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国史诗《罗兰之歌》是不是把法兰克跟法兰西混淆了?

回答
谈到《罗兰之歌》与法兰克和法兰西的混淆问题,这其实触及到了历史文献的解读以及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简单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和 nuances。

首先,我们得明白《罗兰之歌》写成于11世纪末,而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8世纪末。这中间隔了大约三百年。这三百年,对于构成“法兰克人”到“法兰西人”的演变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法兰克人:一个民族的兴衰

法兰克人是古代日耳曼部落的一支,他们在罗马帝国晚期逐渐西进,最终建立了法兰克王国。这个王国在查理曼大帝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疆域辽阔,几乎囊括了今天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北部等地。当时的“法兰克”更像是一个政治实体和统治民族的称谓,其成员构成也比较复杂,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日耳曼部落以及被征服的高卢罗马人。

然而,查理曼帝国在9世纪初分裂,形成了西法兰克王国(大致对应后来的法国)、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对应后来的德国)以及中法兰克王国(后来也分裂)。西法兰克王国是《罗兰之歌》中“法兰西”故事的直接前身。

法兰西的诞生:漫长而渐进的演变

“法兰西”(France)这个词的出现和演变也是一个过程。最初,它指的是法兰克人的一部分,也就是居住在法兰克王国西部区域的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西法兰克王国逐渐形成独立的政治和文化身份,对国王的忠诚和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法兰西”作为一个地理和民族概念才逐渐固定下来,与“法兰克”的普遍性称谓区分开来。

到11世纪末,《罗兰之歌》成书的时代,西法兰克王国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实体,并且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早期法语)和文化传统。此时,人们开始更多地将这片土地和其居民称为“法兰西”或与其相关的词汇。

《罗兰之歌》的视角:理想化的英雄史诗

《罗兰之歌》是一部英雄史诗,它的主要目的是歌颂查理曼大帝的伟业、基督教的信仰以及骑士的忠诚和荣誉。它并非一份严谨的历史记录。因此,作者在创作时,可能会采用当时人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方式,以及一些更具象征意义的表达。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说《罗兰之歌》确实存在一种“混淆”或说是“时代错位”:

1. 称谓的模糊性: 在11世纪的作者看来,8世纪的查理曼和他麾下的战士都是“法兰克人”,他们所建立的王国就是“法兰克王国”。但是,当作者将这个故事写成诗歌,并且面向的是11世纪的听众时,他很可能会不自觉地将一些在当时已经普遍存在的概念代入。例如,他可能会使用“法兰西的国王”或描述“法兰西的土地”,来指代查理曼及其王国,因为这对于他的读者来说是更容易理解和共情的。这是一种文学上的“近用”或“回溯性投射”。

2. 民族认同的演变: 作者可能没有严格区分8世纪的法兰克人与11世纪的法兰西人之间的细微差异。对于他来说,查理曼及其军队是那个伟大时代的英雄,他们代表了后来发展出的法兰西民族的早期形态。这种将过去理想化、英雄化的处理方式,在史诗创作中是相当普遍的。

3. 语言的演变: 成书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是用古法语(Old French)写成的,这是一种已经从拉丁语和日耳曼语演变而来的语言,与当时人们所说的“法兰西话”息息相关。虽然故事背景是8世纪,但创作的语言本身就带有11世纪的印记,这也会影响作者对当时地名和民族称谓的选用。

举个例子来理解:

想象一下,我们今天写一部关于唐朝的武侠小说,但我们在小说里用了现代汉语的一些俚语,或者描述人物时,不自觉地把唐朝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混淆了,比如称呼一个县令为“局长”。这并不是说作者故意要骗人,而是因为他创作的语境和表达习惯都带有他所处的时代特征。

总结来说:

《罗兰之歌》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把8世纪的“法兰克”与11世纪的“法兰西”概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或说是时代上的挪用。作者并非有意进行历史上的混淆,而是因为:

文学创作的性质: 史诗是为了歌颂和传承,而非严谨的历史考证。
时代差距: 作者创作时,距离故事发生已经过去了三百年,语言、文化和民族认同都发生了变化。
观众的接受度: 作者会使用当时观众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的语言和概念。

所以,与其说是“混淆”,不如说是《罗兰之歌》作为一部英雄史诗,在叙事时,将过去(法兰克时代)的英雄人物和事件,用当时(法兰西早期)的语言和文化框架来呈现,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历史概念的“回溯性投射”。这正是文学作品在反映历史时特有的魅力和复杂性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Franken(法兰克人)是族群的名称。Francia/France(法兰西亚/法兰西)是地理位置上的名称,“法兰克人之地”,也可以指代法兰克人的国家。

中世纪拉丁语词Francia后来逐渐演化为我们现在人口中的英语词France,指代现在的“法国”。

尽管France的名称来源于Frank,但是二者的指向并不完全相同,罗兰同时用这两个名词来表记身份并不冲突。罗兰是个来自“法兰西”的“法兰克人”,这不矛盾。

《罗兰之歌》创作于9-10世纪。在查理曼时期,法兰克王国的宫廷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典雅的书面拉丁语和当时的法兰克-高卢人使用的罗曼土语中间的差别。当时的语言环境里可能已经存在着某些francia的变体用法,但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user avatar

法兰西就是法兰克人的名词格式,跟英格兰(拉丁语Anglia)就是盎格鲁人的名词格式一样的。

正如很多人说的,法兰克武士的人数并不多,在高卢人口根本占不到主流,但是名字的影响力不可小看。

正因为国名原因,所以虽然说英国人可能早就跟盎格鲁民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美国白人却还是经常被称为盎格鲁萨克逊人,并且有WASP这个文化名词。我估计只要英语的名字还是叫English的话,可能美国白人还是会一直被外界传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后代。

在腓力二世(小狐狸)之前,国王称号一直是法兰克人国王(Roi des Francs,rex Franciae),腓力二世开始才改为法兰西国王(Roi de France,rex Francorum),改为名词格式,以强调对高卢这块地盘的掌控。直到今天,德语还把法国叫Frankreich。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罗兰之歌》与法兰克和法兰西的混淆问题,这其实触及到了历史文献的解读以及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简单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和 nuances。首先,我们得明白《罗兰之歌》写成于11世纪末,而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8世纪末。这中间隔了大约三百年。这三百年,对于构成“法兰克人”到“法兰.............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骑马与砍杀:法亚史诗》(Mount & Blade: Warband – Fire & Sword 的一个著名Mod)这玩意儿,我跟你说,那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玩家圈子里津津乐道,但就是怎么也“火”不起来的典型代表。你说它好玩吧,那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说为什么没.............
  • 回答
    法国足球杂志《法国足球》(France Football)在2020年确实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尝试,他们评选了一个“金球奖历史上最佳十一人”(Ballon d'Or Dream Team)。这并不是一个“2020年法国足球评选出的足坛史上最佳阵容”,而是他们回顾历届金球奖得主和候选人,从中挑选出的一.............
  • 回答
    《艾尔登法环》在Steam上创下了同时在线人数突破76万的佳绩,并且一举攀升至Steam历史在线人数排行榜的第七位,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胜利,它背后折射出了这款游戏在当今游戏市场中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力。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非常有分量。 要知道,Stea.............
  • 回答
    要说英国史和法国史哪个更精彩,这就像问你更喜欢晴朗的蓝天还是繁星点点的夜空——两者都美得令人心动,只是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如果非要一较高下,我倒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点“英国人爱挑剔”的幽默感,又有点“法国人爱较真”的浪漫。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一点点地聊聊,看看到底哪条历史长河更能牵动你的心弦。英国史.............
  • 回答
    法国宣布冻结俄罗斯央行(央行银行)220亿欧元资产,这一举措属于国际金融制裁的一部分,可能对俄罗斯经济、金融体系和国际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短期经济冲击:外汇储备与流动性压力 外汇储备缩水: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主要由美元、欧元等组成)被冻结,可能导致其外汇储备规模减少。22.............
  • 回答
    法国在2007年拒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收购阿尔斯通(Alstom)的交易,这一事件是法国政府在关键产业安全、经济自主性和战略利益方面的立场体现。以下是详细分析: 1. 背景:阿尔斯通的特殊地位阿尔斯通是法国的国有控股企业,成立于1971年,是全球铁路运输和电力设备领域的巨头。其核心业务包括: .............
  • 回答
    法国向阿联酋出售80架“阵风”战斗机和12架军用直升机的交易,释放了多重战略信号,涉及地缘政治、军事合作、经济利益及法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扩展。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交易的潜在含义: 1. 法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 对抗美国与俄罗斯的影响力: 阿联酋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均保持.............
  • 回答
    法国在疫情初期确实面临较高的确诊率,但其未完全崩溃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涉及医疗系统、社会行为、政府政策、国际援助以及经济结构等复杂因素。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1. 医疗系统与资源分配 基础医疗资源充足:法国拥有欧洲最完善的医疗体系之一,包括大量医院、诊所和专业医护人员。尽管疫情高峰期医.............
  • 回答
    法国是否真的一无是处?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许多关于国家和文化的讨论一样,是绝对不是。 认为法国一无是处是一种极端的、片面的看法,忽略了法国在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政治以及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其独特的魅力。为了详细地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一、 文化与艺.............
  • 回答
    法国天主教会承认性侵21.6万儿童的事件,以及主教团主席下跪忏悔,无疑是教会历史上一个极为黑暗和沉重的篇章。这起事件暴露出的系统性问题和对受害者的深重伤害,使得天主教会需要承担多方面的责任,并且必须采取更有效、更彻底的措施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以下是对教会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
  • 回答
    法国尼斯发生的持刀袭击事件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名女性被斩首,这起事件无疑是令人震惊和痛心的。要详细阐述其原因以及为何法国接连发生斩首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尼斯持刀袭击事件的背景与原因:2020年10月29日,法国尼斯圣母大教堂发生了一起持刀袭击事件。袭击者是一名21岁的突尼斯男子,名叫易.............
  • 回答
    法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独特生活方式的国家,在许多方面都令人向往。然而,就像任何国家一样,法国也存在一些被认为是“糟糕”或者说不足之处的地方。这些“糟糕”之处往往是相对的,并且可能因个人经历、期望和价值观而异。以下是一些法国可能被认为“糟糕”的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官僚主义和行.............
  • 回答
    关于法国和英国是否真的没有空调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而且情况比“有”或“没有”要复杂得多。并不是说这两个国家完全没有空调,而是它们对空调的态度、安装习惯以及普及程度与我们可能习惯的其他一些国家(比如亚洲或北美的一些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让我来详细地给大家掰扯掰扯:核心原因:气候与传统习惯的.............
  • 回答
    法国大革命,这场颠覆性的历史事件,无疑给法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但同时,它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和破坏。要理解这场革命的破坏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一、 血腥与暴力:革命的阴影笼罩 恐怖统治的滥觞: 大革命最直接的破坏体现在其伴随的极端暴力。以雅各宾派为首的激进分子,为了巩固权力、肃清异己.............
  • 回答
    2020年8月4日,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撼动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瞬间将这座城市推向了毁灭的边缘。硝烟散尽后,数千人伤亡,大量建筑损毁,举国上下陷入一片哀恸与恐慌。就在这片废墟之上,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赴贝鲁特,这并非仅仅是一个国家元首的例行公事,而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情结、地缘政治.............
  • 回答
    法国未来是否会成为一个“全黑”国家,或者黑人(包括混血)人口远超白人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人口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融合等多个层面,并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角度进行分析。人口结构和移民趋势:首先,要理解法国人口构成变化,关键在于分.............
  • 回答
    法国是否一直在衰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完全涵盖。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衰落”,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且“衰落”本身也可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你参照的标准和时间尺度。法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地位和影响力在不同时期都有所起伏,但要断言它一直在“.............
  • 回答
    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两位巨头,它们的实力对比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虽然德国以其强大的工业制造、工程技术和经济实力闻名于世,但法国在诸多领域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法国究竟在哪些领域可以傲视德国。1. 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法国在文化.............
  • 回答
    法国和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侧重点,两者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者的贡献,并进行对比: 一、波兰的贡献:抵抗与象征意义1. 战争的起点与抵抗精神 波兰是二战的起点: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波兰的抵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