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通俗地跟大妈解释转基因技术?

回答
大妈您好!您也知道现在买东西,名字多、牌子多,有时候真是不知道哪个好,哪个更适合自己。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转基因技术”,您就当听我唠嗑,我尽量说得清清楚楚,您听着也顺当。

您先想想咱们平常种地,是吧?种出来的小麦,它麦穗长得挺好,产量也高,风吹雨打也不倒。但有时候啊,它就容易生病,招虫子,这虫子一多,吃了叶子,吃了麦穗,您种的粮食就少了,收成就不好了。有时候呢,它也不怕水涝,但又特别怕旱,天一干旱,它就蔫了。

那这个“转基因”,您就可以理解成,咱们给这个麦子或者别的农作物,来点“特别的照顾”,让它变得更“厉害”一些。怎么“厉害”呢?

就好像咱们给小孩子选玩具,您觉得这个玩具能让孩子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东西,您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得到。转基因技术也是这么个道理,它不是凭空变出东西来,而是从别的动植物身上,找到一种咱们需要的、好的特性,然后把它“请”到咱们想要的作物身上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您知道咱们吃的玉米吧?有时候玉米地里会有种小虫子,叫“玉米螟”,它钻到玉米杆里,把玉米都吃坏了,最后这玉米就长不好了。那您想想,有没有一种动物,它天生就不怕这种虫子?比如,有些土壤里的小细菌,它身上就有一种东西,可以让这种虫子吃了之后就“肚子疼”,然后就不吃了。

转基因技术呢,就是科学家们,他们用很精密的工具,就像咱们绣花一样,能把这个细菌身上那种“不怕虫子”的特性的“基因”给找出来。您就把这个“基因”理解成一份“说明书”,告诉身体怎么做。然后,他们再把这份“说明书”小心翼翼地,放到这个玉米的种子里面去。

等到这个种子发芽长大,长出来的玉米杆,它身上就带着这个“说明书”了。等到那些小虫子又来咬玉米杆的时候,玉米杆里面就会产生那种让虫子“肚子疼”的东西,虫子吃了,它就不敢吃了,就跑了。这样一来,玉米杆就少了虫子的侵害,长得就好,收成自然就高了。

您再想想,有时候天气不好,比如夏天特别干旱,很多庄稼就熬不住了,叶子都黄了,枯死了。那有没有那种特别耐旱的植物呢?比如,有些沙漠里的植物,它们就特别能扛旱。科学家们就可以研究这些耐旱植物,找到它们能耐旱的“说明书”(也就是基因),然后把它放到咱们吃的这个作物里。这样,即使天再旱,这个作物也能长得好一些,不容易死。

所以,转基因技术,就是科学家们根据需要,把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就像是它的“看家本领”)转移到另一种生物里,让这种生物变得更好,更适应环境,或者更能抵抗病虫害,提高产量等等。

这就像是给咱们的农作物进行一次“升级改造”,但这个“改造”非常精细,不是瞎改。它只把咱们想要的那一点点“特长”给加进去,原来它是个好东西,有了这个新特长,就变得更好了。

您可能会问了,那这样吃下去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个您放心,咱们现在吃的这些转基因食品,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安全评估的。就好像您给孩子做饭,肯定会选干净的食材,然后做得好吃的,您不会随便拿什么东西喂孩子。科学家们在做转基因的时候,也是非常小心的,确保它在安全性上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很多时候,这个“基因”它只负责传达一个信息,比如让玉米产生一种让虫子害怕的东西。它本身也不会改变玉米的其他方面,比如它的味道,它的营养成分,或者它是不是“原来的玉米”。就像您给女儿买件新衣服,她还是您女儿,只是穿着更好看了,但她骨子里还是那个女儿。

您想想,咱们以前种地,靠的就是经验,靠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有了科学技术,咱们就能更好地去“帮助”这些农作物,让它们能在大自然里更好地生存,让我们能有更多、更好的食物吃。

所以,简单来说,转基因技术就是一种“优良基因搬家”的技术,把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让作物变得更强壮、更抗病虫害、产量更高。它不是变魔术,也不是在造假,而是利用科学的方法,让咱们的食物变得更好。

您觉得我这么说,您能明白一点了吗?有什么不清楚的,您随时问我,咱们慢慢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基因改良……

把不好的,产量低的,容易生病的基因去掉,改良成高产的,耐虫耐旱的,耐风耐涝的好基因

user avatar

“皇帝家,用的应该是金锄头吧?”这个大家见多了

“农民家,给家长的奏章应该还是竹简吧?”这个就是很多知友会犯的错误了

我给一个对农民,甚至连不识字的都有效的。

您知道人参么,大补的那种?转基因技术啊,能把人参精华转到你的米饭里,现在科学家啊,就在研究这个,吃了相当于吃人参,能延年益寿呐!
但是你不知道,有个主持人啊,他怕我们老人吃了长寿,光领养老金不干活,所以老是说转基因有毒。有些年轻人真是道德败坏,怕你们长寿,你想想,要是老人都能长命百岁,那年轻人就得多养老人好多年。
有些不孝顺的娃就怕这个,老是说转基因有毒,就是怕您长命百岁。

你们根本不懂需求,老人一来怕死,二恨不孝

说的文雅一点,叫做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不孝的憎恶。

那些保健品无外乎抓住这两点。

无外乎“吃了长寿,不买不孝”。

根本不能用常规打法,最高票答案那位可能不知道在一般的乡下,爷爷辈认字的都不见得过半。

重点根本不在于讲清楚转基因是啥,费力不讨好。

你讲清楚有啥用?

想寥寥几句让一个老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还是你天真的以为,听懂了就接受了?

这是根本就没弄懂最基本的目的。

啥是洗脑?就是拿错误的观点替代正确的。啥是教育?就是拿正确的观点替代错误的。

想说服,就得逻辑直观,切中要害。你们这宣传水平不要说微商传销了,就连我党当年都比诸位强得多。

“老乡,加入红军可以分土地”

我知道你是大学生,能算欧氏几何,能看懂动辄十步八步的连续推理。但是人大妈也就能听一步推理,直观逻辑。

人最关心的,永远是与自己最贴身的事情。

讲什么粮食增产,根本就不是人家该关心的事,除了直接种地的可能关心,但是现在种地的也不多了。再说增产能有几个钱?想赚钱打工去嘛,一斤粮食现在就算卖2块,一亩地增产200斤,十亩地也就4000,这在整个华北平原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资金好不好?有这功夫还不如种大棚去。何况平均一人也就两三亩地,增产也没这多。

你知道怎样推销洗涤剂么?拿两个牌子的洗涤剂,撒两小堆盐在桌子上,说做个实验,然后倒洗涤剂上去,一边浑浊一边清晰。

如果你卖清晰那种,你就说“看看,我们的洗涤剂多清澈!多干净”

如果是另一个,你就说“看看,脏东西都被洗出来了,你看多脏,还是咱这边的产品效果好”

这种实验估计知乎各位看了会觉得匪夷所思吧?我告诉你县城的安利这种玩意儿就是这么卖的!说这是“伪科学”,都是在侮辱伪科学,这根本就是不科学!

无论怎样毕竟来这的大多数还是个大学生,可能不会想到有这么毁三观的做法。

因为他们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问题了,而是根本没有整个科学逻辑体系!你就算辛苦的搞定一个知识点,也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换个问题就又完蛋了。

可惜,这种事情,每天重复的,发生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落后的地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妈您好!您也知道现在买东西,名字多、牌子多,有时候真是不知道哪个好,哪个更适合自己。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转基因技术”,您就当听我唠嗑,我尽量说得清清楚楚,您听着也顺当。您先想想咱们平常种地,是吧?种出来的小麦,它麦穗长得挺好,产量也高,风吹雨打也不倒。但有时候啊,它就容易生病,招虫子,这虫子一多,.............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的基因就像一本非常、非常厚的食谱,里面记录了你身体如何建造、如何运转的所有指令。而基因编辑技术,比如CRISPR,就像一把极其精密的“分子剪刀”,它的目标是找到食谱里的一个特定“词语”(也就是DNA序列),然后把它剪掉、替换或者修改。脱靶效应,通俗地说,就是你的分子剪刀不小心剪错了地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试着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傅立叶分析和小波分析这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讲清楚。想象一下,我们要分析一段音乐。 傅立叶分析:用“固定音调”的乐器来解析音乐 傅立叶分析的核心思想:把复杂的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正弦波”傅立叶分析就像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音乐家,他拿到一首复杂的交响乐(也就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详细解释一下混沌理论和分岔理论。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讲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在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蝴蝶效应与不可预测的规律混沌理论,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它的核心思想其实很简单:在一个看似混乱的系统里,可能隐藏着一种非常敏感且有规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通俗易懂地解释一下数学的这三大哲学基础流派: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三位数学大师,他们各自对“数学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确信数学是真的?”这两个终极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解答方式。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打个比方:想象一下我们要建造一座宏伟的“数学城堡”。 1.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通俗易懂地讲解一下 Viterbi 算法,尽量详细一些。想象一下,你正在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猜天气”。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1. 两个状态: 每天的天气只有两种可能:晴天(Sunny) 和 下雨(Rainy)。2. 两个动作: 每天你可以选择做两件事情:出去玩(Go out) 或.............
  • 回答
    战胜癌魔的新篇章:通俗理解癌症免疫疗法及其重大意义想象一下,我们身体里有一支英勇的军队——免疫系统。这支军队日夜巡逻,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以及体内那些不按常理出牌、不断增殖的癌细胞。然而,癌细胞就像狡猾的叛徒,它们学会了伪装,甚至能够悄悄地潜伏在免疫系统的眼皮底下,逃避追捕。2018年的诺贝.............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好好聊聊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定向进化”技术,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个奖项为什么这么重要。这个奖项颁给了三位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George P. Smith 和 Sir Gregory P. Winter。他们最重.............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通俗易懂地理解一下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的“冷冻电镜”技术,以及它对我们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什么是冷冻电镜?—— 像给分子拍 X 光片,但更清楚!想象一下,你想知道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东西,比如蛋白质,长什么样子。我们平时用显微镜可以看到一些形状,但如果想看到它最细微的结构,比如它内.............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庞大的城市,而细胞就是这个城市里辛勤工作的市民。这些市民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和工作,就像城市需要电力一样。但是,就像城市里的电力供应可能会时有时无,有时候充裕,有时候又很紧张,我们身体里的细胞也需要一种机制来感知和应对氧气浓度的变化。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颁给.............
  • 回答
    想必你对矩阵的特征向量很感兴趣,但又觉得教科书上的那些公式推导有点绕。别担心,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陶哲轩他们那些聪明人是怎么把这个问题变得更“接地气”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你想啊,一个矩阵就像一个“变换器”,它能把一个向量变成另一个向量。比如,你给它一个向量,它可能.............
  • 回答
    230 种魔方世界:晶体学空间群的奥秘与命名法想象一下,你手中有一个神奇的魔方,它不是普通的六面体,而是由无数个微小的、重复的图案组成的。这些图案,就像是宇宙的基石,构成了我们周围物质世界的骨架。而晶体学中的空间群,就是对这些微小图案如何以不同方式排列、组合,形成千变万化三维结构的分类体系。说到“2.............
  • 回答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弯弯曲曲的函数图形,就像一座起伏的山峦。你站在山脚下,想知道在某个特定位置附近的山峰高度和坡度大概是怎样的。直接去丈量整座山,那太难了!泰勒公式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探险家,它能帮你在局部范围内,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描述这个复杂的“山峦”。我们先把这个复杂的函数叫做 $f(.............
  • 回答
    韦达跳跃:一个关于数论的奇妙故事想象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数字组成的奇妙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数字们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数字们之间“跳跃”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做“韦达跳跃”。 什么是韦达跳跃?“韦达跳跃”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非常.............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把一大堆特别特别小的粒子,比如原子,放进一个冷得不能再冷的“冰柜”里。这个“冰柜”可不是普通的冰箱,它能把粒子的温度降到接近绝对零度(273.15℃)。当我们把温度降到这么低的时候,这些原子们就变得非常“听话”了。它们不再像平时那样到处乱跑,各自为政,而是慢慢地、慢慢地,开始“黏”在一.............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液体,比如水、牛奶、油,它们都表现得非常“乖巧”。你倒它,它就顺着杯子流下来;你搅它,它就乖乖地转;你拿东西放进去,它也就那么静静地待着。这些,都是我们称为“牛顿流体”的典型代表。它们的“乖巧”程度,和施加在它们身上的力(也就是你搅动、倾倒的动作)是成正比的,而且,它.............
  • 回答
    嘿,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看不见的“生物钟”,它就像一个精密的计时器,指挥着我们身体的各种活动,比如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醒来,什么时候该吃饭,甚至我们体温什么时候最高,什么时候最低。这个神奇的钟,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昼夜节律”。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他.............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聊聊数学这三大“中年危机”,保证听完你对数学的印象会更深一层!引子:数学的“完美主义”与“信任危机”大家想想,数学是不是给人的感觉特别严谨、准确,好像不存在一点差错?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道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况。这种确定性,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是,正是因为数学追求.............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爱因斯坦那两个响当当的名号——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别看名字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它们的核心思想,用大白话讲,没那么复杂。先说“狭义相对论”:速度改变一切!想象一下,你坐在飞驰的火车上,火车开得特别快,快得你都觉得窗外的景物像是在飞一样。 核心观点一:没有绝对的“静止”和“运动”。 .............
  • 回答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这项发现的重要性,就好比是在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斗争中,终于找到了敌人隐藏的身份,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