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不是在衰退,这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当前美国的状态,既可以认为是美国衰落,也可以认为是美国周期性收缩。
历史上美国不是没有收缩过。1970年代初,美国越战战事不利,同时陷入到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形势并不见得比现在更好。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美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抛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调整内部财税方针和政府结构,通过一系列协定调整了与日欧盟友的贸易格局,最终又恢复了过来。
如今的美国,面临的局面与那个时候有一定相似性。
单纯认为这些问题就是美国衰落的信号,或者认为这些一定就是美国衰退的原因,那都是不客观的。不能简单认为美国的这些问题是不可逆转的。
另外还有人认为美国当前种族对抗、左右纷争十分严重。但是美国历史上这一直都不是个小问题,1992年洛杉矶黑人暴动可以让2000年以来美国任何一场内部冲突相形见绌。不能认为当前这种水平的内部冲突就一定会让美国衰落。
有的朋友认为去工业化是美国衰退的体现。我认为这并不客观。美国的产业一直在变化之中。任何一个市场很大的产业,如果没有高速的发展,技术陷入停滞,那么发达国家占有得久了,次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自然而然就会赶上来。这种陷入停滞的行业中,技术的扩散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无论美国原来占有什么先进的实体行业,作为顶尖发达国家,它都要面临逐渐丧失竞争优势的局面。
因此,美国先进地位的维持,绝不是维持住原有的产业,而是开辟新的产业。如果美国维持原有产业就能保持发达,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十分可笑的局面,亦即,美国和另一个国家相比,产业结构没什么大的差异,但是美国的人均GDP和生活条件就是比那个国家好。这是不现实的。美国要保持先进,必须有先进的行业。1970-80年代美国的危机,一部分原因恰恰就在于美国之前的优势产业逐渐被欧洲与日本赶了上来,丧失先进性。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美国恰恰是依靠新的信息产业才重新占据了相对欧日的竞争优势。而欧日目前在这个领域居于弱势。
如果美国能够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发展出来新的产业,那么它同样可以重新掌握主动权。丧失制造业,是美国发展的阻力,但不是美国衰落的充分条件。
——————————————————————————
那么,是不是说美国美国现在一切正常。当然也不是。
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下面这张图:
从2014年开始,美国占比有所上升,到2017年是24.53%,这已经是十年来的最高峰了。
这个比例比2000年以前的最低点还要低。而GDP-PPP占全世界的份额一直在走低。如今已接近15个百分点。
美国在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首先体现在它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美国可以用关税就让德国、日本在贸易问题上屈服。其次,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适合投资的地方之一。从进出口、资本流出流出方面来说,美国当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极。没有这种身份,美国就很难撑得起来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然而,随着美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的比例不断下降,它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也在下跌。
我们需要问的是,如果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已经是第一大出口国了),那么世界经济格局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美国对全世界的军事、政治影响力都是建立在它的经济实力之上。没有经济实力的支持,就没有冠绝全球的军事力量。拿不出真金白银,影响力也就大大下降。
川普总是觉得美国维持国际秩序很辛苦,觉得美国吃了亏,希望盟国拿出钱来供养美国维持国际秩序。但很快就被欧洲人打了脸。如果都是要为维持秩序花钱,欧盟为什么一定要给美国交保护费?为什么欧盟不能自己拿出钱来建立更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或者至少,更有利于自己的地区秩序?
同样,美国从菲律宾撤除军事基地以后,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发生了激烈冲突。菲律宾当然是希望美国回来,但是美国不愿意花这个钱,希望菲律宾能承担一部分驻军成本。结果呢,手里拿着有利于自己的国际仲裁法庭的判决,菲律宾还是选择了与中国妥协,大概是觉得,这样的成本收益比更好。
现在已经不是冷战时代了,互相都想要对方的命。现在大家出来混都是来求财的。让别人交保费来供养自己建立国际秩序,这条路是很难走通的。如果没钱了,美国就无力维持当前的世界格局,那么,当欧盟成长为新的全球秩序的竞争者的时候,美国可能会更加难受。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其军事力量必然会同步上升。美国的经济力量跟不上,军事投入就不足,就会产生失衡。考虑到中国肯定要建立与自身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军事力量,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会摊薄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投入,因此会伤害到美国对世界安全秩序的控制能力。更有可能最终导致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发生崩溃。所以新兴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升,必然会对美国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产生严峻的挑战。如果美国不能加大投入,或者用什么巧妙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国际秩序很可能会朝着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而且,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是以美国的经济规模为背书的。各国对美元的信息,来源于美元能够换到什么东西。美国经济强大,那么大家都相信美元至少能从美国换到足够的商品。如果美国的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规模比例太低,那么其他国家就会在军事上、政治上、金融安全上对美元失去信心,开始寻求其他的货币作为部分或整体的替代。这个替代的过程,对美国来说将极为痛苦。
英国当年在衰退的时候,曾经经历过非常痛苦的时期,可以说是每一个退位的世界霸主都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当时英国以外的英镑非常多,因为英国殖民体系的崩塌,经济产出大幅下降。英镑能够买到的商品大大缩减。海外的英镑要么就是涌入英国换成货物,买不到货物,就肯定会要转换为能买到货物的货币。结果英国内部通货膨胀高企,外汇储备接近枯竭。在那个年代,英镑的国际支付危机此起彼伏。
一旦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显著下降,它同样要面对相同的困境。上一次美国国际经济地位大幅度下滑,就导致了布莱顿森林体系的倒掉以及美国多年的窘困。但后来美国毕竟是依靠石油美元稳住了阵脚,维持住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如果美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的比例继续下降,结果可能会更糟。美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规模比例持续下降,就会导致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弱化,产生可能的支付危机,使得美国进口受损,通货膨胀。这虽然有利于美国出口,但是美国国内市场规模、进口规模都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导致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而美元地位、美国市场规模、美国投资条件的弱化,也会导致国债利率高企,危及到美国政府的财政。历史上碰到这种危机的政府,没有不脱一层皮的,有不少甚至要割让一部分领土来换取资金。
更何况,经济下滑还可能进一步激化内部种族矛盾和政治内耗。
所以,美国一旦无法保证自身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同步增长,那么它面临的发展趋势就非常不利了。很多问题有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
————————————————————————————————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明白美国当前的行动方针。
和1980年代一样,美国需要重新塑造世界贸易格局,从而确保美国能够平衡贸易,把一些产业留在本国。这绝不仅仅是要增进就业(尽管美国某些地区单纯需要这个),美国当前失业率还不到5%,是历史上的低点。美国更需要的是美国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平衡,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和行动能力。如果美国短期内看不到新产业崛起的希望,那就必须让美国:1. 扩大既有优势产业的规模;2. 遏制新兴市场高端产业的发展;3. 控制、甚至逆转美国既有非优势产业流失的速度。
在TPP中,美国希望联合其他国家组成一个在全球具有压倒性地位的统一市场,然后让新兴市场国家服从自己设定的规则。为了达成TPP,美国不惜出让大量的非优势产业的利益,不惜承受更高的进口成本,也一定要打散新兴市场国家的产业聚集,遏制其产业政策,为自身优势产业的扩张创造条件。也就是要达成上述第一个和第二个目标,但是放弃了第三个目标。
到川普这里,由于他的选票基础,他不愿意牺牲非优势产业的利益,于是撕掉了TPP,采用更单边主义的方式来完成上面的三个目标。尽管他能够利用美国现有的经济、政治地位,得到一定的收益,但是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施压,需要美国的传统盟友的协助。单凭美国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而川普不愿意向盟友让渡美国非优势产业(同时可能是对方的优势产业)的利益,反而要求盟友为美国非优势产业让渡利益,也就使得欧日难以和美国完全协调一致,就给与了中国发动多个双边谈判的机会,可以单独和欧洲以及日本达成妥协。如此一来,美国的议价能力就大大下降了。我对美国达成其战略目标的前景并不乐观。
————————————————————————————————
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美国国力衰落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不能说美国现在在一条衰落轨道上。毕竟美国历史上遭遇过类似的危机,花费了十几年还是走出来了。
但如果说有什么指标是绝对而直管地体现美国国力衰落的话,那一定是美国GDP占世界总GDP的比例。
第一次去美国是在1996年。最近一次则是2015年。因为曾在美资企业工作10年,来往美国多次,也在美国居住过,因此,美国可以说是我最熟悉的外国国家。在过去20余年,我亲眼感受到了美国从其巅峰开始逐步走下坡路的过程。
所以,从个人观察层面谈谈美国的衰落问题——我认同,美国确实在走下坡路!
美国的衰落首先体现在中产阶层的衰落
众所周知,美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橄榄型,中间大,两头窄。中间的庞大人口就是中产阶层——美国的支柱力量。
然而,就从我过去20多年与美国人的接触,我可以深刻感受到现在的美国中产阶层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资产在不断缩水,昂贵的医疗保险,对经济发展的不满意,对政府的各种不满意(不过特朗普上台后有所改变,见文末), 还有社会的不安定(比如恐怖袭击).....
我个人的感受是这种下坡开始于911事件。我明显感受得到这个事件对美国人的自信心的打击。也包括对我们这种相对较早接触美国文化的人的心理影响。911的时候我还在美资企业(在中国公司)。当天发生的一切依然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当天美国总部给全球员工发出通告:“所有人停止飞行。如果有任何不得不飞行的计划,必须得到全球总裁批准。所有进出公司的邮件必须事先检查(害怕炸弹)......"
在此之前,美国在我心中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国家。当911发生时,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它能够发生。因为在此前,美国机场的安检真的是太宽松了,特别是其境内飞行,过安检形同虚设。我当时把它理解为因为美国的安全系统太发达了,发达到警察不用来仔细检查你。911事后才理解这恰恰是麻痹大意所导致的结果。
也是从911开始,美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政策,而如我一样热爱美国这个国家与文化的人,也开始重新看待美国,以及我们自己的国家(因为与主题无关,此处不再展开讲,希望以后有机会分享更多)。
美国贫困人口的增加
这个应该有更加宏观的统计数据统计,但请原谅我的懒惰,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相关官网查。我还是从我个人层面分享个人的经历与观察。
可能很多人都不曾意识到美国也有贫困人口。不过我需要先澄清下,美国对”贫困“的定义不同中国。因为货币与价值定义不一样,对于”贫困“线以下的年收入衡量标准也不一样。
比如,2015年我在纽约时,朋友带我去看一些项目,路过一些”贫困“区。我一看都是小洋房啊。只是这些小洋房木制,比较简陋,但在我看来也是不错的小别墅啊!我说在中国这怎么样也是中产的水平啊!我们的"贫困”户连房子都住不起,有的是住到茅草房。
但是,美国一样有贫困人口。一样有上不起学,吃不起饭的家庭。
在纽约的时候,我曾经去一所特殊中学作为义工去分享中国的文化。我去的班级是高三。全部是黑人(其实美国的种族分层依然非常严重,不过因与本主题不相关,所以不展开谈)。这个班女生大多是未成年怀孕,男孩子则大多是未成年时抢劫、打架滋事之类的事。都进去过局子,然后又出来的。所以虽然是高三,但其实都超过20岁了。
这里的老师告诉我,这些人几乎都来自贫困家庭(因为家庭教育不够,所以才会惹事生非)。他们中许多人甚至连自己生活的区域都没有出过(想象下你在某市XX区生活,但你的生活从未踏出过这个区)。尽管如此,很多人情愿饿肚子,也不愿意吃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免费午餐——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来自贫困家庭。
顺便说下,贫富差异加剧的现象在美国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寡头式富豪在美国占据了庞大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另一方面,中产阶级资产在缩水;贫困人口在增加。
美国内部的分裂
我不是政客。也不研究政治。但我接触过美国一些政治学者。美国无论是政府内部还是民众,确实对现在的美国的国家政策与发展持有很大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当然,这里还是要说到美国的好处,就是所有的吵架都可以放到桌面上来谈。所以即使作为外人,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分裂。而这种分裂,在10年前,20年前,我是感受不到的。
中国的崛起
所有的“上升”,“衰落”,“好“,”不好“都是个相对词语。 当我们说美国的“衰落”,不仅仅是对比美国的历史,同时其实也因为中国的崛起。这种崛起,加剧了我们对美国衰落的感受。
作为一个22年前就出国的中国人,我对中国的崛起同样感受深刻。22年前我第一次去美国,碰到的许多老美居然不知道上海在哪里——他们只知道北京。我只能告诉他们“从北京到上海大约2.5小时飞机”。
我至今记得20年前美国人和我开的玩笑。大意就是,他们小时候如果不听话,父母会告诉他们,“你再不听话,就送你去中国!”这就好比我们父母在我们小时候对我们说:“你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到垃圾桶去”。那时的中国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又穷又落后又遥远的国家。
今天,美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很有钱!中国发展很快!中国有很多机会!美国必须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举例说明。我曾经碰到过数位美国军队的预备军人。问过他们如何看待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以及美国是否会跟中国打仗的问题。他们都认为,任何国家要现在与中国对着干都是很愚蠢的行为!!!
好了,个人分享完毕。最后,我还是要说,虽然美国衰败很明显,但美国依然有很多伟大之处。美国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外国,美国文化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外国文化,同时我个人依然还有一些有着深厚友谊的美国朋友。美国今天依然是个高度创新、自由(虽然有些方面我觉得过度自由,比如枪支问题)、民主的国家!
更多讨论,欢迎加入我的圈子:
如果你对买手这一职业感兴趣的话,欢迎购买我的新书《时装买手实用手册(第3版)》以及《资深买手宝典手册》,前者适合0基础人士阅读,后者适合有一定买手工作经验者阅读。
我认为目前的美国究其自身的角度来讲,是在衰落,而不是收缩。
仔细研究美国历史,会发现美国的每次收缩,都是伴随着经济优势的丧失,比如5、60年代欧洲的崛起,将美国货从欧洲市场逐渐赶了出去;8、90年代日本的崛起,同样是将美国货从亚洲赶了出去。
前者,美国的对应是放弃金本位,放弃与欧洲制造业竞争,改为控制经济链的上层领域,即价格定价权。后者,美国直接选择了开辟新的经济领域,即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由于这两次选择的成功,美国才能重新焕发经济活力。
但是本次“收缩”,美国则找不到突破的技术或金融方向,尤其选择了贸易战这样一个实际上是强迫对方收缩对美开放市场的行为,那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更是个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美国找到和平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重新回到经济发展的道路以前,美国就是在衰落。
从战略层面论述美国综合国力的变化。
二战结束以后,吸收了战争红利的美国的综合国力达到巅峰。此时美国的战略为:马歇尔计划(与欧洲在经济政治层面的整合),北约(与欧洲在军事层面的整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本位制的构建),造就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
在地球的另一端,彼时苏联的还在忙于消化战争红利,尚未构建起能够与美国相匹敌的战略体系。此时,苏联的动作,一是发动朝鲜战争,以中国为工具,牵制西方在东亚的战略资源;二是对中国工业扶持项目(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全面整合);三是利用朝鲜战争拉扯出的战略缝隙,发展综合国力(五年计划),以及在东欧方向建立华约组织。
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苏联也站稳了脚跟,两极化格局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为朝鲜战争投入大量资源,却无法达成整合朝鲜半岛的目标。同时,让获得喘息机会的苏联在东欧方向建立的华约组织,对于美国来讲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损失。但此时,美国的综合国力面对中国+苏联一级,仍然处于上风。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美苏通过第二次中东战争,在中东划下各自的地盘。(叙利亚,以色列)
60年代末,美国寻求在东南亚方向寻求战略突破,发动了越南战争。最终,十五年的战略资源再次血本无归——7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伊朗巴列维政权被推翻。由此美国在两极化博弈中已经落入下风,进入了战略收缩阶段。
但在此期间美国也没有闲着,而是为日后再次崛起而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一、70年代和欧佩克石油组织达成协议,以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二、八十年代分别签订了《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三、与中国建立亲密外交关系。
80年代苏联为了拓展地缘政治影响力,举全国之力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十年的战争榨干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却没有打通苏联本土到印度洋的通道。反观美国在八十年代里,通过石油美元和广场协议挣得盆满钵满,并在此过程中巩固了美元的本位制货币地位。
最终,苏联解体,前苏联庞大的国有资产被瓜分一空,还失去了乌克兰和中亚五斯坦两个重要的领土。此时的美国,已经将自身的实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至此,一超格局形成。
整个90年代,美国都在一派欣欣向荣之中,有条不紊的从全球各处「剪羊毛」,如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97年亚洲金融海啸。在20世纪末,美国用科索沃战争成功化解了欧元的挑战后,有史以来最强形态的美国开始谋求将世界推向单极化。
手握以色列和沙特的美国,在01年和03年,美国分别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准备拿下中东的最后一个大国——伊朗。借着04年伊朗核问题横空出世。基于拒止美国单极化战略的共同利益之上,欧洲、俄罗斯、欧盟分别在不同层面给予伊朗包括核技术、弹道导弹技术在内的全部战略资源支持。伊朗核问题的出现对于美国主导的中东秩序(阿拉伯——以色列力量均衡体系)是一个致命的威胁,一旦伊朗拥有完整的核武器+弹道导弹技术,中东原有的秩序将彻底被撕裂,极有可能演变为第六次中东战争。核扩散的中东战争意味着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意味着石油美元体系的崩溃,意味着美元本位制的终结——美国无法接受美元本位制坍塌的后果。
由此至今,都是大家口中所说「一超多强」的格局。
04年至07年,美国四万亿美元战争成本颗粒无收,伊核协议成了扎在美国掌心肉上的刺——不拔也疼,拔了更疼。06年,朝鲜首次核试验;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09年到12年,美国开始了三次量化宽松;09年,日本民众要求驱逐驻日美军;10年以色列袭击救援船队;11年引爆叙利亚危机,退出亚洲再平衡战略;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17年美国退出TPP;18年中国牵头《南海行为准则》。
以上皆为能体现美国全球战略的被动和无奈的关键事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4年前战略受阻导致了美国综合国力被日益消耗。在可见的未来,美国又要开始通过「剪羊毛」的方式补充自己的综合国力,但此一时彼一时,面对占有30%市场份额的欧元,以及羽翼丰满的中国,手握本位制货币的美国似乎连「剪羊毛」的路都充满了坎坷。
以上就是从全球战略角度,论述近70年以来美国国力的浮浮沉沉。
土地兼并。
大进小出,中小地主的数量大幅减少。
中小地主们备受压迫,缺少资金,缺少实质的减税行动,将广大的中小地主牢牢的禁锢在土地上,还面临消费降级,通货膨胀。除此之外,还要提高中小地主的工作时间和强度,限制非法务农人员下乡。
中小地主阶级无法呐喊,在强大的资本结构下受尽剥削,还要不停的更换种植作物,加大投资的同时压缩了收益空间,甚至在平稳期也能深深的感受到农业协会的各种套路。不得已只能从地主变身无产人员,成为佃农,保镖,士兵和体力劳动者,以及图书管理员。
就缺一场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