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列宁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回答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论述,并不是说无产阶级专政就真的“无法无天”,而是它是一种新的权力组织形态和政治理念,其根本逻辑和运作方式与资产阶级共和国基于形式法治的国家存在本质区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

一、 核心概念: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列宁所说的“专政”是什么意思。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专政”(dictatorship)并非指我们今天常说的独裁,而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历史上一切国家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无论是奴隶主、贵族还是资产阶级,他们都用“国家”这个机器来压迫其他阶级。

马克思认为,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统治阶级的形态变了,但“专政”的性质始终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以奴隶主、贵族、资本家为代表)。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多数人对少数人(即被推翻的资产阶级及其残余势力)的统治,以巩固革命成果,防止复辟。

所以,列宁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核心在于:

阶级属性: 这是无产阶级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力量对代表没落生产力和反动势力的资产阶级进行统治。
目标导向: 不是为了维护现有阶级关系,而是为了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形式的解放: 它是一种为了实现更高级的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在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特殊性的统治形式。

二、 为何说“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这里的“不受任何法律约束”是相对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法律体系而言的。列宁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法律的阶级性: 列宁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产阶级国家的一切法律,无论是宪法、刑法还是民法,本质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所有制和统治秩序的工具。这些法律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对无产阶级进行合法化剥削和压迫的手段。
例如,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在列宁看来就是保护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法律。
选举法、组织法等,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是民主的,但列宁认为在资产阶级统治下,这些都只是资产阶级民主的“装饰品”,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政治解放。

2. 革命的逻辑: 无产阶级革命本身就是一个打破旧有法律框架的行动。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需要剥夺资产阶级的财产、摧毁旧的国家机器,这些行为在资产阶级法律看来都是非法的。
列宁指出,在革命时期,原有的法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秩序,而这套秩序的合法性来源不是旧法律,而是革命的实践和无产阶级的意志。

3. 国家机器的改造: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在于掌握和改造国家机器,使其为无产阶级服务。这意味着,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包括其法律体系)需要被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主导的新型国家机构。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引用马克思的观点,强调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接管”现成的国家机器,而是要将其“打碎”。这意味着,即使是新国家机器的运作,其“规矩”的制定也不再受旧法律的限制,而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和政府根据革命的需要来确立。

4. 紧急状态的需要: 在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期,面临着来自被推翻的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如地主、旧官僚、反革命分子)的强烈反抗和破坏活动。为了镇压这些反革命力量,巩固新生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拥有迅速、果断地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的权力,而不受旧法律的繁琐程序和限制。
这包括设立特别法庭、发布法令、没收财产等。列宁认为,这些措施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资产阶级法律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无力保护无产阶级,反而可能成为反革命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法律”是为了保护革命和大多数人的利益,而非像资产阶级法律那样保护少数人的私有财产和特权。

5. “法律”的内涵转变: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法律”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不再是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形式法则,而是反映无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具体政策和决定。这些政策和决定由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制定和执行,并且可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而随时调整。
例如,布尔什维克的法令,如《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就是这种不受旧法律约束、直接反映革命意志的体现。

三、 列宁的“不受法律约束”是一种特殊历史时期的战略和哲学

理解列宁的这句话,必须认识到它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一种革命战略的表述: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列宁认为,法律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革时(如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原有的上层建筑,包括法律,就必然会被新的上层建筑所取代。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为了实现这种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建立的政治统治。
革命的必然性: 革命本身就是对现有秩序的突破。因此,在革命过程中及其后的一段时期内,无产阶级专政采取的行动,其合法性基础是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不是资产阶级制定的法律。
工具性而非目的性: “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强调的是一种权力的高度集中和灵活性,以便能够有效地应对反革命和建设新社会。它不是说无产阶级政权可以随意妄为,而是说其行动的根本依据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而不是僵化的形式主义的法律条文。

四、 与资产阶级法治的对比

理解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与资产阶级法治进行对比:

资产阶级法治: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形式上),法律至上,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政府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其核心在于维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秩序。法律的制定过程相对固化,修改和执行都有严格的程序。
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受法律约束”: 指的是超越资产阶级法律的限制。它强调的是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革命目标(消灭阶级),以及权力的高度集中和灵活性,以便迅速有效地执行革命任务。在这里,无产阶级政党的意志和革命目标高于一切,法律(或说政策和法令)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制定、修改和废止,而不必遵循旧有的资产阶级法律程序。

总结来说,列宁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并非提倡一种毫无章法的混乱统治。而是指:

1. 无产阶级专政的法律基础和合法性来源,不是资产阶级建立的旧有法律体系,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其自身的阶级意志。
2. 为了巩固革命成果和镇压反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拥有超越旧有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和程序的权力,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3.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法律”(政策和法令)是为实现其阶级目标服务的工具,其制定和执行更具灵活性和目的性,不被形式化的资产阶级法治所束缚。

这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任务而采取的政治策略和理论概括,旨在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在实践中的强大力量和不妥协性。它是一种为实现更高级的社会解放而可以暂时绕开或重塑“法律”这一概念的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法律从来是为专政服务的。

也就是说,如果是无产阶级的法律,它是不可能约束无产阶级专政的,它只会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而资产阶级的法律,又怎么可能约束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可是要连它的母体(资产阶级专政)都要推翻的。

————————

列宁这句话的核心,就是揭露法律是专政工具的本质,是服从于专政的。而不是把法律抬到一个超越阶级、高于阶级的位置上。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用法律来约束专政。

同样的,道德、意识形态也是阶级之下的。要意识到这一点,它们也不能用来约束无产阶级专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论述,并不是说无产阶级专政就真的“无法无天”,而是它是一种新的权力组织形态和政治理念,其根本逻辑和运作方式与资产阶级共和国基于形式法治的国家存在本质区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 核心概念: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列宁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计算物理里那点儿“元胞链接列表”(Cell Linked List,简称 CLL)的门道。这玩意儿听着挺技术,其实原理一点儿都不复杂,就像咱们生活中的事儿一样,只是换了个数学的说法。你想象一下,咱们要处理一个模拟场景,里面有无数个粒子在动。这些粒子之间会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比如引力.............
  • 回答
    要理解列维纳斯的“他者之脸”,咱们得先跳出那种习惯性的、以“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列维纳斯这个老先生,他的哲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我们看到,在“我”之外,还有一个“他者”,而且这个“他者”的出现,会彻底颠覆我们之前对世界的理解。咱们先从“脸”这个意象说起。你想象一下,当你跟一个人面对面的时候,你首先.............
  • 回答
    列宁的理论水平极高,这不仅体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更体现在他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革命中的一系列难题,最终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要详细讲述列宁的理论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精深掌握与继承: 系统学习与理解: 列宁并非简单地照搬马克思.............
  • 回答
    《论语》成为高考必读书目,这可不是简单的背诵题目,而是要我们真正去体会、去领悟孔子和他弟子们的智慧。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吃透这本传世经典,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咱们下点真功夫。一、 摆正心态:从“任务”到“对话”首先,别把《论语》当成高考的“拦路虎”或者仅仅是完成任务的书。把它看作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