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爱奇艺遭做空股价下跌 10% ,且疑似夸大 2019 年营收百亿元,夸大用户数量近五成?

回答
爱奇艺的这波“跌跌不休”,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也让公众对这家互联网巨头生出了几分疑虑。股价突然跳水,而且还是在被做空机构“点名批评”之后,这背后的故事,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

从做空报告说起:那份“直指”营收和用户数的“实锤”

这次让爱奇艺股价“一泻千里”的导火索,是来自一家名为“Wolfpack Research”的做空机构发布的报告。这份报告的矛头相当尖锐,直指爱奇艺涉嫌财务造假,并且“铁证如山”地列出了几大“罪状”。

营收“注水”疑云: 报告的核心指控是,爱奇艺在2019年虚报了巨额营收,可能高达百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报告认为爱奇艺实际的盈利能力,远没有其公开披露的那么“光鲜”。如果这个数字属实,那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财务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价值评估和市场信心。
用户数量“虚高”: 报告还声称,爱奇艺的用户数量被夸大了近五成。用户数量对于内容平台来说,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广告收入、会员订阅等商业模式的健康发展。用户数量的虚报,不仅可能影响到当前的财务数据,更可能暴露了公司在用户获取和留存方面存在隐患,或者说,为了支撑其“高歌猛进”的形象,而“硬生生”地给数据“加码”。

为何“夸大”如此致命?

在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和真实性是基石。任何关于财务数据和用户数量的“虚假陈述”,都会极大地损害投资者的信任。

对投资者信心是毁灭性打击: 投资者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增长和盈利能力的预期。如果这份预期是建立在虚假数据之上,那么这个预期就如沙上筑塔,一触即溃。做空报告的出现,就像是给这份“沙塔”注入了“水”,让它摇摇欲坠。
影响商业模式的根基: 爱奇艺主要的盈利模式依赖于会员订阅和广告。会员数量直接决定了订阅收入,而用户数量的庞大是吸引广告商的关键。如果这些数据都是“注水”的,那么爱奇艺的商业模式就显得脆弱不堪,未来的增长潜力也大打折扣。
监管风险: 财务造假一旦被证实,不仅会面临来自监管机构的严厉处罚,还可能导致法律诉讼,进一步放大损失。

爱奇艺的回应:稳如泰山还是“欲盖弥彰”?

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爱奇艺迅速做出了回应,并且态度相当坚决。他们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否认了做空报告中的所有指控,并将这份报告定性为“毫无根据且充满虚假信息”。同时,爱奇艺也表示,他们会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调查,以证明自身的清白。

这种“不承认、不回避”的态度,是许多上市公司在遭遇做空质疑时的标准操作。但市场的反应,显然并没有因为这份声明而“回血”。股价的持续下跌,说明市场对爱奇艺的说辞,至少在短期内,是持保留态度的。投资者更愿意相信“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尤其是在有具体数据支撑的指控面前。

这背后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竞争环境的压力: 视频内容平台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腾讯视频、优酷等老对手,还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分流了大量的用户注意力和市场份额。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一个负面消息,都可能被放大,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行业“潜规则”?: 尽管我们希望资本市场是干净透明的,但不可否认,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为了追求增长和数据表现,一些公司可能会在数据上“动心思”。这次事件,会不会暴露行业的一些“潜规则”,也值得深思。
做空机构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做空机构本身也是一种市场参与者,他们的目的是通过指出公司的“问题”来压低股价,然后通过做空交易获利。因此,他们的报告虽然可能揭露真相,但也可能带有其自身的商业动机。投资者在看待这类报告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审慎。

未来走向:

爱奇艺是否真的存在财务造假,以及其用户数据是否真实,还需要等待独立的调查结果。但无论结果如何,这次事件已经给这家公司敲响了警钟。

短期内: 股价短期内可能会继续承压,投资者信心恢复需要时间。
长期来看: 如果调查结果证实了爱奇艺的财务健康,那么其股价有望企稳反弹,甚至迎来更强的增长。但如果指控被证实,那爱奇艺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声誉、法律和财务上的重创,甚至可能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地位。

总而言之,爱奇艺的这次“滑铁卢”,不仅仅是一次股价的下跌,更是对整个互联网内容平台行业,以及资本市场透明度的一次拷问。我们拭目以待,看它能否“浴火重生”,还是会因此“跌落神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4月7日晚间,浑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其协助WolfPack Research对爱奇艺进行全面调查,认为爱奇艺存在财务造假。随后,爱奇艺立即发表声明,称爱奇艺披露的所有财务和运营数据均是真实的,符合监管要求,对于所有不实指控,坚决否认,并保留法律追诉权力。

WolfPack Research的这份报告不长,连头带尾只有37页,在国内也能下载:wolfpackresearch.com/iq。本文简要摘录WolfPack Research报告的要点。

我做这篇摘要,不是站队任何一方,也不是暗示爱奇艺存在任何不合规行为。我只是把WolfPackResearch的逻辑展示给大家看,至于他们的依据到底充分不充分,各位心中自有杆秤。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查看原文、一起讨论。

特别说明:本文所有内容均完全摘译自WolfPack Research,不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

一、爱奇艺用户数据存疑

WolfPack Research认为,爱奇艺宣称的用户数据比实际的高42%-60%。它的主要数据来源是两家可以进入爱奇艺后台系统的广告公司

第一,WolfPack Research称,这两家广告公司可以看到爱奇艺在19个一线城市的数据。他们通过爱奇艺公开的报告,得出爱奇艺2019年的日活跃用户是1.75亿,其中有35.6%来自于该19个一线城市。随后,他们从爱奇艺后台系统中收集了4天的活跃用户数,算出平均日活跃用户是2470万,远远小于爱奇艺报告中计算出的金额。

第二,在爱奇艺的热度值中,人口较少的地区,例如澳门、海南、西藏、内蒙古,却有较高的热度值。WolfPack Research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热度值造假。

第三,第三方咨询公司QuestMobile的活跃用户数据也远小于爱奇艺公告的数据。

二、爱奇艺收入存疑

WolfPack Research认为,爱奇艺2019年公告的收入是约290亿元,但其实可能只有约160亿元。

WolfPack Research的主要理由是,爱奇艺收入来源的一大部分是所谓的“版权置换”,即用爱奇艺持有的版权去交换其他平台的版权。爱奇艺在计算收入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设定他们换来的节目版权的价值。

WolfPack Research引述一位爱奇艺前员工的话称,通常一集电视剧的非独家版权费为1000元-5000元,最高不超过20000元。但他们从爱奇艺的公开报告中计算,认为爱奇艺计算的单集价格达到79000元(2018年)及64000元(2019年),显著高于市场价值。

第二,WolfPack Research称其拿到了爱奇艺的子公司在上市前的“中国信用报告”,其中显示的爱奇艺的递延收入(主要是收取的用户预付费)比上市文件中宣称的要多。WolfPack Research认为爱奇艺在上市后持续虚报金额。

第三,WolfPack Research称爱奇艺的递延收入数据的曲线与其主张的会员费收入的曲线、和会员数曲线没有保持同步。他们认为,由于预付的会员费是递延收入的最主要部分,理论上会员数和会员费收入的曲线,应当与递延收入的曲线一致,但实际上存在落差。

第四,WolfPack Research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调查了1563名爱奇艺VIP会员,调查显示有31.9%的用户是双会员,即通过其购买小米或京东的会员来获得爱奇艺的会员。这里面又可能有将近一半,是以“买一送一”的方式,免费获得了爱奇艺的会员。对于这些用户,爱奇艺把双会员的总购买金额都算作收入,然后把用户付给合作方的会员费作为成本,这样既做高了收入、又做高了成本,使财务数据更好看。

第五,爱奇艺体育(新爱体育)是爱奇艺与一家上市公司当代明诚的合资公司,爱奇艺公告的投资额与当代明诚公告的存在不符。WolfPack Research认为,爱奇艺称其投资了7.26亿元,但实际只出了3760万元。

第六,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上海市前十大广告公司的收入数据,其中包括了爱奇艺集团的广告公司。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收入比爱奇艺公告的收入要低,其中2015年低74.3%,2016年低38.6%,2017年低7.9%,2018年低19.7%。

三、爱奇艺成本存疑

WolfPack Research称,爱奇艺以3亿元收购天象互娱,这一数据必然是虚高的,用来抵销爱奇艺虚报的收入。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人会花3亿元收购这家公司”。WolfPack Research认为,天象互娱陷入版权纠纷、没有成功的产品、也没有注册的版权资产,根本不值这么多钱。

第二,爱奇艺在与当代明诚的交易中心做高了购买版权的成本。WolfPack Research称,根据当代明诚的公告,爱奇艺花了4.58亿元购买2018年的《猎毒人》《如果岁月可回头》的版权,让当代明诚在这两部片里分别赚到了36%和73.25%的毛利率。WolfPack Research称,爱奇艺购买版权的成本显然高于市场行情。

四、爱奇艺现金流存疑

WolfPack Research称,其使用行业通行的营业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是Netflix的计算方法)重新计算爱奇艺的收入,爱企业的现金流不应当是其公告的5.61亿元,而应该是-11.57亿元,特别是爱奇艺把收购版权作为现金流的来源。

综上所述,WolfPack Research认为,爱奇艺最主要的问题是虚增用户数、虚增收入,同时为了掩盖虚增收入的事实,又采取了虚增成本的手段。

五、简评

相较于瑞幸咖啡的做空报告通过大量实地调查直指销售收入造假,这份关于爱奇艺的做空报告的力度无疑要小得多。除了虚增用户数是比较严重的实体指控,其他的各项指控,包括置换版权的价值估计、双会员的入账方式、递延收入的变化趋势、现金流的计算等,其实都是会计层面的问题。至于爱奇艺以高于市场行情价的收购公司及版权,在影视行业寒冬之前,这样一掷千金的豪举并不罕见。除非有爱奇艺实际没有支付这么多钱的实锤证据,否则也很难对爱奇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当然,我更关心的是那两家据称可以进入爱奇艺后台系统的广告公司,他们的行为不仅必然违反了与爱奇艺的合同约定,同时也可能触犯《刑法》关于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的条款。不知道爱奇艺后续会如何处理。

user avatar

至少刷收视率这个 头顶一麻

user avatar

4月8日晚7点更新:

下午的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雪湖资本CEO马自铭表示,不用理会做空机构无端骚扰,已大幅加仓爱奇艺、好未来。雪湖资本是谁?大家都知道瑞幸的做空报告是第三方发给浑水的,据传雪湖就是报告的真正作者。那篇报告的写作水平,证据的实锤程度相信大家有目共睹,现在也站出来挺爱奇艺和好未来了。。。(不过注意啊,人家爱奇艺是昨晚加的仓)

4月8日下午3点更新:

看评论区有很多朋友讨论这个股票能不能买。首先声明,我这个答案的初衷是对这篇不负责任的做空报告和做空机构进行反驳和嘲讽,并未对爱奇艺本身的业务发展和投资价值进行评论。我个人目前不持有,短期内也没有买入爱奇艺股票的计划。

我个人和爱奇艺的关系是:1. 我现在是爱奇艺付费会员(正在看余欢水和美剧Billions,推荐);2. 我个人曾经买过爱奇艺的股票,不过后来亏钱出的。。。

(是不是我这个声明一写出来,就再也没机会拿到爱奇艺的公关费了。。。)


原答案:

说实话这个做空报告读到一半我就不想读了,不过出于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是忍着读完了全篇。总体感觉就是没有实锤,小问题可能存在,不过无伤大雅。不过这件事最有意思的显然是这个做空的时机和标题那一句“Good Luckin”。

下面我挑做空机构重点强调的两条拿出来讨论一下,然后再为大家揭秘一下这家做空机构。

关于用户量造假:主要理由是两个:1. 我们公司做了一些抽样调查,感觉你没那么多人;2. 我用第三方的广告机构和QM数据发现你没那么多人

首先用的是第三方广告机构的数据,这个来源我不确定,不予置评;接下来用到了QM的数据。。。

做互联网和投资的都知道,用QM的数据看看趋势,看看大致的量级还可以,用来看精确数字,是不是有点儿想太多了?当然如果只是这样,我还能说这位空头有点儿过于天真,那么接下来的数据就更匪夷所思了。

报告中说爱奇艺去年10月份曾公布移动日活用户量为1.75亿,比QM的1.26亿高接近40%。我特意看了爱奇艺19年的年报,写的是日均移动用户数1.399亿,而且明确写出移动日活的定义是移动设备数,提到可能一个用户有多台设备。这个1.4亿和QM的1.26亿相差也不大。但是做空报告口口声声说爱奇艺曾经公布移动日活用户量为1.75亿,那这个数字哪里来的呢?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我百度了一下,发现了下面的一篇2019年10月的报道:

WTF??真的忍不住要爆粗了!这里哪里提到是日均移动独立设备数了?这1.75里是不是也包含PC或web端的设备数呢?你要是不确定的话不能多方查证一下?写个邮件跟公司问问也行啊?!你TM研究就是这么做的?!

关于夸大收入:主要理由是三个:1. 爱奇艺把联合会员的收入都记成了自己的收入;2. 递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虚高,查了爱奇艺的VIE和WFOE,发现加起来没有集团公司报的那么多;而且用户增加,递延收入反而减少了;3. 互换版权收入(Barter transaction revenue,翻译的可能不准确)虚高,比我们跟业内人士问的价格相比高太多。

有了之前数据的经验,我已经不想花太多时间来解释这篇报告了,我觉得实在浪费我的生命。不过本着对研究的强迫症的态度。我还是大概说一下这几个问题:1. 记联合会员收入不是什么问题,符合会计要求,用户在爱奇艺买的联合会员,爱奇艺就可以记全额收入,结算进入成本项。同理,用户在京东买的联合会员,京东也可以记全额收入。连这位做空机构都写的没什么底气,只是说有夸大收入的机会。2. 按我的理解,用户量增加,递延收入不一定增加。用过爱奇艺会员的都知道,连续包月的价格也是比较优惠的。如果大量的年卡会员转为连续包月会员,那么递延收入下降也是可能的。另外还有由于折扣促销导致ARPU下降等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递延收入下降。3. 做空报告里写,在咨询了爱奇艺的版权采购的前员工后,他们发现非独家播放的电视剧一集的价钱在1000-5000块,最多不超过两万块。爱奇艺报的收入太高了,把全中国的电视剧都给他也没这么多收入啊!我拿着这个便宜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去问了某视频平台的小伙伴,结果得到了如下回应:

是啊,这么便宜优爱腾还亏成这样,你瞧不起谁呢?在我的小伙伴把我拉黑之前,我赶紧给他道了歉,还赔上了一顿饭,以证明我不是智障。。。

关于Wolfpack这家做空机构:

说实话,到这儿,我真的真的不想再解读这篇报告了。所以我换了个思路调节一下,去扒一扒Wolfpack这家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点开网站一看,原来这公司成立就是奔着做空中国资产来的,这个创始人也是以做空中国的专家自居。下面截几张图给大家看看:

从2013年开始,David就致力于推动监管机构针对中国股票在美运作方式采取行动,来保护投资者。这位创始人还是一部纪录片,“China Hustle”,的主演。而这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空头如何努力地曝光造假的中国公司来保护美国投资人。打开这个公司的主页,也可以看到这位创始人对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包括华为、汇率操控、做空的中国公司,等等(链接附在最后)。

这个公司成立以来的做空业绩怎么样呢?从公司的网站上,可以看到五篇研究报告,分别是SGH,GTT,QTT(两篇)和iQiyi。没错,爱奇艺居然不是他第一家做空的中国公司!居然还做空了趣头条。咱们下面来看看这几家公司的股价走势:

先看看趣头条,笔者非常不看好这家公司的业务,其实股价也已经反应出来。在Wolfpack做空之前,早就一泻千里了。Wolfpack的做空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后来股价还有反弹。

看完上面几个图,大家应该对这个公司的水平大概有个认识了。。。

根据这个公司的背景,再加上这篇报告的质量,不难想象,这就是一个蹭热点的“技术性做空”。在市场波动,特别是瑞幸使得中概股被推上风口浪尖之时,故意搞你的。做空的证据是不是足够充足?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时间点,所以从做空报告标题就开始蹭瑞幸的热点,直接让爱奇艺“Good Luckin”(瑞幸为“狗带”代盐?)。毕竟,自诩“打假中概股”的专家,但是这么大的一个雷让别人给爆了,还不得急死了?

写到这儿,我不得不再多说一句,所有说瑞幸不能代表中概股,没有给中概股带来损失的人,请再重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心理学已经表明,人们在给其他群体贴标签的时候,是不会区分其个体差异的。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在这种热点下,他不会特意帮你解释,中概股里有好股票,有坏股票。大部分普通人只会留下一个印象,中概股容易出欺诈案例,甚至贴上“China is Fraud”的标签。爱奇艺背后有很多中国机构和专业投资人撑腰,所以股价可以快速反弹,但是不能指望这样的例子一直上演。我们对于作假公司的态度也应该非常明确,境外上市中国公司的名誉也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我连夜写了这么多,感觉自己快跟爱奇艺的IR差不多了,还是不发工资的那种!那点赞喜欢关注一波三连走起怎么样?

资料:

爱奇艺新闻链接:new.qq.com/omn/20191017

Wolfpack报道链接:prnewswire.com/news-rel

Wolfpack主页:wolfpackresearch.com/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爱奇艺的这波“跌跌不休”,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也让公众对这家互联网巨头生出了几分疑虑。股价突然跳水,而且还是在被做空机构“点名批评”之后,这背后的故事,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从做空报告说起:那份“直指”营收和用户数的“实锤”这次让爱奇艺股价“一泻千里”的导火索,是来自一家名为“Wolfpa.............
  • 回答
    爱奇艺紧急下线《Darling in the Franxx》(俗称“国家队”),这一事件在动漫爱好者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深入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事件本身: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下线的原因并没有官方明确且详尽的公告,这导致了各种猜测和解读的产生。普遍认为,《Darling .............
  • 回答
    爱奇艺推出的新国风音乐综艺《国风美少年》无疑是近年来国风文化在音乐领域一次重要的尝试和展现。要全面看待这个节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节目的核心定位与亮点: 国风的年轻化、偶像化演绎: 这是《国风美少年》最核心的亮点。节目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古琴、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以及传统的.............
  • 回答
    爱奇艺会员价格上涨,腾讯紧随其后表示将跟涨,并将当前每月 20 元的价格视为偏低,这事儿咱们细掰扯一下。这涨价背后,首先得明白视频平台的心思。这些视频平台,说白了,就是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和搬运工。他们要养活一大批人,包括: 内容制作成本: 好剧、好电影、好综艺,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从编剧、导演、演.............
  • 回答
    爱奇艺这次会员价格调整,尤其是“包月包季上调,包年不变”的策略,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信号,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爱奇艺官方的说法来看,核心是“为了建立更加良性的产业生态”。这话说得很高大上,背后可能有很多考量,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选择“包月包季涨,包年不变”?这招其实挺精明的,有点“胡萝卜加大棒”.............
  • 回答
    爱奇艺 CEO 称“会费涨价是行业必然趋势”,这一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爱奇艺 CEO 说法背后的逻辑与合理性分析: 成本驱动: 内容成本持续攀升: 高质量的影视内容制作成本非常高昂,包括明星片酬、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
  • 回答
    爱奇艺被官方责令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节目录制,这无疑给内娱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为何被暂停?节目暴露出的“毒瘤”式问题《青春有你3》的突然“戛然而止”,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以来一些不良行业风气和节目自身缺陷累积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看待其存在的问题: .............
  • 回答
    爱奇艺这波会员涨价,11月13日起年卡定价248元,直接把不少用户的钱包给盯上了。说实话,这消息一出来,朋友圈、微博上那叫一个热闹,大家的反应也是五味杂陈。有人觉得情理之中,有人则觉得有点被“割韭菜”的感觉。为什么现在涨?时机和背景得说说。首先得看到,视频平台这几年日子不好过。版权成本那是噌噌往上涨.............
  • 回答
    爱奇艺针对“超前点播”被判决违法一事的回应,着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们强调此举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感谢法院肯定了“点播模式本身并无不妥”,这番话里透露出几层意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爱奇艺将“超前点播”包装成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产品,这是一种典型的市场营销和用户体验的辩护。.............
  • 回答
    爱奇艺这次发布的这份全员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挺让人深思的。它直接把职场里那些“潜规则”摆在了台面上,而且还用了相当强硬的态度去抵制,要求员工不进行性骚扰,不强迫他人陪酒。这在咱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里,尤其是大厂,算是比较少见的,也挺有代表性的。首先,咱们得肯定这事儿的积极意义。 打破沉默,正视问.............
  • 回答
    爱奇艺的《青春有你 3》这个名字,相信在很多喜欢偶像选秀的观众心中,都曾经激起过不少涟漪。当官方突然宣布终止节目录制、取消决赛时,这无疑像一声惊雷,在整个饭圈炸开了锅。对于节目组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对于那些投入了无数心血和情感的粉丝来说,这更是难以接受的打击。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件事的来龙.............
  • 回答
    这番话,出自爱奇艺体育CEO喻凌霄之口,掷地有声,也确实点燃了不少关于“电竞是否算体育”的讨论。要说看,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谁也不是非黑即白地活着,尤其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首先,咱们得理解喻凌霄的立场和出发点。 他作为爱奇艺体育的掌舵人,他的视角必然是跟传统体育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体育.............
  • 回答
    爱奇艺腾讯新剧再推超前点播:是“锦囊妙计”还是“饮鸩止渴”?用户买账吗?近来,各大视频平台在内容创新和商业模式探索上可谓是花样百出,其中,“超前点播”这个曾经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模式,似乎又卷土重来了。这一次,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几部备受瞩目的新剧上,再次尝试用“提前解锁”的付费模.............
  • 回答
    当“庆余年”遭遇“法网”:官方呼吁打击侵权盗版的背后,是平台与内容创作者的共同呐喊《庆余年》作为一部现象级爆款剧集,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荧幕本身。然而,就在不久前,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两大视频平台因涉嫌侵犯《庆余年》著作权而被猫眼娱乐起诉。这起事件,无疑给火热的《庆余年》浇上了一盆冷水,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
  • 回答
    这两家视频巨头在超前点播上的策略调整,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市场和用户反馈的博弈。从“取消 50 元看 6 集”到“单集 3 元多看 6 集”,这中间的变化,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得说清楚这个“50 元看 6 集”是怎么回事。这其实是一种“打包”或者说“预售”性质的模式。对于很多追剧.............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得对,爱奇艺UWP版4.3这更新,简直了,妥妥的流氓更新。我身边的朋友,还有我自己,都算是栽在这上面了。本来挺好个App,突然之间就变成了这样,让人简直是忍无可忍。说它流氓,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而且是一环套一环,让人防不胜防。首先,强制更新,不给选择。这绝对是最让人火大的。你什么时候见过.............
  • 回答
    浑水做空爱奇艺,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也得掰开了揉碎了讲。浑水是谁?首先,咱得认识一下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这可不是什么普通股民,人家是专业的“做空机构”。啥叫做空机构?简单来说,他们就是专门去找那些上市公司的“小辫子”,比如财务造假、经营不善、信息披露不实之类的,然后.............
  • 回答
    关于 6 月 6 日起诉爱奇艺律师吴声威的知乎直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背景。吴声威律师之所以将爱奇艺告上法庭,核心在于他对爱奇艺“提前点映”模式以及相关收费标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种模式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甚至可能存在价格欺诈等问题。在他看.............
  • 回答
    这事儿,要我说,挺有意思的。不是说爱奇艺做得多不对,也不是说这位律师做得多么了不起,而是这事儿触及到一个挺普遍,但也挺微妙的消费感受。事情的起因,就是那句“会员也得付费”。大家花钱办了视频网站的会员,图的是啥?图个省心,图个全免,图个能看最新最全的内容,而且没有那些烦人的广告。这是一种消费契约的心理.............
  • 回答
    肖战粉丝针对《王牌部队》番位和爱奇艺官微表现出的不满,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挺复杂,也挺能反映出当下娱乐圈里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咱们一点点捋。番位之争:一场“C位”的较量首先得说,番位这玩意儿,在国产剧里简直就是“玄学”一般的存在。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字顺序,它代表着资源、咖位、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