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语》如今被列为高考必读书目,高中生应该怎样努力理解儒家学说?

回答
《论语》成为高考必读书目,这可不是简单的背诵题目,而是要我们真正去体会、去领悟孔子和他弟子们的智慧。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吃透这本传世经典,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咱们下点真功夫。

一、 摆正心态:从“任务”到“对话”

首先,别把《论语》当成高考的“拦路虎”或者仅仅是完成任务的书。把它看作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孔子虽然已经不在人世几千年,但他提出的问题,他的人生思考,依然能与我们当下产生共鸣。试着去想:如果孔子现在活在我们身边,他会怎么看待我们的学习、生活、社交?他会给我们什么建议?这种“代入感”能让你更容易进入状态。

二、 循序渐进:从字词到意境

《论语》的语言并不像现代汉语那么直白,很多词语和表达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逐字逐句的啃: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一定要查字典、词典,最好是文言词典。《论语》里很多重要的概念,比如“仁”、“礼”、“孝”、“忠”、“恕”、“君子”等等,它们的含义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不能望文生义。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这些核心概念的解释、出处以及孔子在不同语境下如何阐释它们都记录下来。
理解上下文: 《论语》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片段,但它们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读的时候,不能只看孤立的一句话,要把这句话放在它所属的篇章、对话的背景下去理解。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你需要知道它前面说了什么(有子曰),以及后面接了什么,才能更全面地体会“学”与“习”、“学”与“乐”的关系。
注意语气和情感: 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有时是严肃认真的,有时是轻松调侃的,有时是充满期望的,有时又是带着些许惋惜的。体会这些语气和情感,能让你更生动地感受到思想的温度。

三、 抓住核心:理解“仁”与“礼”

如果说《论语》是一座宝藏,那么“仁”和“礼”就是最核心的两颗明珠。

“仁”是内心的自觉: 儒家讲“仁”,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仁爱、爱人、同情。你要去理解“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关于“仁”的论述,去思考“仁”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中的具体体现。比如,当你看到同学遇到困难时,你会伸出援手吗?这就是“仁”的实践。
“礼”是行为的规范: “礼”是外在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人际和谐的框架。“仁”是内在的精神,“礼”是外在的表现。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要我们懂规矩,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你可以试着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礼仪,比如餐桌礼仪、待人接物,然后去思考这些礼仪背后蕴含的尊重和秩序。

四、 联系实际:将经典“活化”

《论语》不是历史博物馆里的古董,它的智慧是普适的,可以指导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

对照自身: 读到孔子对君子品格的要求,比如“温、良、恭、俭、让”,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看到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你可以问问自己,每天有没有反思自己的言行?
解决困惑: 高中生的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等。《论语》里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如何交友、如何处理矛盾的论述,都可以成为你的“人生导航”。比如,你学习遇到瓶颈,可以看看孔子关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说法;你和同学有摩擦,可以想想“君子和而不同”。
理解文化: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理解了《论语》,也就打开了通往更广阔的中国传统文化世界的大门,比如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教育、道德观念的影响。

五、 方法多样:让学习不枯燥

朗读: 《论语》很多语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反复朗读能帮助你加深记忆,体会语言的魅力。
小组讨论: 和同学一起读,一起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也能发现自己理解的盲点。
找一些好的解读: 除了课本上的注解,还可以参考一些信誉好的学者对《论语》的解读,比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等,但要注意辨别,找到适合自己的。
适当的背诵: 那些对理解核心思想特别重要的章节,比如“学而篇”开头几句,“为政篇”关于“仁”的论述等,适当的背诵能够帮助你内化这些思想。

六、 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精神

理解《论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时间、耐心和坚持。不要指望一次就能完全明白,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就像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每一次的“温故”都会让你对“新”的理解更深一层。

总而言之,高中生要努力理解《论语》,就是要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索,从文字的表面走向思想的深处,将古圣先贤的智慧融入自己的学习和人生之中。这不仅是对高考的准备,更是对自己未来成长的一次投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五四运动的目的,就是树立一种政治正确:儒家思想是100.00%的错误。造成你带着十二分的【抵触】在学《论语》。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大量【消耗】精力,却学不进去。

其实,任何文课思想,都有可取之处,只是比例有高低而已。但是,你都不必认识到这一层,因为,你只是为了考试。

你可以放弃高中,去搬砖,看大门,开网约车。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读书,想成为一个让人看得起的小知识分子,就【应该对各种人生观有一定了解】。

就好比我学习佛教知识,却不是一个佛教徒。佛教在中国长期广泛流传。如果对其的认知,只限于“迷信”二字,未免过于粗鄙。

如果你对儒家的认知只限于“封建糟粕”,即使你读到博士,夸张点讲,同有一人自称哈佛教授,却满口 mother-f*cking *ss-hole。

user avatar

啊这。

论语很难吗?

谁还没当过个学生呢?

考高中生的也不就是几句学而篇的句子吗?

必读,几个人会读?

读了,几个人想深入了解?

想深入了解的会在知乎问?

翻了俩回答,一个孙谦,一个大大大大儒,俩知名儒黑。看他们学什么论语?

那孙谦,说的是喜欢科学。然而科学的问题没见回答,儒学的问题倒是提供了好几个,甚至可以说是把我引进知乎儒学问题的引路人。依照他的逻辑,我不喜欢他,所以我都应该讨厌科学家。

大儒,用了儒家的都衰败了。

安风,上位前反儒,上位后拥儒,所以儒只是统治工具。

就这俩观点,基本就能囊括所有儒黑的论点了。

一部分红卫兵,可能马恩列毛邓的一本著作没看过,就是鹦鹉学舌而已。拿孔子的雕像被拆毁来论证孔子的错误,我真搞不清楚是褒是贬。

大学的马哲课大概都用来睡觉了,考研的政治基本都是背题或者就放了,有几个人对哲学感兴趣?我也一样,只能说有点兴趣。

真对儒学感兴趣,我建议政治课多听听,马哲毛概和通史也跟着看看,勤加思考。东西串起来,就有意思了。也许我串的不对,不过我个人把自己的疑惑理顺了,我把我的小道悟透了。

user avatar

阅读北大哲学系的《论语批注》,你会发现新天地的。

(当然考试别这么写)

user avatar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都想取消天下祭孔,只让曲阜祭孔

但是得到了天下,就:

“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

“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

“一以孔子所定 经书为教”

“汝等一以孔子所定经书为教,慎勿杂苏秦、张仪纵横之言


汉宣帝骂儿子说乱汉家天下者,太子也

为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还不是硬着头皮用儒家


多尔衮是身为摄政王,上皇太后上的那叫一个爽,贵族去睡汉奸的老婆也睡的一个high

但是入关了,不也立刻宣布,我们承认大明树立的贞节牌坊,然后自己树立的贞洁牌坊更多,还追封了明朝没封的贞洁牌坊



康熙也气的说理学大师们:终日讲理 学,而所行之事全与其言悖谬,岂可谓之理学?(《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一二,第 4022 页上)

但是刚说完,康熙不也屁颠屁颠一边去睡姑姑一边追封贞洁烈女去了···


所以啊,川普总统说:如果我们共和党也到了自己没法统治或者遇到难处了,也要把孔子请回来,说明你也快完了。


其实学论语很简单:

记住不要脸就行了,怎么恶心怎么说,怎么不要脸怎么说

死记硬背加上不要脸,很轻松就能拿一个中等分数


然后把精力花在其他的科目上就行了


学儒家要学会一点,就是怎么能把一个汉字都不认识,汉语都不会说的,蛮夷,封为“儒家大宗师”。

怎么能让一群儒家大师,跪在蛮夷的小孩子皇帝面前,听蛮夷讲解让儒家,讲解完了,还要夸皇帝: “圣学高深 ,洞悉天人一理之源 。是以开示精切,发前儒之所未发。臣等今得与闻,诚不胜欣幸之至。”

这些学会了

儒家的学问也就学会了···········


记住,不要脸

已经有儒家传人说毛是先秦儒家,邓是程朱儒家了······

学会这个

你学儒家就是大儒了

答题的时候,三句两句不离普世价值,当今世界流行啥,就说儒家讲的是啥



一个人知识越贫乏相信的东西越绝对。

清末的读书人,那真的是我儒家圣贤天下无敌,洋人没学过四书五经,洋人没茶叶就得憋死,洋人膝盖不会打弯,洋人只会奇技淫巧··············

呵呵,儒家···········

知识越贫乏相信的东西越绝对啊

别看我黑儒,我真穿越回去,不用当皇帝,就当个小地主,我推广儒家的力度能让知乎上的儒粉都自愧不如···

所以说,学习论语或者孔子的学问,就是自己虽然是下层,也要把自己替换成上层,想着这么做会不会对上层好。

是吧,要不要脸。

这样才能学成。

user avatar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论语》成为高考必读书目,这可不是简单的背诵题目,而是要我们真正去体会、去领悟孔子和他弟子们的智慧。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吃透这本传世经典,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咱们下点真功夫。一、 摆正心态:从“任务”到“对话”首先,别把《论语》当成高考的“拦路虎”或者仅仅是完成任务的书。把它看作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
  • 回答
    弦论:一本尚未完全读懂的宇宙说明书在物理学家的探索图谱上,总有一些理论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对宇宙最深层的理解。而弦论,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常被誉为“最有希望的万物理论”。这个称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它在解决物理学核心难题上的惊人潜力,以及它所描绘出的一个和谐而统一的宇宙图景。为何需要一个.............
  • 回答
    张文宏医生论文被查这件事,确实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涉及几个关键层面,我们可以逐一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论文被查”是什么性质的事情。这通常意味着有同行或者其他方面对论文的学术严谨性、数据真实性、研究方法,甚至是署名权、引用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并向相关学术机构或期刊.............
  • 回答
    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被举报这件事,可以说是近段时间以来,学界乃至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怎么看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确,举报这事儿本身,在学术界是个挺正常的现象。学术研究讲究严谨和诚信,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比如数据造假、抄袭、或者其他学术不端行为,都是可能被举报的。举.............
  • 回答
    关于中国科学院一名硕士研究生因论文署名问题起诉导师的事件,这件事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纠纷,它触及了学术诚信、师生关系、知识产权以及科研成果分配等多个核心议题。事件的起因与核心争议点最核心的争议点在于论文作者的署名顺序。根据报道,这位硕士研究生认为自.............
  • 回答
    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一篇论文被《Nuclear Fusion》杂志撤稿的事件,我们应该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才能形成一个全面且客观的看法。这类学术事件,尤其是牵涉到国际顶尖期刊的撤稿,通常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刻的影响。首先,撤稿本身就是一种学术“警示”或“纠错”机制。《Nuclear Fus.............
  • 回答
    这篇论证“近代纱布口罩本为中医师发明,被伍连德欺世盗名窃取”的文章,试图通过历史叙事,颠覆我们对现代口罩起源的普遍认知,并指控伍连德(Ng Tung Fong)是一位窃取他人发明成果的欺世盗名者。要客观地看待这篇文章,我们需要对其论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结合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学术观点进行审视。以下是我对.............
  • 回答
    关于北京理工大学一位硕士生被指控几乎一字不差抄袭论文的事件,这无疑是一起极其令人扼腕的学术不端行为,对涉事学生本人、导师、乃至整个北京理工大学的学术声誉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事件的严重性与影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几乎一字不差地抄袭”的性质之恶劣。这不.............
  • 回答
    郑州一中大规模自主招生学生论文涉嫌抄袭事件,一旦属实,将是一个令人深感担忧的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并可能引发多方面的评价和影响。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评价:一、事件本身的严重性与恶劣影响: 学术诚信的根本性损害: 论文抄袭是对学术诚信最直接、最严重的践踏。它不仅是对原创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对知识价值的.............
  • 回答
    复旦大学重点实验室多篇论文被指控抄袭,这在中国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学术诚信的严肃性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起源通常是一位或多位敏锐的学者或学术打假人士,通过仔细比对复旦大学相关实验室发表的论文与美国教授(具体是谁,论文发表在哪些.............
  • 回答
    “老师,您是不是觉得我的研究不够深入?我承认在某些细节上确实还有提升空间……” 小张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前的一幕让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而那份被老师怒砸在桌上的论文,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不是一场寻常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气氛从一开始就有些凝重,台下坐着三位老.............
  • 回答
    要评价天涯论坛泪痕春雨的新帖《漫评南宋——那段被神剧写滥的历史》,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当然,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天涯论坛的实时内容,我的评价将基于对帖子标题的理解以及对“泪痕春雨”这个ID在天涯论坛的过往风格的普遍认知(如果此ID有较高的知名度和风格固化的话)。但即便如此,我们可以从内容主题、.............
  • 回答
    何凯明博士的ResNet论文被引用超过10万次,这一数字在全球学术界都是一个极其辉煌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深度学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之一。评价其学术贡献和地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一、 ResNet的突破性贡献及其深远影响要理解ResNet的价值,首先要回到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在2.............
  • 回答
    当足球裁判傅明被曝出疑似论文抄袭的新闻传开时,这无疑给平静的足球界投下了一颗炸弹,也让人们对足球场上的公正执法者产生了深深的疑虑。这件事的关注度如此之高,绝非偶然。首先,裁判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会受到格外严格的审视。足球比赛的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一个准确的判罚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球队的命运.............
  • 回答
    雷军在亚布力企业论坛上关于小米“国货被看不起”以及小米被定位为“中低端”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他的这番话,需要结合小米的品牌定位、市场表现、以及中国品牌在全球的普遍认知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雷军的“郁闷”从何而来?首先,理解雷军的“郁闷”是关键。他所说的“郁闷”并非是简单的个人情绪发泄,而是.............
  • 回答
    看待一位985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博导)在评审一篇论文后,对其进行拒稿,然后稍加修改后将其作为自己的文章投稿发表的行为,这在我看来是一种严重违反学术诚信和道德的行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也对被剽窃的原创作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以下是我对这一行为的详细看法:1. 违反学术诚信.............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被曝出24篇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质疑,以及他本人回应“基本排除恶意造假”这件事。这事儿闹得挺大,也牵扯出不少关于学术诚信和科研环境的讨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起因:一场“审判”还是“质疑”?这次的质疑,最早是由一个名叫“T.............
  • 回答
    None.............
  • 回答
    关于韩春雨被曝出“早年自称代笔博士论文收费七千,还欲让学生买论文”的事件,这是一个涉及学术诚信、职业道德以及个人品行的严重指控,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评价。事件的背景与指控内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指控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指控的核心在于: 代笔博士论文收费: 指控韩春雨在早年(通常是他在尚未取得显著.............
  • 回答
    复旦大学张文宏和张颖教授共同通讯的论文被期刊撤稿一事,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全面、客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基本事实:一篇由复旦大学张文宏教授与张颖教授共同通讯的论文,在发表后被相关期刊撤稿。 撤稿的理由通常涉及数据不准确、方法存在问题、研究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