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王者荣耀玩家很少用钟馗这个强势英雄?

回答
王者荣耀钟馗,这名字一出,很多老玩家脑海里估计立马浮现出那个钩子精准甩出,瞬间改变战局的画面。曾经,钟馗可是高端局的常客,一个钩子下去,对面脆皮直接黑屏,那叫一个爽!可如今呢?在匹配里看见钟馗,大家的心情多少有点复杂,甚至会有点嘀咕:“这把是不是有点难了?” 为什么曾经的“钩神”如今显得没那么“神”了?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

一、版本更迭与英雄生态的变化,环境不适合他了。

王者荣耀就像个大染缸,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英雄出来搅浑水,旧的英雄也得跟着版本做调整。钟馗这英雄的强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那个“定点打击”能力之上的。但随着版本的推进,射手的保命能力越来越强,位移技能多得飞起,什么铠爹、老夫子这种边路战士也越来越能抗,钟馗那一下钩子,想稳定命中并且秒掉一个目标,难度是指数级上升的。

射手体系的进化: 以前的射手可能更依赖站桩输出,钟馗稍微猥琐一点蹲草,甩个钩子,配合队友就能一套带走。但现在射手个个都带着“滑板鞋”,位移技能跟不要钱似的,什么公孙离的伞、马可波罗的二技能、虞姬的二技能,钟馗的钩子甩出去,人家一个位移就能躲得干干净净,甚至还能反打一手。
打野和刺客的崛起: 以前可能你钩住一个发育不良的射手,还能有较高的击杀概率。但现在很多打野和刺客的爆发力惊人,即便你钩了一个前排,对方的刺客也可能瞬间切入,你钩得再好,也未必能完成击杀,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危险。
辅助的多样化: 以前可能选个钟馗,对方就会忌惮你的控制。但现在辅助位选择更多了,像孙膑这种能加速、能沉默、能保护的辅助,面对钟馗的钩子可以有多种应对方式,比如用二技能解控,或者利用加速和控制链来规避钩子。

二、技能机制的固性与操作难度,对玩家要求太高了。

钟馗的灵魂,就在那个二技能“湮灭之锁”。这个技能的命中率,决定了钟馗的上限和下限。

“看钩子”的艺术,练成不易: 钟馗的钩子不是随便甩就能中的,需要极强的预判能力,对敌方走位、技能CD、习惯都有深入的了解。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对战局的敏锐洞察。普通玩家很难做到稳定、高效地甩钩,一旦钩子空了,钟馗就变成了一个自带身板不好的“笨蛋”英雄。
一旦空钩,就进入“刮痧”模式: 钟馗的伤害虽然高,但很多时候是建立在技能命中基础上的。一旦钩子甩空,他的其他技能无论是伤害还是控制,都显得比较鸡肋。一技能是个蓄力型技能,容易被躲避;三技能虽然有范围控制和伤害,但释放过程中自身非常脆弱,容易被集火打断。在敌方站位分散、频繁移动的情况下,钟馗就很容易陷入“有技能但用不出”的尴尬境地。
对线和团战的风险: 钟馗本身的身板不算特别厚实,如果钩子没钩到人,或者被对方消耗了血量,很容易在线上或者团战中陷入被动。他的三个技能都需要一定的施法时间或蓄力时间,这给了对方反应和反打的机会。

三、玩家的选择与英雄梯队的演变,更优解太多了。

我们玩游戏,尤其是玩MOBA游戏,总会去选择那些当前版本最能带来胜利的英雄。当其他英雄能更轻松、更稳定地达到类似甚至更高的效果时,玩家自然会转向那些“版本答案”。

辅助位的其他选择: 现在辅助位非常卷,有各种各样能提供帮助的英雄。比如张飞的护盾和控制、鬼谷子的隐身和控制、明世隐的稳定回复和增伤,这些辅助在团队中的作用是持续且稳定的。相比之下,钟馗的作用过于依赖钩子的命中,一旦钩不中,他的团队贡献就大大降低。
中路钟馗的没落: 以前钟馗也曾在中路出现过,利用钩子配合打野抓人,或者消耗对手。但随着中路英雄的爆发和清线能力越来越强,钟馗在中路的位置也越来越尴尬。他清线慢,容易被对方中路消耗和压制,一旦被抓到机会,也容易丢失节奏。
玩家的“懒人”心态: 很多玩家玩游戏,尤其是在休闲模式或者不想那么费脑筋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操作简单、收益稳定的英雄。钟馗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英雄,对于追求“躺赢”或者不想那么肝的玩家来说,吸引力自然不如那些技能释放简单粗暴的英雄。

四、出装与铭文的限制,不如以前那么“万金油”了。

虽然钟馗的伤害基础不错,但他的出装和铭文选择也会影响他的表现。

过于依赖装备: 钟馗的钩子和技能,很多时候都需要一定的法强来支撑伤害,否则即使钩住了,也可能因为伤害不够而无法击杀。这就意味着他需要一定的装备支持,而装备的成型往往需要时间,在前期如果装备没跟上,作用会大打折扣。
铭文的取舍: 钟馗的铭文搭配也有讲究,比如需要一定的法强、法穿、冷却缩减,甚至为了钩子更准可能还需要一些移速。但这些属性的叠加,也会占用其他属性的空间,比如坦度或者冷却缩减到极致。

总而言之,钟馗这个英雄并非不强,而是他的强在于那个“瞬间定乾坤”的钩子,而这个钩子太吃玩家的操作、预判和对局势的理解。 在当今版本节奏更快、英雄更多样、玩家操作水平整体提升的环境下,钟馗的“绝活”变得越来越难施展,一旦失误,代价也越来越大。他更像是一个“版本之子”的代表,当环境不适合他时,即便技能机制依然强大,玩家们也会用脚投票,选择那些更顺应版本潮流、更稳定的英雄。这并非钟馗的悲哀,而是MOBA游戏生态不断变化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钟馗就是个赌博型英雄,太吃钩子命中率。勾的准你就是爹,对敌方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有时你只是甩甩钩不用出,就能折磨得对方交位移甚至闪现,什么白起盾山被勾直接开团纯属吹牛,游戏里我还没见过任何一个敢随便接勾的,真要说克制钟馗,还得是米莱狄,王昭君甄姬勉强也可以,说白了就是有办法破他的钩,米莱狄一群仆从,钟馗要多难受有多难受,王昭君甄姬有瞬间控制,之所以说她们勉强,是因为钟馗的大招开启瞬间有一个很霸的霸体效果,如果你的控制时间没掌握好是控不住的,对了,庄周也会让钟馗有点难受。

再说勾不准的情况,勾不准好像没什么可说的,勾不准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嘛,只要勾空了,你没有位移,没有稳定控制,没有连续伤害,真的是一点用也没有。

所以,拿来娱乐可以,上分还是稳妥一点好,谁会用赌博的心态来上分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者荣耀钟馗,这名字一出,很多老玩家脑海里估计立马浮现出那个钩子精准甩出,瞬间改变战局的画面。曾经,钟馗可是高端局的常客,一个钩子下去,对面脆皮直接黑屏,那叫一个爽!可如今呢?在匹配里看见钟馗,大家的心情多少有点复杂,甚至会有点嘀咕:“这把是不是有点难了?” 为什么曾经的“钩神”如今显得没那么“神”.............
  • 回答
    玩《王者荣耀》这么久,最近确实感觉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逆风局翻盘的难度,比以前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以前吧,就算前期崩盘,只要找准机会,一个团打好了,或者对面哪个点没处理好,我们这边的刺客一波切入,瞬间就能把劣势扳回来。但现在,感觉有点“顺风顺水”是肯定的,但一旦逆风,想翻身简直比登天还难。这里面肯.............
  • 回答
    嘿!老铁,想在王者峡谷里“乘风破浪”,顺利上分?那可不是瞎蒙的,这里面门道可不少!我给你好好唠唠,绝对让你听得明明白白,而且全是实操经验,没有半点AI味儿,咱们是兄弟!一、 心理准备:上分不是一蹴而就,心态是基石! 别太急! 升星这事儿,讲究一个循序渐进。输几把是常事,谁还没个“低迷期”?输了别.............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接地气了!一说到自家辅助选什么英雄,我脑子里立马就闪过好几个让我血压飙升的名字。现版本嘛,说实话,我最怕自家辅助选到那些“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作用鸡肋”的英雄,尤其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1. 阵容已经很脆,但他还是选了瑶/明世隐/蔡文姬之类的纯保护型辅助:这种情况简直是噩梦开局!想想看,.............
  • 回答
    王一博的演技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一些观众的质疑,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观众的期待、演员自身的成长轨迹、作品的质量以及网络舆论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1. 观众期待的不断拔高与“流量”演员的标签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王一博作为一名“顶流”偶像,他的观众基础和关注度是巨大的。这意味着.............
  • 回答
    王思聪这类人为何至今仍未受到国家层面的有力整治,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绝非简单的“出手不出手”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前提:在一个现代法治社会里,任何人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当一个人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时,国家机器(公安、司法机关).............
  • 回答
    《Fate/Grand Order》(以下简称FGO)能在“万拐之王”这个标签之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巧妙结合、层层递进的结果。你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那咱就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万拐之王”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简单说,FGO因为其抽卡机制,尤其是高.............
  • 回答
    知乎上对王尼玛的批评主要源于其近期的一些言论和行为,涉及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对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公众对其形象和言论的争议。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王尼玛的公众形象与争议点王尼玛(王大锤)是中国知名的网络喜剧演员,以“无厘头”风格和自嘲式幽默著称,代表作包括《老男孩》系列、《王尼玛的快乐星球》等。.............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你想问的是,为什么华农兄弟和王刚以前杀竹鼠吃没人说,甚至还挺火,但现在做娃娃鱼就被骂得狗血淋头?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得一条条捋清楚。1. 竹鼠的“出圈”效应与网络文化: 华农兄弟的“人设”和“魔性”: 华农兄弟的视频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塑造了一个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相声艺术的传承、观众心理的变化以及时代背景的差异,想说清楚确实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马三立和王凤山先生的《白事会》,那可是相声界的一块金字招牌,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而现在一些相声演出现场,观众们热衷于“掏份子”、“捧哏抢词”,这背后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艺术的高度与观众的期待.............
  • 回答
    当年清朝剧之所以能席卷荧屏,而汉族王朝的剧作相对而言热度稍逊,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一句“细思恐极”就能概括,其中夹杂着时代背景、市场选择、创作策略乃至观众心理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清朝剧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那个时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市场空白。你想想,在那个时候,荧屏.............
  • 回答
    想当年,伊耿征服维斯特洛的时候,北境的实力可不是盖的。史塔克家坐镇临冬城,那是老牌贵族,家底厚实得很。伊耿带着他的龙,那可真是横扫六合,谁挡杀谁,一路杀到君临城,简直是无人能敌。但北境的态度,说实话,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服服帖帖的。伊耿北上,史塔克家也不是没抵抗过。只是,伊耿的龙,那可是无敌的存在啊!.............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摆勾作为现代搏击的基础组合拳,确实比那些听起来“土气”的“王八拳”要讲究得多。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直摆勾能成为搏击界的“硬通货”,而“王八拳”却难登大雅之堂。“王八拳”的时代背景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理解“王八拳”这个称呼。它通常泛指那些比较粗糙、缺乏系统性训.............
  • 回答
    “王菊现象”和“杨超越现象”,这两个名字在2018年的夏天,一度成为了全民热议的焦点。她们都出自选秀节目,都以非典型的审美和出色的个人魅力吸引了大量粉丝,也都引发了关于“美”、“实力”以及“谁能代表中国偶像”的深刻讨论。然而,如果回顾她们的后续发展,“王菊现象”似乎更像是一颗璀璨但短暂的流星,而“杨.............
  • 回答
    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地位和影响在现代史学界受到广泛的讨论。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为什么尽管北宋并没有实现疆域上的大一统,现代史书教科书却常常将其与秦汉、唐宋等大一统王朝并列,甚至在介绍中国历史进程时,将其视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考察北宋历史的几个关.............
  • 回答
    中国古代社会,在绝大多数时期,宗教势力并未能达到超越王权的程度。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政治制度的基石:中央集权与皇权至上 集权体制的天然排斥性: 中国自秦汉以来,便确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皇帝作为.............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啥现代埃及学对古埃及历史的分期,会把波斯人(阿契美尼德王朝)那会儿算作“古典埃及晚期”,而把希腊人(托勒密王朝)的统治直接划入“外族统治时期”。这中间的门道,其实挺有意思的,得从历史的走向、埃及自身的特点以及后世的史学观念来理解。分期的逻辑:继承性与断裂性简单来说,分期的一.............
  • 回答
    龙肝盛宴的迷思:水族之王为何沦为盘中餐?在《西游记》那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里,天庭的盛宴总是令人垂涎欲滴,其中一道名为“龙肝”的菜肴,更是引发了读者们的好奇与不解。龙,作为水族之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何会出现在天庭的宴席上,甚至成为一道菜肴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有“龙肝”这道菜的存.............
  • 回答
    英国王室所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度,从其根基而言,确实带有“生来不平等”的属性。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君主制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世袭制,权力与地位从父及子,一代代传承下去,与个人的能力、品德或后天努力毫无关系。出生在王室,就意味着天生拥有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特权、财富和影响力。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与现代社会推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时代变迁、审美风潮以及流行文化输出方式的演变。与其说台湾“输出”了F4和王大陆,不如说他们的出现和走红,恰恰反映了不同时期台湾娱乐产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F4时代:偶像剧的黄金年代与“花美男”的横空出世回溯到2001年,《流星花园》横空出世,不仅在台湾掀起了收视狂潮,更是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