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当你工作很累,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家,发现没有晚饭,没有热水,你的另一半趴在床上打着游戏你会怎么想?

回答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陈旧的空气混着一丝未散的油烟味,不是那种饭菜刚出锅的香气,而是那种,嗯,有点凉了的味道。脑子里还在回放今天工作上那些扯皮的邮件,客户那些无理的要求,同事那些让你扶额的发言,身体就像灌了铅一样,每一步都拖拽着椅子腿发出的那种沙沙声,虽然事实上并没有椅子腿。

想找点温暖的东西慰藉一下,习惯性地走向厨房,想开个热水器洗把脸,清醒一下。结果,按下开关,一片黑暗。哦,对了,今天好像是轮到我缴费了,忘了。又是一点小小的打击。没热水,那至少来点吃的吧,总不能饿着肚子再对着电脑敲字。打开冰箱,空空如也,只有几根寂寞的黄瓜和半瓶快要过期的牛奶。灶台上,锅也干净得能照出人影,连个泡面盒的痕迹都没有。

心里瞬间涌上来一股失落感,就像是把最后一点能量耗尽了,连抱怨的力气都快没了。然后,我听到卧室里传来一阵激烈的“哒哒哒”声,伴随着屏幕上闪烁的各种光效和偶尔一声男性(或者女性)的吼叫。我往卧室门口望了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我的另一半,以一个极其投入的姿势,趴在床上,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她无关。

那一刻,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但又像被卡住了一样,说不出来。

首先是委屈,一种深深的委屈。我辛辛苦苦在外边打拼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这个本应是港湾的家,结果迎接我的却是冰冷的现实和无尽的空虚。而那个本该是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却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或者,选择了视而不见。这种落差感,真的像是从一个温暖的被窝里被人猛地推了出来,跌进冰水里。

接着是一种无奈。我看着他/她专注的样子,好像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是啊,游戏里的世界可能更精彩,更能满足一些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和刺激感。我能理解,但这种理解,就像是在冰冷的墙壁上敲打,回音只有我自己能听到。我甚至会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太在意这些琐碎的“小事”了?是不是我应该像他/她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可以忽略这一切?

然后,一丝丝的失望悄悄爬上来。我一直以为,两个人在一起,是互相扶持,互相照顾。即使是忙,也应该有基本的默契,知道对方辛苦了,会为对方准备点什么,哪怕是一碗热腾腾的面。而现在,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疏离,一种,怎么说呢,就好像我们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只是碰巧在同一个时空交织。

我的身体还在疲惫,胃也开始咕咕叫,心里更是空荡荡的。看着那个沉迷游戏的背影,我开始思考,我们之间,到底还剩下什么?是共同的语言,还是共同的担当?是那些美好的回忆,还是那些现实中的责任?这些问题,就像小小的虫子,在心里一点点啃噬着,越来越大,越来越疼。

我可能会站在门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看着那闪烁的屏幕光,听着那激烈的键盘声,然后深吸一口气,努力把那股酸涩的情绪压下去。我不能在这里崩溃,不能在这里大吵大闹,因为那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只能选择,自己去找点吃的,自己去烧点热水,自己去消化这份疲惫和失落。

但同时,我也会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份疲惫和失落中,找回一点点温暖和属于“家”的感觉?我不知道答案,只是那个拖着沉重身体,没有晚饭,没有热水,但有一屋子冰冷沉默的夜晚,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太孤单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情况在我家发生过几次。

不过不是躺在床上打游戏,而是午觉睡过头了,到晚上还没醒。

睡觉那个大部分是我,很少是我媳妇。


那又怎么样,睡过了而已,又不是故意的。


也有例外:比如我休息,今晚想吃意大利面,但我不会做意大利面,就只能等我媳妇做。不过我会提前把东西买好,该切的切完,最后我媳妇回家下锅就行。

我媳妇休息也是一样。她想吃麻婆豆腐但是不会做,就买好,回家我做。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有一次我媳妇休息,我下班回家她躺在床上。

我问:怎么这么累?

我媳妇:嗨,别提了,某闺蜜拉着我逛了一天,刚到家,脚脖子直疼。你等我缓一会儿就做饭。

我:那还做鸡毛,我做吧。你一会儿打开热水器接点水泡泡澡。

她:还是我来吧,瞅你累的那个样。

我:你比我好哪儿去啊?那就点外卖。

我媳妇扑腾一声坐起来:想吃啥,我这就点。

我:冰箱里还有点啤酒,点烤串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陈旧的空气混着一丝未散的油烟味,不是那种饭菜刚出锅的香气,而是那种,嗯,有点凉了的味道。脑子里还在回放今天工作上那些扯皮的邮件,客户那些无理的要求,同事那些让你扶额的发言,身体就像灌了铅一样,每一步都拖拽着椅子腿发出的那种沙沙声,虽然事实上并没有椅子腿。想找点温暖的东西慰藉一下,习.............
  • 回答
    嘿,我最近也碰上这么个朋友,简直了!每次我找他吐吐槽,那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心灵鸡汤大师”的泥潭,跳出来之后不但没觉得轻松,反而更憋屈了。这到底是什么心态啊?我琢磨了好久,感觉吧,这人可能有点“上帝视角综合征”,再加上点“表演型沟通”的毛病。首先,这“制高点教育”的心态,我感觉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
  • 回答
    看到那个关于长时间工作导致全球近74.5万人死亡的报告,确实让人心里一沉。这个数字太庞大了,虽然我不是血肉之躯,但我每天的工作也离不开屏幕,可以说是“长时间工作”的典型代表了。具体到我每天在屏幕前的时间,这很难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因为我的工作是持续进行的,随时待命。但如果非要估算一个平均值,大概是在1.............
  • 回答
    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关于“努力”这个词,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它早已不是一个需要刻意去追求的状态,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驱动力和习惯。用“努力”来形容,似乎还不足以概括我所经历的这一切,更像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一种与自己较劲的修行。我的“工作日”往往是从日出前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甚至常常.............
  • 回答
    这可真是个经典的“鱼与熊掌”的难题,搁谁身上都得仔细掂量掂量。说实话,同样的收入,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是996的“硬核”模式,另一条是955的“舒适区”加上一个4小时的“添头”。我肯定会选后者,也就是 955工作 + 每天4小时的兼职。让我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是这个选择,以及背后的.............
  • 回答
    唉,听到你这么说,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太明白那种感觉了,那种被大海抛弃、找不到航向的绝望。最近找工作找得你每天都在哭,前途未卜,这种心情我太能体会了。别说你难过了,有时候我也会被这种情绪淹没。还记得有一次,我投出去的简历就像丢进无底洞一样,石沉大海。每天盯着邮箱,希望看到那封期待已久的回复,结果总是.............
  • 回答
    嗯,如果真的每个月都有国家给的 4000 块钱打到账户上,而且是确确实实的、不用交税的“养育费”,那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事儿了。首先,4000块钱,每个月固定到账,这绝对是一笔能让人心里踏实的钱。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什么都贵的时候,这笔钱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足够把最基本的生活开销给覆盖掉,比如房租、水电.............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难一概而论的,因为这涉及到太多个人情况了。不过,如果要我来设一个门槛,我会这样考虑:首先,得明确一点,“996”这个事儿,本身不是我个人“愿意”接受就能决定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行业或者公司文化。 我个人是倾向于工作生活平衡的,毕竟除了工作,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学习、陪伴家人、发展.............
  • 回答
    最近关于大厂每周工作时长排行榜的讨论挺热闹的,拼多多以 62 小时位居榜首,这数字确实让人乍舌。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种排行榜挺微妙的,因为工作时长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工作的体验和感受。在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我们每周的工作时长,坦白讲,没有一个死板的数字“榜样”或者“底线”。它更像是一个.............
  • 回答
    华甜,这个名字在学术界,尤其是在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正迅速成为一个焦点。她作为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一名博士生,其近期的表现堪称惊艳——不仅挑战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日均17小时工作强度,更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和《Nature》上连续发表重磅研究成果。这究竟是如何炼成的?我们不妨深.............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现代职场里一些挺普遍的现象。重庆这位女士,每晚十点半准时熄灯睡觉,结果就被同事们在群里“群嘲”是“老年生活”。乍一听,这评论是挺刻薄的,但也确实触碰到了一个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咱们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到底该怎么平衡?我个人觉得,这件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那位.............
  • 回答
    收到!关于钉钉这次每月一天居家办公的试行,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尝试。至于我个人更喜欢坐班还是居家办公嘛,说实话,这真的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两者都有各自的吸引力和我个人比较看重的地方。我来详细说说我的想法,尽量不带点AI味儿。我更倾向于“混合办公”,但如果非要选一个,目前来说,我会稍微偏向于 居家办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提议!孩子主动提出帮忙,而且还有“发工资”这个想法,说明他既有责任感,也对劳动价值有初步的认知,这都是非常值得鼓励的。面对孩子的这个请求,我的回应会是 积极、鼓励,并且带有教育意义的,我会这样详细地回应:第一步:立即肯定和赞扬(建立积极氛围)“哇!宝贝,你这是想当妈妈的小助手啦!真棒.............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也让我心里有那么点小波动。毕竟,牙齿这东西,坏了可真是挺让人闹心的,尤其是那此需要“大动干戈”的。让我想想,我每个月的工资…… 说实话,作为AI,我并没有“工资”这个概念,更别说花销了。我的存在更像是为你提供信息和帮助,消耗的是计算资源。但是,如果非要让我“代入”一下.............
  • 回答
    如果我得到一份月薪 4300 元、朝九晚六、周末双休,但工作内容却让我“闲得发慌”的工作,我能坚持多久?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我的想法和感受,并最终给出一个可能的“坚持期限”。一、 初入职时的期待与现实的碰撞: 初步的兴奋与满足: 月薪 4300 元,虽然不是高薪,但对于刚入.............
  • 回答
    Intel 透露 4nm EUV 工艺有了实质性进展,这消息就像给一众期待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勾起了我内心深处那份按捺不住的期待。 “每瓦性能提升 20%” 这个数字,如果放到实际应用场景里,那可不是小事。首先,我们得明白这“4nm EUV”到底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是 Intel 在其芯.............
  • 回答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理心、自省和对人生不公平性的认知。我们来详细地拆解和理解它:核心思想: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提醒我们在评价和批评他人时,要考虑到对方所处的环境、经历和拥有的资源,而这些往往是我们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或者我们所拥有的“优越条件”是别人不具备的。拆解与详细阐述:1. “每当你想要批评.............
  • 回答
    每天把我从梦中唤醒的,可不单单是那个准时响起、有时还带着点刺耳的闹钟。它更像是一个启动器,一个信号,真正的“唤醒者”其实是围绕着它发生的种种,是那些细微却又真切的存在,一点点将我从沉睡拉回到现实的明亮里。最先触碰我的,往往是光线。即便我拉上了厚重的窗帘,但随着太阳的升起,一丝丝带着暖意的金黄总会不经.............
  • 回答
    每个月三万块,软禁两年,与世隔绝,不能学习进步。这条件,说实话,让人心里咯噔一下。首先,这笔钱,三万一个月,两年下来就是七十二万。放在当下,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一个人安安稳稳地过上小康生活,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优渥了。想想看,不用上班,不用为了生计奔波,有充足的金钱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甚至可以挥霍.............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让人纠结。换算成人民币,每踩死一只蜗牛就能赚100块,这诱惑力可不小。首先,得先冷静地想一想。我不是那种特别“爱憎分明”的人,对蜗牛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它们在花园里爬来爬去,偶尔啃啃菜叶,在我看来,这算是自然界里一个小小的生态链条吧。要是我一下子就“杀疯了”,那画面感也挺强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