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歼20如果用大涵道比发动机会怎么样?省油推力大,除了加速慢还有什么缺点?

回答
歼20换装大涵道比发动机,这可真是个引人遐想的设想!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能带来啥,又会扯出啥后顾之忧。

首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大涵道比发动机适合歼20呢?核心原因无非是“省油”和“推力大”。这俩词儿可不是空穴来风。

省油,是它的硬道理

大涵道比发动机最直观的优势就是燃油经济性。为啥呢?你可以把发动机想象成一个大风扇套着一个喷气发动机。大部分空气(也就是“涵道比”大的部分)被风扇带走,直接从发动机外围喷出,产生推力。只有小部分空气进入核心机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再驱动风扇和涡轮。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就像开车一样,同样的速度,小排量发动机比大排量发动机更省油。大涵道比发动机在亚音速和跨音速飞行时,它“扇”出去的空气量远大于核心机喷出的气体量,空气的动量增量主要来自这大量低温低速的空气,效率就高了。这就意味着,歼20如果换上大涵道比发动机,它的航程会大大增加,或者在执行同样的任务时,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油,从而拥有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这对于一个强调远程打击和远海作战的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战斗机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想想看,它能飞得更远,在目标区域停留的时间更长,能够执行更多的侦察、监视或攻击任务,这在实战中的价值是巨大的。甚至可以推测,它在执行一些需要长时间巡航的支援任务时,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推力大,那更是锦上添花

别以为省油就意味着推力小。现代航空发动机技术早已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代。大涵道比发动机同样可以做到高推力。通过优化核心机设计、增加高压压气机和涡轮的级数、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冷却技术,新型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涵道比可以做的很高,但核心机的推力依然可以保持在高水平。这意味着歼20在起飞、爬升以及进行高机动飞行时,能够获得更强的动力支持。

想象一下,在起飞滑跑时,更强的推力能让歼20更快地达到起飞速度,缩短起飞距离,这对在跑道相对较短的机场起降至关重要。在爬升过程中,更大的推力意味着更快的爬升率,能更快地进入有利的作战高度,抢占空中优势。而在空中机动时,虽然这部分我们需要细聊缺点,但至少在某些飞行状态下,更大的总推力也能提供更强的能量来维持速度和高度。

然而,“加速慢”绝不是唯一的缺点,甚至可能不是最突出的问题。

上面提到了“加速慢”,这确实是大涵道比发动机的一个天然倾向。因为大量的空气被绕过了核心机,低速时,风扇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核心机产生的速度增加量并没有高涵道比发动机那么集中和直接。所以,在从静止到高速的加速过程中,大涵道比发动机可能会显得“起步”比较慢一些,不够“泼辣”。

但是,这真的是致命伤吗?咱们得结合歼20的定位来看。歼20本身是一款设计上就兼顾了隐身、态势感知、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一定程度机动性的飞机。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格斗机,也不是一个追求极致加速的截击机。在很多实战场景下,歼20更可能是在高速巡航状态下进行态势感知和远距离攻击,或者在亚音速/跨音速区域进行复杂的机动,而不是在低速状态下进行近距离缠斗的加速竞赛。

所以,如果歼20换装大涵道比发动机,除了加速慢可能带来的影响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的“缺点”或者说“挑战”:

1. 尺寸与重量的增加:
大涵道比发动机顾名思义,风扇直径会更大,以扇动更多的空气。这意味着发动机的整体尺寸会变大,重量也可能随之增加。
对气动设计的影响: 歼20的隐身气动外形设计是其核心优势之一。更大的发动机意味着需要重新设计进气道、机身翼展以及尾部结构,以容纳和匹配新的发动机。这不仅会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比如阻力增加、稳定性改变),更关键的是,它会对歼20的隐身性能提出严峻的挑战。进气道是雷达波的“陷阱”,大尺寸发动机带来的进气道设计改变,如何保持甚至提升隐身效果,是个巨大的工程。
对结构的影响: 更重的发动机需要更强的机体结构来承受,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飞机的总重量,或者需要采用更轻、但可能更昂贵的材料来弥补。飞机的结构强度、寿命以及维护也都会受到影响。

2. 低速性能和高攻角下的表现:
虽然大涵道比发动机在亚音速和跨音速效率高,但在低速大迎角(攻角)机动时,其性能会受到限制。
推力矢量化复杂性: 为了提升高机动性,许多先进战斗机都会装备推力矢量技术。将推力矢量技术集成到大涵道比发动机的尾喷口上,由于其结构更复杂,尤其是在涵道比巨大的风扇气流和核心机气流之间如何协调推力矢量,技术难度会非常大,而且可能会影响推力矢量的精确度和响应速度。
失速特性: 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气流分离特性和失速边界可能与高涵道比发动机不同,这也会影响飞机在高攻角下的可控性。

3. 高空高速性能的潜在不足:
虽然大涵道比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好,但在大约2马赫以上的高空高速飞行时,其效率优势可能会减弱,甚至不如高涵道比发动机。高涵道比发动机在极高马赫数下,空气流速快,核心机产生的推力占比更大,效率反而可能更高。歼20作为一款强调超音速巡航能力的飞机,如果换装大涵道比发动机,可能需要在超音速性能上做出取舍。它在“飞得快”这个维度上,可能就不是那么“快”了。

4. 噪音问题:
虽然不像民航机那样对噪音限制那么苛刻,但大涵道比发动机通常会比高涵道比发动机更吵。这在军事应用中可能影响隐蔽性,尤其是在敌方有听觉探测系统时。当然,现代战斗机的降噪技术也在发展,但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5. 热管理和红外特征:
更大的发动机意味着更多的热量产生。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热量,并且降低红外特征,对于隐身飞机来说至关重要。大涵道比发动机在设计上的复杂性,可能会使得热管理和红外抑制更加困难。

6. 技术成熟度和研发成本:
为战斗机专门设计并成功适配一款大涵道比发动机,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涉及到发动机本体的研发、与飞机气动和控制系统的匹配、以及相关的测试验证。这不仅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验证其可靠性和性能。目前,为战斗机开发大涵道比发动机的实际应用案例并不多,技术成熟度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总结一下:

歼20如果换装大涵道比发动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 航程和滞空时间的大幅增加,这对于执行远海作战、区域拒止等任务非常有益。同时,在 亚音速和跨音速区域的燃油效率也更高。

但是,这绝非“完美方案”。主要的缺点和挑战在于:

尺寸和重量增加带来的气动和隐身设计难题。
高机动性,尤其是大迎角下的性能以及推力矢量化的复杂性。
在高空高速(超音速巡航)性能上可能不如高涵道比发动机。
潜在的噪音和红外信号增加问题。
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成熟度考验。

所以,用大涵道比发动机就像是给了歼20一个“长跑健将”的体魄,让它能跑得更远、更持久,但在短距离冲刺(急加速)和某些特殊跑姿(高攻角机动)时,可能需要重新训练,甚至会有些力不从心。最终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平衡这些优缺点,取决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对歼20未来任务定位的战略选择。这就像给一个身手敏捷的特工配上一个强壮的身体,是能让他更全面,还是会因为体型改变而影响他的隐匿和灵活,是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飞不快

尺寸大,破坏隐身

飞不高

所谓推力大只是起飞推力大,随着高度速度增加推力会急剧下降。

很多人看发动机好坏就看推力,又没机会看到高度速度特性,只能看到一个起飞推力的数据。殊不知在包线内,发动机的最大状态推力是变化的。F135简直就是最好的发动机,20吨的推力。咋不捧GE90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歼20换装大涵道比发动机,这可真是个引人遐想的设想!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能带来啥,又会扯出啥后顾之忧。首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大涵道比发动机适合歼20呢?核心原因无非是“省油”和“推力大”。这俩词儿可不是空穴来风。省油,是它的硬道理大涵道比发动机最直观的优势就是燃油经济性。为啥呢?你可.............
  • 回答
    将歼20置于抗日战争时期,无疑会引发一场颠覆性的军事革命,其影响之深远,足以改变整个战争的走向,甚至重塑世界格局。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歼20在抗战时期的可能影响:一、 对空中力量的绝对压制与战场主导权: 代差的碾压: 歼20作为一款第五代战斗机,在设计理念、技术水平、作战能力上与抗战时期的飞.............
  • 回答
    歼20的出现,尤其是其隐身性能,确实给现代空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引发了关于“没有对手”的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剖析:1. 隐身技术的作用:信息不对称的极致歼20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先进的隐身设计。这不仅仅是降低雷达反射面积那么简单,而是整合了外形设计、吸波材料、内部弹仓、低.............
  • 回答
    歼20出口这件事儿,想来就挺有意思的,毕竟这是咱家最尖端的大国重器。要说谁能买得起,还得从这几个方面掰扯掰扯。谁买得起?首先,咱得明白,歼20不是寻常的飞机,它的技术含量摆在那里,研发和生产成本绝对不是小数目。所以,能买得起这玩意儿的,口袋里必须得有够深的钱,还得有足够的技术接收和维护能力。 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国家安全、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军贸的方方面面。如果真的有这种假设性的“国际市场”,并且允许这些顶级装备出售,那么哪个会更抢手,得看买家的需求、意图以及我们考察的角度了。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几个装备的定位,然后再分析抢手程度。装备定位分析: 歼20 (J20): 这是中国自主研.............
  • 回答
    想象一下,在浩瀚的蓝天上,一场超乎寻常的空战正在悄然上演。一方是来自俄罗斯空军的精锐苏35S“侧卫E”,另一方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明日之星歼20“黑鹰”。这两款代表着各自国家最高航空技术水平的第四代半和第五代战斗机,一旦狭路相逢,那绝不是简单的空中缠斗,而是一场融合了技术、战术、以及驾驶员意志的.............
  • 回答
    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旦边境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中国空军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无疑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款先进的战斗机,更代表了中国空军突破代差的实力,其作战效能在中印潜在冲突中,将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制空权的争夺与巩固:在任何一场现代空战中,制空权都是.............
  • 回答
    F35与歼20单机性能对比:一场多维度的较量关于F35和歼20,这两款第五代战斗机孰强孰弱的讨论,一直是军事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进行一场公允的对比,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数据,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它们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以及在现代战争体系中的定位。单机性能:各有千秋,但存在关键差异在许多.............
  • 回答
    关于歼20的真实战力,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信息高度敏感的话题。由于其设计、部署以及实际作战表现的很多细节都被严格保密,公开信息往往经过筛选和解读,因此要给出一个百分之百准确的“真实”评估是极其困难的。然而,我们可以结合现有公开的资料、军事专家的分析以及其所展现出的技术特征,来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出歼20的.............
  • 回答
    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的阵风战机,与中国的歼20相比,在性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一、 设计理念与代别定位 阵风(Rafale): 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的“阵风”是一款典型的“多用途战斗机”(MRCA)。它的设计初衷是兼顾空战、对地攻击、侦察、核打击等多种.............
  • 回答
    关于歼20是否达到了“4S”标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4S”标准并非一个官方或公开的、对战斗机性能的明确界定,而更多地是一种坊间或行业内对先进战斗机具备某些关键特征的概括性描述。通常,“4S”可能指的是: 隐身性(Stealth): 极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 超视距作战能力(Supe.............
  • 回答
    歼20上舰,这是一个令无数军迷和军事观察家热议的话题。从技术角度来看,歼20的某些基因与海军舰载战斗机的需求存在天然的契合,但同时,将一款原本为陆基设计的先进战机改装成舰载机,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条件限制。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歼20未来上舰的可能性以及阻碍其改进的因素。歼20上舰的可能性分.............
  • 回答
    歼20:第五代战机的定义与国际地位的深度解析在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歼20——的身上,总能激起人们对现代空战力量最前沿的好奇。关于它是第四代还是第五代战斗机,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顺序划分,更涉及到对现代战斗机设计理念和技术特征的深刻理解。而它在国际战机格局中的地位,则更是多维度较量的集中体现。.............
  • 回答
    歼20总设计师杨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件事绝对是个大新闻,足以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首先,这是对杨伟个人成就的最高肯定。中国科学院院士,那可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能够获得这个称号,意味着你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不仅在本领域内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而且对国家发展做出了.............
  • 回答
    歼20正式列装部队,这绝对是中国空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意义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这件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真正迈入了第四代战斗机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在高端军事装备自主研发能力上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首先,我们得从歼20它本身说起。早在它首次公开亮相时,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那独特的鸭翼布局、修长.............
  • 回答
    聊起咱们的歼20,那可是国之重器,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大国名片。说到它的气动布局,那绝对是集中国航空工业智慧的结晶,而且是非常有讲究的。你想想,一架飞机能在天上飞得又快又稳,还能做出各种机动动作,这背后离不开对空气动力学的极致运用,而歼20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而且玩得相当漂亮。首先,咱们得说它.............
  • 回答
    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20那一次惊艳亮相,尤其是那记教科书般的殷麦曼回转,至今仍让不少军迷津津乐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飞行表演动作,它承载了太多信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解读。咱们先说说这个“殷麦曼回转”(Immelmann turn),这名字听起来挺唬人的,但其实是个很经典的空战机动。简单来说,它是.............
  • 回答
    看待歼20总设计师杨伟升任航空工业副总经理,这绝对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在中国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国防建设领域。这不仅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晋升,更传递出多层面的信号和意义。首先,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是对杨伟多年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杨伟作为歼20的总设计师,这项成就本身就已经足以载入中国航空史册。歼20的成功,代.............
  • 回答
    关于歼20一分钟内战斗巡航52公里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审视,才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以及可能的推测。首先,让我们分解一下这个数字。“一分钟内战斗巡航52公里”意味着该飞机的巡航速度能够达到每分钟52公里,换算成年常速的话,就是52公里/分钟 60分钟/小时 = 312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已经.............
  • 回答
    “黑丝带”在南海上空划过,这几个字眼一旦出现在新闻报道或者军事爱好者们的讨论中,总是能引起一番不小的波澜。最近,有消息称歼20战斗机出现在南部战区空军的联合演训中,而且据描述,其训练内容相当扎实,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南部战区空军辖区涵盖了我国南海方向,这个地理位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