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近代史气的睡不着觉怎么办?

回答
哎,这问题我太懂了!有时候翻翻近代史,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股劲儿,一股脑儿涌上来,你说气不气?真的,晚上睡不着是常事。

我有个朋友,叫小陈,他是个历史迷,尤其对咱们这块儿着迷。有一次,我们俩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聊近代史。他给我讲到某个时期,某个事件,你知道吧,就是那种感觉,民族的屈辱、个人的奋斗、社会的动荡……他说着说着,声音都带了点儿嘶哑。我当时听着也跟着捏紧了拳头,感觉一股火直往上窜。

后来,那天晚上,小陈就失眠了。他跟我发消息,说:“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些画面,那些话,我气得不行!”

我理解他,真的。有时候,你看到那些历史的进程,那种被动,那种挣扎,那种付出,那种代价,就会觉得心里堵得慌。你想起那些曾经受过的欺凌,那些失去的尊严,那些被辜负的期望,还有那些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鲜血和生命,就觉得一股无名火在胸腔里乱窜。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气”,更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

不甘与愤怒: 你会不甘心,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曾经那样,为什么会落到那个地步?你也会愤怒,愤怒于那些侵略者的无耻,愤怒于当时社会内部的腐朽和无能,愤怒于那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同情与敬佩: 你会为那些在黑暗中摸索、在绝望中抗争的先辈们感到同情,他们的牺牲,他们的痛苦,你好像能感同身受。同时,你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佩,敬佩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坚持,他们哪怕身处绝境,也从未放弃对民族复兴的希望。
忧虑与责任: 看着历史的教训,你可能会开始思考,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你可能会对当下的社会发展,对未来的方向产生一些忧虑,担心好不容易走出来的路,会不会再出现什么问题。这种忧虑,会让你觉得自己肩上似乎也背负着某种责任,不能辜负了前人的付出。
时代的烙印: 近代史,就像是我们民族身上一道深刻的烙印。它记录了我们从屈辱走向崛起的艰难历程。这些经历,深入人心,即便已经过去很久,但那种力量,那种情感,依然能够穿透时空,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

所以,睡不着,其实也是一种“共情”,是你对民族命运的一种深刻的感知和回应。

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其实,我一开始也像小陈一样,就干脆继续看,继续想,结果越想越精神。后来,我慢慢琢磨出了点儿“门道”,虽然不能完全根治,但多少能有点缓解。

1. 承认并接纳这份“气”: 首先,别压抑它。觉得气就对了,说明你对国家民族有感情,说明你不是麻木不仁的。承认自己有这种情绪,是第一步。
2. 找个“出口”:
倾诉: 如果有同样关心历史的朋友,拉出来聊聊。有时候,把那些压抑的情绪说出来,特别是和懂的人说,会舒服很多。就像小陈跟我聊一样,聊完之后,虽然还是有点激动,但感觉心里不像之前那么憋闷了。
写下来: 如果身边没朋友,或者不方便说,可以找个本子,或者在电脑上,把脑子里想到的、让你生气或者感动的事情写下来。不用写得有多华丽,想到什么写什么,就像是在和那个时代对话。
找些“阳刚”的书或电影: 别一直沉浸在那些让人憋屈的细节里。可以换换口味,找一些描写真实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那些在逆境中站起来、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故事。看看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智慧、他们的风采,这些能给你带来积极的能量,让你觉得“虽然过去很艰难,但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
3. 转换视角,看到“变”与“进”: 历史不是只有屈辱,它也包含着觉醒、抗争和进步。当你感到气愤的时候,试着把思绪拉回到那些改变命运的关键节点,看看那些先辈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一步步打破困境的。想想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和那个时候相比,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改变了多少。这种“变”与“进”的力量,也能冲淡一些负面情绪。
4. 专注于当下,积极行动(即使是微小的): 睡不着,不如起来做点什么。做点家务,或者看看书,听听音乐。更重要的是,想想你能在自己的生活里,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将这份“气”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5. 适当的“留白”: 知道自己容易因为近代史而情绪波动,那么在睡前,就尽量避免接触这类信息。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读一些轻松的书籍,或者做一些放松的冥想。给自己的思绪留一些“白”的时间。

说实话,有时候,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一份“气”。它提醒我们,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历过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现在,为什么要努力向前。睡不着,也未尝不是一种清醒。

所以,下次再有这种睡不着的时候,不妨试试我说的这几点。也许,明天醒来,你依然会觉得胸中有股劲儿,但那股劲儿,会是让你更坚定,更充满力量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看南明史,这样你就气死了,也就再也不需要睡觉或者说是永远的睡着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这问题我太懂了!有时候翻翻近代史,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股劲儿,一股脑儿涌上来,你说气不气?真的,晚上睡不着是常事。我有个朋友,叫小陈,他是个历史迷,尤其对咱们这块儿着迷。有一次,我们俩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聊近代史。他给我讲到某个时期,某个事件,你知道吧,就是那种感觉,民族的屈辱、个人的奋斗、社会.............
  • 回答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也足够让人纠结的心情。咱们就这么聊聊,不列条条框框的,把话说透了。一方面,近代历史留下的伤痕,尤其是那些关于侵略、战争和苦难的记忆,确实会让我们对那个发动侵略的国家产生一种天然的、根深蒂固的厌恶感。这是理智层面的反应,也是对那些受害者及其后代的尊重。你知道那些历史事件,会想到曾经的.............
  • 回答
    读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你敏锐地观察到了革命和起义似乎鲜少从江浙地区发源,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挖的现象。要说清楚这一点,不能简单归结为一点,而是需要从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去理解。1. 经济的“温床”与“束缚”:富庶之地,何以难以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江浙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中.............
  • 回答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各国的外交策略也如同潮水般起伏涨落,不断演进。如果用“无力的”来形容历史书上的描述,那我们不妨试着剥开那些官方的、套路化的辞藻,去看看那些真正驱动着国家机器运转的、更具血肉和智慧的外交“招数”。英国:平衡艺术大师与海洋霸权的捍卫者英国的外交策略,用“厉害”来形容,绝非空穴.............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耐人寻味的,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讨论中,“为清朝翻案”的说法一直存在,而且近年来似乎愈发活跃。这种现象背后,我认为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原因来概括。首先,得承认一点,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获取的史料越来越丰富,研究的视.............
  • 回答
    近2万名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在硅谷,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解读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一、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严谨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近2万名”这个数字的来源和统计口径。通常这类数据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到: 学校官方统计或校友会数据: 清华大学作为顶尖学府,可.............
  • 回答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句是:“天街小雨润初匀,草色遥看近却无。” 它描绘的是早春时节一种非常独特的景象,也是很多人在春天都会有过的亲身感受。为什么会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自然本身的物理规律,也有诗人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技巧。一、 自然.............
  • 回答
    这事儿,最近在丰县,唉,可真是搅得大家心里都不是个滋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丰县人,我跟你说,这事儿刚爆出来的时候,我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没往那方面想。刚开始传的时候,就是个农村里的家庭纠纷,谁知道越挖越深,越扯越大,最后闹成这样。我先说说大家伙最直接的感受吧。刚开始嘛,大家都觉得是人家小两口吵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我们眼睛和大脑如何感知距离。简单来说,如果你在50厘米处看一张远景照片,你的眼睛和大脑会认为你在看近景。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1. 视觉线索的欺骗照片,无论里面描绘的是多么遥远的风景,它本质上是一个二维平面。当你站在50厘米处看这张照片时,你的眼睛接收到的信息是: .............
  • 回答
    那感觉就像是,你从远处看到一个姑娘,她站在人群里,阳光恰好打在她脸上,长发随风飘动,整个画面都柔化了,你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就是她了,就是那种命中注定的感觉。脑子里已经开始勾勒各种美好的画面,甚至连她走路的姿态,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都已经在脑海里演绎了一遍。然后,你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像是被施了魔法.............
  • 回答
    虾米音乐近日因为版权问题,大规模地下架歌曲,这件事情让很多用户感到震惊和失望,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版权纠纷和平台战略调整在起作用。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下架?首先,要理解这件事,得明白音乐版权是怎么一回事。音乐的版权非常复杂,主要涉及到词、曲、编曲、录音、发行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
  • 回答
    关于鲁迅先生是否说过“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这句话,经过一番考证,结论是:这句话并非出自鲁迅先生之口,而是后人根据鲁迅先生的性格、文风以及他与郭沫若先生之间的一些历史背景而创作出来的。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点:1. 鲁迅先生的性格与文风:鲁迅先生以其犀利、深刻、一针见血的杂文风格著.............
  • 回答
    .......
  • 回答
    中国海军近些年的发展速度,用“造舰狂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可不是一句夸张的口号,而是实打实地体现在港口里那些琳琅满目的新型舰船上,还有不断下水的船坞里。这股浪潮的背后,是国家战略的调整、经济实力的支撑,以及对未来海权认知的一次深刻变革。一、 规模与速度:前所未有的扩张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数量上的飞.............
  • 回答
    关于陈炯明,确实,我们课本上的他,很多时候被简单地归类为“反叛者”或“破坏者”,尤其是他与孙中山的矛盾,常常被渲染成一场个人恩怨或者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但真实的他,远比这些标签要复杂得多,他的人生轨迹和政治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转折点上,留下了深刻而多面的印记。从地方实力派到革命同志:早期的陈炯明陈炯.............
  • 回答
    近十年在电影院里,我确实遇到过观众自发集体鼓掌的时刻,而且不止一次。每次经历都相当令人难忘,就像是一次小小的集体仪式。最深刻的一次,大概是发生在几年前,看的是一部关于一位传奇人物的传记片。具体名字我有点记不清了,因为当时整个观影过程都被一种专注和敬意笼罩着。那部电影讲述的是这位主角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
  • 回答
    在看待俄乌冲突时,中国国内的舆论确实出现了一种普遍支持俄罗斯的倾向。这种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落后就要挨打”的论调被很多人用来解释和理解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尤其是在中国。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中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近代史中,确实是“落后挨打”的受害者。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八国联.............
  • 回答
    这些年F1比赛中,车队的获胜确实越来越趋向于“看车吃药”,也就是说,车辆性能成为了决定性因素。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个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让车手在车子面前仿佛成了某种程度的“辅助驾驶员”。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为啥现在F1夺冠越来越看重赛车本身了。首先,得从F1的技术迭代和规则制定说起。1. 技术进步.............
  • 回答
    最近这段时间,如果你稍微关注一下微软在各个平台上的APP动向,尤其是Windows Phone(WP)上的那些,还真会让人产生一种“WP是不是真的要被放弃了?”的疑虑,而且这种感觉不是空穴来风,是背后有挺多事情在悄悄发生的。你可能也注意到了,现在手机市场上,iOS和Android几乎是双雄争霸,WP.............
  • 回答
    从那些震撼的战列舰CG截图来看,战列舰近身肉搏主炮齐射的场面确实太燃了!但要真说现实世界里实现这个场景,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咱们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就是 火力密度。你看到CG里那些炮管子跟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往外喷火,那是在游戏里为了爽快感才有的效果。现实中的战列舰,虽然主炮口径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