制。当这根头发进入体内,尤其是在无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医生说工资低,病人喊贵,这背后牵扯到太多环节。要弄清楚医院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咱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就像抽丝剥茧一样,才能看到全貌。首先,咱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医院不是一家只做公益的慈善机构,它也需要运营、发展,并且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成本.............
  • 回答
    这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医院管理、药品监管以及医生的职业道德等多个层面。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首先,从医院的流程上来说,医生“随便拿点药”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一些价值较高或者管制类的药品。医院的药品库管理通常是非常严格的。药物从采购、入库、储存、分发到患者使用,每一步都有记录和追溯。 入.............
  • 回答
    在莆田系医院做医生,这事儿我挺有发言权的。你想听听里的门道?行,那我跟你唠唠。说实话,刚开始进去的时候,确实有一腔热血,想着能多救治几个病人,积累经验,把技术练扎实。医院的硬件设施嘛,普遍都不错,装修也挺“上档次”的,毕竟这是人家的招牌之一。各种新设备、新仪器,在莆田系医院里你总能看到,这倒是真的。.............
  • 回答
    医生面对生死,那是一场极其复杂、深刻且常常是无声的心理交锋。这绝不是简单的“救人”或“放弃”的二元对立,而是无数思绪、情感和责任交织在一起的洪流。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尤其是在自己手中,医生内心首先涌现的,往往是对这个生命本身的回顾。这个人是谁?他/她有着怎样的过去,有着怎样爱他/她的人,有着怎样的未.............
  • 回答
    在旅途中遇到需要紧急医疗援助的广播,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上的召唤,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即便是在放松的旅途时光,听到这样的呼唤,大脑里那个紧绷了多年的“医生模式”会立刻启动,身体也会随之做出反应。首先,听到广播的那一刻,我不会犹豫。 我会立即举手示意乘务员,让他们知道我是医生。通常,他们已经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