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wuweilxl言论“中国并没有崛起”?

回答
“中国并没有崛起”这种说法,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它挑战了我们普遍接受的“中国崛起”叙事,并可能源于对“崛起”一词不同层面的理解,或是对中国发展现状的某些特定观察。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标签,去审视它可能指向的具体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崛起”。如果我们将“崛起”理解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全面、稳固地提升,能够有效地塑造全球规则和议程,并在各个领域(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政治制度等)都达到甚至超越现有强国的水平,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那么“中国并没有崛起”的论点,可能就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一、 经济层面的“未竟之功”:

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一些批评者可能会指出,这种经济增长并非没有代价,也存在着一些“硬伤”。

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与“不健康”: 比如,中国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仍然较高,消费对GDP的贡献比例相对较低,内需不足的长期问题未能根本解决。再者,经济增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粗放型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
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尽管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核心技术方面,特别是在高端芯片、精密仪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仍然存在对外依赖,容易受到外部制约的“卡脖子”现象。这种依赖性,可能会被解读为“崛起”基础不牢固的表现。
创新能力与“原创性”的质疑: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更多是基于模仿和“追赶”,在基础科学研究和颠覆性创新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一个真正的崛起,不应仅仅是“制造”大国,更应该是“创造”大国。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国际化程度、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市场开放度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尚未能与美元抗衡。

二、 国际影响力层面的“虚实之间”:

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确实在提升,但这种提升是否等同于全方位的“崛起”,可能存在争议。

软实力的“边界”: 尽管中国在文化输出、国际援助等方面有所作为,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其文化影响力在价值观、生活方式、艺术创意等层面,仍有较大的传播和接受度壁垒。许多人仍然认为,中国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仍需努力,其软实力尚未达到与其经济体量相匹配的水平。
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局限”: 在一些重要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过程中,中国的影响力虽然在增加,但仍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现有的国际秩序很大程度上仍然由西方主导,中国在其中更多地是参与者和改革者,而非规则的制定者。
地缘政治的“挑战”与“压力”: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其在地缘政治上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日益增加。周边国家关系、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与美国等主要大国的战略博弈,都给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舒展”设置了障碍。一些人认为,中国在这种环境中,更多的是在应对外部压力,而非主动引领全球议程。

三、 政治与制度层面的“内在考量”:

从政治和制度层面来看,对“中国崛起”的解读也可能存在分歧。

政治体制的“开放性”与“透明度”: 许多西方观察家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开放性、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等方面存在局限,这可能会影响其长期发展潜力和国际社会对其的认可度。
意识形态的“隔阂”: 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使得中国在与一些国家建立深层信任和合作关系时,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意识形态的隔阂,可能会影响中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吸引力。

四、 社会层面的“深层矛盾”:

从社会层面来看,中国内部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议题。

收入分配的“差距”: 尽管整体经济繁荣,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显著,这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挑战”: 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而人口老龄化、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都需要中国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去解决。

总结来说,wuweilxl的言论“中国并没有崛起”并非否定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更可能是一种审慎的观察和批判性的反思。它提醒我们,看待“崛起”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数据,而需要更深入地审视其发展的质量、可持续性、以及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真正挑战。

这种观点或许强调的是,真正的“崛起”意味着一种全方位的、均衡的、被广泛认可的领导力,而中国目前可能还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它呼吁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数字所迷惑,而是要关注中国在结构性问题、制度性挑战以及国际互动中的深层逻辑。这种声音,无论是否完全认同,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视角来理解中国的当下和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平均下来每年开工不到一天,你局比圣诞老人都闲。

user avatar

中国的崛起本身是由于其它经济体的衰落而变得很牛逼,中国GDP增速最高时也就15%对把。呆湾在高雄暴乱那年的GDP增速高达25%,注意呆湾是发生了严重的内乱,GDP增速依然高达25%。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速度是比较慢的。而现在中国一枝独秀的主要原因是其它经济体的衰落。

而美元坚挺也不是美国有多好,而是除美国其它国家的货币不是被管制就是更烂。08年以后全世界的货币都在竞争性的贬值。看看国际金价涨了多少。

中国的4万亿怎么来的?中国4万亿就是强行贬值人民币,为的就是保护中国的出口。金融危机最怕的是什么就是通缩,在这种大背景下出口商品就是输出通缩。欧盟、日本动作稍慢看看是什么下场,日本现在还是负利率但是依然是严重通缩。

这场风暴中看得最清的还是中国,中国用这4万亿作了什么?大兴土木,为内向型经济铺平道路。没有这些基础设施你连剁手的机会都没有。

日本现还想竞争性贬值刺激出口,对不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了。中国在这轮贸币贬值中是作的最好的,成功渡过第一轮风暴世界性的通缩。还为接下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后,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打下了基础。

中国这次4万亿说是洗劫储蓄,没错就是洗劫储蓄。而且不是中国一家在洗劫,是世界范围内的大洗劫。谁贬值慢一步谁就死路一条。

致于美国创造信用,这纯粹是放屁。这轮金融危机中只有中国在创造信用。美国是信用衰弱比较慢。有欧盟、日本、亚洲四小龙、南美新兴国家这些神童一般的国家在美圆能不坚挺么?

什么M1、M2说得好像很牛一样,欧美、日本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值是实体经济的300%以上,中国仅为80%。看看这轮世界印钱比赛中,各国钱的流向高下立判。到现在还用外汇储备来看中国的M1、M2的暴发性增长,J-20、长征-5、神州、天宫、高铁、航母、剁手节、中兴、小米这些组成的信用体系还不如外汇储备?

中国债务崩溃?日本国债高达GDP的250%都不崩溃那伦得到中国。中国政府债务可是投资性债务,这是有收益的。没钱大不了不当基建狂魔。欧美、日本的是什么债务?一般支出性债务,这是借钱买米了。没钱航母趴窝呀、政府停摆呀。

不是中国这长工有多牛逼,是地主家生了一群傻儿子。

回答几个评论区的争论。

1、台湾和中国没有可比性。中国是大,有多大呢中国好像有9000万小学生。中国小学生的数量超过英法德仍何一国、世界上人口超过中国小学生人数的国家不超过10个。知到这有多恐怖了吧。台湾2300万人口,世界上人口比台湾多的也就30个不到的国家。是没有体量相当的和中国比了,难道叫我那印度来作比较?

2、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升值圧力,说明人民币没贬。今天人民币的黑市汇率还高于央行300个左右的基点,但是人民升值的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世界性的竞争性贬值,多少轮的量化宽松、QE人民币升了多少?人民币升值和美元坚挺道理是一样的,而且中国实体经济好于美国,所以感觉人民币没贬。

3、国富民穷的问题。中国的确有国富民穷的问题,外向型经济就是疯狂出口,你把商品都卖外国去了,自然国内商品自然就少了。这就是中国外汇储备哗哗的涨但人民感不到富的原因。这下好了金融危机来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了,逼迫经济转为内向型。商品多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来七八千的现在只要998了,这不就有剁手节了么?钱是计价债权,买得到东西你才能感到富。有人说温要封神,还真有这可能。别以为TG不会玩金融,美国石油美元是70年代搞的好棒棒哦,中国30年代就玩大米边区票比美国早30年。中国的金融大神是毛泽民,那种操作之疯骚,世界上都难找。

4、4万亿贬值的问题。大量发钱肯定是贬值,这是定了的。但中国的4万亿贬值最多的是储蓄。其他方面贬值不明显。

贬值引起的原材料进口成本上涨,不知道这是那里来奇葩说法。源油价格几乎腰斩,矿石等大宗商品一路爆跌。你那只眼睛看到的原材料成本上涨。

贬值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你把你的工资除以大米价格,看看你的工资是涨还是跌。钱多了价格上涨你工资不也上涨了。国内的货币增加,但商品没有减少吧?增加钱在商品不变的前提下,贬值对你生活有多少影响。房价疯涨买不起?就算不投这4万亿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压制房价的手段是廉租房,不是什么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只在国内流通,是国内贬值国际升值。中美最大的贸易定单2500亿,这还是分多少年完成。出境游中国的每年1.22亿人次,消费早己超过千亿了。这不是中国的钱跑外面去了。08年到现在是10年,一年平均八百亿中国国内的钱光旅游一项就是八千亿美元流向国外了。4万亿不保住出口,傢现在这种玩法。中国三万亿的外汇储备瞬间崩溃。

人口红利。四万亿导致的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导致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导致人口红利消失。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人口红利通俗点说就是血汗工厂,人口红利这东西只能强国不能富民。建设小康社会是遍地的血汗工厂啊,人口红利在富民进程中是必须被淘汰的。

说给4万亿洗地,那是4万亿可以洗。

美国道琼斯指数08年跌破8000点,现在是24000点。美国道琼斯指数涨了3倍,美国工业规模涨了多少?十年前的一张破饼现在都发霉,还涨了3倍这算不算是印钱洗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