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看不同的场景,我在外企这么多年,见过不少中国人说英文,不同场合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我第一个工作,公司有一个来自香港的行政助理小妹子,她会说普通话也会说英文,平时和我们也聊得很好。后来,公司管理层的印度佬觉得中国员工普遍英文不佳,为了提高大家的英文水平,也是防止我们在办公室里喷某些阿三他们不懂吧,管理层要求所有人在上班时间必须说英文。大部分中国人也没把这当回事,也就在印度人面前说英文,背后只有中国人场合照说中文。但是这个香港的行政助理小妹子即使在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依然说英文,她也显得很无奈呀,因为管理层这么要求的,她就照做了。她是一个严谨的人,倒是其他中国人不遵守规定,所以也不能苛责她。
在微软时,有一个从美国回来的经理,他是中国大陆出去的,回到中国分舵之后,日常和我们都说英文,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态,但是结果是我们没法和他讲工作之外的事情,因为感觉在中国的生活还是用中文说更好吧,总不能说“I ate 羊肉泡馍 last night”吧。
现在我的雇主是Hulu,有一次去美帝出差,约了个和那边的工程师开会,对方是一个台湾裔华人,但是在美国长大的,我也不知道对方中文咋样,所以见面之后还是用英文开场打招呼。
说了几句之后,他说:“Would it be more comfortable to speak in Chinese?”
我说:“没(zao)问(shuo)题(a)!”
然后双方就愉快地用中文对话了。
总之,做人应该有情商,情商高就是要在交流的时候要让对方舒服。
除了一些特定场景外,如听众有完全不会中文的,或讨论参与者有中文很不流利的,等等:
中英文混杂,很正常,背后基本上不会涉及任何刻意为之,或气质性的动因。
全英文,我依然不会说这一定就是装逼,但背后几乎必然涉及因某些下意识动因的刻意为之。
至于刻意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掩饰身份,可能是说中文有羞耻感,可能是为了彰显融入,可能是为了加强练习......原因很多,且多是多因的杂糅。
依然,我对此并无兴趣给出明确的负面价值判断,哪怕纯个人统计印象,这种人确实更容易倾向于低自尊/自恨。
但有一件事是板上钉钉的,即,除非是ABC,或者很小年纪就来美国的人(“很小”最起码初中以前,小学更合适),否则,类似“本能习惯就是纯英文”、“纯英文最不费力气”之类的说法,或者是下意识的扯淡,或者是无意识的掩饰。
为何说是板上钉钉?没办法,我跟Linguistics学界的关系是在是太近了,而这简直就是没法更入门的理论。
举个例子?
比如说,现在让大山(Mark Rowswell)和星悦(???)私下在一起聊天,他俩一定会说英语,哪怕必然会有中英混杂。如果他俩竟然是说中文,必然是其中一方或双方因某些原因的刻意为之。
至于中英混杂,相信我,只要稍微在美国呆过些年头,那么,谁的中英混杂是不过脑子的正常,谁的中英混杂是装逼,实在是太明显了,简直就跟透明的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