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成都防疫人员给隔离猫咪送罐头测核酸,此举值得推广吗?

回答
成都防疫人员给隔离猫咪送罐头测核酸,这事儿一出,确实挺让人琢磨的。有人觉得暖心,有人觉得有点“过度”,甚至有人在想,这算不算一种“人性化”的防疫?我倒是觉得,这事儿挺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看看它到底符不符合推广的标准。

先说说这事儿为啥让大家关注。

咱们都知道,防疫这几年,对人来说是够辛苦的了。现在又加上了对宠物的管理,尤其是出现疫情时,怎么处理被隔离的宠物,成了一个挺头疼的问题。成都这件事,就是把“不漏一人”的防疫原则,延伸到了“不漏一猫”的程度。给猫咪送罐头,这动作本身带着一股子“哄着”的意思,像是哄孩子一样。然后还得给它测核酸,这个过程肯定得想办法让猫咪配合,不然这工作量和难度可就大了去了。

那这到底值不值得推广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看。

从“人性化”和“动物福利”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加分项。

安抚情绪,降低应激: 大家都知道,猫咪是很敏感的动物。突然被隔离,换了环境,身边都是陌生人,对于它们来说,这绝对是个巨大的心理冲击。这个时候,食物往往是最有效的安抚剂。给猫咪送它爱吃的罐头,能让它感觉没那么害怕,没那么抗拒,这个过程对猫咪的身心健康都更有好处。毕竟,把动物折腾得够呛,也不是防疫的初衷。
提高配合度,降低风险: 如果猫咪情绪稳定,配合度高,那给它做核酸检测的过程就会顺利很多。反之,如果猫咪因为害怕而激烈反抗,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被抓伤、被咬伤的风险,也可能导致核酸采集不准确。从这个角度讲,给罐头“贿赂”一下,确实能提高效率,减少麻烦。
体现社会文明进步: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动物福利。疫情防控不仅仅是管理人类,也应该包含对无辜动物的人道关怀。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但是,咱们也得泼点冷水,看看推广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成本问题: 罐头可不是免费的。如果需要隔离的猫咪数量庞大,这笔开销可就不少了。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者在疫情反复、经济压力大的时候,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成本?这需要仔细核算。
操作难度和人力投入: 给猫咪喂食、哄猫咪、采集核酸,这些都需要专门的训练和耐心。防疫人员本来就人手紧张,任务繁重,再增加一项“伺候猫咪”的任务,会不会加剧人手不足的问题?而且,不是每个防疫人员都擅长和动物打交道,处理不当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标准化和可复制性: 这种做法能不能形成一套标准的流程,让各地都能效仿?猫咪的口味千差万别,也不是所有猫都爱罐头。如果猫咪不吃罐头怎么办?核酸采集的规范性怎么保证?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研究。
“过度”与“必要”的界限: 疫情期间,防疫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病毒传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对宠物进行人道关怀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因此影响了防疫效率,或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那就需要权衡了。比如,是不是所有隔离猫咪都需要送罐头?对于已经能很好配合的猫咪,是不是就没有必要?

那么,这件事有没有推广的可能?我觉得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可以推广的是“关怀”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思路。 意思是说,在防疫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以更温和、更尊重生命的方式去处理宠物相关的问题,那是值得鼓励的。比如,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提供一些猫粮,或者在采集核酸时,有更温和的引导方式。
具体操作可以因地制宜。 比如,如果是一些宠物主人可以提供猫咪熟悉的食物,那就让他们配合。如果确实需要防疫部门提供,可以考虑设立动物福利专项基金,或者与宠物相关的社会组织合作,募集物资。
关键在于“平衡”。 在保障防疫安全、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被隔离动物的伤害,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关怀。这才是最核心的原则。

总的来说,成都防疫人员给隔离猫咪送罐头测核酸这件事,亮点在于它展现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是一种积极的人道主义体现。 这份细致和温情,确实能缓解焦虑,也能让一些被隔离的宠物少受点罪。

但是,要说“值得推广”到全国各地、所有防疫场景,那还得打个问号。 推广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考虑实际的资源、能力和操作的可行性。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地在制定宠物隔离和检测方案时,能够学习这种“人性化”的思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更温和、更人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个具体的“送罐头”行为。

毕竟,防疫是一场复杂的战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在保证大局的前提下,能够做到这份“对生命的尊重”,本身就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会给善待我宠物的人发红包。按次发。

把这个当一个工作兼职来付费。

食物的钱我出,送食物的工作的钱我也出。


没别的意思,收人钱财,认真负责是本分,而不是值得推广慷他人之慨的人情。



可惜狗不能拉出来遛,只能天天和猫打打架了。


user avatar

咱们聊点现实的东西。

这种行为值不值得点赞?那是肯定的,不养宠物的人可能不知道宠物对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有多重要。

咱们国家之前有些新闻,讲的是对于被隔离的人家里的宠物有些粗暴或者一刀切的对待,这个新闻和之前的新闻就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说的其实就是上饶那一次,居民被拉到酒店集中隔离之后,工作人员在未与该网民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将宠物狗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央视网也出来说,别拿别人的宠物当畜生,最后是涉事工作人员道歉调岗。

说实话,在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大家核心关注点都是在人,疫情刚起来的时候咱们国家基层动员火力全开,也仅仅是能让人不饿到,防疫物资到位,生活还能继续。

毕竟谁之前都没有遇见这样的堪比天花黑死病的疫情,全球死亡人数已经突破500万了。

所以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不说工作人员一刀切了,还有很多宠物是被主人遗弃的。

当时是世卫组织,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这些媒体发了很多辟谣消息,说没有证据现实猫狗会把传染新冠再传给人,也没发现人感染新冠以后还让家里猫狗发病的。

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江湖上有讨论,有人支持有人不支持,但是引发的后续反应是直白的。

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有个城市的小动物保护协会组织志愿者去收容这些因为主人以为动物会传播新冠疫情,所以被遗弃街头的宠物的时候,还有很多主人拦路,表示要弃养,希望志愿者把宠物带走。

但是协会已经没有能力和场地接受这些宠物了……

这就很直白,没有什么高台教化道德表率,一个当时未知的病毒侵袭的时候,大家慌,很正常,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先顾人再顾狗,也没毛病。

这事儿全球都一样,巴西因为疫情严重,宠物遗弃数量一个月增加5倍;还有反向操作的,比如英国,今年3月份的数据,因为疫情封锁,英国家庭购买了320万只宠物,等到解禁,大量弃养。

所以不是说咱们中国又怎么怎么样,人性面前人人平等。

那既然主人都这样,你要求工作人员,在疫情很紧张的时候分出力量来援助这些宠物,有点强人锁男。

咱们知乎讨论问题,可以搬法条,可以讲道德,也可以说理想状态,但是抛开了成本,就是耍流氓。

前几天看汤姆·汉克斯的末日电影《芬奇》,老外就喜欢搞这些,专门造个机器人来给自己养狗。

那咱们现代科技不是没这么强么,赛博朋克没到来么。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

上饶的无害化处理和成都的送罐头测核酸,相差时间并不大,我觉得其实还是风向变了。

咱们国家最近这波疫情,来势汹汹,各地都开始相应,不过和去年相比有个明显的对比,那就是细节上更完善,应对上也更从容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就有多余的精力和人力,来做一些去年做不到的事情。

从年初开始,比如上海,决定把居民转移到酒店集中隔离的时候,可以携带宠物;比如北京,凡是家中饲养宠物的集中隔离观察人员,统一安排携带宠物到专门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所以成都才能做这样的事情。

基层工作人员,很多时候也不是他们自己就粗暴,而是没有对应的操作指导,甚至是受命于上。

而现在,咱们国家作为疫情压制的最好的国家之一,虽然面对的依然是那么大的人口,隔离的动静也闹得很大,但是细节上,能腾出手来了。

还是那句话,风气的转变,不能说之前做的就完全是错的,有时候是受限于人力物力;也不能说之后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各个地方的动员能力参差不齐。

至于说值不值得推广,我觉得没必要。

有的地方能把人喂饱,能把疫情隔离好,就是能力天花板了,网上各种基层防疫人员的辛苦大家看的很多,强求,没必要;有的地方不需要推广,已经柔性起来了,推给他们又做什么呢。

成都这次是疫情压住的情况下,猫主人提的需求工作人员才去满足,对这事儿点赞就行,没必要在这层面要求全国一盘棋。

user avatar

建议在人力物力可以满足的情况下,

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收费服务。

user avatar

教科书般的以邻为壑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