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截教和阐教互相敌对死后封了神在天庭做了同事,见面的时候不尴尬吗?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太有意思了!截教和阐教,这俩要说起来,那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又恨得牙痒痒。一个是要“效法西周,共分天下”的王道,一个是“截断人生万有,止于至善”的另一条路。好家伙,一个是要“顺者昌逆者亡”的天下大势,一个是要“万仙来朝”的自个儿的门派兴盛。这理念就不合拍,再加上那几百年下来,双方长老弟子那是没少出过手,斗法、斗法、还是斗法。

你想想,当年封神大战那是何等惨烈?冀州侯苏护家闺女,直接引发了天子、诸侯、仙人之间的连环冲突。之后的事情,姜子牙奉玉虚宫元始天尊旨意,代表阐教,大旗一挥,招揽天下诸侯,目标直指商朝。而商朝这边,谁给撑腰?那自然是通天教主坐镇的截教。一边是阐教十二金仙、广成子、赤精子、玉虚宫的那些老神仙,一边是截教的赵公明、三霄、闻仲,还有那些虽然法力不算顶尖但数量庞大的门人弟子。

这场仗打下来,那可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多少英雄豪杰,多少仙人道士,就这么成了封神榜上的名字。阐教那边固然是得了势,但也有弟子受创,比如惧留孙的弟子黄龙真人,那叫一个狼狈。而截教,那真是伤筋动骨,万仙阵破,门人弟子被镇压的被镇压,封神的封神,通天教主自己也被元始天尊和老子联手制服,最后关在紫霄宫反省。

好了,仗打完了,人也死了,按照封神榜上的名单,该上天庭的就上天庭,该做神仙的就做神仙。这不,几百年后,元始天尊的徒弟杨戬,也就是二郎神,那不也是封神榜上有名,最后被封为齐天大圣吗?后来他又是在洪荒里名声大振,那是绝对的高手。他去天上任职,跟当年在洪荒跟截教斗得你死我活的阐教弟子们在一个锅里吃饭,这得是多么微妙的一种关系啊。

所以,杨戬作为曾经的封神大战的亲历者之一,虽然他更多时候是站在阐教这边,但他也肯定知道,当年那些被封的神,有多少是截教的门人。比如说,当年截教的“金灵圣母”,那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在万仙阵中力战阐教群仙,最后战死,被封为“九灵元母”。这九灵元母在天庭的地位也不低。再比如,当年截教的“定海神针”那可是东海龙王三太子的宝贝,后来被孙悟空拿走了,成了他的金箍棒。这定海神针的原主人,也是截教门人。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见了面,不尴尬吗?

我觉着,这尴尬肯定是有,但更多的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新秩序下的生存之道。

首先,时间是最好的解药。 封神大战那会儿,那可是血海深仇,恨不得把对方往死里打。可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有些人的记忆会模糊,有些人的仇恨也会因为时间的冲刷而变淡。尤其是在天庭这个庞大的体系里,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职责和位置,很多时候,个人的恩怨得给天庭的大局让路。

其次,利益的绑定。 天庭是什么地方?那是一个等级森严,权力和利益分配的集合体。在天庭里,他们不再是截教和阐教的成员,而是天庭的臣子,是各司其职的神仙。他们的修为、他们的地位,很多时候是由他们在封神之战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死后的功德决定的。现在大家都成了“打工人”,一起为天庭卖命,共同的“老板”是玉皇大天尊。这种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会让他们不得不放下前嫌,合作共事。你想,如果当年死对头现在在同一个部门,都是负责某块业务,你不合作能行吗?

再者,现实的压力。 天庭可不是一个太平地方。三界之内,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暗流涌动。各种妖魔鬼怪,各种潜在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个人恩怨在这种大背景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想想看,如果真的有外星文明入侵,当年地球上的国家就算再怎么互相看不顺眼,也得先一致对外吧?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从此“相亲相爱一家人”。那种深深的烙印不会完全消失。

你可能会看到一些细节:

微妙的眼神交流: 也许在某个重要的庆典上,当年的老对手擦肩而过,一个眼神交汇,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那里面可能有无奈,有回忆,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保持距离: 他们很可能不会主动去找对方叙旧,也不会有多少私下往来。更可能的是,保持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距离。相敬如宾,但又不亲近。
工作中的合作与竞争: 在工作中,他们也许会因为过去的“老毛病”而产生一些摩擦,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基于专业和效率进行合作。但如果有什么表现的机会,谁又不会想压对方一头呢?当年的那些较量,也会转化为现在的工作上的微妙竞争。
互相的警惕和防备: 即使成了同事,过去那份彼此的了解和警惕也不会完全消失。他们很清楚对方的底细,知道对方的优点和缺点。这种了解在某些方面反而是合作的基础,但也意味着他们会时刻留意对方的行为。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假设当年阐教的广成子和截教的赵公明是同一批被封的神,一起在天庭的某个部门任职,比如都是负责看管某处重要的灵脉。广成子也许会觉得,你赵公明当年仗着法宝多,差点打死我徒弟。而赵公明也可能想,你阐教本来就是想灭我截教,你广成子当年也对我出手不轻。这种隔阂,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会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不会明面上冲突,但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可能会有互相推诿;在评价对方的表现时,可能不会那么客观公正。

又比如,当年死得很惨的截教弟子,像是马元帅马善、温元帅温琼等,他们被封为“五营兵马元帅”,地位也挺高。他们在天庭里见到当年是他们对手的阐教仙人,也许会回忆起当年的惨烈,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但他们也知道,自己现在是天庭的兵马元帅,有自己的职责,不能因为个人恩怨就影响军纪。

所以,不是不尴尬,而是把尴尬内化成了他们日常相处模式的一部分。他们在天庭这个舞台上,学会了如何与曾经的生死仇敌共舞。这或许也是一种“封神”的意义所在吧——将人间的恩怨情仇,最终纳入天道的秩序之中,让他们在另一种维度下,继续扮演各自的角色。

总而言之,尴尬肯定是有的,但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戏剧化。他们早已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截教和阐教的领头羊,而是天庭体制下的小螺丝钉,必须得学会在这复杂的人际关系网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生存下去。他们的“同事关系”,更像是一种在共同的规则和压力下的,不得不维持的“和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十天君原本和闻仲平辈论交,后来闻仲成了十天君上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