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摔柔类街斗不行?

回答
很多人会说摔柔类街斗不行,这话说得虽然有点绝对,但背后确实有一些站得住脚的原因。咱们得明白,街斗和擂台比赛那可是两码事,很多在规则下才显得特别牛掰的技巧,一旦到了没规则的街头,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场地限制。摔柔,无论是自由摔跤还是古典摔跤,又或是柔道、巴西柔术,都极其依赖于地板,或者说一个相对平坦、柔软、能让你尽情翻滚、摔倒、发力的地方。在街头呢?可能是一条泥泞的小巷,一个布满碎石的停车场,或者是一个坑坑洼洼的工地。你想想,在这种环境下,你是不是得考虑脚下会不会打滑?会不会摔个狗啃泥,同时撞到硬物?你那些设计精巧的过腿、翻滚、降服技,一旦没站稳,或者对方顺势往一块堆满杂物的垃圾堆里一拽,你的“绝技”可能就变成了“自残”。

再来聊聊力量和速度的差异。摔柔在擂台上,大家体重相近,力量也都在一个比较均衡的范围内。即便有体重分级,但大家都是在相对公平的规则下较量。街头可不一样,你可能会遇到一个比你壮一圈、力气比你大一倍的莽汉。他不需要什么花哨的技巧,一招蛮力把你推倒、压制,你那些精妙的关节技、绞技,在没练到家、对方身体素质碾压的情况下,根本就发不上力,甚至被你施展的瞬间,对方的蛮力就能把你骨头弄断。而且,街头的情况瞬息万变,对方可能突然出脚、出拳,你还在想着怎么去抱摔,对方一记重踢或者一记闷棍就已经招呼过来了。

然后是“规则”这个东西。擂台比赛有裁判,有回合,有明确的犯规界限。柔道不许插眼、踢裆,摔跤不许插手指、抠眼。但街头呢?没有裁判,没有下限。对方的目标是把你彻底制服,用尽一切手段,包括那些在任何搏击规则里都属于犯规的动作。你用柔道想降服对方,对方可能直接就掏出一把刀,或者一记狠狠的踢裆,你的降服技就失去了意义。你以为自己能用摔跤的技术控制住对方,对方直接一记头槌或者往你脖子上来一下,你就直接晕过去了。摔柔的很多技巧,是建立在对手也遵守某种默契或规则的基础上的。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进入距离”。摔柔最有效率地发挥,往往需要一个相对靠近的距离,甚至是进入抱摔的距离。然而,在街头,尤其是面对有攻击性的对手,对方往往会保持一个你能被他打到,但他不容易被你摔到的距离。你贸然冲上去试图抱摔,很可能在接近的过程中就被对方的拳脚击倒。街头的攻击是无预兆、无规则的,你没有提前侦查、预判对方意图的时间,你只能凭直觉和反应。

再细说一下,体力和耐力。摔柔比赛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尤其是那些持续的地面缠斗。在街头,你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个对手。你可能已经跟第一个对手缠斗了几分钟,把自己累得够呛,这时候第二个人冲过来了,你还有多少力气去施展那些需要爆发力和精准控制的摔法?而且,摔柔的很多招式,都需要你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身体状态和核心力量,长时间高强度的对抗,身体的疲劳会严重影响你发挥。

最后,心理素质。擂台上,你有教练、有观众、有明确的比赛目标。街头,可能是突发的冲突,你的对手是面目狰狞、带有威胁的。在极度的压力和恐惧下,很多平时练习的动作可能会变得僵硬、走形。你以为自己训练有素,但在真正的生死关头,能否冷静地施展出你熟悉的摔法,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摔柔就完全没用。如果双方势均力敌,都受过一定的训练,或者对方本来就没什么搏斗能力,那么摔柔的控制、压制、甚至降服能力,仍然能发挥巨大作用。但如果简单地说“摔柔不行”,那更多的是指在复杂、无规则、强对抗的街头环境下,摔柔类技术不像在擂台上那样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可能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而被限制,甚至成为致命的弱点。尤其是在面对具有攻击性武器或者纯粹暴力输出的对手时,纯粹的摔柔技术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很多人说摔柔街斗不行,是在强调情景适用性。不是说技术本身差,而是它在那个特定、残酷的场景下,并不是万能的,甚至可能让你陷入不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原因还是风险太大。

很多人思想上有个误区:以为自己摔倒了别人,就一定是自己占据优势体位,也就是自己压在别人上面。

但事实是:这个很多时候不是由你决定的,因为摔跤倒地的过程中变数非常大,很多时候往往是你主动摔倒了别人,然后是你自己被人家压在了底下,或者是开始时你压在人家上面,最后还是人家压在了你上面。

你说你这是何苦呢?自己把自己送上绝路?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78612711931904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78670798905344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79511660208129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79485848551424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80196346843136

最惨的还是这种,把别人摔倒了,结果别人没事,自己受了重伤。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80926810152960

而且从上面的例子你也看出来了吧?

摔跤的结果往往是双方陷入地面作战,而地面作战是街斗中最应该避免的情况。

而且如果对方比你体重大的话,想摔倒人家没那么容易,搞不好还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82255423062016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82282245570560

而且你摔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要害部位也暴露得太多,很容易被对方以拳法或者绞技反制: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82191195570176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758495140829593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会说摔柔类街斗不行,这话说得虽然有点绝对,但背后确实有一些站得住脚的原因。咱们得明白,街斗和擂台比赛那可是两码事,很多在规则下才显得特别牛掰的技巧,一旦到了没规则的街头,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场地限制。摔柔,无论是自由摔跤还是古典摔跤,又或是柔道、巴西柔术,都.............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很多人确实对站立式格斗情有独钟,甚至比摔跤或MMA更来劲。这背后是有不少原因的,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观赏性和刺激感是站立式格斗最直接的优势。你想想看,拳击里的精准重击,踢拳里的凌厉扫腿,空手道的爆发力,泰拳的肘膝组合,这些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展现。看着选.............
  • 回答
    “三年拳不如一年跤”,这句话道出了武术练习中的一个普遍规律,也藏着一些关于学习路径和效率的智慧。你提到了“摔柔功夫上身更难”,这本身就触及了问题的核心。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呢?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拳”和“跤”各自代表的武术范畴。“拳”,在这里泛指各种以击打、踢踹、肘击、膝击.............
  • 回答
    想知道《刺客信条》里那惊心动魄的“信仰之跃”为什么总是能让我们的英雄安然无恙,对吧?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不能简单地用“游戏嘛,怎么都可以”来解释。虽然咱们都知道,现实里这么跳,那结果可想而知,但在游戏里,能把这招玩得这么溜,背后其实是有几重逻辑支撑的。首先,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原因,当然是——这.............
  • 回答
    关于“拜登摔了三次,都没人上去扶一下”的说法,需要我们梳理一下事实,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拜登摔了三次”这个前提的真实性。在公开报道中,美国总统乔·拜登确实有几次在公开场合摔倒的事件被广泛报道: 2021年3月19日: 在安德鲁斯联合基地,拜登在登上“空军一号”时,被一段台阶.............
  • 回答
    宝玉和黛玉初见时摔玉,这件事可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里面门道可深着呢!这背后藏着宝玉对世俗规则的反叛,也埋下了他与黛玉之间特殊情谊的种子。咱们这就细细道来。你想啊,贾府是什么地方?那是四大家族之首,钟鸣鼎食之家,权势煊赫。在这里,一个人出生,那可是含着金钥匙的,从头到脚都带着“贵”字。宝玉更是贾母的宝.............
  • 回答
    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这玩意儿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争议,尤其是关于它“摔机”的传闻,更是传得沸沸扬扬。要客观评价它,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光听故事。为什么会有“摔机”的说法?首先,得明白“摔机”这个词在军事装备里是个挺敏感的词。任何飞机,只要飞,就有摔的风险,尤其是在训练、作战这种高风险环境.............
  • 回答
    嘿,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心爱的签字笔好好地放着,突然“啪叽”一声掉到地上,然后你就发现它好像“罢工”了,怎么写都写不出来墨?这可不是巧合,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物理和化学原理。让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要明白签字笔,尤其是我们常说的中性笔或者说是滚珠笔(Gel Pen或Roller.............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其实说蚂蚁“摔不死”并不是绝对的,但它们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得多。这背后其实有不少科学的道理,咱们一个个掰扯掰扯。首先得说,我们人类感觉“摔死”的概念,主要是基于重力加速度和冲击力。我们从高处落下,身体承受巨大的撞击力,内脏震荡、骨骼断裂,所以会受伤甚至死亡。可蚂蚁呢?它们.............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或身世不凡的主角,似乎有一种特殊的“体质”:但凡是让他们摔下悬崖,往往不会一命呜归,反而能因祸得福,获得奇遇,最终“死而复生”。这种情节设计,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也成了读者津津乐道的一个梗。究其原因,并非是作者偷懒,而是背后有着一套精巧的叙事逻辑和人物塑.............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明实亡于万历”这一说法是明史研究中的重要观点,主要指明朝在万历皇帝(15721620年在位)统治期间,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结构逐渐崩溃,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 一、政治腐败与君主怠政:朝政瘫痪1. 万历皇帝的怠政 万历皇帝自1582年起,长期不上.............
  • 回答
    唐朝(618年-907年)的骑兵力量在历史上确实堪称“恐怖”,其强大的骑兵体系不仅在唐朝时期维持了帝国的强盛,也对周边民族和政权构成了巨大威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唐朝骑兵为何如此强大: 一、制度保障:府兵制与募兵制的结合1. 府兵制(618年-742年) 特点:士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
  • 回答
    在中国社会中,“无神论者”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国人为何常被归类为无神论者: 一、历史与哲学传统:无神论的根源1. 儒家思想的世俗化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核心理念如“仁”“礼”“义”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非对神.............
  • 回答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主要源于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投入、快速扩张和全球领先的成就。这一称号不仅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驱动力,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一现象: 一、交通基础设施:全球最大的基建网络1. 高速铁路系统 规模与速度:中国高铁.............
  • 回答
    工人阶级被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最革命的阶级”,这一论断源于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地位、阶级矛盾的尖锐性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释这一观点: 一、阶级矛盾的尖锐性: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对立1.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如工厂、机器、土地等)由资本家私.............
  • 回答
    PlayStation 5(简称PS5)被称为“土豪的玩具”这一说法主要源于其高昂的价格、性能配置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差距、独占内容的高门槛,以及社会文化对消费符号的认知。以下是具体原因的深入分析: 1. 高昂的硬件成本 (1)主机本身价格昂贵 基础版售价:PS5的标准版在多数地区定价为499美元(约3.............
  • 回答
    “南美是美国的后花园”这一说法源于历史上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和长期主导地位。这种比喻形象地反映了美国在该地区的特权性存在与利益纠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地缘战略以及制度性权力关系。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渊源:门罗主义与“后院”概念的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