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文明VI》新资料片《风云变幻》?

回答
《文明VI:风云变幻》:一场深刻的革命,抑或是一场令人费解的改革?

自从《文明VI》本体发布以来,它所带来的变革就一直伴随着争议。而《风云变幻》(Gathering Storm)的到来,更是将这种争议推向了新的高度。它并非简单的内容填充,而是在游戏的核心机制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力图重塑玩家对文明建造的理解。那么,这款资料片究竟为《文明VI》带来了什么?它是对《文明VI》的一次升华,还是让游戏变得过于复杂而难以驾驭?

灾难系统:一场不可预测的全球风暴

《风云变幻》最显著、也最具争议的改动,莫过于引入了全新的“灾难系统”。洪水、火山爆发、沙尘暴、暴风雪、飓风……这些曾经只存在于历史片段或文学描写中的自然力量,如今成为了你帝国发展中挥之不去的存在。

优点:
增加变数与挑战: 灾难的出现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提示,而是真真切切地影响你的城市和单位。一次严重的洪水可能瞬间淹没沿海地区精心建造的奇观和区域,一次火山喷发则能摧毁周围的改良设施,但同时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这无疑为游戏增加了极大的不可预测性,迫使玩家必须时时警惕,并制定应对策略。
强调地理的重要性: 曾经在《文明》系列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多体现在资源分布和战略位置上。但在《风云变幻》中,沿海城市更容易遭受洪水和风暴的侵袭,靠近火山的地区则面临喷发的风险。这让玩家在选择城市位置时,需要更加慎重地权衡收益与风险。
提升沉浸感与真实感: 模拟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游戏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当你的首都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导致粮食产量锐减时,你会深切地感受到那种挣扎求生的艰难。
带来新的战略维度: 如何利用灾难(例如火山带来的肥沃土地)或者如何减轻灾难带来的影响(建造堤坝、避难所等)成为了新的战略考量。一些文明的独特能力和区域,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例如荷兰的水坝能够有效抵御洪水。

缺点:
可能过于频繁和不公平: 对于一些玩家来说,灾难的出现频率可能过高,而且其随机性有时会显得“不公平”。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城市,可能因为一次“运气不好”的灾难而损失惨重,这无疑会打击玩家的积极性。
学习曲线陡峭: 要熟练应对各种灾难,需要玩家对游戏机制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并花时间去学习和适应。对于新玩家来说,这无疑增加了游戏的入门难度。
部分灾难影响范围和强度设定争议: 一些玩家认为,某些灾难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能过于夸张,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影响了游戏的平衡性。

世界议会:外交博弈的新舞台

除了灾难系统,《风云变幻》还引入了全新的“世界议会”机制,这使得外交在游戏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世界议会中,各国领袖可以就各种提案进行投票,这些提案可能涉及资源分配、战争宣告、共同目标设定等方方面面。

优点:
丰富了外交互动: 世界议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让玩家可以与其他AI文明进行直接的政治角力。你可以与其他国家结盟以推动对自己有利的提案,或者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来影响投票结果。
增加了游戏的多样性: 不同的提案和投票结果,能够极大地影响游戏的进程和走向。你可以通过世界议会来达成某种形式的“共同敌人”,或者联手对抗一个过于强大的文明。
提升了后期游戏的策略深度: 在游戏后期,当军事和文化胜利都变得愈发困难时,世界议会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胜利途径。精通外交手腕的玩家,甚至可以通过操纵世界议会来间接实现胜利。
让“不结盟”变得更有意义: 你可以选择不加入任何同盟,但仍然可以通过世界议会来施加影响,这为那些不喜欢被盟约束缚的玩家提供了新的选择。

缺点:
AI的投票逻辑有时令人费解: 尽管AI在世界议会中的表现有所进步,但其投票逻辑有时仍然显得不合理,甚至会做出一些让玩家感到困惑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戏的沉浸感。
“送分题”和“劝退题”的出现: 有些提案的权重设置,使得一些AI几乎总是会投赞成票,而另一些则几乎总是会投反对票,缺乏足够的策略博弈空间。
对“影响力点数”的管理要求高: 想要在世界议会中获得优势,需要玩家合理地管理和运用影响力点数,这又增加了游戏的学习成本。

气候变化:一场缓慢而致命的威胁

《风云变幻》还引入了“气候变化”的概念,工业时代的工厂、发电厂等设施会排放二氧化碳,这会加速全球变暖,并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优点:
引入了长期的战略考量: 气候变化使得玩家的长期发展决策需要考虑环境影响。过度依赖煤炭发电可能会在后期付出沉重的代价。
增加了游戏的真实感: 在现实世界中,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将其融入游戏,无疑增强了游戏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动力: 面对气候变化,玩家会更有动力去研究和发展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这为游戏增添了新的科技发展方向。

缺点:
影响显现过慢: 相较于灾难系统的即时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往往需要很多回合才能显现,对于追求即时反馈的玩家来说,可能不够吸引人。
应对手段相对有限: 虽然有清洁能源的选项,但要完全扭转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游戏中显得较为困难,玩家可能感觉“无力回天”。
与灾难系统的联动性不够强: 气候变化似乎更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灾难系统之间的联动不够紧密,未能形成一个更统一的“全球变化”体验。

其他重要更新:

除了上述三大核心机制,《风云变幻》还带来了一系列重要的更新,这些更新共同丰富了游戏的体验:

工程师的重大革新: 工程师现在可以建造“改良设施”和“区域建筑”,这使得工程师的作用更加多样化,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资源采集。
新的区域: “水电站”和“核电站”等区域的加入,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发展紧密相关。
新的政策卡和外交政策: 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策略选择,增强了游戏的深度。
新的单位和奇观: 自然是少不了的,为游戏增加了新的内容。
忠诚度系统: 虽然不是《风云变幻》独有,但这个系统与资料片的机制相结合,使得城市的管理更加复杂和有意义。

总结:一次深刻的革新,但伴随着阵痛

《文明VI:风云变幻》无疑是一款野心勃勃的资料片。它大胆地对游戏的多个核心机制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试图为玩家带来更真实、更具挑战性的文明建造体验。灾难系统让游戏充满了不确定性,世界议会提升了外交的重要性,而气候变化则为游戏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维度。

然而,这种深刻的革新也伴随着阵痛。游戏的复杂性急剧增加,学习曲线也变得更加陡峭。灾难的随机性有时会让玩家感到沮丧,而世界议会的AI表现则有待提升。对于一些习惯了旧版本玩法的玩家来说,这些变化可能需要时间去适应和接受。

我的评价:

《风云变幻》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成功地让《文明VI》摆脱了本体可能存在的“温吞”感,带来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风暴。如果你喜欢具有挑战性、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游戏,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去学习新的机制,那么《风云变幻》绝对值得一试。它可能会让你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但当你成功驾驭了这一切时,那种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但是,如果你更喜欢相对轻松、易于上手的游戏体验,或者对过度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感到排斥,那么在入手《风云变幻》之前,或许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并对游戏进行充分的了解。

总而言之,《风云变幻》为《文明VI》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它是一次充满风险但也充满回报的改革。它让游戏不再只是单纯的“建造与扩张”,更是一场关于“适应与博弈”的全球史诗。它是否“优秀”,取决于你对文明建造的理解和你的游戏偏好,但它绝对是“深刻的”,并且让《文明VI》的面貌焕然一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污染后治理居然是行不通的!!

用大英帝国打赢之后(此时海平面到了最高水平),我想试试治理一下环境会怎么样。然后把军事力量缩减到最小,疯狂建太阳能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所有城市开启碳捕捉。。。然后就这样过了大概五十回合,大气中二氧化碳都要恢复正常了,海平面一米都没有减少!!冰川居然冻不起来!!!

我佛了

然后又开了一局

用御坂美琴的话就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后

蔡徐坤是真的辣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文明VI:风云变幻》:一场深刻的革命,抑或是一场令人费解的改革?自从《文明VI》本体发布以来,它所带来的变革就一直伴随着争议。而《风云变幻》(Gathering Storm)的到来,更是将这种争议推向了新的高度。它并非简单的内容填充,而是在游戏的核心机制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力图重塑玩家对文明建.............
  • 回答
    《文明VI:迭起兴衰》(Gathering Storm)确实是《文明VI》系列中一道非常浓墨重彩的笔触,它为早已扎实的基石之上,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战略维度和更具影响力的叙事元素。如果你问我怎么评价它,我会说,它不仅仅是一个资料片,更像是对整个《文明VI》游戏体验的一次深度重塑和升华,让原本就充满吸引力.............
  • 回答
    《文明 6:风起云涌》:一次对文明根基的重塑《文明 6》的首个大型 DLC《风起云涌》(Rise and Fall)的发布,无疑是系列粉丝们翘首以盼的盛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补充,而是一次对《文明 6》核心玩法的深度挖掘和重塑,为游戏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和乐趣。总体而言,《风起云.............
  • 回答
    文明6的“拜占庭与高卢包”算得上是近期一次相当有分量的更新了,尤其是在游戏已经运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带来全新的体验,总归是值得说道说道的。先说说拜占庭吧。这次以拜占庭的迦克底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为代表,确实抓住了很多玩家对于这个古老帝国的好奇心。从设计理念上来看,它试图还原一个在历史风雨中不断挣.............
  • 回答
    文明6 的埃塞俄比亚包,这个资料片算是给游戏注入了不少新意,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独特玩法和强力种族能力的玩家来说。在我看来,这个包的亮点还是相当多的,但也并非完美无缺。整体感受:埃塞俄比亚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带来了 强大的宗教和内政协同性。索望的独特能力和埃塞俄比亚的种族特色完美结合,能够让玩家在游戏中.............
  • 回答
    聊到《文明 6》里的中国,长城这个标志性奇观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游戏里少有的,能够与玩家文明本身属性紧密结合的奇观,它的设计思路和实际效果都挺有意思的。还原度与游戏性的平衡:首先得承认,长城在《文明 6》里的设定,是在历史还原和游戏平衡之间做了不少文章。历史上的长城,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横跨千年.............
  • 回答
    《文明6》的“新纪元”季票,说实话,在我看来,它给这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游戏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但同时也有一些地方让人觉得,啊,育碧(咳,我是说 Firaxis 啦)这波操作,嗯,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但也挺“文明”的。首先,从整体感受上来说,“新纪元”季票最大的亮点,我个人觉得还是它引入的时代包的概念.............
  • 回答
    文明6的巴比伦DLC,带来了汉谟拉比的巴比伦文明,以及一系列颇具特色和深度的全新机制。作为一款以深度策略和历史代入感著称的游戏,《文明6》的每一次更新都备受玩家关注,而巴比伦的加入,无疑为游戏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核心机制:楔形文字的威力与独特优势巴比伦文明的核心,围绕着古巴比伦的发明——楔形文字展.............
  • 回答
    关于《文明6》中的“不满”设定,我觉得它是个挺有意思、也挺让人又爱又恨的点。首先,从设计初衷来看,不满这个机制的引入,我认为是为了模拟真实历史上王国在扩张、征服过程中会遇到的统治难题。一个文明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吞并了别的城邦,或者在战争中占领了别人的城市,立刻就能完美地融入自己的统治体系,这不符合.............
  • 回答
    《文明 6》的中文翻译,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成功的本土化尝试,但即便如此,也并非完美无瑕,其中夹杂着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作为一个长期玩家,我能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它。优点: 保留了《文明》系列的核心语境和风格: 这点非常重要。《文明》系列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翻译.............
  • 回答
    《文明》系列游戏,从最初那个简陋的 DOS 版本到如今的《文明 VI》,其科技树的设计始终是玩家津津乐道、也最受争议的部分。它不仅是游戏进程的核心驱动力,更是体现文明发展脉络、策略深度和趣味性的关键所在。评价《文明》历代的科技树,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它的 演进逻辑、策略性、平衡性、以及文化内涵。 .............
  • 回答
    在《文明VI》发布后不久,Firaxis Games就带来了一次名为“Fall 2016”的更新,这次更新可以说在游戏体验的初期阶段就注入了重要的调整和改进。它并非是对现有机制进行翻天覆地的颠覆,更多的是对游戏核心玩法的精细打磨,旨在解决一些玩家反馈的问题,并提升整体的流畅度和平衡性。首先,这次更新.............
  • 回答
    《Sogno di Volare》,这首为《文明6》量身打造的主题曲,与其说是简单的游戏背景音乐,不如说是对文明进程、人类探索精神以及对未知世界永恒渴望的深情礼赞。它不仅仅是一段旋律,更是一次情感的唤醒,一种对宏大叙事的精神契合。初听《Sogno di Volare》,最先抓人耳朵的,无疑是那如潮水.............
  • 回答
    说到《文明2》,那绝对是我电脑里一道绕不开的风景线。想想那个年代,能够在一个屏幕里,从人类文明的洪荒时代一路玩到太空探索,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魔力的事情。不像现在这些花里胡哨的3D画面,当年《文明2》靠的是那种俯视的、带有清晰网格的地形图,以及像素化的单位模型,却硬是撑起了一个庞大而深邃的世界。初次接.............
  • 回答
    说道《文明 6》,这玩意儿玩起来,那真是一言难尽,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绝对是策略游戏迷们绕不开的一个坎儿。你想想,一个游戏能让你从石器时代一直玩到太空时代,体验一个文明从萌芽到辉煌(或者毁灭)的整个过程,这本身就够吸引人的了。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核心玩法——回合制策略建造。这基本上是《文明》系.............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对于玩《文明5》的老玩家来说,那绝对是另一种江湖体验。说到文明5宣战前不降中立,嗯……怎么说呢?我觉得那就像是,你明明知道对面藏着一把枪,但你非要装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就拔枪了。想象一下,你坐拥几座富饶的城邦,兵强马壮,经济发达,感觉自己是这片大陆上.............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关于“中国五千年文明这都瞎扯”的言论,在当时无疑是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里细细品味。首先,这句话的表述方式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比较“硬核”和直白的。张文宏医生一直以来就以其在医学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敢于直言的性格而闻名,他的许多观.............
  • 回答
    “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一表述源自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华文明历史连续性的观察和理论化建构。这种观点试图从非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重新理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特征,但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学术争议和认知偏差。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概念辨析:文明与国家的边界1. “文明”(Civilization)的定.............
  • 回答
    龙应台在北大的演讲《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无疑是一场极具影响力和话题性的活动。要评价这场演讲,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主题内容、演讲风格、思想深度、受众反应以及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意义。一、 主题与内容:乡愁、身份认同与文明的追寻这场演讲的核心主题可以概括为“乡愁”作为一种情感的.............
  • 回答
    董并生的《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辩伪》是一部极具争议且大胆的学术著作。其核心论点在于挑战学界普遍接受的关于古希腊文明的历史叙事,认为我们现在所认知和推崇的“古希腊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世,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为了构建欧洲文化根基和民族认同而“虚构”出来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沉浸在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