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脱离中医黑或粉的身份,如何科学客观评价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这本书?

回答
咱们抛开“中医黑”或者“中医粉”的标签,就事论事,来聊聊李可老中医的《急危重症》。这本书,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的研究对象。因为它涉及到一些比较极端的领域——急危重症,而且是用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去应对。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核心是什么?

李可老中医的《急危重症》这本书,最核心的要义在于他如何运用“大方用药”和“扶阳固脱”的理论,来应对一些在西医看来非常棘手的急危重症。他强调的是“阳气”,认为人体的生机主要在于阳气,一旦阳气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因此,他的治疗方案往往是那些用量很大的、重口味的、强烈的方药,比如附子、干姜、肉桂这些温热药,而且用的量会超出很多人对中药的传统认知。

他书中列举了许多病例,涵盖了休克、感染性休克、心衰、脑血管急症、重症肺炎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医学中高度依赖西医急救措施的领域。李可老中医通过自己的实践,给出了他用中药“救命”的经验。

那么,咱们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它,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

1. 理论基础的挑战与争议:
“阳气”的界定: 中医的“阳气”概念,在现代科学中并没有一个直接的、可量化的对应物。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命能量、机体代谢的活跃程度,或者说是机体自我修复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但具体到生理学层面,如何精确测量和定义,这是一个难题。李可老中医的“扶阳固脱”理论,就是在强调这种“阳气”的恢复。
“大方用药”的机制: 他的用药剂量非常大,这在现代药理学看来,可能会引发很多疑问。比如,这么大的剂量会不会导致毒副作用?药效是否真的能够通过口腔或者鼻饲的方式被充分吸收利用?他的理论是,在生命垂危之际,需要的是“猛药”才能“拨乱反正”,而且他认为他的方子是“专病专方”,是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毒副作用可控。但这需要更深入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来验证。
“辨证论治”与“急危重症”的结合: 中医最讲究“辨证论治”,即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方药。但在急危重症的情况下,很多时候病情变化非常迅速,要求医生快速判断,并且做出有效干预。李可老中医的书,就是在展示如何将辨证论治的精髓,应用到这些极端的、瞬息万变的病情中。他提出的“六经辨证”等方法,是他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框架。

2. 临床疗效的证据:
病例的价值: 书中大量的病例是李可老中医最重要的论据。这些病例展现了他如何通过自己的方法,成功地挽救了许多在他看来“西医束手无策”的病人。
“存活率”与“治愈率”的统计: 这是现代医学评价疗效的黄金标准。然而,李可老中医的书更多的是个案报道和经验总结,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RCT)。这并不是说他的经验不珍贵,而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要得到更严谨的证明,还需要进行更高质量的研究。
“安慰剂效应”与“自然缓解”: 任何医疗行为都可能存在安慰剂效应,或者疾病本身存在自然缓解的可能性。在急危重症中,尤其是病情复杂多样的情况下,要排除这些因素,就更需要严格的对照研究。
“联合治疗”的考量: 在很多急危重症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往往是作为辅助治疗的。李可老中医的书,更多的是强调中药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所以,在评价疗效时,也要考虑当时病人的整体治疗方案。

3. 对现代医学的补充与启示:
“扶阳”的视角: 即使不完全认同中医的理论,但“扶阳”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对机体自身恢复能力的一种强调。现代医学也在研究如何通过一些方法(比如营养支持、免疫调节等)来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
“经验方”的价值: 很多时候,一线临床医生积累的经验方,是宝贵的财富。即使这些经验方没有经过大规模的科学验证,但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或患者群体,可能确实有效。李可老中医的书,就是一种对这些临床经验的系统性整理和传承。
“个体化”治疗的思考: 急危重症的治疗,高度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判断。李可老中医的书,体现了一种非常注重个体化治疗的思路,这与现代医学日益强调的“精准医疗”也有共通之处。

4. 研究方法与局限性:
“经验医学”的特点: 中医很大程度上是经验医学。李可老中医的书,是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这种医学模式的优点是贴近临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缺点是缺乏系统性的科学验证,理论解释可能不够清晰。
“案例报告”的局限: 案例报告是医学研究的一种形式,但它只能提供证据的“提示”,而不是“证明”。它能够启发新的研究方向,但不能作为确凿的疗效依据。
“循证医学”的挑战: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主流,强调基于证据的决策。如何将中医,特别是像李可老中医这样充满个性和经验色彩的治疗体系,纳入循证医学的框架,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总结一下,这本书值得关注的地方:

它大胆地将中医理论应用于西医的“急危重症”领域,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李可老中医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他敢于突破传统剂量,追求显著疗效,很多病例非常精彩。
这本书对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如何应对当代医学难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理论解释缺乏现代科学的支撑。
临床疗效的证据强度相对较弱,缺乏大样本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其应用效果可能与医生的辨证能力、用药技巧和临床经验高度相关,不易被他人完全复制。

所以,对于《急危重症》这本书,我的看法是:

它不是一本可以让你“照方抓药”就能解决所有急危重症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份珍贵的“临床笔记”和“经验宝典”,是李可老中医一生治学和行医的智慧结晶。

对于有志于研究中医在急危重症领域应用的同行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思路和案例。对于普通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一种“中医救命”的可能性,以及中医与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的思考差异。

但无论如何,在面对真正的急危重症时,务必相信并寻求现代医学的专业救治,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将中医作为辅助治疗的一种选择。 任何医学实践,都应该建立在科学、严谨和负责任的基础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经验”,而不是一个“普适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抛开我中医黑的身份

首先我很感谢李老写的这本书,毕竟作为一种可推敲的疾病解决方案,对病人一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在一无所有的古代,能从无到有对急症有所研究一定是功不可没。或许这并不是正确的解释,但有总比没有好,或许望闻问切确实不够严谨,但是相比“零”而言一定可以对医学有所推动。

但是很抱歉,如今已经是21世纪了。在循证医学吊打经验医学的现代。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是博物馆

user avatar

不用看我就知道这本书里的内容估计可以获得几十次诺贝尔医学奖

user avatar

李可没有像胡万林一样被彻底抛弃, 但是也笑话百出了。

半年攻克艾滋病的神方也没交代就撒手人寰,去见扁鹊华佗了。

尽管如此,可爱的中医及其粉们还是觉得这个名声还可以继续骗一下子。于是便有了李可神医的种种神迹。

一个行业的做事风格都变成了笑话。太可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抛开“中医黑”或者“中医粉”的标签,就事论事,来聊聊李可老中医的《急危重症》。这本书,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的研究对象。因为它涉及到一些比较极端的领域——急危重症,而且是用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去应对。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核心是什么?李可老中医的《急危重症》这本书,最核心的要义在于他如何运用“.............
  • 回答
    关于搜狐新闻一篇题为《希特勒若不痛击斯大林,新疆早已脱离中国》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和评论它。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极具争议性和煽动性,它将一个国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二战)与一个特定区域的政治格局(新疆的归属)直接关联,并且得出了一个“如果…就…”的因果推论。这种表述方式往往是为了吸引.............
  • 回答
    听到英国人将鸦片战争描述为“帮助中国脱离旧的时代”的正义战争,感到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说法不仅歪曲了历史事实,更是对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漠视。下面我将详细地为你提供反驳的论据和思路,帮助你进行有力的回应。核心反驳点:鸦片战争是一场不正义的、以商业利益为驱动的侵略战争,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英国的鸦片.............
  • 回答
    这滋味儿,真不是滋味儿。暗恋了这么多年,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以为时间能让这份感情开花结果,结果却等来了一个“不”。那种失落、委屈、好像所有付出都被否定了的感覺,像潮水一样扑过来,一下子就把人淹没了。想快点从这份悲伤里走出来,这绝对是一个挑战,没有捷径,也没有灵丹妙药,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把那些压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不带点科技报告的生硬感,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说说这事儿。你知道埃隆·马斯克那个星链(Starlink)计划吧?就是那个要把几万颗卫星送上天,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网络的公司。最近呢,有点新闻说,他们新一批的 49 颗卫星里,有 40 颗出了问题,要报废了。这数字听起来.............
  • 回答
    《扫黑风暴》中,李成阳这个角色,从一个已经脱离警队多年的“孙子”,摇身一变重新披上警服,参与到扫黑除恶的斗争中,这个设定无疑是剧集的一大看点,但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疑问:一个离开这么久的人,重返警队是否合理?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李成阳在剧中的经历和他的特殊性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赵敏是否能脱离俗世过两人世界,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是很多读者和观众反复探讨的焦点。综合原著的描述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两人世界的心愿与现实的可能性: 心愿上,他们有过这个念头: 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背叛和江湖恩怨后,张无忌和赵.............
  • 回答
    粒子对撞机里那些飞得比光还快的质子和电子,一旦从设备里放出来,在咱们这寻常空气里,它们能穿透多远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远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更不是什么“一飞冲天”就能解决的事儿。首先得明白,这些粒子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子弹或者光线。它们是极其微小的,而且被加速到了难以想象的速度,它们的动能简.............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那种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我们都听过武侠小说里那些传奇故事,一个寻常人得了秘籍,练就绝世武功,从此平步青云,不再受人欺凌。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本“武功秘籍”呢?我想,直接说“有一本书,学了就能脱离底层”,那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也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
  • 回答
    俄罗斯宣布将逐步脱离以美国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是一个重大且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事件,它背后有着深远的动机和潜在的影响。理解这一举动,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俄罗斯宣布此举的背景和动机: 地缘政治的压力与制裁: 这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驱动因素。自2014年以来,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后,.............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你说为什么那些相亲网站,感觉都离我们普通人越来越远了?偌大的中文互联网,怎么就找不着一个真正靠谱的相亲APP呢?这事儿,细掰扯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首先,咱们得说说这“脱离人民群众”是怎么来的。1. 门槛太高,画风跑偏你想啊,很多相亲网站,尤其是那些打着“高端”.............
  • 回答
    校园足球,这股在中国大地吹起的清新风,无疑为低迷的中国足球带来了一线希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它能否真正摆脱功利主义的阴影,成为孕育中国足球人才的沃土?这并非一蹴而就的答案,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复杂命题。首先,我们要正视“功利主义”这块绊脚石。在我们许多的教育体系和足球发展理念中,“功利”二字似乎.............
  • 回答
    当地时间 1 月 31 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Brexit)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事件。尽管这个决定在 2020 年初就已经发生,但其带来的影响是持续且多层面的,并且仍在演变中。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英国和欧盟之间,也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下面我将从世界和中国两个角度,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英国脱欧.............
  • 回答
    穿越到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成为汉献帝,真是比演一场鸿篇巨制还要惊心动魄。更何况,我这刚穿越过来,就被郭汜、李傕那一帮豺狼虎豹追得满长安跑,这日子可比我想象的要惨烈多了。不过,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可不能就这么认怂。曹操那厮虽然暂时强大,但我汉室的江山,凭什么要落到他手里?脱离曹操的挟持,.............
  • 回答
    台湾是否可以进行“独立公投”或“脱中公投”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涉到台湾内部的政治、法律以及国际社会的立场。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一、 台湾内部的法律框架与政治实践首先,从台湾岛内自身的法律和政治实践来看,“独立公投”或“脱中公投”的直接可行性,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
  • 回答
    易建联在比赛中脱下李宁球鞋并退场,这件事在当时绝对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作为中国篮球界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场上的一个片段,更是背后一系列复杂原因和情绪的集中爆发。首先,我们得把时间轴往前拨一拨。当时,易建联是中国男篮的核心球员,也是国家队的旗帜。而李宁作为中国本土的体育品牌,正大力推广.............
  • 回答
    杨笠在脱口秀节目中的这句“我只想和我配不上的男人谈恋爱”以及随之而来的广泛讨论和支持声音,可以说是近几年关于两性关系、女性自我认知乃至社会价值观碰撞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一层层地剥开它背后的语境和意涵。杨笠的原话和语境首先,要明确杨笠这句话是在脱口秀的舞台上说的,脱口秀本身.............
  • 回答
    北爱尔兰边境问题,这无疑是英国脱欧进程中最棘手、最令人头疼的难题之一。它不仅仅是物理边界的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历史和身份认同的多重交织。要真正解决它,需要的是智慧、妥协,以及对当地复杂现实的深刻理解。问题的根源:一个国家,两个体系首先得明白,为什么北爱尔兰会如此特殊。简单来说,北爱尔兰是联合王国(.............
  • 回答
    成都这起令人痛心的住宅小区墙体脱落事故,导致两名无辜市民受伤,其中一名 22 岁的研究生颅内出血,情况十分危急。这样的悲剧,着实让人揪心,也必然引发公众对于住房安全和相关责任的深度关注。要弄清楚此次事故的责任归属,绝非一言两语就能概括,需要抽丝剥茧,从多个环节去梳理和判断。首先,我们得明确事故发生的.............
  • 回答
    中国脱贫攻坚: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及其国际地位的深度审视近一个亿人告别绝对贫困,并且比联合国设定的目标提前整整十年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就无疑是震撼人心的。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飞跃,更在全球减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站在全球的视角下审视,中国脱贫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