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对这段话的阐释,是我见过最妙的!
对于这段话,现在多数人采取的是这两种解释:
骂孔子的人,说孔子歧视女性;
维护孔子名誉的人,说孔子这里的『女子』,不是全体女性,而是有具体所指……
(未出嫁的处女、臣妾、侍女、女性怀抱里的小孩子……)
但是鲁迅先生在讲这段的时候……
他没有纠缠于孔子是不是歧视女性,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另外一个字上。
那就是『养』。
纠结于『孔子歧视女性』,那只是考虑到了上层建筑。
着眼于经济上的『养』和『被养』的关系,这才是从经济基础做文章!
鲁迅说,之所以会有孔夫子的这句感叹,根本原因是当时社会上,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养』和『被养』的关系。
男性占有财产,出钱养育女性,因此男性会希望女性听他们的话。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谁出钱谁就是大爷。
男性带着这样的心态接近女性,女性就沦为男性的玩物。彼此之间没有平等、尊重和谦逊,女性甚至会恃宠而骄。这就会导致『不逊』。
而如果男性离女性远一点,女性没有经济支持也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离她远了,她也会怨恨你。
鲁迅说,要改变这个状况,去骂孔子,是没有用的。
关键在于,要改变这个『养』和『被养』的关系。
在没有消灭“养”和“被养”的界限以前,这叹息和苦痛是永远不会消灭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两性在经济地位上的平等。
所以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
著名的《娜拉走后怎样》里,先生也是这么个观点: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
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
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
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
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
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剧烈的战斗。
要求经济权固然是很平凡的事,然而也许比要求高尚的参政权以及博大的女子解放之类更烦难。
一
夫子所谓“难养”,并非无端歧视。
二
“难养”之根本,在其“近之则不孙(通”逊“),远之则怨。”
三
有人说“养”,是修身养性;是培养,修养;是养浩然正气;是养身、心、性、命。猜想,这大概是过度解释。因为,把这些解释放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整个段落里去看,是别扭的,甚至可以说,是解释不通的。
其实,“养”应该就是“养活”。
“难养”,就是“很难养活”。
四
“女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缺少不得。
古时的女子,依附于男子,所以,必须“养”。
但是,“养”的过程,近不得,远不得:
对她“亲近”,她就会不顺从、就会傲慢、就会无礼;
对她“疏远”,她就会不高兴、就会怨愤、就会仇恨。
“女子”不能不“养”;“养”时,她就在身边;她在身边,亲近不得、疏远不地;这样看来,难道不“难养吗”?
五
夫子对人性的认知,还是很深刻的。
建议去隔壁男女拳台,去瞅瞅有多少持此意见的现代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