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福奇等美国科学家改口支持所谓「对中国进行病毒起源调查」?

回答
针对福奇等美国科学家“改口”支持“对中国进行病毒起源调查”的说法,理解和看待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而非简单地将其视为一次简单的“改口”。这背后牵涉到科学的演进、政治环境的变化、信息公开的程度、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一、 回顾“改口”的前因后果:科学认知的演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福奇以及其他科学家在病毒起源问题上的早期和后期立场。

早期立场:倾向于自然起源说。
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当病毒的性质、传播方式和起源都还是未知领域时,绝大多数的科学界共识倾向于病毒是自然起源的,即通过动物宿主跨物种传播给人类。这种观点基于对过去多数新发传染病起源的观察和研究,例如SARS和MERS。
福奇博士本人,作为美国国家过敏暨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所长,长期以来在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领域拥有极高的权威性。他以及许多同行科学家在早期更倾向于公开支持并强调自然起源的可能性,这既是基于当时掌握的科学证据,也是为了引导公众认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阴谋论。
当时,病毒实验室泄漏论(Lab Leak Theory)虽然存在,但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持,并且在科学界内部并非主流观点。对实验室泄漏的调查在当时被认为可能分散精力,也可能被政治化,影响到对病毒本身的控制和研究。

后期立场变化与“支持调查”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多信息的出现(尽管信息公开程度仍是争议焦点),科学界对病毒起源的认知也在不断演进。一些科学家开始认为,虽然自然起源仍然是最可能的解释,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
“支持对中国进行病毒起源调查”的说法,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科学调查的必要性: 许多科学家认为,无论病毒起源于何处,彻底调查清楚其起源对于预防未来疫情至关重要。这是一种基于科学严谨性的要求,目的是为了吸取教训,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
对中国透明度的期待: 这也包含了对中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和配合国际调查方面的期待。很多科学家和国家认为,缺乏充分的透明度和数据共享,使得最终结论难以达成。
调查的焦点: 支持“调查”并不一定等同于认定病毒来自实验室。它更像是打开了所有可能的调查路径,以期获得更确凿的证据。

二、 福奇等科学家“改口”的驱动因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改口”或立场调整?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

1. 科学证据的更新与不确定性:
缺乏决定性证据: 尽管自然起源的证据链条相对完整,但仍有一些科学家指出,至今未能找到明确的中间宿主动物(如在中国市场的蝙蝠或穿山甲样本中直接发现与早期人类病例高度一致的病毒株),这为其他假说留下了空间。
信息不对称与获取难度: 病毒起源的调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中国境内的现场数据、样本和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限制或难以获取,科学界就难以形成更确凿的共识。科学家们对这种信息不确定性的担忧可能促使他们更倾向于呼吁全面调查。
基因组学分析的细微之处: 一些病毒学家和基因组学家通过深入分析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试图寻找异常的“指纹”,例如非自然插入的基因片段。虽然目前多数分析未能提供实验室泄漏的直接证据,但一些细微之处的讨论并未完全停止。

2. 政治压力与舆论环境:
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 在美国国内,病毒起源问题被高度政治化。共和党等政治派别持续指责中国在疫情初期的信息不透明,并要求追究责任。这种政治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尤其是那些在政府机构任职的科学家)的表态。
媒体的聚焦与炒作: 媒体对实验室泄漏论的广泛报道和持续关注,也为这种假说提供了更大的传播空间。科学家们为了回应公众关切或避免被认为隐瞒信息,可能会调整其公开表述。
情报部门的评估: 一些国家的情报部门(包括美国情报部门)在不同时期也对病毒起源进行过评估。尽管他们未能就病毒起源达成明确共识,但其部分评估报告(虽然很多是机密性质的)可能暗示了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这可能会被解读为支持进一步调查的依据。

3. 对透明度与问责的坚持:
科学家的职业操守: 许多科学家认为,真相的探求是其职业的核心。如果存在任何一种合理的可能性(即使可能性较低),且未能被彻底排除,那么科学界就应该支持对其进行调查。
全球公共卫生责任: 疫情的全球性影响意味着,了解病毒起源是构建未来更强大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关键一步。不透明的调查过程会阻碍这一进程。

三、 如何看待福奇等人的“改口”?

1. 科学的自我修正与开放性:
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修正的过程。当新的信息出现,或者现有证据无法完全解释某个现象时,科学家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并愿意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认知。如果说“改口”是基于更全面或新的证据分析,那么这是科学进步的体现。
然而,关键在于这次“改口”的实质性基础是什么。如果只是因为政治压力而改变说法,那就不完全是科学的驱动。

2. 政治化对科学研究的干扰:
将病毒起源调查政治化,可能导致本应纯粹的科学研究被政治议程所裹挟。这不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真正合作和透明的调查。
“支持调查”可能被解读为支持某种特定“结论”的调查,而非基于科学证据的全面探索。

3. 对透明度要求是合理的,但调查方式和目的需审慎:
要求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披露和调查合作方面做到透明,是符合国际规范和共同利益的。全球需要知道病毒是如何发生的,以便更好地预防未来。
但是,调查必须是科学的、非政治化的,并且要保障所有参与者的权益。单方面指责或预设结论的调查,很难获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4. 避免将“支持调查”等同于“证实实验室泄漏”:
重要的是区分“支持对所有可能进行调查”和“认定病毒源于实验室”。福奇等科学家表态支持调查,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推翻了自然起源的科学共识,而是认为其他可能性也需要被审视。

四、 关键问题与争议点

证据的可得性: 病毒起源调查的最大障碍在于获取中国方面掌握的关键数据和样本。
调查的独立性与透明度: 国际社会如何组织和监督这项调查,确保其独立性和透明度,避免被政治操纵,是核心问题。
中国方面的配合程度: 中国政府是否愿意或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和便利,是调查能否取得进展的关键。
科学与政治的界限: 如何在政治高度敏感的环境下,保持科学研究的纯粹性和有效性,是巨大的挑战。

总结:

福奇等美国科学家对“病毒起源调查”的表态变化,可以被理解为科学认知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调整,以及对信息透明度和科学严谨性的坚持。这与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了解病毒起源以预防未来疫情的诉求是一致的。

然而,这一过程受到了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和舆论的影响,使得“病毒起源调查”本身变得复杂化和政治化。因此,看待这一现象,既要肯定科学家们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也要警惕政治因素对科学研究可能造成的干扰。最终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个真正独立、透明、基于证据且得到各方合作的调查机制,以揭示病毒的真正起源,而非满足于任何一方的政治意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Dr. Fauci到底说了什么?


5月26日,Reuters上传了一段白宫的会议视频,Dr. Fauci对新冠病毒起源问题进行了再次表态。


以下是原始对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原始视频。

提问:What is your latest thinking on the origins of the virus, whether it's, as you like to say, wild type or if it's something that could have escaped from a lab. Um I just curious what your latest thinking is on that.


(你对病毒起源的最新看法是什么,是你喜欢说的野生来源还是可能从Lab里逃出来的东西。我只是想知道你最新的看法。)


Dr. Fauci的回答:As I said many time, many of us feel that is more likely that this is a natural occurrence as has happened with SARS-CoV-1, where it goes from an animal reservoir to a human, but we don't know 100 % the answer to that. And since this is a question that keeps being asked, we feel strongly all of us that we should continue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go to the next phase of the investigation that the WHO is done, because we don't know 100 %, but the origin, it's imperative that we look at. We do an investigation, and that's how we feel right now.


(正如我说过很多次的,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这更有可能是自然发生的,就像SARS-CoV-1(注:非典病毒)一样,它是从动物宿主传染到人类的,但我们不知道100%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一直被问到,我们坚信我们所有人应该继续调查并进入WHO调查的下一个阶段。因为我们不知道100%(准确的答案),但调查起源是必要的。我们在做调查,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想法。


而白宫高级通讯员Weijia Jiang也发布了一条消息,Dr. Fauci告诉Weijia Jiang,他对新冠起源的看法并没有改变,他认为新冠病毒「很有可能(highly likely)」是自然出现的,在这个病毒从动物传染到人身上之前。


疫情之下,中美的一些科学家,真的不容易。

user avatar

谢邀

这个就显然是配合拜登政府炒作“武汉病毒所起源论”的整个宣传攻势的一部分了。

先说福奇。

很多人说他是美国钟南山,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他目前早就不是科学家、而更偏一个政客了。

虽然特朗普政府整体的漠视是疫情失控最主要的原因,但是福奇的失职也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持续反复横跳。

主要在两点:

1、疫情初期鼓吹“风险很低、没必要担心”,“这不是美国目前需要忧虑的”

Obviously, you need to take it seriously and do the kind of things the CDC and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is doing. But this is not a major threat to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is is not something that the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right now should be worried about

— 福奇接受保守派电视台Newsmax采访时的原话

2、疫情爆发期鼓吹“普通人不要出门带口罩”、“把口罩给医务人员”

Right now, people should not be walking, there’s no reason to be walking around with a mask. When you think masks, you should think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needing them.

— 福奇接受CBS电视台60分钟采访时原话

这两点直接被媒体放大、且福奇本人没有做出任何后续弥补。疫情的失控,福奇有一定的责任。

而对于疫情来源,福奇去年在接受凤凰卫视王又又采访时,明确说大概率是由动物传染人类,且及其反对特朗普的武汉研究所说法

然后这次反复横跳,就是配合着拜登政府的反复渲染,希望做“第二次武汉研究所独立调查”。所以千万别把福奇和钟南山做比较,福奇目前已经是一个政客了。


而整个武汉研究所阴谋论的组合攻势,显然是精心策划却又漏洞百出的:

1、yanmengli为主的一系列“专家”引用莫名来源作出的“研究成果”,包括强逼像福奇这样科学家背景的政客前来背书;

2、集中攻击第一次世卫组织调查团的研究成果,认为“没有提供全部数据”,却又始终说不出缺了什么数据;

3、编造事实和牵强附会,比如这两天炒作的“武汉研究所有三个人在19年11月有感冒症状”的新闻,实在是笑掉大牙,有哪个公司的员工在感冒季能完全不感冒的?更何况后续全部员工检测阴性,他们又不看;

后续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类似的新闻,这就是他们的策略:用强有力的媒体攻势,进一步污名化我们。

user avatar

很多人把福奇当作美国的钟南山。

但我看美国的新闻,其实美国人并不卖福奇的帐,甚至在美国还有很多给福奇泼脏水的阴谋论。

而且在政治上,福奇也并不被美国政府多么重视(新冠爆发前期,F4各种作死,不见专家组。我们的专家就直接使用权限,跑中央去汇报,随后上面直接下批示了)

既然美国政府没有把福奇当做美国的钟南山,美国人民也没有把福奇当作美国的钟南山。

那到底是谁在把福奇塑造成美国钟南山的形象呢?

很显然,是那些想让别人以为美国也有一个钟南山的人。

面对新冠,我们有千千万万个钟南山,而且最终打赢了新冠疫情。

所以,美国不能没有福奇。

因此,福奇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

只要有需要,没有福奇,也会有福尔康,福禄寿。

但是,美国又并不需要一个真正的福奇。

要知道,中国无数个钟南山是亲自上一线的。

而美国福奇是坐办公室的。

坐办公,就要讲规矩。

今天要你是个招牌,你就得老老实实当好招牌。

明天要你是个打手,你也得积极主动的冲上去。

所以福奇说什么话,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因为福奇并不是个人民战士,而是个美国政客,赋予他钟南山那样的道德地位,符合美国政治的立场,但并不符合事实。

user avatar

或许在大家的印象里,福奇是个很正派的人,每当美国政府想要往中国身上泼脏水时,他总愿意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

可现在福奇却表示:

“我并不确信病毒来自大自然,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调查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表态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福奇的认知,究竟是什么让福奇大转性呢?

事情还要从今年3月份说起。

三月底,前白宫顾问纳瓦罗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对福奇疯狂攻击,不仅指责他是“新冠之父”,还声称是福奇资助了武汉实验室的“病毒改造”,导致病毒传播到了美国

说起来他们的依据很可笑。

福奇是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而2014年,一家名为“生态健康联盟”的非政府组织获得了NIAID提供的数百万美元有关蝙蝠研究的拨款,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合作伙伴间接得到了部分经费,于是就被美国人诟病至今。

尽管荒谬,但共和党却依旧以此为借口不停的攻击福奇,毕竟一石二鸟:一方面可以推卸抗疫不力的责任,另一方面能延续对中国的围追堵截

谣言不怕场子烂,只要敢讲就总有人听。于是这场围堵在5月11日达到了高潮。

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延续了以上的谬论,并以此为借口指责福奇“资助了病毒的产生”,要求福奇对病毒的泄漏负责

一向稳重的福奇表达了罕见的激动:

“完全、完全和完全的不正确!”

但保罗并未给福奇辩解的机会,他不停的打断福奇,并要求他必须就“病毒是不是肯定不会来自武汉实验室”做出表态

福奇不堪疯狂的政治骚扰,妥协之下便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并不知道武汉发生了什么,我支持对武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这就为开头提到的言论作出了铺垫。

之前我看过一个视频,对比了福奇不同时期的状态,在特朗普执政的时候,福奇讲话三缄其口,面色苍白,而拜登上台后,福奇春风拂面,满脸笑容。

或许福奇的变化这与两任总统对待科学的态度有关,但归根结底都是政治的博弈的产物。

拜登在竞选时就表示:

“昨晚特朗普说要开除福奇博士,这真的不好,我有个更好的主意,选我,我会雇佣福奇!”

所以福奇不仅仅是抗疫的专家,更是两党交锋的缩影:你反对的我便支持,只不过恰巧我支持的人是正确的

而福奇也发现,虽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前朝的势力依然在,尽管自己梅开二度官复原职,但依旧面临站队的问题:不诋毁中国,那便是亲华

现在的福奇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做一个科学家,首先要做一个政治家,想要在抗疫上有所作为,他必须先在政治上站稳脚跟。

或许第一次造谣还不习惯,不过熟能生巧,你瞧,这一次福奇的表态不就自然多了嘛。

当你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家里已经有了一窝蟑螂。福奇的态度变了,就意味着已经有一大批人的态度变了。

北卡罗莱纳州的冠状病毒学者拉尔夫·巴里克就是此中最典型的代表。

作为曾在2015年与武汉病毒所的石正丽合作研究过冠状病毒的人,阴谋论里自然少不了他的角色。

阴谋论者称:

巴里克与石正丽在6年前的合作中对冠状病毒进行了“杂交”,“创造”出了新的病毒,那么新冠病毒可能就是这么在武汉病毒所“诞生”出来的。

我们根据关键词提出问题:

1、他们研究的是冠状病毒吗?

是的,不过石正丽只是给巴里克提供了她新发现的一种来自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

2、病毒“杂交”存在吗?

存在,但这不是为了创造新的病毒,而是为了探索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3、新的病毒产生了吗?

产生了,但那种杂交出的那种病毒与新冠病毒存在较大的不同,完全是两码事。

由此可见,这些阴谋论完全是在偷换概念,牵强附会,没有半点真理可言,可就是有人信以为真,还不停的谴责巴里克。

巴里克过去也耐着性子多次澄清过,但架不住天天这么闹腾。日子还得过,生活还得继续,面包和真理自然是面包更重要

于是前不久,巴里克就和这批阴谋论者签署了一封联名信,呼吁对包括武汉实验室在内的新冠病毒的来源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打不过就加入,这很美利坚。

不过令我疑惑的是,就算真要调查,不应该先去调查巴里克的实验室吗?毕竟所有实验的核心部分可都是在巴里克那里做的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福气和巴里克的言行为外媒继续抹黑中国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华尔街日报》的编辑第一时间炮制出了热乎的剧本:

而反华媒体“自由亚洲电台”也援引了福奇的言论肆意揣测,并将《华尔街日报》的故事奉为金科玉律,在此基础上大开脑洞,言之凿凿的宣称了“实验室泄漏论不再只是阴谋论”,试图掀起并引领下一波“反华小高潮”。

不过,这次恐怕又要让他们失望了。

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其实端起的是吃了一年多的老菜汤,只是福奇的横跳和巴里克的投诚又给老菜汤增了一缕盐味儿。

可就算如此,也改变不了老菜汤的本质,除了那些饥不择食又闹不起风浪的反华组织,谁还愿意捧着这点陈年剩饭当佳肴?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歇后语: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光膈应人。

此刻,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赵立坚的轻蔑一笑了,哪位外国的记者朋友帮我安排一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