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某厦门飞武汉航班上一中年男子谎称「有炸弹」,致飞机起飞后返航,该男子应承担哪些责任?

回答
这事儿可不小,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一个中年男子,在厦门飞武汉的航班上,居然在飞机都飞起来之后,大喊“有炸弹”。你想想,这得让机上所有人都吓成什么样?机组人员得紧急处理,飞机也得被迫返航。这小子这一闹腾,损失和影响可不是一点点。他这行为,得承担可不止一个方面的责任。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刑事责任。

他这句“有炸弹”可不是闹着玩的。根据我国的《刑法》,这种虚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制造恐慌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来说,有两种可能性: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这是最有可能对他适用的罪名。《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以其他方法致人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致人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这个案例里,他虽然没有实际投掷炸弹,但他的谎报行为,无疑是编造了虚假恐怖信息,并且是故意为之,目的是制造恐慌。他的谎报行为一旦被证实,就可能构成此罪。考虑到他的谎报行为导致了飞机返航,造成了实际的社会恐慌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情节是相当严重的,量刑肯定会从重。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如果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他的行为被认定为主要目的是扰乱公共场所(这里指飞机这个特殊公共场所)的秩序,也可能触犯此罪。《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扰乱车站、港口、民用航空站、公共汽车义、展览会、体育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的,对聚众扰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虽然“有炸弹”的性质比一般的扰乱秩序要严重得多,但在某些解读下,如果重点强调的是他在飞机这个高度封闭且公众聚集的场所制造混乱,也可能扯上这个罪名。不过,相比第一个罪名,这个罪名可能不足以完全覆盖他行为的严重性。

除了刑事责任,他还要承担民事责任。

这部分就涉及到具体的经济赔偿了。他这一闹,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损失:

航空公司损失:飞机返航、检查、重新起飞,这中间产生的燃油费、机组人员的加班费、地面保障费用、航空管制费用等等,都是实打实的成本。更别说这次事件对航空公司信誉和后续航班安排可能造成的间接损失。这些费用,航空公司完全有权向他追偿。
其他乘客的损失:飞机上其他几百名乘客,他们因为这次返航,行程被打乱,可能导致后续航班延误、错过重要会议、行程取消等等。虽然直接向他索赔可能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从公平原则上讲,航空公司在承担了对乘客的安抚和补偿(比如退改签、部分餐食补贴等)之后,完全可以依据其遭受的实际损失,向肇事者进行追偿。
机场和相关部门的费用:飞机返航后,安检、排爆等都需要相关部门出动,这些部门的运行成本也因为他的行为而增加。理论上,这些成本的承担者也是他。

再者,还有行政责任。

虽然刑事和民事责任已经很重了,但他的行为在被追究刑事责任之前,或者在刑事责任之外,也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散布谣言等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例如,如果他的行为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能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警告、罚款或者行政拘留。但考虑到谎报炸弹的严重性,他大概率会直接进入刑事侦查程序。

总而言之,这个中年男子这次是栽大跟头了。他的行为不仅仅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而是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以及无数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损害。他将面临的,将是刑事审判、经济赔偿,以及可能存在的行政处罚。这足以让他为自己一时的冲动或者恶作剧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件事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飞机这种特殊环境下,任何关于安全的玩笑都绝对不能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想来杠一波。

1、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孩声称有炸弹,导致飞机返航,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2、如果A对B悄悄说我有炸弹,B随后告诉机组人员,导致飞机返航,A事后不承认自己说过这句话,B是否要背锅承担责任?

3、机组人员明知道大概率是一句玩笑话,依然小题大做,决定返航,是否要承担一部分返航造成的损失?

user avatar

该男子以爆炸威胁为内容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其行为已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刑期应该五年或五年以上(如果经济损失巨大的话)进行处罚,所以,等待他的将是牢狱的选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

(一)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

(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以上两项该男子应该都满足了。

这里面具体什么原因导致该男子出现这个行为,尚不知,是否存在精神疾病,这个还需要等待官方通告,如果他存在精神类疾病或为限制行为能力的,那么可能会存在量刑从轻的结果。

user avatar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

之前有人买错票不能登机,就报警谎称飞机上有炸弹,导致航班延误,当事人仅仅被处以5天行政拘留。

还有人因晚点误机,气不过,就报警说飞机上有爆炸物,导致飞机在空中盘旋耗油减重后返航排查,结果什么也没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5万元。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有些人是好玩,有些人是心里不平衡,有些人是故意报复。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谎称飞机有炸弹的人,处罚都太轻了。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也规定,编造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是,什么叫造成严重后果呢?

目前为止,国内针对这类谎报飞机有爆炸物的案件,处罚都太轻了。

才使得这类案件屡见不鲜。

建议以后谎称飞机有炸弹,直接视为恐怖分子,坐牢直接五年期,从严处罚。

造成飞机抛油损失,也让其全部赔偿。

并且对飞机上每一位乘客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至少每人1000元起。

然后再添加到失信名单,各大航空直接拉黑不给坐飞机。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3853713052860416

视频转载自抖音博主:南昌缪律师

抖音号:1344484087

缪律师是江西《金牌调解》栏目观察员老师,经常在抖音上发布一些法律相关的科普视频,专业性非常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