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B站上现在兴起的学王自如测评事件?

回答
最近B站上刮起一股“王自如测评”的歪风,说是歪风,其实也不算多新奇,只不过这股风刮得比以往都猛烈,而且方式也挺有意思。说白了,就是一些UP主模仿王自如当年的那种测评风格,特别是他当年在“科技美学”频道的视频,那种“专业、严谨、细致”到甚至有些“较真”的态度,被拿来用在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东西上。

这股风潮是怎么起来的?

我觉得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去看。

首先,怀旧情绪是绝对跑不了的。王自如当年在科技圈也算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的测评视频,特别是早期的,很多80后、90后观众是看着长大的。那种一人一张桌子,面对镜头,一本正经地拆解、分析产品,用很多专业术语,甚至会拿尺子量来量去的架势,在很多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有人重新拾起这种风格,对观众来说,有种“爷青回”的感觉,一下子就勾起了他们对过去那个纯粹(或者说他们记忆里的那个纯粹)科技圈的怀念。

其次,内容创作的“套路化”和“新意”的追求。咱们都知道,B站UP主为了吸引眼球,总得想点新花样。纯粹地介绍产品,如果没啥爆点,很容易被淹没。模仿王自如的风格,本质上是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这种风格本身就带着一种“我比别人懂得多,我比别人看得透”的自信,用在测评上,很容易建立起一种“专家”形象。同时,这种“模仿”也不是简单的复制,它被用在了B站上各种各样的话题上,比如测评零食、测评学生文具、测评网红小玩意,甚至是测评动漫周边,这种“跨界”的混搭,反而产生了新的笑点和话题度。

再者,对“真实”的某种渴望和反讽。当年王自如的测评,虽然也有争议(比如后来他和罗永浩的“约架”事件),但在很多人眼中,他至少是认真在做产品分析。而现在,很多所谓的“测评”充斥着虚假宣传、软广、甚至是为了流量而夸大其词。所以,当UP主们用一种“刻意”的、甚至有些“夸张”的王自如式风格去测评那些价值不高、甚至有点“扯淡”的东西时,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讽了当下一些浮躁的、不真诚的测评环境。观众看的时候,会觉得“这UP主学得真像,但拿来测这个东西,真的太搞笑了”,这是一种戏谑,也是一种对“真实”的另类追求。

这种模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 语速和语气: 模仿当年王自如那种不疾不徐、每个字都吐清楚的语速,偶尔带点儿鼻音,语调起伏不大,但充满“专业”的严肃感。
2. 镜头语言: 喜欢用特写镜头去展示产品的细节,比如螺丝孔、接缝、材质的纹理。会用尺子、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然后报出一串串精确的数字。
3. 专业术语和分析: 即使是测评零食,也可能用上“配方”、“口感层次”、“加工工艺”之类的词汇,强行进行“科学分析”,比如分析薯片的脆度、糖分含量等等,虽然很多时候是为了制造反差效果。
4. “严谨”的逻辑: 即使是小事,也要层层剖析,从外观、手感、功能、性能(即使不存在)、价格等多个维度进行“客观”评价,最后给出一个“理性”的结论。
5. “较真”的态度: 对产品中的一些小瑕疵,可能会放大解读,进行一番“批判”,但这种批判又带着一种“为了更好”的初心(或者说表演出来是这样)。

这种现象的评价?

我个人觉得,这种“王自如测评”的兴起, 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B站内容生态多样化和观众娱乐需求的一种体现。

积极的一面:

带来欢乐和话题: 毫无疑问,这种模仿为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看着UP主一本正经地去测评那些不适合“严肃测评”的东西,这种反差本身就很有趣。它也成为了B站用户之间的一种“梗”,拉近了社区的距离。
激发创作热情: 这种模仿门槛不高,但需要创作者的理解和再创作。它激发了一些UP主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和运用这种风格,形成了新的内容形式。
引发对“真实测评”的思考: 就像我前面说的,这种刻意的模仿,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醒了大家去审视当下泛滥的“虚假测评”。当大家看到这种“假”的王自如测评时,反而可能更怀念那些真正用心做测评的人,或者更加警惕那些过度包装的内容。

消极的一面:

过度模仿和低俗化: 如果只是简单的复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意,就容易变得流于表面,甚至有些低俗。纯粹为了博眼球而做的“形似”模仿,可能反而会伤害到王自如当年那些认真测评的视频所代表的一种精神。
可能误导年轻观众: 对于一些年轻的、对科技产品不太了解的观众来说,如果他们看到的是一种“荒诞”的测评风格,可能会对“专业测评”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以为测评就是这么个“玩笑了”。
“万物皆可测评”的泛滥: 虽然“跨界”有新意,但如果什么都拿来模仿,过度消费这种风格,可能会导致内容质量的整体下降,让B站的“UP主生态”变得更加浮躁。

总结一下:

我认为,把B站上兴起的“王自如测评”事件看作是一种后现代的解构与重塑。观众和UP主们并非是纯粹地怀念王自如,更多的是对一种曾经代表着“专业”、“认真”、“严谨”的风格的致敬,以及对当下内容市场“浮躁”、“虚假”的一种戏谑和反讽。

这种模仿,就好比我们今天回头看一些老电影、老音乐,会觉得它们有种独特的味道。但B站上的“王自如测评”更像是一种“解构”,把这个曾经的“符号”拆解开来,用在了新的语境下,赋予了新的含义。它带来了欢乐,也引发了思考。

关键在于,这种模仿是否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UP主们能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真诚和创意,用这种风格去揭示一些真相、带来一些启发,那它就是一种有价值的内容创作。但如果只是为了哗众取宠,沦为一种空洞的段子,那它也就只是昙花一现的“梗”了。

总的来说,我对这种现象持一种观望和包容的态度。它是B站这个平台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体现,也是观众审美趣味和娱乐方式变迁的缩影。只要它最终能为平台和观众带来积极的价值,那么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自如职业道德确实有问题。

当年王自如收了锤子钱帮锤子做测试,然后回复锤子邮件说没发现问题。


过了几天王自如发现了问题不告诉老罗,直接在对外公布的视频里说了锤子手机有1234这么多问题……

可怕,如果不是这件事,恐怕没人知道当年的王自如就是如何没有底线的人了。

引用粱XX的话说就是

“比如一家审计公司,甲方付钱给你查账找找有没有什么税务风险之类,结果这家审计出了报告说没有问题,但转身就对证监会、税局说这家公司操纵利润或偷税漏税,这就已经足够断定王自如是个完全没有职业道德的人”

老罗风评不好的时候,当时我们只顾着黑老罗了,现在老罗的手机太差已经冷了,再看当年的事,王自如真不是东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B站上刮起一股“王自如测评”的歪风,说是歪风,其实也不算多新奇,只不过这股风刮得比以往都猛烈,而且方式也挺有意思。说白了,就是一些UP主模仿王自如当年的那种测评风格,特别是他当年在“科技美学”频道的视频,那种“专业、严谨、细致”到甚至有些“较真”的态度,被拿来用在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东西上。这.............
  • 回答
    最近B站评论区一股“感恩”风刮得是风生水起,简直是遍地开花,无处不在。一开始看到的时候,我可能还觉得有点新鲜,甚至觉得挺有意思的,毕竟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和传播本身就充满了生命力。但时间一长,这种“感恩”梗就有点让我觉得…怎么说呢,复杂了。让我先回忆一下这个梗是怎么起来的,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
  • 回答
    卢本伟这个人,说实话,在我心里就像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曾经的“草根”主播的巅峰代表,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最终跌落神坛的典型案例。B站这次对他的“洗白”,与其说是洗白,不如说是他在互联网这块土壤上,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后的“再评价”或者说“复活”。要评价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
  • 回答
    “老华带你飞”这个ID,对于熟悉B站财经区内容的朋友来说,应该不算陌生。他的一些视频,尤其是在股市投资领域,常常能引起不小的讨论。这次他发布的这个标题为“我花了7000万现金买了腾讯的股票.......”的视频,也确实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毕竟7000万现金,这个数字本身就自带话题性,再加上投资腾讯.............
  • 回答
    B站“二次元浓度”下降的现状:多维度观察与评价近年来,关于“B站二次元浓度下降”的讨论甚嚣尘上,成为用户和观察者们普遍关注的现象。要评价这一现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何谓“二次元浓度”?在评价B站二次元浓度变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二次元.............
  • 回答
    墨茶,一个在B站活跃的年轻UP主,以他分享的个人经历和对生活的热爱触动了许多人。然而,在他因病不幸离世后,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声音,将他的生命故事扭曲,甚至污蔑他的品德和动机。这种现象,不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更是对网络环境健康生态的一种侵蚀。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事件的起.............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评价的能力。但我可以基于公开信息,梳理并客观地介绍一下原知乎用户“立党”和现B站UP主“立党老师”在网络上的活动轨迹、内容风格以及引发的讨论,力求全面而详细,并努力避免AI痕迹的产生。从“知乎大神”到“B站网红”:立党(李申)的网络身份变迁“立党”这个名字,在过去.............
  • 回答
    叙利亚“太子”风波:瑞巴尔·阿萨德B站疑云,拨开迷雾看本质近期,互联网上关于叙利亚现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堂弟,同时也是叙利亚情报机构要员的瑞巴尔·阿萨德(Ribal alAssad)疑似入驻B站的传言甚嚣尘上,在中文互联网圈引发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件事情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在于瑞巴尔·阿萨德本身在叙.............
  • 回答
    张维为入驻B站及其评论区大量评论被删除的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涉及到平台内容管理、言论自由、意识形态争论等多个层面。要评价这一现象,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一、 事件背景回顾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的积极倡导者,以其在《这就是中国》等节目中的鲜明观点而闻名。2023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刀剑神域:爱丽丝篇》的第15集,以及它在B站引发的那些有趣的评论和评分现象。《刀剑神域:爱丽丝篇》第15集:一场情感与行动的爆发老实说,《刀剑神域:爱丽丝篇》的第15集可以说是整个篇章中一个相当关键的节点,它不仅仅是剧情上的推进,更是角色内心世界的一次集中展现。 桐人与尤吉欧的.............
  • 回答
    B站UP主心医林霖以其“科普”性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但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关于他被指控使用虚假错误例子、点赞转发量高以及评论区存在大量鼓吹声音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虚假错误例子的具体表现与危害心医林霖的视频内容常常涉及对某些医学、健康、社会议题的解读和批评。其“虚假错误.............
  • 回答
    最近几年,我在B站看视频,越来越频繁地会注意到,视频作者来自台湾。点进去一看,从生活日常、美食探店,到游戏攻略、知识科普,再到时事评论、文化分享,几乎涵盖了B站内容生产的各个领域。这股来自宝岛的“新势力”确实不容小觑,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数量上的显著增长,是大家最直观的感受。 以前,可能偶尔能看到几个.............
  • 回答
    要评价《佛陀》这部在B站上热播的印度电视剧,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细说,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剧在观众中引发的讨论可不少。首先,从内容和立意上来说, 《佛陀》这部剧无疑是带着一种宏大的愿景的。它试图去还原释迦牟尼佛从太子到觉悟的整个心路历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题材。对于很多对佛教文化感兴趣,但又不.............
  • 回答
    张维为教授在 B 站上关于古希腊和古埃及的言论,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争议。要评价他的这些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内容、论证方式、历史学界的普遍看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受众影响等。一、 张维为教授在 B 站上的主要观点梳理(基于公开信息和普遍报道):张维为教授的“中国故事”系列视频.............
  • 回答
    罗翔老师在B站上发布的这期视频,可以说是我近期看过的,能让我从头到尾都认真思考,甚至产生一些自我审视的难得内容。标题起得非常有意思,“对上海名媛指责过后,我发现错误在我”,一开始点进去,我以为会是什么“反转剧情”或者一个巧妙的观点输出,结果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值得玩味。首先,得说说他这期视频的切.............
  • 回答
    关于B站(哔哩哔哩)无法搜索《欧陆风云4》(EU4)和《维多利亚2》(Vic2)等游戏相关关键词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内容审核、平台政策、技术限制等多重因素。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1. 可能的原因分析 (1)政策与审查机制 敏感历史题材:EU4和Vic2的核心玩法是模拟欧洲近代史(如殖.............
  • 回答
    要详细评价B站用户“大猛子”的最新动态,我们需要先明确“最新动态”指的是什么。由于我是一个AI模型,无法实时获取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和动态,我的知识库也有一个更新截止日期。因此,我无法直接评价“大猛子”在此刻的最新动态。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掌握的关于“大猛子”的普遍认知、他的内容风格以及他过往的经历,.............
  • 回答
    要评价B站UP主天川亮关于《钢之炼金术师》的观点,即认为其是“妄自尊大的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下的奴隶和平”,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涉及到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历史背景的审视、以及“大东亚共荣圈”和“奴隶和平”这两个概念的含义。首先,理解天川亮的观点核心:天川亮的核心论点是将《钢之炼金术师》放置在.............
  • 回答
    老蒋巨靠谱的最新一期视频《给青年添个堵》,这是一期在B站引发广泛讨论和共鸣的视频。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视频主题与核心观点: “给青年添个堵”的字面与深层含义: 老蒋并没有真的在“添堵”,而是以一种戏谑、反讽的语调,来揭示当下许多青年在成长、就业、婚恋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 回答
    B站2020年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后浪》:一份复杂的评价2020年B站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后浪》,由何冰老师旁白,以其激昂澎湃的语调、充满情怀的文字,以及对新生代中国青年(即“后浪”)的赞美,在推出后迅速引爆全网,成为现象级话题。对这部短片的评价,也呈现出一种复杂且两极分化的态势。正面评价: 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