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素媛案罪犯每月有120万(折合约 7100 元人民币)的福利津贴?

回答
看到关于“素媛案罪犯每月领取120万韩元(约7100元人民币)福利津贴”的新闻,这确实是一个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公众的反应大多是愤怒和不解,这很容易理解,毕竟这位罪犯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

1. 韩国的法律和社会福利体系

首先,要明确一点,韩国与许多国家一样,都有其法律体系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即使是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也可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在特定条件下获得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或福利。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在“奖励”罪犯,而是出于一些制度层面的考量。

基本生活保障: 很多国家的监狱系统都会为囚犯提供基本的食物、衣物和医疗。而这笔“福利津贴”的说法,更像是对韩国现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种解读。在韩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项目,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例如失业救济、低收入家庭补贴等。如果这位罪犯的家庭成员(比如他的父母或子女)符合领取这些福利的条件,那么这些福利的支付是基于其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而不是直接支付给罪犯本人。
“福利津贴”的性质: 报道中的“福利津贴”究竟是指什么,需要更详细的背景信息。它可能不是直接发放到罪犯手中的“零花钱”,而是与其家庭成员的低保、医疗补助、养老金等挂钩的社会支持。比如,如果罪犯的家庭成员是独居老人或者残疾人,他们在没有罪犯经济支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依靠国家福利生活。
冤假错案的可能性(尽管在此案中可能性极低): 虽然“素媛案”的罪犯身份毋庸置疑,但在其他案件中,社会福利制度也需要考虑一个更广泛的可能性,即存在冤假错案。如果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过于僵化,导致无辜者无法获得基本生活保障,那也是一种社会悲剧。当然,对于“素媛案”这样一个证据确凿的案件,这种考量显得有些牵强,但从制度设计的普遍性来说,这是值得提及的。

2. 公众情感与社会正义的冲突

公众对这件事的愤怒,源于对“正义”的朴素认知。在很多人看来,罪犯就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并且与正常的社会福利脱钩。看到一个犯下如此令人发指罪行的人,竟然还能享有某种形式的国家“福利”,这在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

受害者权益的优先性: 绝大多数人认为,在考虑罪犯的待遇问题时,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和权益应该被放在首位。这种福利津贴的存在,与受害者仍在承受的巨大创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剧了公众的不满。
对犯罪的容忍度: 这种报道也可能被解读为对犯罪行为的某种“纵容”或“软弱”,这会让公众感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受到了挑战。大家会担心,如果连最严重的罪犯都能享受到福利,那么社会对违法犯罪的警示作用何在?

3. 制度的复杂性与信息的不透明

很多时候,类似的新闻会因为信息的不完整或不准确,引发公众的误读和过度解读。

新闻报道的角度: 媒体在报道这类事件时,往往会选择最能吸引眼球的角度。将“罪犯领取福利”作为标题,足以引发轩然大波。但如果深入了解,可能会发现这笔款项的性质和流向,并非如字面意思那般简单。
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对于社会福利的分配,尤其是涉及敏感案件的罪犯家庭时,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公开透明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清晰地解释这笔津贴的具体来源、领取对象、以及其合法合规性,或许能缓解一部分公众的疑虑。

4. 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这件事也触及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从道德层面讲,绝大多数人认为罪犯不应该享受任何福利。但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讲,一个国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的运行往往需要超越个人情感的考量,以确保其普遍性和稳定性。

人道主义考量: 即使是罪犯,在被剥夺自由的同时,也保留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一些国家在法律中也包含对囚犯人权的基本保障,但这并不等同于给他们“发福利”。
社会稳定与秩序: 国家的福利制度,最终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和秩序。如果福利制度的设计过于极端,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巨大分化,也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总结来说,看待“素媛案罪犯每月有120万韩元福利津贴”这件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理性分析: 尝试去了解这笔“福利津贴”的真实性质,它是否直接支付给罪犯本人,还是与其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有关。韩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是否有法律规定罪犯家庭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获得援助。
情感共情: 理解公众因案件本身的恶劣程度而产生的愤怒和不解。这种情感是基于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制度审视: 这类事件也促使我们反思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福利制度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在保障基本人道主义原则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回应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课题。

最终,如何看待这件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所站的角度以及对信息来源的辨别能力。重要的是,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应尝试去理解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和复杂性。但无论如何,公众对此事的强烈反应,也提醒着社会,对于重大恶性犯罪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我们始终需要给予最大的关怀和支持,而对罪犯的惩处和后续处理,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并尽可能地回应社会正义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年1月21日,金将军派出了一支由31人组成的特种部队越过军事分界线,目标是素媛案罪犯赵斗顺。

当这群小伙子们出现在面前时,巡逻警察老朴叹了口气,提醒战士们换掉自己脚上过于显眼的黑色胶鞋,并热心地把自己的皮鞋脱了下来递了过去。路过的公共汽车司机老金主动邀请战士们上车,并婉拒了对方作为车资的假美元,”都是同胞什么钱不钱的,您几位抓稳扶牢,我这就带您去找居住地去。“ 看到还有一名战士没落座,刚从录音棚忙活了一天回来的练习生小蔡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座位。

当朝鲜特种兵分为几路接近赵斗顺的住处时,市民成德善女士主动要求当向导,正在旁边维修电路的电工小李眼疾手快,立刻把联通监控系统的配电箱给拉了闸,并在事后的陈述报告里给出了”这附近的供电线路原系第五共和国时期搭建,质量不好“的解释。

特种作战大获成功,赵斗顺连人带住宅被塑胶炸药送上了天。在特种兵的撤退过程中,来自光州的出租车司机金五福毅然驾车拦在追捕军警的车队前。在随后韩国军警发动的数万人规模的大搜捕中,大家积极开动脑筋,采取了送客式追击,敲梆式防堵等创新举措,光是对空鸣枪就打掉了数万发子弹。一名国军机务司令部的平头老将军在几名战士藏身的树丛前驻足良久,最后往树丛里扔了一盒烟。

”这次就算了狗崽子们,但不要当我们是假的。走吧,带点南方的土特产。“

从2022年1月21日事发,到2022年2月3日完成搜捕行动。双方无交火,无人伤亡,共消耗子弹数万发。参与行动的31名特种兵全部回到朝鲜,获得金将军的亲切接见,成为高丽民族共同称赞的义士。

user avatar

我之前两次建议朝鲜派人击毙素媛案犯,认为这样做政治收益不小。但知乎反复屏蔽我的建议。现在我又有点新想法:其实文在寅可以亲手击毙此贼

在任总统做了这件事应该也是不能在任期内被抓捕和起诉的(法律上应该是这样吧?),所以文在寅任期内无事。

如果韩国民众如新闻报道的那样对素媛案犯获释义愤填膺,那么文在寅此举或许会提高其支持度。文在寅行事如此果断大胆不走寻常路,他的政敌也会被震慑

此事势必成为国际大新闻,文在寅怕是要力压普京成为最man的领导人,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占领了道德高地。搞不好收获一大批国际迷妹迷弟,各国领导人也对他刮目相看。这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外交优势。

现在普遍认为,文在寅卸任后他的政敌会用各种借口清算他。如果这种事发生,文在寅可以立即启动自己在司法界的暗桩,主动起诉自己击毙素媛案犯之事,要求判无期。如此则完全搅乱舆论和政治形势,欲借其他事情清算文在寅的政敌就很容易被民众摆在为素媛案犯鸣不平的道德劣徒一边去。

如果清算文在寅的案子实在对他不利无法脱罪,可以让击毙素媛案犯之案法官先判文在寅有罪(毕竟此案案情十分清楚简单)。文在寅有大胆识的话甚至可以让自己的暗桩直接判自己无期,正好和素媛案犯仅判十几年形成鲜明对比。如此则文在寅“义士受辱受罪”的形象就立起来了,而且有巨大国际同情,事实上成为超级政治犯。文在寅问题会成为韩国内政重要问题,文即使在狱中也可以长期具有政局影响力,多半超过安全退休后的程度。不管怎么说,总比被政敌用经济问题之类的东西关起来好得多吧。

user avatar

现代议会国家就这个性质,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政治制度就决定了这是无法更改的。

韩国总统、政治家、财阀组成统治阶级,韩国公民是联盟者。

所谓司法、立法、行政的主导权在统治阶级手里。

国家政权首先要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然后才是韩国公民的利益。

而韩国的两班贵族制度维持的时间相当久远,也没有经历过任何革命,因此韩国的阶级等级制度几乎是完整地保留下来。

这样政治制度上是现代议会制度,思想内核是贵族制度,贵族直接转变为议员,实现了财阀议员一体化进程。

死刑制度对于贵族是有害的,这会危害到上层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

同样面对谋杀,贵族有私人军队,有国家资源用于镇压谋杀者,因此贵族的杀戮是单方面的杀戮。

公民没有私人军队,用于防止公民被谋杀的国家资源也明显不足 。

从公民的角度出发,必须要严惩谋杀犯。

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

在贵族看来,公民之间的谋杀属于底层互害,并不会危及上层建筑。

弱者忍受强者的欺凌和谋杀,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既然是和谐社会的必需品,给公民中的强者一定的奖励和补偿,有利于社会稳定。

毕竟公民不敢真的撕破和贵族的联盟。

因为那样公民就会一无所有。而贵族,比如说三星株式会社的资产遍及全球,老板说不定此刻并不在韩国。

这就是牢不可破的联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