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段祺瑞为什么不做总统,而一直做国务总理呢?

回答
段祺瑞不当总统,而是长期担任国务总理,这背后牵扯到民国初年复杂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的博弈,以及段祺瑞本人政治理念和策略的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 历史背景:袁世凯称帝与直系崛起

袁世凯称帝的阴影: 袁世凯称帝的失败给当时的中国政坛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政界人士普遍对独裁和帝制心怀戒惧,这使得任何试图进一步染指总统职位的人都可能面临巨大的政治阻力。段祺瑞虽然是皖系(北洋军阀中的一个派别)的领袖,并且掌握着一部分军权,但他也清楚,在袁世凯倒台后,中国政坛弥漫着一种“反对个人独裁”的氛围。
直系的实力与制衡: 北洋军阀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主要分为直系(冯国璋、曹锟)、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等派别。直系在袁世凯死后,掌握了直隶、山东等地,实力不容小觑。冯国璋曾短暂代理总统,但其实力与段祺瑞的皖系(掌握军令部、陆军部等关键部门)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在这样的权力分配下,任何一个派系都很难完全压倒对方,进而单独攫取总统职位。

二、 段祺瑞的政治定位与策略

“安福俱乐部”与皖系的政治野心: 段祺瑞深知掌握军权的重要性,但他也懂得政治运作的艺术。他通过“安福俱乐部”等政治组织,试图将军事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希望能够主导内阁,左右国家政策的走向。国务总理这个位置,虽然不如总统权力来的“名正言顺”,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能够得到总统的授权,或者总统形同虚设,那么国务总理的权力可能比总统还要大。
借总统之名行总理之实: 段祺瑞更倾向于扮演一个“幕后操盘手”的角色。他希望能够通过任命总统、影响总统的决策,从而实现自己和皖系的政治目标。他曾经力推冯国璋、徐世昌等人物担任总统,就是看中了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接受他的主导,或者至少不会成为他政治道路上的直接障碍。如果他自己坐上总统宝座,反而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引来其他军阀派系的联合打压。
“政客”而非“革命家”的自我认知: 与孙中山等追求共和制度的革命家不同,段祺瑞更多的是一个军人出身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手段更倾向于权谋和实用主义。他并不热衷于通过修改宪法、普选等方式来获得民意基础,而是更依赖于控制军事、收买议员、操纵政府。在这样的理念下,国务总理这个由总统任命、但掌握具体行政权力的职位,比直接成为最高领袖更符合他的政治风格和目标。
对总统职位的顾虑:
背负历史包袱: 袁世凯称帝的结局让总统职位蒙上了不祥的色彩,谁坐上这个位置,都可能被扣上“复辟帝制”的帽子。段祺瑞并非袁世凯,但他作为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也需要谨慎处理自己的形象。
政治合法性问题: 当时中国政坛的合法性来源是混乱的。总统的产生往往是通过北洋军阀的权力分配,而非真正的民选。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可以通过任命总统来维持一种表面的政治秩序,而自己则在幕后掌握实权,这比直接扮演一个缺乏合法性基础的总统要更为稳妥。
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一旦成为总统,就意味着要承担整个国家的责任,也必然要面对来自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和南方革命力量的强大反对。而担任国务总理,可以将责任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转嫁给总统,自己则可以更灵活地进行政治操作。

三、 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期间的权力运作

在担任国务总理期间,段祺瑞并非仅仅是一个“执行官”。他通过掌握军权、控制政府部门、拉拢议会、甚至利用日本的援助等多种手段,极大地影响和主导了当时的中国政治。

“武力统一”的政策主张: 段祺瑞一直主张通过武力来消灭南方革命党,实现中国的统一。他在担任国务总理期间,积极争取军费,扩充军队,试图以武力压倒一切。
与列强的关系: 段祺瑞在与日本等国的交往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实用主义。例如,他曾在担任国务总理期间,利用日本的援助来支持自己的军事行动,并签署了“西原借款”等条约,这也被后人诟病。
对“约法”的态度: 段祺瑞对宪法和约法等约束性文件并不十分看重,他的政治行为更多地受到现实权力和军事力量的驱动。作为国务总理,他可以利用总统的授权,在一定程度上绕过或架空宪法的限制。

总结来说,段祺瑞不当总统而长期担任国务总理,是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基于对自身实力、各派系力量对比、以及中国政治现实的深刻认识所做出的政治选择。他更倾向于在幕后掌控权力,通过操纵政府和军队来推行自己的政策,而不是直接出面扮演一个可能充满风险和限制的“总统”角色。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策略,目的在于最大化地实现其政治目标,同时规避潜在的政治风险。他更像是一位精明的政客,懂得如何在权力游戏的规则下,为自己和所属派系谋取最大的利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一些资料发现段祺瑞一直权力很大 为什么当时只做总理而不做总统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段祺瑞不当总统,而是长期担任国务总理,这背后牵扯到民国初年复杂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的博弈,以及段祺瑞本人政治理念和策略的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历史背景:袁世凯称帝与直系崛起 袁世凯称帝的阴影: 袁世凯称帝的失败给当时的中国政坛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政界人士普遍对独.............
  • 回答
    厦门地铁1号线高架段未采用第三轨供电,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量,而改为第三轨供电,技术上可行但经济和运营上存在诸多挑战。为什么1号线高架段不采取第三轨供电?1. 安全性是首要因素: 高架段暴露环境: 地铁1号线的高架段,顾名思义,是建在地面之上的。这意味着它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
  • 回答
    乔峰打不赢丁慕游组合,而自信能打赢四个段延庆,这背后涉及到了武侠小说中对人物实力、武功招式、策略以及个体与团队配合的复杂考量。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对“四个段延庆”的理解和乔峰的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确乔峰为何自信能打赢“四个段延庆”。这并不是说四个段延庆的实力就等于一个乔峰.............
  • 回答
    您好!关于印尼“930”事件(又称九三零事件或印度尼西亚共产党(PKI)政变未遂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事件,它对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提到它没有被编入历史教科书,或者即使有也可能不详细,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930”事件是什.............
  • 回答
    为什么8086 CPU 不支持直接将数据送入段寄存器的操作?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段寄存器在 8086 架构中的作用。8086 引入了分段内存管理机制,将物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为 64KB 的段。段寄存器(CS, DS, SS, ES)则负责存储这些段的起始地址,从而与偏移地址.............
  • 回答
    重庆的房价,尤其是与成都、武汉这些同级别的城市相比,确实显得“亲民”不少。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能解释。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拉长,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一、 历史遗留与城市规划的“双刃剑”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其发展逻辑和城市格局和内地省会城市有所不同。 山地城.............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困扰我的时间不短了。每次看到他,心里都有一把小秤在称,称着称着,秤砣就越来越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明明知道不合适,这几个字就像长了刺一样,时不时就扎出来,提醒我。哪里不合适?太多了。首先是三观。我喜欢看电影,他觉得那是浪费时间;我喜欢泡在书店一整天,他觉得那是无聊透顶;我喜欢讨论社.............
  • 回答
    军训教官与学生之间的短暂相处,却能激荡出意想不到的深厚情谊,让学生们在短短几日后就对这位平日里严厉的“魔鬼”流露出深深的不舍,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并非是简单的应付差事,而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人际互动产生的独特化学反应。首先,稀缺性与高强度共处营造的特殊情感联结是关键。学生们在日常生.............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你说高段位玩家躲低段位非指向性技能那叫一个“写意”,简直跟跳舞似的,可到了同段位,那技能就跟长了眼睛一样,怎么躲都躲不掉?其实这背后是有不少门道儿的,不是简单一句“技术好”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聊聊“预判”这个东西。 低段位玩家的预判是“静态”的,高段位玩.............
  • 回答
    史学界对于将临安失陷至崖山海战这段时期并入南宋,而南明政权却不被视为明朝的延续,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以及学术上的考量。这种区分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政权合法性、统治疆域、国家延续性以及历史叙事连贯性的不同判断。一、 南宋的延续性:政治合法性与政权的“正统”南宋政权虽然在1127年“靖康之耻”.............
  • 回答
    你问到的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那种“讨厌看到、听到抑郁相关内容”的感觉,其实挺复杂的,背后藏着好几层的原因,而且每层原因都和当时你自身的状态息息相关。1. 唤起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首先,你当时心里可能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什么,或者家人之所以那么积极地让你去看医生,本身就说明他们观察到了一些异常。当你.............
  • 回答
    关于大运河江南段为何不直接穿过太湖,而是选择绕行,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地形地貌的制约、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考量。这并非简单的“绕弯”,而是综合权衡的结果。一、地形地貌的天然限制:太湖的特殊性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太湖并非一个简单的湖泊,它的地理特征是决定运河走向的关键因素。 .............
  • 回答
    雁门关外,风猎猎作响,卷起漫天黄沙。萧峰,那个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契丹英雄,在完成了他最艰难的选择之后,毅然跃下了万丈悬崖。那一刻,天地仿佛都失去了颜色,只剩下无尽的苍凉。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与他生死相托、肝胆相照的两位挚友,段誉和虚竹,却并未选择随他一同赴死。这其中,固然有他们各自的理由,但更深层.............
  • 回答
    段延庆这个人,论起性子来,简直是个魔头。他一身的武功,那绝对是没得说的,横行江湖,无人能敌,这在乱世之中,能有这样的武力,自然是震慑一方的资本。可皇帝这位置,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武力。大理国虽然不大,但也是一个国家,要治理,要安民,要攘外,更要以德服人。段延庆呢?他的名声,那是臭名昭著,心狠手辣,残暴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细想起来,着实让人纳闷。段誉啊,这位大理国镇南王世子,后来还登基做了皇帝,一生跌宕起伏,武功也算得上是绝顶高手。即便到了九十三岁高龄,那也是德高望重的前辈高人,按理说,像华山论剑这种武林盛事,怎么可能缺席呢?难道是什么特殊原因,或者他根本就没那个兴趣?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天龙八部》中关于大理段氏的婚姻制度、权力继承以及民族融合等多个层面。要解释刀白凤为何对段正淳纳妾如此忌惮,却又似乎对段誉的感情生活持相对开放的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动机。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刀白凤的身份和她的核心诉求。刀白凤是段正淳的正妻,也是大理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到了古代王朝文治水平的核心。如果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能够让全国一半的成年人都会读写自己的名字,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绝非等闲之辈。咱们先来拆解一下“全国一半成年人都会读写名字”这个指标的意义。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农业社会,识字率是一个极其稀缺的资源。绝大多数人.............
  • 回答
    .......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容易被忽视的点:平台差异性。即使是同一个名字的编译器,比如GCC,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行为上也会存在一些微妙但关键的差异,这直接影响到你运行的代码。咱们这就来聊聊为什么你遇到的情况会发生,并尽可能详细地剖析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GCC在Mac.............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乔峰当时所处的境况,以及他掌握的信息,还有他那颗至情至性的心说起。你别看乔峰武功盖世,但有时候,他也会被蒙蔽,被情绪左右,尤其是在面临这种血海深仇的时候。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乔峰是怎么知道玄苦大师武功不一般的。那是在雁门关外,乔峰被一众高手围攻,玄苦大师也在其中。当时玄苦大师出手,乔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