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没丰收,因为村委的骚操作,我家有五十亩地今年抛了荒,当然不止我家,那一片就我家地最多,都是盐碱地。
村子里成片成片的种玉米,因为好种好收,说实话,产量不是很高,但又不知道该种什么好。
今年农资又又又涨价了,农资指的是种子和化肥,前些天不是有官员说了吗,化肥还得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现在的情况是能用机器的就用机器,于是,种也需投入资金成本,比如说犁地、铺膜、种,种一亩地的成本很高了。秋收也是要成本的,不像过去,我们国庆节回家掰玉米棒子,自己拿镰刀割玉米杆子。最后收拾秸秆也是要成本的,因为环保的要求,秸秆不让烧了,需要机器。玉米收价涨了,但是几相抵扣,最终落在口袋的没有多少。近一年来,玉米行情好,一斤1.32元,一亩差不多1300-1600元,或者可以当饲料卖给牧场,一吨500多,一亩2-3吨。
人挪死,树挪活,不改变,我们村的农民别想着赚钱了。当然年轻的农民都进了城,听说一些是去送外卖了,一些是干一些市政的工程,一些自己开各种店铺,一些做技术农民工,反正年轻一辈少有读书读到本科一批的,我村最好的一届是2003年,有一位女生读书考上了北大,次好的一届就是我这一届了,村里至少俩人读到研究生,其中一个是我,另一位在上海,自那以后,再没听说过谁读上了一本。
年轻的村民不是去城里就是去县里,摆在他们面前最迫切的是孩子的读书问题,村里乡里已经没有学校了,为了不使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大部分人最终还是去了县城。有少数几个留在村里的,大多不只是种地,比如可以做一些农村里的工程,比如可以包那些年老无力的村民的地,发展成种地大户,土地集约化,就可以摊平成本,多赚些钱。再比如,我知道的一位年轻村民,种地的同时拍视频,还直播。总之,现在的路要比之前广,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还是有干劲儿的。村委应该吸纳这些有干劲的年轻人进入村委班子,毕竟目前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60岁左右,都是些早年外出打拼的生意人,前半生生意场上得意,后半生便想着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再在政治上得意一把,这样是不行的,他们为村民谋事的动力实在不足,做事稀碎,电脑都不会摆弄,我作为一个有选举权的村民,要行使投票权,虽然“杯水车薪”,但表达了作为村民的一些意见。
我爷爷做了二十年村长,我父亲当了十四年书记,有口皆碑,那些年颇有些怨气的个别村民目睹了目前村里怪异的现状后不得不叹气承认,有口皆碑是真实的是有效的, 因为凡事啊它最怕对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