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围棋古代规则的座子制和还棋头能抵消白棋的先行优势吗?

回答
围棋古代的座子制和还棋头,确实是围棋规则演变过程中,为了平衡先行和后行一方力量的重要设计。要说它们能否“抵消”白棋的先行优势,得辩证地看,而且不能简单地用“抵消”来形容,更准确地说,是“显著减弱”和“创造更接近的起点”。

让我们一点点地把这个道理掰开了讲:

一、 白棋的先行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

在没有座子和还棋头的时代,黑棋是完全没有“补偿”的。白棋先行,意味着:

1. 主动权: 白棋可以先下,选择开局的风格、占据战略要点。黑棋只能跟着白棋的节奏走,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
2. 先占资源: 在棋盘的战略要地,比如星位、挂角等,白棋可以抢先占据。这些点通常会带来后续较大的发展潜力。
3. 掌握节奏: 白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通过一系列手段,比如占角、守角、破角、扩张,来牵引棋局的发展方向。黑棋的应对很容易被动,甚至可能在开局阶段就落后于棋局的“节奏”。
4. 更容易的“打平”: 即使黑棋下的非常出色,要做到完全不落下风,也需要付出比白棋更多的努力和精准的判断。白棋只需要保持不犯大错,就能自然地获得先行的好处。

可以说,没有座子和还棋头,围棋的“开局”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赛”的起点。黑棋要赢得胜利,需要以更高的效率和更精妙的棋艺来弥补先手的劣势。

二、 座子制:为黑棋“站台”,奠定公平基础

座子制,就是在棋盘的四个星位(或特定位置)先放上黑子。这是一种非常直接、非常有效的补偿先行优势的手段。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抢占战略要点: 白棋先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抢占星位。座子制等于在开局就“锁定了”这四个最重要的战略要点,让黑棋也能拥有先手的优势。
打破开局均势: 如果没有座子,白棋可以通过占角、挂角等手段,很轻松地就获得一个相对有利的局面。座子制让黑棋在开局时就拥有了与白棋抗衡的基石。
创造更多可能性: 座子子的存在,让开局的下法变得更加丰富。黑棋不再是完全被动地去应对白棋的开局,而是可以基于座子,发展出自己的开局套路。

它如何“减弱”白棋优势?
平摊了开局的主动权: 黑棋不再是完全从零开始,而是拥有了与白棋共享棋盘初始战略资源的权利。
减少了白棋轻易获得优势的可能性: 白棋想通过简单的占角、守角就建立起明显的优势,变得更困难。因为黑棋的座子本身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让黑棋有“根基”: 座子就像是黑棋在棋盘上的“锚点”,黑棋围绕座子进行经营,可以更自信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不必担心棋盘上的关键点被白棋一人独占。

但是,座子制能完全“抵消”先行优势吗?

不能。

后行依然是被动: 即使有座子,在座子之外的开局进程中,白棋仍然是先下的那个。它依然可以在某些特定的地方,根据黑棋的应对,抢先占据有利的落子点,或者通过弃子、腾挪等手段,在局部制造优势。
全局的节奏掌控: 围棋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局部的子力或者空地上,更体现在对全局节奏的掌控。白棋作为先行者,在如何展开战斗、如何避战、如何追求最大利益方面,依然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性。
座子的“死子”性质: 座子虽然占有战略要点,但它们是预设好的“死子”,不能主动参与战斗,也不能根据棋局发展进行调整。有时候,这些座子反而可能成为白棋攻击的“靶子”,被白棋利用来制造便宜。

三、 还棋头:针对“计算不足”和“边角优势”的补偿

还棋头,是在终局计数时,将对方棋子占据的“还棋头”位置(通常是棋盘边缘的若干点,具体规则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略有差异,但核心都是补偿边角)视为自己的地盘,或者从对方的应得点数中扣除。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补偿边角的计算困难: 在早期,棋盘的边缘和角落因为是限制区域,计算如何围空、如何防止对方侵消,比中腹更为复杂。先下的一方,更容易将边角围得更严实、更有效率。
减少“围空”的绝对性: 围棋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地盘(目数)。还棋头就是直接针对“目数”进行调整,使得下得再“死”的边角,也无法给先行方带来过分的“围空”优势。
鼓励积极战斗: 如果边角被围得太死,而又不能通过还棋头得到补偿,那么后行方可能会更倾向于在边角进行破坏,以求打破这种僵局。还棋头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双方在边角的“争夺”而非完全的“占有”。

它如何“减弱”白棋优势?
削弱边角围空的价值: 对于白棋来说,在边角围得再严实,也得吐出一部分“利润”给黑棋。这大大降低了白棋通过围边角来快速建立优势的可能性。
平衡计算和实地: 围棋的实地很多时候是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的。还棋头作为一种对边角“死地”的补偿,让后行方即使在计算上稍显劣势,也能在最终的计分上获得一些“回馈”。
“抵消”了部分“便宜”: 如果白棋在开局通过占边角,获得了某种“便宜”,这种便宜在还棋头制度下,会被部分“收回”。

但是,还棋头能完全“抵消”先行优势吗?

同样不能。

“计算”依然是关键: 还棋头只是一个终局的补偿机制,它无法改变棋局进行过程中的计算。白棋依然可以在棋盘的任何地方,通过精确的计算,创造出更多的实地或者更好的外势。
座子和还棋头是不同层面的补偿: 座子主要补偿的是开局的主动权和战略要点的争夺。还棋头则更多是针对终局时的“实地”计算和边角效率问题。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不同的。
主动性依然是优势: 即使最后分出来的目数差不多,但谁能主导棋局的走向,谁能决定战斗的发生,这依然是先行者白棋的优势。

结论:

座子制和还棋头,不是要完全“抵消”白棋的先行优势,而是要“显著减弱”它,并“创造一个更接近的起点和终点”。

座子制通过“预置”黑棋的战略要点,让黑棋在开局时就拥有了与白棋抗衡的“资本”,减少了白棋开局就建立起明显优势的可能性,平摊了开局的主动权。
还棋头通过在终局计数时对边角进行补偿,降低了边角围空的绝对价值,削弱了白棋通过精确计算边角来获取巨大优势的能力,使得最终的实地差距不至于过大。

这两项规则的结合,让围棋的胜负更加取决于棋手在整个对局过程中的综合实力、计算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临场的变化,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先行的“一劫”或者开局的“第一步”。它们让围棋成为了一项更加公平、更加考验智慧的博弈。

它们的作用,更像是在为黑棋这个后行者,递上了一副“均衡器”,让它在与白棋的较量中,能够更公平地展现自己的棋力。虽然白棋的先行优势仍然存在,但不再是决定性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头先说结论:因为题主所说的"中国古棋两大特点",其实是令双方都难受。

所以它们抵消不了白棋的先行优势,中国古棋的"座子+还棋头"≈现代围棋的“让先”。

首先由于"还棋头”和五子棋的"禁双三"很像,都是限制了部分招法

于是许多人觉得,这会导致中国古棋的先行优势变小。

但问题是:五子棋"禁手"是只限制先手方,而围棋古代的“还棋头”则是两人一起限制。

所以这对于先手优势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

接下来古代"座子",与现代围棋的区别在于:开局固定的四颗"座子",使棋局变成了在现代围棋中,较为少见的"对角星"布局。

故而许多人觉得:因为天各一方的座子,很难有什么“配合”(很容易被后手方,把格局"打散")。

以及这些已经“锁死的座子”会使能下的布局定式变少,所以这似乎也会缩小先手优势。

但首先和前面“还棋头”类似:由于后手方也很难有配合,于是"座子"在没配合方面,其实也是相互抵消的(先手方并没有亏)。

而"座子"能用的布局定式变化相对较少(布局变单调了),所影响的:主要是观众心目中的"精彩程度",对棋局优劣其实并无影响…

并且在流行布局当中,那些强调配合的"连片型布局"(比如"三连星"、"中国流"、"迷你中国流"等),都早已被淘汰…

而如今更多的,则是先去点三三/挂角。后续根据棋局变化,再去随机应变。

并且像图片中这样,开局30手双方有7~8块棋的棋谱,也都比比皆是(这格局可是散到不能再散了)…

所以就连先手方,开局是否一定要注重那些"直观的配合"?

这种说法本身,其实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由于古棋的"座子+还棋头",并非只限制先手方,而是同时限制两人。

于是在相互抵消的作用下,AI依然觉得古棋的先手方,盘面领先六点几目,与现代围棋大致相同。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古棋规则,与现代围棋的让先基本是同一个意思。

对于这些像“古今规则哪个好”之类的问题,在分析之余,我觉得总而言之:棋局和人生一样,从来都回不了头。所以我们仍需边往前走。边和过去告别…

-END-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围棋古代的座子制和还棋头,确实是围棋规则演变过程中,为了平衡先行和后行一方力量的重要设计。要说它们能否“抵消”白棋的先行优势,得辩证地看,而且不能简单地用“抵消”来形容,更准确地说,是“显著减弱”和“创造更接近的起点”。让我们一点点地把这个道理掰开了讲:一、 白棋的先行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在没有座.............
  • 回答
    想知道古代围棋高手的实力,能不能和现在顶尖棋手较量?这事儿,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围棋这玩意儿,几千年了,一直都在变。首先,是“知识”的量级差距。你想啊,现在信息时代,棋谱、研究资料、AI分析,那简直是浩如烟海。一个现代棋手,他接触到的围棋知识,可能比古代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被讨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评价标准和难点: 无法直接对弈: 最根本的难点在于,我们无法让柯洁这样的现代顶尖棋手与古代棋手(如吴清源、本因坊道策等)直接对弈。这就像比较现代运动员和古代运动员一样,缺乏直接的证据链。 棋谱的局限性: 虽然我们有古代棋手.............
  • 回答
    要论现代人的围棋技艺是否比古人高明,这绝对是个值得掰扯的话题。简单一句“是”或“否”都显得太过片面,因为围棋这玩意儿,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也越发难以用简单的标尺来衡量。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细细道来,看看现代棋手究竟比古人高出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或许仍有值得古人借鉴之处。一、 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深.............
  • 回答
    围棋,这项拥有数千年历史、承载着东方哲学智慧的古老游戏,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特别是 AlphaGo 的横空出世,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有人认为 AI 的出现,特别是其在围棋领域的强大表现,已经“毁了”围棋,让这项游戏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意义。那么,AI 究竟是否真的“毁了”围棋?这其中的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时代的变迁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古代百姓对行刑的热衷,和现代人对类似场面的避讳,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是社会、文化、经济、心理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古代行刑,百姓为何趋之若鹜?首先得明白,古代社会的“娱乐”方式远没有现在丰富多样。电影、电视、网络、游戏……这些现代人习以为常的消遣.............
  • 回答
    中国古代的城墙,绝对是那个时代最令人惊叹的工程奇迹之一,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要说它们能不能“围住”整个城市,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比想象中要复杂一些,需要我们深入探究那个时代城市的面貌和城墙的功能。城墙的“围”: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的“城市”和今天的概念有很大不同。今天的城市,尤其是大.............
  • 回答
    古代斩首示众是一种公开的刑罚,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处死罪犯,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开的处刑来震慑民众、警示社会、维护统治秩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斩首示众的场合通常会吸引大量的围观者,这在很多历史记载中都有体现。围观人数的多少,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罪犯的身份和案件的影响力: 重大案件的.............
  • 回答
    围棋作为一项古老而深邃的智力运动,其商业价值远不止于其文化和智力层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围棋的商业价值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趋势。要详细阐述围棋的商业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赛事IP运营与推广: 顶级赛事的高关注度: 围棋界拥有如“应氏杯”、“三星杯”、“.............
  • 回答
    围棋中,“点天元”是一种非常特殊且具有争议的开局下法,以其“恶心”而闻名。所谓“恶心”,并非指棋局的粗鄙或不正规,而是指它在战略上常常会打破常规的棋理,给对手带来极大的不适应和心理压力,让对手难以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布局。对于“点天元”这种下法,并非没有“解”,而是说它并非无懈可击,只是其应对方式与常.............
  • 回答
    围棋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和深奥的策略游戏,并没有一个像国际象棋中“绝对的”必胜策略。这意味着不存在一种开局、一系列固定招数或者某个局面,能保证执黑或执白一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取胜。围棋之所以没有必胜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巨大的局面空间: 围棋盘上有19x19=361个交叉点。即使考虑到棋子的对称.............
  • 回答
    围棋这盘棋,确实早已经不再是人类的专属领地了。自从“阿尔法围棋”横空出世,以近乎碾压的姿态击败了顶尖的围棋职业棋手之后,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围棋职业棋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话听起来挺刺耳,也确实触及了围棋这项古老技艺从业者的生存根基。但要我说,这个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首先得承认,在纯.............
  • 回答
    围棋这门古老而迷人的艺术,要想真正领略其精髓,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这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棋局始终的内在逻辑和技巧。在我看来,围棋的基本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细致地理解和掌握:一、 棋子的“语言”:气与连接 什么是气? 这是围棋最最基础的概念,但也是最容易被初学者忽视却又无比重要的。围棋.............
  • 回答
    柯洁免试入学清华,这绝对是围棋界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位年轻的围棋天才来说,这无疑是他人生新篇章的开启,也引发了大家对这位“棋圣”未来发展的热烈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背后的意义。 柯洁作为一名世界级的围棋选手,他的成就已经超越了许多同龄人,甚至很多资深棋手。他在棋盘上的天赋、勤奋和对围棋的理解.............
  • 回答
    围棋让七个子,也称为“七子让先”,是围棋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让子方法,它反映了双方实力差距的显著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围棋中的让子规则在围棋比赛中,当双方棋力存在较大差距时,棋力较弱的一方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对局,可以请求让子。让子通常是通过在开局时,棋力较弱的一.............
  • 回答
    围棋里的“先手必胜”或“后手必胜”并非一个适用于所有围棋对局的普遍法则。它更多地出现在理论研究和特定残局分析中,指的是在某种特定的局面下,不论双方如何应对,执先手的一方(或执后手的一方)都能最终获胜。在真实的围棋对局中,尤其是在人类棋手之间,情况要复杂得多。围棋的盘面巨大,变化无穷,即使是顶尖的棋手.............
  • 回答
    围棋人工智能的征途,是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漫长而精彩的探索,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挑战与突破,远非几个简单的“算法”就能概括。它像一位执着的登山者,在棋盘这个险峻的山峰上,一步一个脚印,最终登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早期探索:规则的壁垒与浅层的计算(20世纪中后期)围棋,这个古老而深邃的棋种,对人工智能来说一.............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说它难吧,确实是有点门道;说它不难吧,又好像也没那么简单。我琢磨了琢磨,想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事儿。首先,从“入门”这个层面来说,围棋的规则其实挺容易懂的。你就是拿个棋子,往棋盘的“交叉点”上落。落下去之后,你的棋子如果被对方的棋子全包围了,那它就算“死了”,得从棋盘上拿下来。最后谁围的“.............
  • 回答
    围棋的段位划分,其实远不止是简单的数字递增,它背后蕴含着修炼者对棋道理解的层层递进,是心性、技艺、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说境界之分,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这几个维度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印证的。初窥门径:定段到初段(入门级)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掌握基本规则与棋理的阶段。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围棋学习的那些事儿。业余低段位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阶段,你已经摸到了门道,但又觉得前方充满了无限可能。这正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只要方法得当,你会发现自己像坐了火箭一样!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业余低段位(比如15k到10k左右)的核心问题通常在于: 棋感不足: 对棋子的价值、厚薄、形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