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营销号蜂拥而上的样子,还拉一踩一顺手恰一口,想起孙宏斌的名言,嘿嘿。
缩水原因众所周知嘛。
前几年太狂了,其实也不是狂,沿用那个时候环境允许的表达尺度到这个时候,被重拳击中。然后王健林选择还债。
万达抗击打能力还是可以的,杠杆不算太大。一般地产公司,比如高赞吹的那位天天在内刊做官瘾的,挨这么一拳就凉了。万达没凉,当然代价是大的,不得不提出大笔资产折现。资产只有现金是最实在的,其他都是纸面富贵,真要集中折现的时候折扣都非常大。万达被抽贷是千亿级的,加上商业地产并不景气,过程中折损几百亿。
事情就这么个事情,至于最近有没有被补拳不知道。看高赞也不像有人知道,全是拿上次那拳说事。止于此的话,那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
王健林已经不是小红帽,至少不是一线。坏处是脆弱,一言不合要被锤;好处是罪不至死,下坡也不会太惨。当然这也是那个时候的环境特征,这个时候也可能变化,毕竟已经很多方面都变化了。
假设没变,也就这样了,交了一笔学费,翻篇。倒是万达商业模式,是建立在最大化吸取发展红利的模型上。现在,商业大环境,行稳致远了嘛,传统万达模式其实是不适应的。这个是根本,货砸手里才是最可怕的。外伤只要不致命总是慢慢愈合,盈利模式要是出问题是内伤,之前的PlanB又被转让,不知道王前首富会带着万达怎么转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