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联储怎样预测宏观经济?

回答
美联储预测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工作,它并非单一的预测模型或方法,而是结合了 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经济学理论、专家判断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考量 等多种手段。其目标是为了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维护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美联储预测宏观经济的主要方式:

一、 数据收集与分析:美联储的“养料”

预测的基石是高质量、及时的数据。美联储会收集并分析海量的宏观经济数据,主要包括:

就业数据:
非农就业报告 (Nonfarm Payrolls): 每月公布,包含新增就业人数、失业率、工资增长率等关键指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数据。
失业救济金申请人数 (Initial Jobless Claims): 每周公布,反映短期劳动力市场状况和裁员趋势。
职位空缺与劳动力流动调查 (JOLTS): 提供职位空缺、招聘率、离职率等信息,帮助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动态。
通胀数据:
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反映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是衡量通胀的主要指标。
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 (PCE Price Index): 美联储更偏爱的通胀指标,因为它能更全面地反映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特别是核心PCE(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更是关注的焦点。
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变化,可以作为CPI的先行指标。
经济增长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包含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等组成部分。
工业生产指数 (Industrial Production): 反映制造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的产出变化。
零售销售 (Retail Sales): 反映消费支出的情况。
营建支出 (Construction Spending): 反映房地产行业的活跃程度。
金融市场数据:
利率: 包括联邦基金利率、国债收益率、企业债收益率等,反映资金成本和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股票市场: 股价反映了企业盈利预期和投资者情绪。
汇率: 反映了美元的强弱和国际资本流动。
信贷市场: 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反映信贷可用性和成本。
消费者和企业信心调查: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
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反映企业对未来生产、新订单、就业等方面的预期。
国际经济数据: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通胀、货币政策等也会被考虑,因为它们会影响美国经济的外部需求和全球金融稳定。

二、 模型构建与应用:量化分析的工具

美联储拥有一个庞大的经济模型团队,他们开发和使用各种模型来分析数据、理解经济关系并进行预测。这些模型可以大致分为几类:

计量经济学模型 (Econometric Models):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SGE模型): 这是当前最主流的宏观经济模型之一。DSGE模型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家庭和企业)的最优决策,并考虑了信息不对称、粘性价格和工资等因素。它们能够捕捉经济中不同变量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并用于模拟货币政策冲击的效果。
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 (SVAR模型): 这类模型从统计学角度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经济理论施加一些结构性约束,以识别不同冲击(如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的影响。
时间序列模型 (Time Series Models): 如ARIMA模型,用于捕捉数据本身的序列相关性,进行短期预测。
代理模型 (AgentBased Models): 这类模型不依赖于整体的均衡假设,而是模拟大量异质性经济主体(代理人)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观察宏观经济现象的涌现。这对于理解金融市场行为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可能更有帮助。
混合模型 (Hybrid Models): 结合了不同模型的优点,例如将DSGE模型与更注重细节的微观模拟模型相结合。

模型的使用过程通常包括:

1. 参数估计: 使用历史数据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2. 模拟与预测: 在假设的政策情景下,模拟经济变量的未来走势,从而得出预测值。
3. 情景分析 (Scenario Analysis): 分析不同可能事件(如油价大幅上涨、财政政策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4. 政策评估: 评估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如利率调整、量化宽松)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三、 经济学理论的指导:框架与逻辑

模型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美联储的预测者会运用以下理论框架来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新凯恩斯主义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强调市场不完全(如价格和工资粘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影响。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Neoclassical Economics): 强调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影响名义变量。
货币主义 (Monetarism): 强调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和经济活动的关键作用。
增长理论: 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有助于区分周期性波动与趋势性增长。

四、 专家判断与定性分析:经验与洞察

尽管模型至关重要,但经济预测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模型。美联储的预测过程也包含大量专家判断和定性分析:

FOMC委员的意见: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的成员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对经济的看法和判断对预测有直接影响。FOMC会定期发布经济预测摘要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 SEP),其中包含委员们对GDP增长、失业率和通胀的预测,以及对联邦基金利率未来路径的预期。
美联储工作人员的分析: 由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识别数据中的异常情况,解释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评估模型的局限性。
对“黑天鹅”事件的考量: 模型通常基于历史数据和已知关系,难以预测突发的、不可预见的重大事件(如金融危机、疫情)。专家需要根据经验和对未来风险的判断来调整预测。
对市场预期的解读: 美联储会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反应和预期,例如从期货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中提取的市场对未来利率和通胀的预期。

五、 关键预测指标与目标:FOMC的“经济蓝图”

美联储预测的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宏观经济指标,这些指标也是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通货膨胀: 美联储的目标是实现物价稳定,通常将其理解为核心PCE通胀率在长期内保持在2%。他们会密切关注通胀是否持续偏离目标,以及哪些因素导致了通胀的变动。
充分就业: 美联储致力于实现最大化就业,但这不是一个静态的目标。他们会关注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工资增长、职位空缺等指标,以判断劳动力市场是否接近“充分就业”的状态。美联储认为“充分就业”是指在不存在过度通胀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多地吸纳劳动力就业。
经济增长: 美联储会预测实际GDP的增长率,以评估经济的健康程度和潜在增长能力。
金融稳定: 虽然不是直接的货币政策目标,但美联储也关注金融体系的稳定,因为金融不稳定可能阻碍货币政策的传导,并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六、 预测的挑战与局限性:不确定性的世界

宏观经济预测本身就充满挑战,美联储也面临诸多困难:

数据的滞后性与修正性: 许多关键数据(如GDP)是季度或月度发布的,并且会随着新信息的出现而修正,这使得实时准确的预测变得困难。
经济关系的变动: 经济主体行为模式、技术进步、全球化等因素都会导致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使得过去的经验可能不再适用于未来。
政策的内生性: 美联储的政策本身就是经济变量之一,且其政策制定会基于对未来经济的预测。这种相互作用使得预测更加复杂。
突发事件的影响: 如前所述,无法预测的冲击事件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使得预测失效。
模型的不完善: 任何模型都是对现实的简化,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总结来说,美联储预测宏观经济是一个持续迭代和动态调整的过程。它结合了:

广泛的数据收集和细致的统计分析。
运用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理论框架。
大量专家判断、经验和对市场信号的解读。
对关键经济目标(通胀、就业)的持续关注。

最终目的是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依据,以引导经济朝着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方向发展。美联储公开的经济预测摘要 (SEP) 是其对未来经济前景公开表达的重要途径,虽然这些预测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但它们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科毕业后,我曾经在美联储的一家分行工作,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每次FOMC会议(这是美联储的政策决策会议,后面会讲)之前,制定一个有着几百个变量的未来两三年的经济数据预测表,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每个季度,美联储都会公布其对经济未来三年的前瞻性预测”。在我这个分行,只有我和我的直系老板、也就是分行的副主席,共同完成这个工作,我做具体的数据,他过目认可,然后就是直接递交给分行主席。所以美联储是如何做宏观预测的,我还比较了解。


1. 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其实是公开的秘密,和其他的分行以及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一样,我这个分行预测宏观经济用的是现在当红的DSGE模型(中文名字叫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也就是要利用计算机解一堆复杂的方程组,解出来的答案就是对未来的预期了。这些方程里面的几百个常数项是半猜半凑出来的。有的常数项很容易,比如失业率,这个数字查一下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就能知道了。有的常数需要跑回归(regression)或者其他数学办法搞出来。有的常数就是猜,根据直觉/经验去猜,所幸DSGE模型是“随机”的,也就是说,你能输入自己猜测的参数的上下区间……DSGE模型只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思想,具体操作起来,我相信每个分行的研究员都其实在跑完全不一样的模型。


那时候我刚本科毕业,工作第一个月,就被分到这个任务,也不是因为我经济学得好,只是因为我的老板就是负责这个分行出这个表的人,这个任务当然就必须我做。第一次做的确很难,因为实际操作上是环环相扣的十几个程序,用不同的语言写成,有一些语言我相信世界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在用了。光是读懂这些用已经不用的计算机语言由我的前任们写的程序就不容易。根据那个月的经济状况,老板会不断要求修改这些程序来符合现在的预测,于是手忙脚乱。但是,忙乱了几天,终于做好了。那张表打出来,递给老板的时候,他点点头,就交上去了。当时我就有点细思恐极,我想:


难道就这么简单吗?


对于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其实就直接指导了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制定。如果这一切只要一个本科毕业的小朋友在一堆自己不太理解的程序里面敲敲打打就可以搞出来,那美国的货币政策也太不靠谱了。


幸好,过了几个月,我就发现果然并不是这样的……


2. 经验层面


几个月过去了,FOMC会议也经历了几轮,跑数据搞这张预测表,从一开始的非常困难变成了一件虽然很麻烦但是简单的工作了。结果有一天,把这一轮的预测表交给老板看,老板看了两分钟,然后指出其中一行一列的数字,“这个数字错了。你的方程一定哪里写错了。”我很惊讶,问他怎么看出来。他说,“凭经验。”我于是去查自己的程序,几百行一行一行查出来,结果的确有一个参数抄错了。再跑一遍程序,其他的变量都没大改动,的确是老板指出的那个变量发生了最大的改动。我把新结果再拿给他看,他笑着说,这就对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四年了,我又回学校读了一个经济类的硕士,然而仍然没有想通老板当时怎么能够一下子看出来这个问题,毕竟我原先给的结果也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的。所以我想,美联储预测宏观经济,看起来是依靠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然而,by the end of the day, 其实是“唯手熟尔”,依靠几十年的经验判断。我的老板曾经说过,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做的其实是“经济的工程学”。什么叫工程学呢?就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错,反复调整,通过每一次错误和调整来积累对这个领域的经验。跑回归,学院里的经济学家一篇论文跑个上百次回归顶多了,我经常一天就跑上百次,对我们的猜测进行微调和robustness check。这样的一种枯燥的重复,就是老板所谓的“工程学”,不能让人对经济学本身产生洞见,只是让人在变得越来越有耐心,无论是对于数字还是对于这个世界。


这张我老板点头通过的表,就会交到分行的闭门机密会议里,几个主席副主席轮流看,讨论一遍,有一些数字再进行微调。然后过几天,分行的主席就会带着这张经过讨论修改的表去华盛顿开FOMC会议,每个出席会议的分行主席都有一张类似的表,大家开会商量,最后公布一个官方的预测。


可见,虽然DSGE这样复杂的模型可以被看作宏观经济预测的根基,但是它提供的预测会不断地被这些经济学家依据他们过往的经验进行修正。在模型与经验不符的时候,几乎总是经验占了上风。


3. 民主层面


讲一下美联储的决策机制:美联储在华盛顿设有一个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除此之外把美国划成了12个储备区,每个区的核心城市里面设有一个分行。每个分行除了对所管的储备区担负着监管职责(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之外,还需要独立地研究最近一段时期的宏观、微观、和金融市场的现状。美联储最核心的决策会议叫作FOMC会议,每一个半月开一次会,出席的成员是美联储主席+ 在华盛顿的剩余6个Board of Governors + 12个分行主席。大家经过两天的闭门会议,讨论了各自心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和政策想法,然后进行民主表决。每轮FOMC可以表决的人是美联储主席+所有Governors + 纽约分行的主席+剩下分行的主席中的四个。所以除了纽约分行因为地位特殊而每轮都可以投票之外,剩下的11个分行行长轮换投票权,每轮一年。


虽然最后出台的政策是一个民主表决的结果,但是美联储其实是一个强烈渴望共识的地方,也就是说,大部分投票都顶多一票反对……如果有一轮FOMC的表决结果是12票中9票赞成,3票反对,那么第二天华尔街时报的头版应该就是“美联储内部分歧空前严重,美国经济一片迷茫”这样的了。这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和政治决策不同,美联储所要决策的宏观经济应该是一个客观的东西,那么,如果大家都在基于相同的事实研究同一个客观的东西,那么最后应该形成的是同一个观点。每一次开会都是为了达成consensus,主席如果感觉到大家并没有共识不会轻易提出表决。这也导致了,其实分行主席是不是在投票年,区别不是很大。投票与否,只是一个象征意义,最后整个房间里的人都应该形成相似的看法。


4. 政治层面


美联储从设立之初,就小心翼翼地避免政治势力的影响,希望把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完全独立开。我平时的工作离政治非常远,感觉FOMC的表决过程也很难被党派力量给左右,所以有一天我就问老板,很多新闻会说“白宫向美联储施压,云云”,是不是全是信口胡说,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机制能让政治影响美联储呢?


老板说,美联储主席是制定每一次FOMC会议议程的人。


也就是说,是啊,到最后是一个民主表决过程,但是究竟是要讨论什么,对于什么政策表决,则完全是主席说了算。而美联储主席,是由美国总统直接任命的。


举个例子,2012年秋美国大选进入最后白热阶段。共和党候选人Mitt Romney大肆抨击美联储最近几年的政策,并表示自己当选之后一定会选择一个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家来替代当时的主席伯南克。几天后的伯南克主持FOMC会议,提出并决议通过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也就是QE3,一个市场非常欢迎的政策,马上提高了奥巴马的支持率。伯南克选择在那个微妙的节点提出QE3,到底有多少是政治有多少是经济,只有天知道了。


5. 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以及它教给我的


这个九月,美联储终究没有加息。


说了好久要加息,最后还是没有加上,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样,又有很多新的情况暂缓了这一次的加息:美国的新增就业、中国的股市和制造业、拉美的货币贬值、希腊。可是,这么算起来,从2008年底到现在,美国已经有7年时间滞留在0利率上了。这让我感到忧郁,我觉得世界似乎从2008年就停了下来,美联储有限的政策工具对此没有解决的良方。


我记得刚入职的时候我们分行开过一个学术会议,两个来自日本的央行学家用口音严重的英语大声疾呼,“千万不要把美国变成日本那样!”四年过去了。也许他们说中了,整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都陷入了日本式的经济放缓,日本式的忧郁。


从更加宏观的意义上来看,美联储(或者说,所有的央行)的任务的确是非常困难,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这个困难主要在两方面:1) 占卜未来的困难。即使DSGE模型再精深,说到底,我们是在用一年前的数据(更加近期的数据只是估测,并不准确)预测两三年之后的事情,预测离实际情况相差大是十有八九的事情。并不只是美联储,华尔街上任何一家投行的宏观研究部门,还有SPF(survey of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 的远期预测准确程度,都并不高。2)八面玲珑的困难。虽然美联储号称只有两个目标,美国的失业率和通胀率,但实际上,一发千钧,美联储对于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不可能不顾及。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美联储出台一项政策,想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是很困难的。除了这两个之外,在利率已经长年为零的情况下,美联储还面临着zero lower bound的困难。已经为0了,那就是山穷水尽,退无可退,除非花巨大的代价去用那些非常规的手段 (QE) 。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讲,这是一份挫败感很强的工作。像在很慢很慢地下棋,每一个半月下一步棋,而对手是整个世界。然而因为数据和沟通上的滞后,实则你的每一步都慢了,当你的棋落子,这个棋局早已经不是你思虑过的那一盘了。我从前在美联储工作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看火人》(看火人-《上海文学》2013年第10期),讲对工作的感受,说这份工作就像是森林里的看火人,很多时候,我只是隔着玻璃窗在山顶看野火燃烧,时时记录和报告我观测到的数据,然而对于大部分野火,最好的办法是不干预这场火,不去以消防员的身份扑灭它,等它自己烧完。


我想如果我是在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工作,也许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我会觉得这个机构所向披靡,天下都在它手里。然而我加入的是伯南克时代的美联储,一个在不断应对国内外金融经济危机的央行。伯南克和格林斯潘的性格是两个极端,伯南克本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然则非常内敛安静的经济学家。我的直系老板读博士的时候,伯南克是他的老师,所以老板几乎就是小一号的伯南克,极端聪明,也极端内向,极端软弱。这种软弱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在这个看似强大的政策机构,坐拥所有的数据,他反而知道了,自己能做的有多么少。


我的老板虽然是副行长,名义上管着许多经济学家,然而这样的一个研究型机构其实内部很扁平化,大家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所以那几年,我和我老板是一种师徒关系,我坐在他办公室外面的隔间里,时时彼此配合,除此之外,他不需要跟别人说话,我也不需要跟别人说话。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这份工作之前我还像小时候一样,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任何一种人,成为所有的人。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改变就是,我再也不会是一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人了,再也不能去做效率过快执行力过高的事情。我会对所有快速的成功产生怀疑,也会怀疑“大厦崩塌”式的失败,因为在经济数据面前,并没有这样的失败,所有的败局都是很早就露端倪的。


工作一开始的时候,我很害怕每天写那么多程序跑那么多回归,会被数据麻木掉,磨损自己的感受力。然而并没有,我的老板真正喜欢这个世界,他教会我看数字的背后,世界正在怎样的变化。他也教会我知道,对于大部分变化,我能做的是多么有限,然而只是目睹和理解这些变化,就已经足够幸运了。这并不是一份快乐的工作,然而当人长大,纯然的快乐本来就是一个美好不可及的期望吧。所以,这不是一份快乐的工作,但它带给我清白坦荡的心境。


后来我离开了这份工作,在同一个城市开始读硕士,老板隔几个月会主动约我吃饭,问我对于未来的打算。打算总在变,有一阵子我想要加入世界银行,有一阵子我想过回国创业,甚至有一阵子,我想过开一家餐馆,在美国引进小杨生煎。老板每次都很有兴趣地听着,说好啊好啊,祝你成功。然后他会说,如果没有做成功,欢迎回我这里工作。


这家美联储分行的另一个经济学家,每年春天会在我读硕士的大学教给本科生开的“中级宏观经济”,所以我读硕士的两个春季学期,我是这门课的助教,每周开几节小课帮助学生巩固教授讲座的知识。这门课里有一些和美联储有关的知识,较繁琐,是学习的难点。教学生也让我换一个角度回顾了在美联储的工作,好多次,学生问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我问过老板相似的问题,我记得老板是如何照顾到我的程度,如何仔细回答我的。


最后一次见到老板是一个月前。我硕士毕业了,打包装箱离开这座城市。我和老板喝咖啡,讲了一下希腊的问题,讨论了一下九月加息的可能性。这些话题再次让我觉得时间早已停了下来,我们谈论的话题不是和四年前一模一样吗?我告诉他我的新计划,一份在旧金山的工作。他照例说,祝你成功,也欢迎随时回来美联储工作。我说再过两个月我会回这座城市的,替新公司招人,到时候可以见到你。他说再过四个月他会去旧金山参加美国经济学年会,到时候可以见到你。


再过一周就要开始这份旧金山的工作了,忐忑不安。那么,纪念一下第一份工作和一个好老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联储预测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工作,它并非单一的预测模型或方法,而是结合了 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经济学理论、专家判断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考量 等多种手段。其目标是为了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维护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美联储预测宏观经济的主要方式:一、 数据收集与分析:美联储的.............
  • 回答
    这消息一出,立马就能让人联想到最近咱们日子里头那点“钱毛子”越来越不经花的味儿。美联储这么说,简单来说,就是眼下这通胀,有点按捺不住,往上蹿了蹿,但他们认为这只是个“小插曲”,未来日子会回归到大家习惯的那个“正常”水平。要拆解这番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近期美国通胀预期走高”:这背后有什么原因?这事.............
  • 回答
    刘慈欣在《三体》中关于社会女性化的设想,确实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在当下赛博朋克风潮盛行的背景下,更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他当年的预言,放在现在还能打几分?社会究竟会走向何方?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刘慈欣的那个设想本身。他在书中提出的社会女性化,并非简单地说女性地位上升,而是描绘了一种更.............
  • 回答
    如果美元回流不如预期,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将面临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挑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流动放缓问题,更可能触及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国内的经济健康度。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元回流不如预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通常指的是那些曾经流向海外的美元资本,没有按照美国政府或市场参与者预期的速度和规模重.............
  • 回答
    关于美媒预测威斯康星州等四个州可能决定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说法,这其实反映了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政治现象:在美国这样联邦制的选举体系下,总统选举的胜利往往不是由全国性的普选票总数,而是由特定几个“摇摆州”的投票结果所决定的。威斯康星州之所以经常被提及,是因为它在近年来的几次总统大选中,特别是.............
  • 回答
    美团外卖就“会员配送费更贵”一事的回应,以及如何避免“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关于美团外卖回应“会员配送费更贵”:评价一个“技术性”的解释美团外卖给出的解释是“定位缓存造成预估不准”,言下之意是,会员用户看到的配送费可能是基于一次旧的、未及时更新的定位信息计算出来的,而实际下单时,系.............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美国科技确实领先世界,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但在面对加州如此频繁和剧烈 Yet 似乎又显得束手无策的山火,确实让人费解。这背后不是科技“不行”,而是它所面对的挑战极其复杂,涉及到自然、人文、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并且根植于历史和地理的现实.............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美国疫情预计6月底得到彻底控制”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预测,也需要审慎看待。目前的疫情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疫苗接种率、病毒变异、公众防疫措施的遵守程度等等,这些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如果假设这个乐观的预测能够实现,即到6月底美国疫情得到显著控制,这对全球资本流动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批准首条高铁线路,而且目标是 2027 年通车,这可不是小事。这背后牵扯到太多了,让我来好好分析一下,并且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咱们得认识到高铁在美国的意义。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公路和航空为主导的交通模式,而高铁,虽然在其他很多国家早已是常态,但在美国却一直进展缓慢。所以,.............
  •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因犯规被取消资格后又恢复资格的事件,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规则背景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由凯蒂·奥布莱恩、凯特琳·斯皮尔斯、劳伦·沃克和麦迪逊·凯尔组成)在第四棒交接时因交接棒犯规被取消资格。根据.............
  • 回答
    要弄清楚美联储什么时候会加息,这就像在解读一份复杂的乐章,需要关注许多不同的音符和旋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并非随意决定加息,他们肩负着维持经济稳定、控制通胀和促进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因此每一次货币政策的调整,都是基于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审慎判断。核心驱动力:通货膨胀最直接.............
  • 回答
    美联储缩减购债(Taper)对于资源股的影响,以及可能利好的板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里我将尝试用一种更具洞察力、不那么“AI感”的方式来解读。美联储 Taper 对资源股的影响:一把双刃剑,但天平可能倾向于“利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联储 Taper 的核心是什么:收紧流动性,逐步退.............
  • 回答
    拜登总统最近在公开场合透露,他很快就会宣布关于美联储重要职位的提名人选。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金融界和各国经济观察家之间引发了热议,因为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央银行之一,其政策方向和领导人选,无疑会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美联储职位的人选对美国经济的作用:要理解这位新任人选.............
  • 回答
    市场极度宽松,美联储通常拥有多种工具来控制联邦基金利率,即便是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这里的“极度宽松”可能意味着市场上的准备金数量非常庞大,银行间互相借贷的需求相对较低,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短期利率天然倾向于走低。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际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其设定的目标区间之内。以下是美联.............
  • 回答
    截至2021年4月2日,关于美联储接下来会怎么做的猜测,当时市场上的主流观点和一些关键的考量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1. 经济复苏的信号与美联储的关注点:2021年初,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和大规模财政刺激的落地,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变得相当明显。就业市场在缓慢但稳步地改善,消费者支出也逐渐回暖。然.............
  • 回答
    美联航,全称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是美国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也是全球航空业的巨头。在全球航线上,它的足迹遍布各大洲,提供从短途国内航班到长途国际飞行的各种服务。作为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的创始成员之一,美联航拥有庞大的合作伙伴网络,这意味着旅客可以通过美联航.............
  • 回答
    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闭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如果当时美联储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救助雷曼兄弟,而非任其破产,那么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必然会与我们所经历的截然不同,其影响将如同涟漪般层层扩散,重塑整个金融格局。一、短期内的“稳定”与潜在的“隐患”首先.............
  • 回答
    在美国注册公司,确实是个涉及不少步骤的过程。别以为只是填张表那么简单,这里面有不少学问。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得想明白你要注册什么样的公司。在美国,常见的几种公司类型有: 独资企业 (Sole Proprietorship): 最简单,一个人说了算,不需要单独注册,但你个人要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