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生在倾诉自己工资低,病人抱怨花了太多钱,医院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医生说工资低,病人喊贵,这背后牵扯到太多环节。要弄清楚医院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咱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就像抽丝剥茧一样,才能看到全貌。

首先,咱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医院不是一家只做公益的慈善机构,它也需要运营、发展,并且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一、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医院运转起来,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而且这些钱还真不少。

人力成本: 这绝对是最大头之一。
医务人员工资福利: 医生、护士、技师、药师、行政人员等等,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劳动者,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社会保障。虽然有的医生觉得“工资低”,但跟其他行业比,医疗岗位的专业性、工作强度、风险性摆在那儿。而且,医院内部也有薪资结构差异,一线、高风险科室的医生,可能付出的更多,但收入并不一定成正比。
培训和继续教育: 医学是不断进步的,医生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知识,参加各种培训、会议,这都是成本。
五险一金、劳务派遣等: 除了基本工资,医院还要承担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这占了工资的很大一部分。有些医院可能还有一些劳务派遣人员,他们的成本计算方式可能又不一样。

药品和耗材成本:
药品: 你看病,医生给你开药,这些药都是要采购的。很多新药、特效药,研发成本高,定价自然也贵。还有一些专利药,价格更是惊人。国家虽然有医保报销,但很多药品仍然需要病人自费或承担很大一部分。
耗材: 打针的针头、输液的袋子、手术用的刀片、缝线、一次性手套、口罩,甚至CT、MRI用的造影剂,这些都是消耗品,而且很多都是进口的、技术含量高的。每一次检查、每一次手术,都离不开这些耗材。

设备折旧和维护成本:
大型医疗设备: CT机、MRI、PETCT、手术机器人、呼吸机、监护仪等等,这些设备价值不菲,动辄几百万甚至上亿。这些设备不是一次性买来就能永远用,它们有使用寿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还有技术升级的费用。
小型设备和维修: 除了大型设备,还有很多小型的仪器、设备,也需要采购和维护。一旦设备出了故障,维修费用同样不菲。

运营和管理成本:
场地和水电: 医院有建筑、有场地,需要支付房租(如果是租赁的)或者承担建筑物的维护、修缮费用。水电、通讯、网络等日常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信息化建设: 现在的医院都要有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PACS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的开发、维护、升级都需要投入。
后勤保障: 清洁、食堂、安保、绿化、垃圾处理等等,这些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后勤服务,都需要成本。
管理成本: 医院运营需要管理层,需要人力资源、财务、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等各种职能部门,他们的工资、办公费用都属于管理成本。

科研和教学成本:
一些大型医院,特别是教学医院,还需要承担科研和教学的任务。开展临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培养医学人才,这些都需要投入,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投入是无法直接体现在病人身上的。

二、钱到底是怎么流转的?

理解了成本,我们再来看看钱的流转过程。

1. 收入来源: 医院主要的收入来源有几个:
医保基金: 国家和社会通过医保支付大部分医疗费用。
病人自费: 医保报销之外的部分,或者没有医保的病人需要自费。
商业保险: 一些病人会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科研经费: 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可能会给医院提供科研项目经费。
捐赠: 有时会有社会捐赠。

2. 支出去向: 医院的钱,就是用来覆盖上述的各种成本。

支付给供应商: 购买药品、耗材、设备,钱就付给了制药公司、器械公司、设备厂商。
支付给员工: 发放医务人员、行政人员的工资福利。
支付给政府: 缴纳税费、社会保障缴款等。
用于再投资: 医院需要更新设备、改善环境、发展新的医疗技术,这些都需要资金。

三、为什么会出现“医生工资低”和“病人喊贵”的矛盾?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了,钱的流转和分配,以及整个体系的设计,导致了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

“医生工资低”的可能原因:
结构性问题: 很多医院实行“以药养医”或“以技养医”的模式,虽然这几年在改革,但旧的模式影响还在。部分医生的收入可能与他们的技术水平、工作量、风险承担没有完全匹配,而是与药品、耗材的销售挂钩。这种情况下,即便医生辛勤工作,也未必能拿到与付出相符的“高薪”。
非薪酬性福利: 有些医院会用非现金的福利来弥补薪酬的不足,比如科研机会、进修机会、职称晋升机会等,但这些“隐性收入”对于一些只看重直接经济回报的医生来说,可能就不那么吸引人。
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差异: 基层医院、偏远地区医院的医生,可能工资水平确实不高。而一些热门科室、大型医院的医生,虽然辛苦,但收入可能相对较高。医生说的“工资低”,可能是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也可能是泛指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不公平感。
医生工作强度和风险: 医生职业的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付出的努力可能远超其他行业,但回报的“体感”并不匹配,所以会觉得“工资低”。

“病人喊贵”的可能原因:
药品和耗材成本高: 如前所述,很多药品和耗材价格昂贵,是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过度检查和治疗: 有时为了规避医疗风险,或者在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下,医生可能会倾向于进行更多、更昂贵的检查和治疗,这会增加病人的负担。
医疗资源的稀缺和不均衡: 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大医院,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病人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获得更好的治疗。
医保支付的限度和报销比例: 虽然有医保,但医保的支付范围、支付标准、报销比例都有一定的限制。很多高价药品、特殊治疗是不在医保目录内的,或者报销比例不高,都需要病人自费。
信息不对称: 病人对医疗费用构成、药品价格、治疗方案的了解程度有限,容易产生“被宰”的感觉。
医院的经营压力: 医院需要平衡成本与收入,尤其是在“以药养医”被限制后,医院的收入来源和利润空间会受到影响,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持收支平衡。

总的来说,医院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人”、“药”、“设备”和“运营”这几大块上。 医生觉得工资低,可能是因为收入分配机制、工作量和风险与所得不匹配;病人觉得贵,则是因为药品、耗材成本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医保报销的局限性。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牵扯到国家医保政策、药品定价机制、医院管理模式、医生薪酬体系、技术进步等方方面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努力,从源头上进行改革,才能让医生更有获得感,让病人看得起病,也让医院能够可持续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腐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医生说工资低,病人喊贵,这背后牵扯到太多环节。要弄清楚医院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咱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就像抽丝剥茧一样,才能看到全貌。首先,咱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医院不是一家只做公益的慈善机构,它也需要运营、发展,并且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成本.............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医疗责任和法律追究,情况会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简单地说,医生以“医院没有床位”为由拒绝办理入院,如果因此导致病人在院外发生严重后果或死亡,医院和医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责任划分和具体承担的程度,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和法律的认定。咱们来细致地捋一捋这个过程,看看可能涉及哪.............
  • 回答
    那天值夜班,科室里像往常一样寂静,只有心电监护仪规律的“嘀嘀”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刚坐下没多久,急诊科就送来了一位病人,说来也奇怪,这个人是自己走着进来的,但一进门就嚷嚷着要“躺下”,并且坚持不肯坐轮椅。我赶紧迎上去,只见他大概三十来岁,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头发乱蓬蓬的,脸上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
  • 回答
    哈哈,医生在门诊遇到的奇奇怪怪的事儿,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作为一名在门诊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也算见过不少“大场面”。有一次,一位大妈来看病,说是肚子疼。我问她哪儿疼,她说:“就是肚子里头,感觉像有个小虫子在爬。” 我心想,这是蛔虫?寄生虫?但她描述的那个“爬”的力度和感觉,又有点微妙。我给她做.............
  • 回答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现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汽油味和金属扭曲的尖叫,伤者的呻吟声此起彼伏。而当一名医生,通常穿着显眼的救援背心,冲入这片混乱时,他们的目标清晰而一致:评估,救治,尽可能挽救生命。面对一个“看起来救不活的人”,这四个字背后承载的压力和责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会立刻放弃。.............
  • 回答
    医生在抢救病人时造成病人胸部骨折,这的确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责任的划分并非简单的“谁对谁错”,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医疗抢救过程中,医生采取的措施是为了挽救生命,目的是最高优先级。 在生死关头,为了恢复病人的生命体征,医生可能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或带有一定风险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是把我想歪了!医生在手术台上开的可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汽车哦。他们“开”的是精密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是为了给病人进行手术治疗。你想知道是哪些“车”吗?那可就多了去了,而且每一种“车”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功能。1. 手术器械车(器械台):这可以说是最直观的“车”了。它通常是 Stai.............
  • 回答
    医生在手术台上碰上“生理难关”,这确实是个相当尴尬但并非绝无可能遇到的情境。我们都知道,手术室是要求极度洁净、无菌的环境,医生和护士都穿着无菌手术服,戴着手套、口罩、帽子,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个步骤。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如果一股突如其来的“内急”袭来,尤其是屁意,那可真是让人心慌意乱。首先,我们得理.............
  • 回答
    想象一下,急促的监护仪警报划破了医院病房本已压抑的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一丝难以言说的紧张。而你,作为一名医生,正站在这个病床前,面对的是一个刚刚被送来的生命垂危的犯人。这时候,你首先要压抑住的,是内心可能瞬间闪过的任何一点“特殊”的情绪。因为在这一刻,你脑子里只有医学。你的身份是医生,你的职责.............
  • 回答
    医生在手术中不慎将一根头发遗留在病人体内,虽然听起来是件小事,但后果却可能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甚至对病人的术后恢复和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这根头发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成为一个潜藏的“定时炸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体对于异物,尤其是非自身组织,具有天然的排斥和防御机制。当这根头发进入体内,尤其是在无菌.............
  • 回答
    这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医院管理、药品监管以及医生的职业道德等多个层面。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首先,从医院的流程上来说,医生“随便拿点药”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一些价值较高或者管制类的药品。医院的药品库管理通常是非常严格的。药物从采购、入库、储存、分发到患者使用,每一步都有记录和追溯。 入.............
  • 回答
    在莆田系医院做医生,这事儿我挺有发言权的。你想听听里的门道?行,那我跟你唠唠。说实话,刚开始进去的时候,确实有一腔热血,想着能多救治几个病人,积累经验,把技术练扎实。医院的硬件设施嘛,普遍都不错,装修也挺“上档次”的,毕竟这是人家的招牌之一。各种新设备、新仪器,在莆田系医院里你总能看到,这倒是真的。.............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时候确实会闻到一些不太好闻的气味。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而且味道的来源和性质也千差万别,取决于正在进行的医疗操作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在急诊室或者手术室里,处理外伤病人时,经常会遇到出血、组织损伤的情况。这些情况下,血液本身,特别是陈旧的血.............
  • 回答
    医生面对生死,那是一场极其复杂、深刻且常常是无声的心理交锋。这绝不是简单的“救人”或“放弃”的二元对立,而是无数思绪、情感和责任交织在一起的洪流。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尤其是在自己手中,医生内心首先涌现的,往往是对这个生命本身的回顾。这个人是谁?他/她有着怎样的过去,有着怎样爱他/她的人,有着怎样的未.............
  • 回答
    在旅途中遇到需要紧急医疗援助的广播,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上的召唤,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即便是在放松的旅途时光,听到这样的呼唤,大脑里那个紧绷了多年的“医生模式”会立刻启动,身体也会随之做出反应。首先,听到广播的那一刻,我不会犹豫。 我会立即举手示意乘务员,让他们知道我是医生。通常,他们已经有.............
  • 回答
    在中国,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确实存在一种普遍感知上的“不如欧美高”的现象。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归咎于单一因素,而是需要从历史演变、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医疗体制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去理解。一、 历史根源与传统观念的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虽然医生在古代也受到.............
  • 回答
    当然会提。这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是对病人的尊重和对医学的敬畏。在会诊中遇到同行诊疗行为不规范、不专业的情况,我绝对不会视而不见,但提出来的方式和时机非常讲究。首先,绝对不会当着病人和家属的面提出。 这点是底线。病人及家属对医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依赖,如果在他们面前指出其他医生的错误,会严重损害.............
  • 回答
    俄亥俄州禁止医生在判定胎儿带有唐氏综合症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流产的法律,是一项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复杂的伦理、法律、医学和社会层面考量。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评价:1. 支持者的观点及其论据: 保护生命权,特别是被视为“弱势”群体的生命权: 支持者认为,所有生命都应该受到保护,无论其是否有残疾。.............
  • 回答
    丁香医生在知乎上的回答风格,可以说在科普领域树立了一个挺独特的标杆。要评价它,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来聊聊,才能说得更透彻。首先,专业与通俗的平衡,这是丁香医生回答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他们的回答,你一看就知道是经过专业知识打磨的,里面引用的医学原理、研究证据啥的都挺扎实的。但他们又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了。咱们普通人躺在手术台上,那可是把命都交给医生了,心里头肯定是什么都绷着,眼睛一闭,就等手术顺利。可要是这时候,听到手术室里传来一阵阵说笑声,甚至还能听到医生们聊着家长里短,甚至还夹杂着点和手术本身没啥关系的话题,这心里头得是个什么滋味?首先得承认,手术室里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