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的光盘播放机还没丢呢。
回家路上随手一租,10元5张,每张一部剧,不香吗?
再说,也没时间看。
看国产剧,去外网看。
看美剧,租碟。
根据 5 月 19 日的报道,爱奇艺 CEO 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解释涨价行为的:
我们投入大量成本,当年一集电视剧大概几千块钱,现在即使是我们不依赖于版权采购,但是版权采购一集两百万起,大家基本上能够看得上的剧都得两百万起,如果独播的可能要到六百万、八百万,所以说成本提高了,基于盈利要求,也得涨。[1]
可是,我们看一看财报,会发现一个问题:2018 - 2020 年间,会员费收入的增长,远远跑在了经营成本增长的前面:
在 2018 - 2020 年间,爱奇艺通过会员订阅实现的营收,从 106.23 亿增长到了 252.74 亿,增长了 238%;
与此同时,运营成本(也就是 operating cost,根据财报中的说明,采购成本也在这一项中)似乎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变化,2018 年是 271 亿,2020 是 279 亿。
翻开 2021 第一季度的财报,我们可以发现,内容采购成本实际上是在降低的:
这一段写得很明白了,与 2020 同期相比,2021 年第一季度,爱奇艺的「内容成本」下降了 8%,财报中原文写着:这一降低,主要归因于购买内容授权成本的减少。(The decrease was primarily attributable to decline of licensed content cost.)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爱奇艺 CEO 的话:
我们投入大量成本,当年一集电视剧大概几千块钱,现在即使是我们不依赖于版权采购,但是版权采购一集两百万起,大家基本上能够看得上的剧都得两百万起,如果独播的可能要到六百万、八百万,所以说成本提高了,基于盈利要求,也得涨。
啊这。。。建议跟贵司财务和外部审计人员核实一下,确认一下哪一个是事实:成本到底是在提高还是下降?到底是因为版权采购费用贵了,还是想多赚钱了?
想多赚钱就说嘛,不寒碜的,只要不是垄断市场、达成价格协议联合涨价,都不寒碜的==
这事儿,CEO其实说的就是大实话。
传统长视频领域已经进入到入不敷出的状态,且无法跟前些年那样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来获得资金。
而恰恰不是知乎主流观点:因为垄断所以为所欲为。
前几天,我看了这样一本书。
这是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关于新媒体发展最新权威报告(当然也有一年时间了)。
报告里面通过收录大量论文内容,能够帮助业界和吃瓜群众了解近期互联网风向变化。
其中有两点得到学者普遍关注:
1.短视频的强势崛起
2.直播产业的快速吸金
首先看短视频这块儿,光是2020年初疫情还没彻底暴发前,头部玩家已经达到了惊人日活。
里面有句话很令人玩味:尽管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采用重金投入、流量补给等强攻战术,但旗下产品始终不温不火,大多数要么半途夭折,要么被合并……这种无奈表明,抖音、快手筑起的护城河短时间难以撼动,两超双峰格局稳固。
而百度和腾讯所代表的爱奇艺、腾讯视频,恰恰就是上一个时代“传统视频平台”的大玩家。
此外,短视频也展现出强大的广告吸引力。
可以清楚看到,爱奇艺只能跟一些知名度并不高的品牌共同“屈居”第二阵营。甚至很难算是短视频广告的主要竞争者。
短视频平台之所以前途无量,答案再简单不过:用户需要。
用户渴求以最短时间获得最多信息量,而用户本身又能成为平台的创作者,无需平台发挥如爱奇艺那样的“平台主导权”(自己花钱买版权、掏钱请人拍综艺、砸钱做IP等)。
这就形成了一种典型用户良性驱动,回报率将非常惊人。
与此同时,直播产业也在分走大量流量和用户时间。这块儿我找了个最新报告(《2020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
2020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规模达1930.3亿元。从营收模式来看,打赏是直播平台和主播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直播平台打赏收入占行业收入的75%左右,占主播收入的35%-45%,而泛娱乐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90%。
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超1.3亿(根据23家平台汇总数据),其中日均新增主播峰值为4.3万人。直播用户方面,2020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6.17亿人,占中国网民整体的62.4%。
那么,直播市场的主要玩家都是谁?
除了依托传统电商优势的阿里系跟京东之外:
而伴随着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崛起,各行各业都开始入驻短视频平台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短视频平台顺势推出了直播功能。
不好意思,短视频平台同样没有放过直播这个重头戏。
从资本运作角度而言,当一个平台本身就很难形成“自负盈亏”(大量烧钱砸IP,往往靠背后的娘家养活),且又无法在资本市场赢得青睐,而广告商大量流失到其他平台的话……
除了涨价维持一点生活的体面,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等其实没有更好选择。
虽然目前中概股在美表现都很糟糕,但爱奇艺也明显太过疲软。
哪怕连B站(同样被资本看好,同样有直播功能,同样可以通过由用户自主创作来大大降低平台成本)也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把爱奇艺压得喘不过气。
毕竟CEO还是要拿工资恰饭的嘛,那就只能努力通过涨价,把KPI做得稍微体面点了。
但我们也知道,如果说一个平台本身就没有其他平台“降维打击”的吸引力大,且价格和用户体验都在变得愈发糟糕。
毕竟这件事,报纸、杂志、电视媒体其实都已经体验过了。能不能顺利转型,将关乎生死。
爱奇艺有办法实现“破茧重生”,一切好说,做不到……
最终被淘汰也并非什么新鲜事。
以前看盗版是必然趋势,这个趋势让版权改变了。
当时有很多文章宣扬正版的好处,不看正版制作方会饿死,只有付费,我们才能看到更好的剧集。
后来,就有了《有匪》《极光之恋》《甜蜜暴击》《我不叫喂,我叫楚雨荨》等等优秀的国产剧集。
那时我在思考一个逻辑漏洞,充会员不看广告。不充会员看广告。你说这个用户,连甜蜜的会员都充不起,还看你娘广告呢?
这不把有能力付费的用户都流失掉了吗?
后来看到海量广告植入,我发现,我还是单纯了。
“趋势”实际上是个很有趣的词。全国14亿人,你能懂得趋势,为什么不把生育率解决一下呢?嗯?
我是B站用户,大会员22年2月到期,不准备续费了。原本为了弹幕开的会员,为了高清免费电影开的会员。结果那么多电影都要钱(48小时观影权)。弹幕质量也越来越低。
基本上大部分是复读机,up说啥就附和啥,什么地方都玩烂梗的人。
那我为啥不直接去看盗版呢?
如果看盗版,某些制作公司会饿死。我倒是觉得那还真是双赢。
这次。我赢两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